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支撑新式战机的脊梁

卢嘉栋并没有说大话,更没有吹大牛,早在几年前,或是有意,或是在总参装备部的指示下,卢嘉栋利用各种手段和机遇,为今天新式战机的研制打下十分坚实的基础:

通过英阿马岛海战当,英国急于摆脱困境,取得胜利的有利时机,迫使英方达成《中英技术合作框架协议》,从而取得中国军工发展急需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声声呐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鱼雷制造技术、以及核~潜艇动力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让中国的相关工业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整体升级;

经过几年的研究、摸索、消化、吸收中国已经初步掌握引进的英国技术和制造工艺,甚至如通讯数据链和轻型舰载鱼雷等相关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而其中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由于其本身的制造难度大,材料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

特别是用于民用的三转子rb211发动机,因为本身的技术起点高,在材料和核心工艺方面,国内的相关领域始终不过关,因此即便取得核心技术,但由于整体配套工业能力相对较差,因而迟迟完不成仿制工作。

不过,正因为在三转子rb211发动机技术起点高,仿制难度大,在几年的攻关里,负责该型机研制任务的西北航空动力厂,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改善制造工艺,虽未将rb211发动机整体仿制出来,但厂子的整体技术实力却得到了极大的跃升;

而这却对另一款中等推理航空发动机——“斯贝”发动机带来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加之英国方面提供了成套的材料配比、制造工艺和生产线,因此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斯贝”发动机仿制进度可谓是神速,如今西北航空动力厂已经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虽然还不能大规模生产,但保障新式战机的研制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飞控软件和线控电传操作系统,则是在两伊霍拉姆沙赫尔战役之后,与法国私下达成的技术交换协议中的一部分,即用中国末敏弹和新式坦克等武器装备的核心技术,交换法国先进的核电制造、飞机设计以及飞行控制技术,况且法国在鸭~~翼布局和无尾三角~~翼领域一直独领风骚,正因为如此,他们所开发的飞控技术,对于中国的新机有着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当然还有航空电子设备,这其中除了在德黑兰防空作战期间,获得的美制f—14“雄猫”战斗机的an/awg—9脉冲多普勒雷达外,《中英技术合作框架协议》也有机载雷达的技术转让内容,加之以中原电子雷达所为核心的军工电子集群的升级与崛起,很多困扰的难题早已不是问题;

而在材料领域得益于便携式火箭筒开启的新型材料的研究,位于羊城的材料研究所,在复合材料、高分子聚合材料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方面,由于得到布洛姆贝格和以色列的技术帮助,已经掌握核心生产和加工工艺,并大量应用于改进型红旗2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刚刚猎装的模块化新式火箭炮系统,因此支撑新式导弹攻击机的研制,并不是什么难事!

正因为如此,在过去数年的时间里卢嘉栋在航空动力、军工电子、材料科学、加工工艺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外引进、或依托现有的军工技术实施秘密交换、或孤注一掷秘密获得、或不畏艰难自行研制;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工业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升级,有关于新机研制的配套领域早就打牢了基础,也许在某些领域这些基础性的工业门类并没有应用于航空制造,亦或是在某些民品发挥着无人知晓的作用,比如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又比如飞控系统在重型工程机械操控方面的使用。

然而一旦有所需要,这些潜藏在其他门类的工业基础,便可以迅速运转起来,以及其成熟的生产工艺,过硬的产品质量,高超的出产速度,向新式战斗机提供源源不断的板材、铆钉、部件、板材、电缆........

如果说一款新式飞机的创意衡量一个设计师能力和图纸的精细程度的话,那么让这款新机真正飞上蓝天才是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小道一个铆钉、一块蒙皮,就涉及到冶金、材料、精密加工、化工等等数个工业门类,十余个学科,数十个工种,近百名熟练工人和技师,而这紧紧是一个铆钉、一块蒙皮,而一架新式战斗机上可不止是铆钉和蓬皮,更有电路、芯片、支撑结构.........

所以,新式导弹攻击机绝不可能是卢嘉栋想个规划就能凭空造出来的,更不是万山军工生产联合体这家看似庞大的综合军工生产企业能够单独生产出来的,他需要数十个联合生产单位,近百家配套厂家,数千个零部件供应商,可以说,支撑新式战斗机的真正脊梁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而这也正是大国的真正力量........

卢嘉栋庆幸他生在中国,虽然建国至今不过三十余年,但却在老一辈的辛勤努力下,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业基础;同样卢嘉栋也庆幸他赶上一个好时代,改革开放,万象更新,与西方的蜜月让中国可以向新生的婴儿一样吸收着来自西方世界的先进技术,进而完成整体工业的升级改造。

如今,卢嘉栋领导的万山军工生产联合体,可以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新式战机的研制当中,不是他们的头脑比谁聪明,更不是他们创意比谁更优秀,只是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这个巨人的名字,很亲切、很魅力,因为他的名字叫中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杜甫这句诗的真正意味!”

结束会议,回到卢嘉栋设在长州飞机制造厂的办公室后,魏鸿坤看着手上那份新式战机配套厂商明细品和产品目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在以前的战机研制当中,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也正因为如此,常常因为某些配套零件不过关而导致整个项目停摆,哪像现在这样,卢嘉栋一出手便是长长的一串配套厂家和产品明细清单,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技术能力不说是世界先进,那也是国内一流。

难以计数的配套厂家,就如同一块块巨石磊起的高山,将整个新式战机的研制计划,推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既不是妄自菲薄,更不是夸大其词,而是这些年实实在在的成绩.........

