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儒家的准备

秦皇491年,夏,长安府府令淳于越联合国子监监正周青臣、博士祭酒伏生,并博士七十余人,公然上书:

“陛下,千古圣君也,然秦之疆域,纵横万里,夏周不及也,故以燕齐楚之远,非宗师不可控也,今臣斗胆上书,请陛下效仿周天子,分封诸子,以固天下。”

此消息一出,天下哗然,这儒家何止是斗胆,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林泽收到消息时,脸色古怪,小心思蠢蠢欲动,之前顾忌秦皇,哪怕扶苏犯错,也不愿多生事端,再去算计扶苏和儒家,如今这儒家可是自己往坑里跳,林泽不介意丢块石头啥的。

林泽随即交代陈平,密切关注此事,一旦有进展就立刻汇报。

Wωω▪t t k a n▪C O

养心殿,秦皇看到奏折后,并未当场回应,而是叫来李斯,问道:“丞相以为如何?”

李斯自从上次被秦皇训斥了后,行事更加小心翼翼,故回道:“此乃国制,一切需得陛下圣断。”

秦皇眼一眯说道:“丞相真当没有自己的一点想法?”

李斯恭敬回礼道:“没有,臣只需尽力协助陛下,好好治理这天下,无须太多的想法。”

内心却叹息:有想法的那位早就入了黄土了,圣心独断的皇帝陛下。

秦皇沉思了一下:“朕倒想听听他们到底想说些什么,丞相安排下,让他们挑几个人,三日后入宫觐见,并文武百官,廷议此事。”

“臣遵旨”,李斯领命退下。

秦皇欲召开“廷议”,商议是否恢复“分封制”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城。

儒家之人听后,兴奋连连,摩拳擦掌,等着大展拳脚。

其他各方势力听后,反应不一,各有谋划,算计着自己该如何插入其中,并谋取利益。

……

国子监,周青臣几人,分席而坐,商量着该如何说服秦皇,同意他们的观点。

伏生第一个开口了:“淳于兄,陛下欲开廷议,文武百官具皆参与,正所谓得道者多助,故还请淳于兄多多联系志同道合的同僚,到时表个态,以便成全此事,皆大欢喜。”

随后又想起来什么,又说道:“至于一些必要的打点之物,淳于兄可尽管提,我儒家各派可以都出份力,一切以我儒家大局为重。”

淳于越点头应道:“伏兄所言极是,在下回头多跑跑,尽量去拉拢我那些同僚。”

随后伏生又转向周青臣说道:“还请周兄与扶苏公子说明此事,我儒家毕竟也是在替他谋划,请他发动自己手中的势力,务必促成此事。”

周青臣点头应诺:“伏兄放心,在下必然会尽量说服扶苏公子,让他全力支持分封之制。”

在他看来,分封制能成,扶苏就能立刻分得一块封地,进而可名正言顺的建府,拥有自己的官员和军队,再加上众多势力的支持,这就是王霸之基啊。以此来劝说扶苏,周青臣有十足的把握。

众人仔细斟酌是否还有疏漏之处。

周青臣突然说道:“对了,差点把胡亥忘了,要知道重立分封之制,对胡亥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不若也请他配合配合?无论如何胡亥也是秦皇之子,论分量,可比大多数人要重多了。”

伏生附和道:“确实,扶苏继位,那胡亥本是什么都得不到的,若重立分封之制,尚能有一块封地,对他来说已是得天之幸,由不得他不动心。”

淳于越倒是提了个疑问:“只是由谁去与那胡亥分说?我等与他都不甚熟悉啊。”

周青臣笑道:“莫要担心,据我所知,那胡亥最是信任国师徐福的亲传弟子——林泽,林泽少年老成,是个聪明人,只要说服了他,胡亥那边也没有问题。”

“不巧那林泽还是道宫宫主记名弟子,与道家陆贾关系甚好,此事让陆贾出面,说明厉害关系即可。”

众人连连点头:“大善。”

……

林府,林泽将陆贾请入客厅,问候道:“陆师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陆贾定定的看了林泽良久,叹道:“不到十二岁的中品,师弟真乃天纵奇才,不怪得连国师都忍不住要收师弟为亲传弟子。”

林泽笑着回道:“陆师兄过奖了,师弟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只是不知,师兄今日来访,有何贵干?”

陆贾反问道:“不知师弟可曾听闻儒家打算重立分封之制一事?”

“有所耳闻。”林泽老老实实地回道。

陆贾脸色一喜,信心满满地说道:“胡亥相比扶苏,势单而力薄,继位机会极其渺茫,师弟认为对吗?”

