第2553章 势若雷霆

孙尚香指挥大军包围了南郑。

曹昂带走了大部分兵力,乐进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外围,只得放弃了褒口等要地,集中兵力守南郑及通往剑门的关城。

在孙尚香围城之前,金城督阎行已经率领凉州诸郡兵包围了下辨,分兵攻克了阳平关,夺取了通往剑门的要道。一旦攻克下辨,就可以挥师向蜀地进军。

下辨依然在严颜控制之中,却已经成了孤城,正如眼下的南郑。

孙尚香命从凉州赶来增援的马岱驻兵沔水以南,来回游弋,阻击可能从宕渠、阆中或蜀郡方向来的援兵。马岱以骑兵为主,攻城时无用武之地,阻击援兵却是绰绰有余。

攻城的战斗主要在东、西两门展开,吕蒙在西门,高顺在东门,两人除了本部人马,还有不少汉中郡兵。周边诸县被攻克后,孙尚香第一时间下达了推行新政的命令,计口授田,将大族侵占的土地全部分掉,然后征兵。

汉中大族要么人在城里,要么被俘虏,全无还手之力,只能看着自家的良田被瓜分干净。见机快的还好一些,多少留下一些耕地,得以自给自足,除了土地外的大部分不动产如宅院得以保留。那些依附蜀军,协助乐进守城的大族就惨了,城外所有的产业都被没收,瞬间赤贫。

如果蜀军不能取胜,他们破产无疑。

百姓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参军热情高涨,踊跃从军。

之所以这么积极,除了分田带来的兴奋之外,还有生存的需要。乐进为了能多守一段时间,同时不让吴军得到补给,秋收一结束,就将百姓的收成全部劫走,连口粮都没留多少。等吴军进入汉中,大部分百姓已经快断炊了,只能倚仗吴军的救济。

一人参军,全家吃饱。加入吴军成了活命的最大保障。

为了解除这些百姓的吃饭问题,孙尚香不得不放慢了进攻的速度,想方设法筹集粮食,运往汉中。在陆逊的协助下,她下令在汉中建设了大量工坊,为大军制造军械,又征发了大量民伕,让他们为大军运送粮草,同时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为了筹集足够的口粮,孙尚香甚至从凉州调来了大批的牛羊。

虽然难度不小,不过倚仗荆州、关中、凉州的全力支持,问题最终还是解决了。

吴蜀两国对百姓的不同态度,也为孙尚香围攻南郑提供了帮助,不少百姓主动为大军提供线索,帮助伐木、修路,打造攻城用的器械,围城的准备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还抢回不少工期。

一个月后,南郑城外多了五十多架巨型抛石机,还有堆积如山的石弹、土包,小型抛石机更是数以百计,密密麻麻的梢杆如林,看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因为数量太多,辎重营不得不临时征发了大量百姓,协助作战,做一些力气活,而专业的操作手则集中精力,负责定距、瞄准等技术活。

攻城战从一开始就没什么悬念,连劝降的步骤都省了,两百架抛石机全力抛射,带着汉中百姓的怒气,一口气攻击了两个时辰,石弹、土包不仅将南郑的城头砸得一片狼藉,靠近城门的民舍也被夷为平地,找不到一间还能看出原形的房子。

铁了心要死战的乐进也没有等到发挥的机会。在吴军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下,守城蜀军被打得伤亡惨重,剩下的人也面色如土,两腿打颤,连站起来都难,更别说迎战了。

吕蒙、高顺率部登城,连汗都没有流一滴。

乐进带着几个亲卫发起垂死反击,却被高顺的陷阵营轻而易举的击溃,乐进本人重伤被俘。

数千蜀军弃械投降。

孙尚香下令搜城,没收城中大户的产业,民愤较大的斩首示众,口碑尚好的留条命,分一块田,让他们自食其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