“杨总师,您看,这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轻,结构强,可塑性好,是垂直尾翼和副翼的最好材料........还有,还有,1553b数据总线技术........啧啧,有了这个,咱们的新机线路绝对会大大简化,配合飞控系统,能让整架战机飞起来更灵活,操纵起来更方面.........”

魏鸿坤高兴得就像一个孩子似的,指着手中的清单对着旁边的杨弘毅兴奋的说着,杨弘毅也非常激动,他在西南航空所的时候知道卢嘉栋这些年为军工领域整体升级做了不少事情,但也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以至于平日里沉稳的脸,都不由的颤抖起来,旋即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意味深长的看向卢嘉栋:

“小卢,说真的,你可是中国航空领域的大功臣呀!”

“别,别,杨总师!”一听老杨的话,卢嘉栋赶紧连连摆手:“您可别这么说,我只不过是尽其所能,要说功臣,还的是您和魏教授,你要让我搞新战机的研制,那可真是赶鸭子上架了!”

“卢总,您可是谦虚了!”卢嘉栋话音刚落,魏鸿坤便把话头接了过去:“您刚才在会上一番鸭~~翼布局和无尾三角~~翼的论述,简直是醍醐灌顶,发人深省呀,说句实在话,单凭这一点就堪称该领域的学术权威,怎么可能是赶鸭子上架?真要是这么说,那也是我们航空所这个鸡窝,飞来个金凤凰呀,杨总师,您说是不是?”

杨弘毅赞同的点了点头,笑着回应道:“没错,没错,是这个道理,是这个道理!”

“哎~~魏教授,杨总师,您二位真是要把握当飞机扯到天上了,正如魏教授引用杜甫的那句诗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没有咱们背后的国家作支撑,就算咱们有本事,能有一览众山小的机会吗?

所以说,无论是杨总师,魏教授还是我,都只不过海边玩耍的孩子,只不过捡到了几块漂亮的贝壳而已,真正浩瀚的是海洋,高耸的山峰,因此,要感谢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咱们背后默支撑的国家.........”

“恩.........说得很对,咱们的确应该感谢国家,不过........”

老杨若有所思的点着头,一旁的魏鸿坤也默然赞同,但旋即两人相视一眼,耐人寻味的一笑,异口同声的说道:

“但小卢(卢总)你的功劳,还是无法磨灭的........”

闻听此言,卢嘉栋总有种要晕倒的感觉,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便在这时,办公室的房门被急促的敲响,随后进来的秘书将一份报告递交到卢嘉栋手上,只看了一眼,卢嘉栋便眉头深锁,将报告递给杨弘毅,沉沉的说道:

“程总师要辞职!”

第三百三十章 你的任务是去做军火商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五百零二章 行动开始第四百八十一章 杀鸡儆猴第二百四十五章 深夜的访客第八百三十二章 您好,布京先生第五百零九章 决不放弃第六百零六章 实力超群的空中攻击集群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智慧第八十六章 130mm底排榴弹第八百零五章 成功率低下的导弹第五百零六章 潘帕斯上空的鹰第八百三十九章 战局预测第七百九十五章 空中的新威胁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章 于无声处(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作战部署(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波计算第八百五十六章 击杀(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落魄的布洛姆贝格第三十七章 卡壳第五百七十九章 灭“顶”之灾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第三百五十三章 阴谋正式开始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应得第九百一十二章 这辈子值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萨科齐的小算盘第一百零三章 总指首长的震怒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谴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秒之差第五百四十四章 撒切尔夫人的高跟鞋第一百零五章 总攻第八百四十一章 电子攻击代号:“白雪”第五百七十二章 希望别让我失望第六十章 这个问题搞大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各相关厂的发展成效第六百七十四章 棋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可一世的英国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关于军售的争论(求月票)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守转换(上)第四十五章 火力空白第八百三十四章 交易第七十六章 舌头第三百六十章 达成生产“酋长”式坦克零备件协议第五百五十一章 难解的焊接工艺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电——0932第三百五十六章 无法挽回的败局第六百零三章 苍鹰振翅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标:明斯克第七百五十一章 疯狂的战斗民族第七百二十二章 站在背后的那双眼第三十七章 卡壳第五百七十八章 真主的“天劫”第二十六章 1978年的春节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正的对决(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杨的报复第五百八十八章 萨达姆的利箭第三百零二章 精准的反击炮火第八百六十五章 军火商的局(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巴基斯坦的野心第七百零一章 海空军的分歧第六十五章 提高班组支援火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解决焊接工艺第五百二十六章 伍德沃德的决断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军令去赚钱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转盘方案第九百一十五章 佯攻第二百五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九十九章 争分夺秒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战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获舌头(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六章 警告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战第两百一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七百零五章 脉动式生产线第三百五十一章 急转直下第九百三十章 掘墓人(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空中伏击战第五百一十二章 1553B数据总线技术第四十二章 陈子玥的心思第八十五章 炮弹选型第四百六十九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百五十三章 阴谋正式开始第八百一十一章 手工铸造VS日本机械(上)第八百七十二章 “猎鹰”VS“飞毛腿”(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姜太公钓鱼式的宣传第三百三十九章 艰难的选择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澜的“钟”式机动第六百六十四章 攻击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获舌头(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动第八百六十章 冲击(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的起点第六百九十六章 纠结的运十团队第七百二十章 弥留之际第七百四十三章 生死一瞬第八百一十五章 “猎鹰”防空导弹系统第七百五十九章 刺破苍穹的利剑第八百零四章 老雷达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