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温压弹(求月票)

“五、四、三、二、一!起爆!”

“砰~~轰~~!”随着指令员的一声令下,测试场中央响起一阵轻微的爆炸,随即腾起一小团火光耀眼的蘑菇云.......

看着那团明亮的蘑菇云渐渐扩展、变大进而随风消散,站在安全区的卢嘉栋才把手中的望远镜放了下来,对着身后的胡庆华笑着说道:

“看这个爆炸的形制,应该说这次研发出的药剂配方的大致方向没有错,只不过......”卢嘉栋说着,不由得将初步试验的数据拿起来看了看,接着眼神中闪出一丝疑惑,进而眉头轻轻皱起:

“只不过,从这些比例试爆的数据上看,这款温压药剂还不够稳定,威力大小没有个恒定值!”

听了卢嘉栋的话,胡庆华的眉头也不由得皱成一个“川”字,消瘦的脸颊中更是闪出些许的疲惫之色,为了能找出合适的温压药剂,胡庆华在这些日子来也可为是没日没夜的进行着数据计算和药剂测验,整个人更是研制团队和试验场两头跑。

长久以往,他原本还算中等的身材,如今也变得消瘦起来,可即便如此,他依旧将整个心思扑在温压弹的研制当中,虽说目前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他的观点和卢嘉栋一样,对这款药剂还是有些许的不满意:

“摸索和实验了近千种药剂,最终才确定这个配方,从理论计算来看,这套硝酸铵配置金属铝粉的粘稠状炸药形制是最符合目前的技战术指标规定的合理值!”

可说着说着,胡庆华的脸上却显出淡淡的无奈:“可通过比例爆炸测试,这个药剂虽然可以达到温压弹的效果,不过距离咱们技战术指标规定的威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不仅如此这款药剂的稳定性也不足......”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算是摸对了大致的方向!”没等胡庆华把话说完,站在卢嘉栋身旁的郭青山也将手中的望远镜放下来,脸上虽然带着初试成功的喜悦,对着身旁的卢嘉栋和胡庆华鼓励道:

“这次几次试验也算有了初步的成功经验,我虽然对技术不太懂,但按照我的眼光看,这款弹药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战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如果能将性能稳定,提高威力那就更好,如果不能,就算把这套温压药剂应用到前线,也够猴子喝一壶的!”

郭青山的话说得没错,从战术的应用上看,这款药剂虽然在稳定性和威力上有所欠缺,但并不影响它超越同等质量和级别的弹药威力,更不会影响它在战场上的应用,从这个观点上来看,胡庆华所研制的这款温压战斗部药剂算是成功的。

可即便如此,卢嘉栋却依然对这款药剂的威力有些不满意,原因没有别的,只是因为那些在中越边境不学猴子,学习土拨鼠的越南军队,想到这里,卢嘉栋的眉头更是向中间靠了几下:

“用这款温压药剂对付越军浅近坑道、土木工事、观察哨自然没得说,不过对于坑道深处的越军杀伤力就有些不足,换句话说,爆炸所形成的高温高压根本达不到坑道的最深处,氧气更不可能全部耗光,最终还是没有达到咱们打击的目的!”

“这个......”郭青山虽然不太了解其中的原理,但他也知道,卢嘉栋所说的并不是信口开河,而目前所研制便携式火箭筒这款步兵战术武器系统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打击坑道深处的越军。

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那这款便携式火箭武器系统就根本算不得成功,正因为如此,郭青山在听了卢嘉栋的话后,原本欣喜的笑脸也瞬间沉了下来,而卢嘉栋则将头转到胡庆华的一边,翻了翻测试报告继续说道:

“庆华!我觉得你的思路还是有些不对!”听了卢嘉栋的话,胡庆华白皙瘦弱的面庞不由得一愣,而卢嘉栋却没有理会这些,而是继续说道:

“从这些数值上看,你确实将温压弹的路径摸通了,无论是热杀伤还是燃烧情况都很理想,可是庆华,你在注重热杀伤和消耗氧气的同时却忽略了另外一种杀伤效能!”

