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议定战略

安东与新罗只有一江之隔,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来到江边,江上有座很大的石桥,两岸并无士兵把守。

按理说两国边界处都会有双方士兵把守,但新罗乃是大唐的属国,哪怕它已经好些年没来纳贡朝拜了,名义上也还是大唐的属国,再加上这条名为鸭绿江的江河实在是不宽,很多地方都能策马而过,如此一来双方也就没有派兵驻扎的必要了。

四更三刻,一行人进入新罗地界,鸭绿江的东岸也有一处很大的城池,由于赶时间,众人便不曾进城,不过自城外仍能看到城里的部分房屋和建筑,整体感觉比安东城要好一些,至少没有安东城那种萧瑟破败的暮气。

踏入新罗地界之后,一行人先是往东行出了数百里,随后沿着官道疾行南下,沿途不时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城池,说新罗的百姓衣食无忧有些言过其实,但这里的民众明显比大唐百姓的日子要好过许多,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新罗近些年还算太平,没有爆发过大型战事。

二是得益于大唐前期的鼎力相助,起初新罗这个半岛上有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小国,新罗是其中最弱小的一个,经常受到高句丽和百济的欺压,后来向大唐纳贡称臣,请求大唐出兵,帮助他们灭掉了高句丽和百济,如此一来新罗才得以一统半岛。

长生曾经主政户部,户部库房里的公文他看过不少,对新罗与大唐的渊源也多有了解,赶路的同时便冲己方众人讲说前事,早年新罗虽然对大唐纳贡称臣,实则大唐并没有亏待他们,更没有盘剥他们,所谓的纳贡也往往是人家送一只羊,大唐回人家一头牛,新罗遭了灾,大唐宁肯自己的百姓饿肚子也会拨粮赈济,新罗受了倭寇的欺负,大唐哪怕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也会派兵帮人家打仗。

实则在新罗身上,大唐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除了当朝的皇帝可以享受一下外邦使节前来朝拜的虚荣,真金白银是一点儿没捞着,反而倒贴了不少。

后来新罗一统半岛,大唐就没什么用了,再加上大唐国力衰退,给不了人家什么好处了,人家慢慢的也就不来了。

当然,也不能把所有过失都推到人家身上,大唐皇帝总是将新罗皇帝视为自己的臣子,言语之中缺乏必要的尊重也是令新罗疏远大唐的原因之一。

不过眼下新罗虽然不去大唐朝贡了,却也没有与大唐彻底翻脸,而且新罗直到现在也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他们对倭寇也是恨之入骨的。

中午时分,众人路过一处城池,由于没有随身携带干粮,众人便进城歇脚并准备干粮。

新罗有自己的语言,与汉话截然不同,众人谁也听不懂,不过好在新罗的文字与大唐一模一样,不管是店外的招牌还是店里的菜牌众人都能看懂。

新罗的饭食与大唐也很是相似,也是粟米菜蔬这些东西,肉食也有,但不多,咸鱼的种类倒是不少。

吃完饭,等店家烙饼时外面开始阴天下雨,除了五套蓑衣斗笠,众人还买了不少防水的毡布,因为众人都带有被褥,长生还搞了两大包药物,这些东西都不能被雨水给打湿了。

由于一时之间不得上路,众人便留在座位上喝酒说话,这里的酒也就是醪糟汁儿,几乎没什么酒气,只当喝水了。

“王爷,那地方离这儿还有多远?”大头出言问道。

“根据地图来看,寅虎所在的位置应该在新罗的江原道,离此还有一千五百来里。”长生说道。

“他们也有道啊?”大头追问。

长生点了点头,“新罗借鉴了大唐的地域规制,大唐有十五个道,他们有九个道,江原道位于正南偏东区域。”

“那倭国在新罗的啥位置?”大头再问。

长生倒出些许酒水,自饭桌上画出了几个点儿,“日本在新罗的东南区域。”

“你刚才说的那个啥道的东面就是海?”大头继续追问。

“对。”长生点头。

听得长生言语,大头眉头微皱,“照您这么说,那群倭寇可以直接乘船自海上赶去那个啥道。”

长生再度点头,“对,他们可以很便利的赶去江原道,如果中途没有发生意外的话,他们应该比咱们先赶到那里。”

“您之前算过时辰,”大头又道,“三月肯定不是寅虎最虚弱的月份,日子呢?”

虽然大头问的不很精准,长生却知道他想问什么,“三月十八是本月的寅日。”

大头翻着白眼儿回忆计算,“咱们在不咸山那晚是十四,路上耽搁了两天,今天是十六,十八不就是后天吗?”

