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45倍口径与52倍口径

陆维军本身就是炮兵部队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对火炮的了解还是战法的引用都有着非同一般的过人之处,尤其是在军校一年时间的深造,更是让陆维军的眼界大开,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正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正因为如此,当卢嘉栋提到新式大口径远程火炮的基本技术参数后,拜读和研究过众多外军炮兵技术和战法资料的陆维军不由得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因为他清楚的记得,在一篇有关西方最新地面压制型火炮发展的文章上,清楚的写着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火炮技术就是45倍口径155mm火炮。

除了西方的火炮技术外,对火炮一贯高度重视的苏联,也在积极发展新式远程火炮,尤其是正在处于研制阶段的152mm加农炮,不但射程远,而且通过弹药合理化配置使得火炮的杀伤力和精准度照比之前同类型火炮有了极大的提高。

东西方两大军事阵营的火炮发展脉络都很清晰,但没有一个是发展52倍口径155mm火炮技术的,因此,面对卢嘉栋这个堪称“独具特色”的身管与口径比,陆维军心中不禁质疑,这样的火炮能行吗?

不止是陆维军,在座的的陈震、乔俊峰乃至胡庆华心中也对52倍口径155mm火炮心存疑虑,要知道进入了80年代,中国已经开眼看世界,很多国外最新的先进科技通过报刊杂志传入中国,军工技术更是如此,很多之前因为种种原因停刊的军事期刊开始纷纷复刊,还有很多新创办的军事技术类期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涌现。

他们在报道国内军事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是大量转载和报道外军的先进军事技术,不仅如此,作为军工这个特殊行业,万山厂还可以得到某些内部刊物,里面对各项国外先进军事技术有着更详尽的记载。

正因为如此,关于45倍口径155mm火炮的技术资料,陈震、乔俊峰和胡庆华也看过不少,自然知道陆维军说得没错,其实乔俊峰和胡庆华等人早就想问一问,卢嘉栋选择52倍口径的原因,只不过卢嘉栋这一年里实在是太忙了,待在厂里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他们并没有来得及问。

如今陆维军将大家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在座几人那疑惑的眼神也瞬间聚集在卢嘉栋的身上,卢嘉栋见众人的眼神怎能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卢嘉栋第一次遇到了,新式火炮申请立项的时候,专家论证会上卢嘉栋被问及最多的也是这个问题。

只不过那时卢嘉栋又是新厂建设、又是民品开发,后来还参加便携式火箭筒的研发,之后被调往总参三局进行对外军售,忙得跟陀螺一样,根本来不及准备,所以面对质询的时候,回答的并不充分,这也是为什么新式火炮项目始终确定不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虽说此次火炮项目批下来,可是指标任务书上开篇第一句话说得很明白:利用当今世界现有的先进成熟技术,这句话再明确不过了,那就是总参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更倾向于45倍口径155mm远程火炮,只不过介于对科研工作需有一定的幅度和弹性要求,并没有明确说明而已,但字里行间的意思已经表达得清清楚楚!

可即便如此,依然没有动摇卢嘉栋研制52倍口径155mm口径火炮的决心,当然在从北京返回万山厂的路上,卢嘉栋也仔细思考了45倍口径与52倍口径两款155mm火炮优劣性能,并依照后世军工性能对比表进行了初步的技术指标列举项目对比事项。

只等回万山厂后把具体对比数据计算后填上去,再跟万山厂的研制团队进行讲解,可让卢嘉栋没想到的是,回来的第一天的第一顿饭就被问到这个问题,卢嘉栋知道今天是无论如何也要解释解释的,毕竟在座的可都是即将开始的新式火炮研制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如果他们的思想和态度不坚定,很可能会影响整个新式火炮的研制进程。

想到这里,卢嘉栋微微点了点头,不过并没有马上进行说明,而是带着淡淡的笑容,反问身旁的陆维军:

“陆代表,那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办才好呢?”

“技战术任务书的第一句话已经写得很明确,那就是‘利用当今世界现有的先进成熟技术’!”卢嘉栋话音刚落,陆维军便斩钉截铁的回应道:“苏联火炮虽然射程远,威力大,但过于笨重,加农炮和榴弹炮又泾渭分明,对后勤和保养有较大的压力,所以我的意见是采用45倍口径155mm火炮,这个技术规范来进行新式火炮的研制,这样我们一来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借鉴,方向性得以确定,二来采用成熟技术,必要时可以进行技术引进,缩短咱们的研制时间!”

陆维军不愧是做参谋出身,说话很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也很有说服力,听得在座的众人无不频频点头表示同意,对此卢嘉栋既没表示同意,也没表示反对,而是带着淡淡的微笑继续问道:

“既然45倍口径155mm火炮如此先进,那为什么研制它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大规模列装,反而还在使用39倍口径155mm火炮呢?”

“这个......”听了卢嘉栋的问话,陆维军不由得沉吟了一下,而坐在他旁边的乔俊峰皱了两下眉头便开口说道:

“是不是刚刚研制成功还没来得及批量装备?”

“他们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研制成功了,凭着西方先进的测试装备和高效的生产能力,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批量生产这款火炮,可事实呢?”

“那.......”卢嘉栋话音刚落,乔俊峰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刚刚张口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不过坐在他对面的胡庆华则蹙着眉头点了点头:

“现在想想看,嘉栋说得确实没错,无论是公开材料还是咱们内部的涉外资料里,无不把45倍口径155mm火炮技术说得是天花乱坠,甚至冠以前所未有的火炮技术革命,可仔细想起来,各样文章写得是花团锦簇,不过确实没有任何一篇提到哪个主要军事强国开始大规模列装,全部都是在研或测试的字样,所以说.......”