“卢总师,你是说冲击波?”胡庆华不愧是弹药方面的专家,经卢嘉栋这么一说,立马便回答上来,而卢嘉栋听了胡庆华的话,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冲击波!温压弹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三个,最初的无氧爆炸反应确定了其高压性能,以及对坚固目标的侵彻能力;爆炸后的无氧然绕反应确定了其中压性能,以及对墙壁\工事的穿透能力;爆炸后的有氧燃烧反应确定了高压冲击和热性能,以及对人员和装备的损伤能力上。

从以上温压弹的特征上来看,温压弹的杀伤效果主要体现在高压冲击波和热杀伤效能上,此次是冲击波与建筑物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碎片,以及有毒气体及烟雾所导致的窒息。在这些杀伤效能中,对人员而言最致命的莫过于冲击波!”

“冲击波?”听了卢嘉栋这番话,站在旁边的郭青山不由得疑惑的皱起了眉头,紧接着眼前不由得一亮:

“说道这个我想起来了,凉山战役的时候,咱们的炮火可谓异常猛烈,我们师伴随着炮火协同,向越军发起进攻,其中有一处位置十分险要的暗堡挡在了我们进攻的路线当中,炮火几轮覆盖之后。

这处暗堡依然完好无损,当时我们准备强攻,可上去的战士冲过去一看,里面的越军早就死光了,更奇怪的是他们身上一点儿外伤都没有,这件事报到我这里,我也感到很好奇,也就过去看了下。

没想到跟战士汇报的一样,越军尸体不但很完整,身上甚至连一处外伤都没有,当时我们只知道这些越军是被咱们猛烈炮火给震死的,直到胜利后跟炮兵说起这件事,才清楚震死他们的物质名叫冲击波!”

郭青山虽然在技术方面不太精通,但作为军队的主管,他却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炮火连天的战斗生涯里,如同这种被爆炸震晕、被炮弹震死的事情他更是见过许多,所以他对冲击波的杀伤效能有着比常人更直观的认识:

“如果我们能将温压弹的冲击波效能加大,我想再深入的坑道,也会如同我之前见过的那处暗堡一样,把他们一个不剩的震死!”

“郭参谋长说得没错!”郭青山话音刚落,卢嘉栋便赞同的点了点头:“更何况温压弹在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使用时杀伤效应大不一样,在开放空间虽然温压弹也可作为高威力弹药使用,但与封闭空间相比,整体效能就要逊色不少.......”

“卢总师,你的意思是说......”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站在身旁的胡庆华好似想通了什么,脸上的那副沉郁的面庞也展露出些许的微笑:

“温压弹爆炸后的火球和冲击波沿着坑道传播,进入普通炸弹破片无法到达的地方。普通炸弹的破片或许会被坑道掩体、沙袋、墙壁或其他防护装置所阻拦,而冲击波则会因为坑道的墙壁和其他表面的反射而加强。”

说着说着,胡庆华的脸上不由得露出兴奋的神采,语气也逐渐激动起来:“这样一来,在相同距离下,与开放空间相比封闭空间的人员将遭受强度大得多的冲击波,从而将隐藏在坑道深处的敌人彻底消灭干净!”

胡庆华不愧是军工技术天才,卢嘉栋和郭青山只是点出冲击波及其杀伤效能,胡庆华就马上明白冲击波之于温压弹中的重要性和基本原理,这份强与常人的理解力和领悟能力,即使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卢嘉栋也不由得向胡庆华投去赞许的目光:

“没错!温压弹的核心就是这个道理!庆华,其实你们所做的众多药剂试验中,也有不少可增加温压效果的配比!”

”说着,卢嘉栋再次将身旁的一叠温压弹技术资料拿起来,翻了两下后,找到一份药剂配比表,然后跟着胡庆华继续说道:

“就比如说这款,你们应用了以黑索金为基础炸药,配合聚苯乙烯做固体燃料,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只不过黑索金的爆炸性质强度稍低,化学性质不稳定,如果换成奥克托今,在配合金属铝和镁的粉末,再加入聚苯乙烯的话.......”