乐进之前收刮来的大量粮食也成了孙尚香的战利品。至少半年之内,她不用再从关中运一粒粮。

有了粮食,有了军械,孙尚香再接再厉,稍作整顿后,下令翻越米仓山,进军巴西。

曹昂收到消息,率部赶往汉昌(今四川巴中市)阻击。

黄忠抓住战机,率部经由燕子坡,急速前进,一举切断了曹昂的后路。

曹昂率部反击,希望能击退黄忠,重新打通与阆中、宕渠的联络。双方在汉昌南的黄梅溪一带遭遇,反复冲杀,一时胜负难分。

趁着曹昂与黄忠交战的机会,高顺、吕蒙顺利击溃米仓山一带数量不多的蜀军,进入巴西郡,与黄忠合力,将黄昂围在汉昌。

紧接着,徐晃离开占据一年之久的八濛山,北上攻击宕渠县城。数日后,宕渠城破。紧接着,徐庶也击溃了士气不稳的蜀军,夺取滚龙坡,与徐庶会师。

留下张鲁镇守宕渠,收罗船只,筹备钱粮,徐庶、徐晃合兵一处,奔袭阆中城。

蜀军主力都被曹昂带走,阆中只有千余郡兵。面对突如其来的徐庶、徐晃,城中的大族大惊失色。在短暂的挣扎,得到性命可以保全的承诺后,阆中城门大开,向徐庶、徐晃投降。

徐晃留下王平守阆中城,主力回援黄忠。

腊月初,曹昂被孙尚香、黄忠两部共五万大军包围,内无粮草,外无援军。

——

曹昂坐在山头,神情颓丧。

陈宫站在一旁,低着头,脸色疲倦,眼圈发黑。

这些天战况激烈,形势瞬息万变,让他应接不暇。偏偏还没有一个是好消息,每一个消息都让形势更加恶化。为了能及时处理,他已经有好几天没能睡个囫囵觉了,精神差得不能再差,脑子都转不动了。

他只想躺下睡一觉。哪怕没有床,有一片稍微平坦些的地就行。

“公台兄,奈何?”曹昂慢慢抬起,面带苦笑。他没有再称陈宫为陈相。形势至此,蜀国必亡,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陈宫沉默了片刻,抬起手,用力抓了抓头皮。头屑飞落如雪。连续多日激战,沐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他现在脏得自己都忍受不了,只是实在没力气处理。

“子修,你已经尽力了。”陈宫长叹一声。“此乃天意,非战之罪。请降吧,毋须再造无辜杀戮。”

“父亲尚在坚持,我……”

“他坚持不了太久。”陈宫摇摇头,笑容苦涩。“吴国势大,孙策谨慎,不会给他反败为胜的机会。即使法正用险,最多也只是一时胜负,改变不了结果。”

他长叹一声:“益州虽然有江山险固,却只能偏安一时。一旦中原安定,益州注定是支持不住的。令尊明于军国大势,岂能不知。他只是骑虎难下,不得不然尔。”

曹昂转了转眼珠,欲言又止。虽然曹操没有明说,但是他也早有警觉。曹操竭益州之力与孙策对峙,与其说是希望反败为胜,不如说是顺水推舟,借战争消耗益州大族的实力。这等于是变相的配合孙策,只是不能宣诸于口。

他也不想打,不仅是现在不想打,从一开始就不想打。

对他来说,投降不难,难的是父亲曹操还没降,他这个做儿子的先降了。

不过,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选择。他只有一万人,又没有足够的粮草,根本不可能是孙尚香、黄忠的对手。孙尚香攻南郑的经过,他已经知道了,那根本不是交战,而是摧枯拉朽般的碾压。

汉昌只是一个县城,不是南郑,更没有瞿塘峡那样的天险。

他拦不住孙尚香的步伐,就连阻滞一下的可能都没有。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一旦开战,最多三天,孙尚香就能全歼他。