“对,后天的五更时分就是寅日寅时,”长生说道,“也是本月寅虎最弱的时候,七大家族如果出手,极有可能挑这个时辰。”

大头等人沉吟思虑之时,长生再度说道,“七大家族都是倭寇的精锐,实力惊人,如果他们联手强攻,即便不是寅日寅时,也可能拿下寅虎。”

见众人尽皆皱眉,长生急忙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七大家族既是倭寇的精锐,也是倭寇最后的杀手锏,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们没必要冒着损兵折将的风险强攻求快。”

短暂的沉默之后,余一出言问道,“王爷,您是怎么想的?”

余一这个问题问的很宽泛,却也很有必要,因为动手之前必须明确此战的最终目的,只有明确知道此战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动手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如果连目的都不明确,动手之后势必杂乱无章。

长生端起酒杯小饮浅酌,与此同时略做思虑,待得放下酒杯之后出言说道,“地支的作用咱们都知道了,就是感应民心,维持龙气,不过眼下新罗已经与大唐离心离德,新罗的民众也肯定不会心向大唐,就算咱们保住了寅虎,对于维持大唐国运貌似也没有太大作用。不过眼下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并不知道地支感应民心的具体范围,也可能寅虎感应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新罗,也包括大唐的登州和济州等地,故此我们此行还是要尽量保住寅虎才行。”

长生言罢,众人都没有接话,因为长生的话明显还没有说完。

略做停顿之后,长生继续说道,“我们并不知道潜入中土的倭寇具体有多少人,之前大致估算应该超过五千,后期咱们陆陆续续的杀掉一些,但滞留中土的倭寇应该还有不下三千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后来赶到的七大家族,单是这三千个倭寇,就足以令我们焦头烂额了,如果再加上七大家族,咱们接下来势必应接不暇,这一仗如果打得好,咱们接下来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如果打的不好,接下来势必左支右绌,疲于奔命,故此这一仗至关重要。”

虽然长生一直视大头等人为兄弟,但大头等人却从未忘记他是自己的上司,若不是确有必要,长生说话时他们都不会轻易打断。

长生再度说道,“八大家族赶来中土之后,其中一个家族立刻赶往舒州与我们为难,虽然我们最终将他们尽数留下,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还只是八大家族中的一个,而且是准备不足,轻敌大意的情况下,而今我们应对的是剩下的七大家族,想要全歼绝无可能,只能力求多杀。”

见长生不再说话,杨开出言说道,“七大家族被咱们骗回日本,醒悟之后一定知道我们调虎归山是为了争取时间寻找地支,如此一来他们极有可能猜到咱们接下来会赶来新罗,而且三菱森虽然与他们不合,却也终究是蛇鼠一窝,倭寇之中多有紫气高手,也可以利用灵气信物传递消息,万一三菱森等人在临死之前设法通知了七大家族,七大家族就会提前赶到寅虎所在的区域,以逸待劳,静待咱们前去。”

“确是如此,”长生点头说道,“他们应该知道咱们会来,所以我们不管何时动手,都很难做到出其不意,此战注定各施所能,凶险非常……”

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官之首第五百八十八章 千年老妖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九十三章 技惊四座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隐患第四百二十八章 张冠李戴第五百五十九章 忙里偷闲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离职守第五百六十六章 秦时大墓第五百一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两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寻找飞禽第三百二十五章 寻找飞禽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后事宜第四十七章 福兮祸兮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户部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穷时第八十四章 厚积薄发第四百七十六章 对战僵持第一百零二章 你来晚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对战厮杀第八十五章 虚心求教第三百零六章 勇者无畏第二百七十一章 酉金所化第三百三十六章 冥顽不灵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寻宝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返长安第三百三十六章 冥顽不灵第七十六章 山雨欲来第七十六章 山雨欲来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六十三章 主持公道第七十五章 随行保护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为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举正试第一百零五章 杀入王府第五百一十七章 侥幸脱困第一百七十二章 斗法开始第四百零八章 扬帆出海第八十五章 虚心求教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台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咸山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嫁祸于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宫观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胜多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间第四百八十一章 对战厮杀第四百二十九章 完了完了第三十四章 围追堵截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决心第四十一章 民不聊生第二百六十章 如实启奏第五百七十九章 赶赴少林第二百三十七章 乱世重典第一百九十三章 宫中告急第四百零七章 抢夺船只第二十二章 打打杀杀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战擂台第二十五章 危机重重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驴疯狗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济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发簪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一百六十九章 气度胸襟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头侏儒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贾作风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二百零七章 分别在即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举童试第十一章 敌暗我明第二百七十章 白光异类第三百四十六章 裂土封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无用倭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痛殴亲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八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四百零一章 回山祭奠第一百八十二章 义薄云天第三十八章 隐居山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杀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长途奔袭第四百二十九章 完了完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赃嫁祸第四十七章 福兮祸兮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穷时第五百七十章 机关造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余党第三百六十章 危机四伏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贵神速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二百六十八章 诱敌深入第四百六十九章 生而为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烛夜谈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九十章 剑走偏锋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恶果第五百二十二章 只争毫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