林泽摇头:“师兄所言,恕师弟不敢苟同,在师弟看来,十有八九是胡亥继承大位,反倒扶苏,可能性不大。”

陆贾脸色一滞,差点忘了这家伙是死心塌地跟着胡亥的,当然更相信胡亥能继位。

于是轻咳一声:“我们先不谈这个,就说对于胡亥而言,分封制至少能给他留下一块封地,纵然夺嫡失败,也不至于下场凄惨。故还请师弟劝说胡亥公子,让他在廷议上支持重立分封之制。”

林泽叹息,不是我不答应你,是我知道秦皇可能不会同意的,你在这里跟我说根本没什么意义。

陆贾见林泽沉默不语,以为他有所顾忌,继续劝道:“师弟何故迟疑,此事本就代表着双方共同的利益,师弟何不放下成见,大家合作一次?”

“再说,这次儒家有备而来,业已获得了大量支持,依我看来,此事十有八九会成,胡亥公子附议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举,说不定还能因此获得一块上好的封地,何乐而不为?”

林泽终于开口回道:“此事事关重大,师弟我无法直接答复你,待我与胡亥公子沟通后,再给师兄答复,请师兄在此稍待片刻。”

陆贾点了点头,林泽毕竟也只是臣下,并非主上,请示胡亥是必须要做的。

林泽找到胡亥将此事转达了一遍。

胡亥立刻问道:“林泽,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

林泽淡淡回道:“儒家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此事必定失败,我们不必参与。”

“哦,这又是为何?”胡亥问道。

林泽正色地说道:“因为陛下不可能答应的啊,换作是公子你,花了两三百年,才将天下归一,难道公子又会想着将天下分出去?”

“故公子一口回绝便是,在我看来,不管儒家联合了多少人,若不合陛下的心意,也是枉然。”

胡亥恍然大悟,说的对啊,父皇怎么会同意别人分他的江山,立刻回道:“林泽,你赶紧回绝他们吧。”

林泽点头,折回去将胡亥的决定与陆贾说了。

陆贾满是疑惑,合则两利的事怎么就不答应呢?最后无奈回去,将结果报给了周青臣。

儒家众人得知后,不由暗骂:这胡亥,简直愚不可及。

第三百四十七章出长安第二百五十一章吕雉的想法(第三更)第四百七十八章鼓动第八百二十二章陈年往事第五百四十章勤王第七百六十一章孔丘之怒第七十八章燕子营和夜枭营第四百三十九章蒙恬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九章蛰伏第九百八十六章警告第一千零九章儒圣迷踪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只争朝夕第四百五十章暗流涌动第五百七十二章南下第四百二十一章步步先第七百一十三章以身补神之法第九百一十一章道宫争执第七百三十六章秦皇回长安第四百二十七章扶苏将归第九百九十一章诡异之事第六百九十章大丰收第一千零三章意动及隐秘第四百四十五章接受第三百章出发第三百三十二章终于到手第四百四十三章胡亥继位第八百九十七章火神退第五百九十八章林泽出手,拜占庭败第四百零一章偶遇第五百二十一章陈涉的打算(厚颜无耻求月票)第三百零九章顺利脱身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全身而退第一百五十一章南诏秘药第一百二十五章陈郡谢家第二百五十五章理直气壮的林泽(第三更)第八百九十五章天神拦路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认输及追究第三百四十一章唯有蜀地第九百三十章汉军内争第三百一十七章试验第八十二章反向打脸第五百三十一章收场第六百九十八章首尾,生变第七百六十六章帝辛第九百四十二章福从天降第二百六十八章"青天"扶苏第二百四十一章扶苏的应对?第九百八十三章气运如潮第六百九十七章登陆,上道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种树第一百四十九章我要打十个第九百八十五章收尾第九百七十章将回道宫第八百七十六章仇人相见第五百三十六章李斯的想法第七百三十章撤军与西进准备第一百六十七章长生的诱惑第六百零一章传檄而定?第八百七十四章儒家的应对第四百八十四章函谷关大战一第四百三十八章赵高之谋第四百五十四章劳役将至第一百五十一章南诏秘药第八十八章徐福归来第七百一十五章胡亥大婚第七百八十九章聪明人第三百一十八章强大的道宫第五百零二章狠辣的周市第九百九十章轻重缓急第八百一十四章风起第九百三十六章尔等对天道一无所知第八百七十一章输赢之论第四百六十六章疯狂扩张第八百二十八章三圣将至第六百二十三章陨石天降,与阴差阳错第一百一十八章南阳酒宴第二百三十五章吕雉的选择最新章节分卷问题第二百九十五章胡亥求情(第三更,求订阅)第八百二十章通天剑主第八百七十七章楚汉来使第一百三十九章初至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承接因果第七百一十四章碰瓷?第六百五十章反噬(2/10)第八百九十章联盟?第四章林府第七百五十九章道圣传道,林泽天人第十三章皇帝的心思第三百二十章冯去疾之死第六百一十四章赵高之败第三百二十七章将一军第八百八十八章停战第八百六十五章密谋第一百一十四章再回长安第六百一十一章西域事了第七百二十八章佛陀舍利第三百二十七章将一军第五十六章掀桌子第九百六十九章换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