为了这三天时间,白白牺牲一万多人,这是罪过。

曹昂站起身,摘下腰间的印绶和战刀。他抚着战刀的刀鞘,心中五味杂陈。这口刀还是孙策送的,如今又要送回去了。

陈宫向鲍勋使了个眼色。鲍勋会意,上前一步,接过印绶和战刀,躬身一拜。

“委屈叔业了。”曹昂一声长叹,神情却莫名的轻松了起来。

——

曹昂请降,孙尚香没有为难他。

毕竟是自家亲戚,以后还要相处的,做得太难看了不好。

孙尚香甚至没有举行纳降仪式,双方协商好相关的事务后,她派人将曹昂、陈宫请到中军大帐,以礼相见,置办酒宴款待曹昂等人。

她甚至将曹昂的战刀还给了曹昂。当然,蜀国太子的印绶是不能还的。

孙尚香对陈宫也很客气,向陈宫请教了不少问题。虽说礼仪的成份很重,陈宫还是惊讶于孙尚香的学识和气度。几年前,她还是一个顽劣的孩子,经常带着几个小伙伴横冲直撞,招摇过市。一转眼,她居然能够指挥几万大军作战,而且有模有样,丝毫不露怯态。

这大概就是天赋。

考虑到曹昂的脾气,孙尚香没有安排曹昂继续统兵,甚至没有让他留在军中。她和曹昂商量了一番后,安排人护送曹昂去长沙。孙尚英和曹琬都在长沙,他们可以先团聚,然后等孙策班师。

反正也就是几个月的事。

曹昂答应了。不过他决定先回一趟老家谯县,与养母丁夫人见一面。他离开兖州之后,一直没见过丁夫人,也不知道她这几年怎么样。相比之下,孙尚英和曹琬有天子和太后照顾,倒是毋须他担心。

孙尚香也没说什么。大汉重孝道,曹昂这么做也可以理解。

曹昂走了,陈宫、潘璋等人却被留下了。用不用他们再说,首先要削去曹昂羽翼,免得他再有什么多余的心思,节外生枝,另外也是重贤求才的表现。

对人才的起码尊重还是要有的,否则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安排完了宣汉的事,孙尚香和陆逊、黄忠商量下一步的行动,最后决定,由黄忠率部向江州进发,截断曹操的后路,配合孙策对曹操形成合围。孙尚香则进驻阆中,继续清扫残敌,打通汉中通往成都的通道。

除此之外,还有以重兵坐镇阆中,彻底清除世家不切实际的想法,贯彻推行新政的用意。

根据陆逊的建议,推行新政的事就落在了陈宫的肩上。

陈宫明知是这是得罪人的事,却无法推辞。他当然可以拂袖而去,可是那样一来,东郡陈氏子弟的仕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至少他在世的时候不会有什么起色。此外,他不做这件事,孙尚香还会安排其他人做,手段只会比他更严厉。

那些曾经相信他们、支持他们的人都会遭遇不幸。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觉得新政并非恶政,甚至可以说是难得的善政。虽说对大族苛刻了一些,可是从关东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新政对大族也是有利的。只不过前期为了蜀国的利益,他们在宣传时隐瞒了不少真相,让巴蜀世家觉得新政对他们有害无益。

如何形势不同了,孙尚香要推行新政,难免有人坚信他们的宣传,阻挠新政推行,甚至闹出流血事件。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纠正这个观念,自然还是由他来做最好。

就当是赎罪吧。

陈宫深受曹操父子器重,委以国相之任。他是名士,学问、气度都是一时人杰,在与巴蜀世家的交往中深得士人拥戴。如今曹操还有鱼复作战,陈宫却投降了吴军,反过来协助吴国左都护推行新政,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什么的都有。

尤其是孙尚香坐镇的阆中。

阆中大族投降是迫不得己,并非心甘情愿,很多家族的子弟还在曹操麾下为将呢。只是阆中兵力不足,面对徐晃、徐庶的突袭,有力杀贼,无力回天,这才委曲求全。忽然间见陈宫为孙尚香奔走,推行吴国新政,不少人都怒了,大骂陈宫,甚至有人威胁要起兵反抗。