“奥克托今,混配铝镁粉末?”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胡庆华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整个人都为之精神起来,眼睛更是睁得大大的,喃喃自语中更是透漏出莫名的兴奋,劲儿不由得狠狠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对呀!奥克托今,混配铝镁粉末!这个想法我怎么没想到,这款药剂的威力简直.......”说着,胡庆华带着既激动又懊悔的神色,拍了拍自己脑袋:

“哎呀,看我这脑袋!这样好的药剂我竟然都想不到,哎呀.......”

可胡庆华这句话还没说完,便急匆匆的向测试场内的临时办公室跑去,郭青山见此很是疑惑,刚想开口询问,却被一旁的卢嘉栋拦了下来,而他的口吻更是带着浓浓的自信说道:

“我想那朵美丽而绚烂的蘑菇云距离它急速绽放的时间,已经为时不远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鸭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原来如此第二百零二章 进攻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电——0932第六百七十四章 棋子第三十四章 红星军工厂第四百三十三章 国产复合装甲第三百五十六章 无法挽回的败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决战苍穹(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陈子玥的眼泪第四百九十三章 独步全球的能力第五百三十三章 沉重的代价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胆的解决办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姜太公钓鱼式的宣传第一百零一章 紧急命令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二黑”之父第四百三十六章 有中国特色的军工发展之路第六百八十章 气势磅礴的分列式第两百一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闪电奇袭第七百零六章 请回答:1988(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手工铸造VS日本机械(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悲观与乐观第六百四十一章“弹箭共架”发射技术第一百四十九章 布洛姆贝格先生,我来了(求月票)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空作战体系第八百四十一章 电子攻击代号:“白雪”第五十五章 装备测试场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胆的解决办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酝酿第四百九十一章 旗鼓相当的对决第一百八十七章 爆竹弹(求月票)第七十二章 遭遇战第二百五十六章 陷阱第六章 T—4178A单轴枪管钻孔镗床第六十九章 跨入1979第二百七十六章 计算方法上的难题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通电话第一百五十八章 关于军售的争论(求月票)第七十五章 人手一只迫击炮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后的决战(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胆的解决办法第七百八十三章 无法精进的红旗61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国众议员第五百零九章 决不放弃第十二章 抢人第四百零七章 穿甲弹的威力第七百五十八章 软杀伤——金刚钻与瓷器活第九百五十七章 准备引进苏27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杨的报复第八百八十五章 焚第八百五十五章 击杀(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难以置信的进展程度第六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大国手(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国人有能力造出一流的战机第七百七十三章 微服私访第七百一十四章 军令状第六百章 擦亮“苍鹰”的眼睛第三十七章 卡壳第五百七十章 凶猛的“左勾拳”第一百三十四章 极限精度——命中刀刃第六百七十三章 举世皆惊(上)第四十一章 领导剪裁第三百五十四章 暗潮涌动第六百八十二章 来自海军的厚礼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导弹的构想第八百二十八章 S—300V的技术第二百九十章 前指急电第七百八十一章 远超想象的标准第八百九十四章 政~~治牺牲品第四百零二章 赵如松辞职第二百八十五章 不甘心的英国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第六十七章 新型闭锁机构第三百四十五章 落荒而逃第七百零五章 脉动式生产线第九百零八章 定点清除(中)第九百零六章 对华战略第六百零九章 迎头痛击(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任务第五百二十一章 卢嘉栋的战术第八百九十七章 绞杀(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遇袭第二百四十一章 样炮第三百四十七章 碟中谍第四百一十三章 留下赵如松第二百四十二章 试炮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国工匠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义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军令去赚钱第二百四十七章 复杂的炮钢加工工艺第五百四十八章 成立海空装备课题组第五百三十五章 无法弥合的分歧第一百零二章 苏联顾问第九百一十一章 立体攻势(下)第七百零九章 苏联的迷茫第八百九十八章 绞杀(下)第两百七十章 难啃的骨头第七百八十七章 设计作业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研制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