“所以说45倍口径155mm火炮本身是存在技术缺陷的!”胡庆华说着说着便停顿了下,而卢嘉栋则适时的将话头接过来:

“按照西方的精明,不可能放着这么好的装备不去列装,反而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说白了西方早就知道这其中的缺陷,如此宣传就是希望有不明真相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出于技术的诱惑进行采购,从而为西方国家增加一项可观的收入来源!”

卢嘉栋说得没错,45倍口径155mm火炮确实没有在任何西方国家大规模列装,究其原因就是45倍口径155mm火炮只是一款为降低技术风险和维持火炮良好机动性等因素的折中方案,根本不是大药室,长身管火炮的最佳解决方案。

其实这个问题卢嘉栋在与布洛姆贝格第一次军售谈判中提到过,虽然当时卢嘉栋是点到为止,但因为布洛姆贝格常年游走于西方世界,对西方各国情况非常熟悉,所以卢嘉栋只透露那么一丁点内容,布洛姆贝格便全然明白,可在座的几位可不是像布洛姆贝格那样一点就通。

他们仅有的眼界就是期刊和资料上描述的那些美好的技术,尤其是像陆维军这样的炮兵军官,当看到45倍口径155mm火炮射程可以达到惊人的39公里时,就如同找到了心仪已久的美丽姑娘,再也舍不得放手,无论如何也要得到她一样。

可卢嘉栋却毫不怜惜的将这位美少女的幻影给打得烟消云散,这让陆维军的心里有些难以接受,于是抬起眼不可思议的望着卢嘉栋:

“卢副厂长,你刚才45倍口径155mm口径火炮存在缺陷,既然45倍口径都有缺陷,那提高到52倍就没有了吗?”

“任何武器装备都有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火炮也是一样!”陆维军话音刚落,卢嘉栋便带着自信的笑容,淡淡的说道:

“但不管怎么样,一款武器装备的好与坏,不是看它与生俱来的那些无法克服的缺点,而是看它本身的技战术指标能不能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从这方面来讲,45倍口径155mm火炮显然是达不到的!”

“为什么?”

“因为它不符合一个标准!”

听了卢嘉栋的话,陆维军的眉毛不禁再次向中间紧了紧,但依然没有停下追问的脚步:

“什么标准?”

陆维军话音刚落,卢嘉栋便带着淡淡的微笑,毫不犹豫的答道:

“北约共同弹道谅解备忘录协中规定的标准!”

第八百八十章 真相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声的战场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第二百一十一章 嘱托和寄语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世界真的有天才(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一章 演戏第八百三十四章 交易第七百六十八章 卢嘉栋的不甘第二百三十九章 只要有配方,我就能做得出来第两百七十章 难啃的骨头第八百七十四章 “猎鹰”VS“飞毛腿”(下)第六百零八章 诺杰基地上空的乌云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个新万山第四百六十八章 女儿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五章 魔怔的祝光荣第五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决战第五百九十六章 混乱的伊朗空军第二百四十一章 样炮第九百零六章 对华战略第九百五十七章 准备引进苏27第四百一十二章 理论的源头第三百九十一章 吴天明的惊讶第六百六十六章 诡异的炮弹第一百四十二章 凛冬已至(求月票)第六百三十七章 僵局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层的反应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年轻的副部级第一百六十八章 前线的难题(求月票)第四百七十章 坚强的后盾第八百八十一章 王牌第九百一十八章 No zuo No die第七百一十七章 惊艳——摆脱地球引力的机动第六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大国手(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原形毕露第八百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七百五十九章 刺破苍穹的利剑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亿美元的军售协议第一百四十四章 销售军火的好处(求月票)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压第四百二十章 朱海峰失踪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一百七十二章 联合研制团队的成立(求月票)第五百章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第四十七章 引信第四百三十一章 美洲虎坦克第五百六十三章 出击——新式坦克第九百三十九章 螳螂·黄雀第五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七百五十五章 刀尖上舞蹈第一百四十四章 销售军火的好处(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六章 奉命出国第四百二十四章 原来如此第七百三十三章 亮剑第二百四十七章 复杂的炮钢加工工艺第五百八十三章 传遍世界的军火广告第八百零一章 反隐身技术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国众议员第二百四十四章 面对失败第五十三章 枪挂榴弹发射器第三百零八章 神秘的中国新式火炮第九百章 威逼利诱第八百零二章 军~~委调研组第四百四十章 重要的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步步陷阱第九百零二章 骑虎难下(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卢嘉栋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妄的越南炮兵指挥官第七百六十章 命中第九十二章 测试开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上少了一个学术大师第二百三十七章 倔强的总工艺师第十七章 军工车间质检组组长第七章 润滑油的使用方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式火炮正式立项第七十九章 突如其来的视察第十五章 晒工资第三百九十章 应对之道第八百二十四章 十米的威胁——战斧巡航导弹第七百八十四章 人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精度射击第六百五十三章 变量第一百九十章 洞内查看测试结果(一)(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八章 生死狙击战(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与家人的电话第八百七十一章 拦截:弹道导弹第五百三十章 中国的“飞鱼”第三百一十四章 陈子玥的丈夫第四百四十三章 卢嘉栋?他算个什么!第六百三十九章 模块化第四百二十章 朱海峰失踪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难得的温存第六百一十八章 赌徒的最后攻势第九十五章 最远射程第八百一十四章 热发射与冷发射第四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军工大师第三百七十八章 关于坦克悬挂的疑问第一百五十章 军火掮客的阴谋(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五章 发射原理(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五章 魔怔的祝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