这一点早在孙尚香、陆逊的预料之中。他们以静制动,坐等阆中大族起兵。

最着急的是陈宫。他最清楚双方实力。孙尚香有近三万精锐在手,若还是让阆中大族翻了盘,那才是笑话。阆中大族举兵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孙尚香名正言顺的杀得血流成河。

他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即使被人当面唾骂也不肯放弃,苦心婆心的劝说,又举冀州世家为例,保证他们将来的产业只会比现在更多,长期利益肯定有保障。这次作战,双方实力悬殊,就是新政最好的证明。

陈宫毕竟有威望。在他的坚持下,阆中大族也冷静下来,放弃了武力反抗的打算。

这时,陈宫又提出一个建议:暂缓新政推行,由阆中大族派出代表,到荆州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放下顾虑,坚定信心。

阆中大族觉得这个办法好,欣然答应。

孙尚香也答应了。

第814章 命中注定第1449章 还差一刀第1040章 险中求胜第592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700章 事急从权第1956章 幸与不幸(求推荐!)第1182章 公与私第191章 默契(求月票)第1259章 因地制宜第746章 书生之见(gzel打赏加更)第1413章 不为己甚第998章 最后一搏(日李绾姬打赏加更)第1013章 以身为饵(求推荐票!)第2131章 初战小胜第936章 要有信心(佐菲獸打赏加更)第1544章 初心第1412章 心虚第1785章 渐变第1571章 针锋相对第2223章 风云起第981章 何必当初第065章 不怒自威(谢书友紫星璇玉万点打赏!)第2048章 大开眼界第1248章 仓慈(求推荐票!)第623章 董和劝降第1922章 入阵曲第275章 激将第928章 朽木与金子(迪迪卡卡俱乐部打赏加更)第1140章 事出意外第2527章 法正的局第718章 义不独活(bobfyr万点打赏加更)第997章 太史战程昱第2550章 刘晔说虚实第451章 利与义第2401章 老朽与神童第1610章 步步紧逼第188章 攻心(书友兢兢业业寂寞哥万点打赏加更)第1085章 悠着点第2266章 以古喻今第2388章 潘濬第659章 忠不忘孝第1915章 过犹不及第1091章 失之交臂(求推荐票!)第2160章 鄙视链(求月票!)第834章 大智大勇第1876章 领悟第1090章 天灾第104章 初见袁术第393章 天下之约第210章 瓦解(为盟主爱露堡贺)第2075章 战法革新第1541章 任重道远第1511章 未老先衰第2414章 祭地第829章 还没完第440章 大计(佐菲獸打赏加更)第1713章 打赌第111章 墙倒众人推第779章 宏愿第1045章 争功(贺有空来潜水盟主)第781章 所托非人第599章 量力而行第439章 敲山震虎第459章 李儒(周一,求推荐!)第2357章 夜袭第595章 丈八蛇矛第478章 一切为了自己第320章 惺惺相惜第304章 出山第一功第132章 尹家旧事第497章 不读书(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968章 别无选择第1219章 家长里短第2434章 少年强(新年好,求月票!)第1573章 造化弄人第1936章 三路并发第1217章 射声技第1209章 杯中酒常满第1852章 不是对手的对手(殇今恫古打赏加更)第370章 一无所有第493章 风险第694章 杨修献计(bobfyr盟主贺)第908章 有眼不识英雄(yzgwin9打赏加更)第2166章 千头万绪第2041章 有言在先第665章 帅不过三秒第281章 王允第1770章 战颜良(乌鸦1131打赏加更)第123章 惊弓之鸟第534章 解牛刀第538章 箭在弦上第532章 义之所在第2308章 解围第119章 一步杀十人第1203章 神仙手段第1384章 老之将至第1115章 具装第2183章 不如一鹗第908章 有眼不识英雄(yzgwin9打赏加更)第481章 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