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猎鹰”防空导弹系统

听了卢嘉栋的话,哈立德王子便沉吟起来,黑色的双眸闪烁不定,似乎有些挣扎,但更多的则是不甘。哈立德王子的神色变换,自然是逃不过卢嘉栋的眼睛,于是笑了笑继续说道:

“现代防空作战最重要的就是隐蔽性,如果这款防空导弹系统的红外热辐射特征太过明显,势必会成为敌军的活靶子,而冷发射系统由于采用特有的发射原理,不但结构简单,而且热辐射特征大为降低,至于垂直发射系统所具备的全向攻击等优点也被全部继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采用冷发射原理!”

“这个..........”

哈立德王子在听了这一番的解释后,也是一时语塞,便在这时一旁的穆沙拉夫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卢说得没错,热发射是好,可太过复杂,美国的东西我也见过,那些个零部件密密麻麻,看着人都眼晕,刚开始上手可能会不错,可一旦要维修保养就要麻烦死人,更何况谁能保证每个国家的士兵能够熟练掌握如此复杂机械结构的保养工作?沙特我不知道,但我们巴基斯坦却很难,所以我更希望要一个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持续作战能力前的防空导弹系统;

更何况,冷发射的速率照比热发射是低了些,可极限射速也能维持到两到三秒一发,要知道影响防空作战的因素有很多,可不单单是射速,还有雷达性能、导弹性能、人员素质等等因素叠加而成。

就拿雷达性能为例,如果每一组性能优良的雷达网,就算有着一秒一发的射击速率,也只不过是徒劳无功的盲目乱射,说句不好听的这样的作战效果还不如利用目视打击的高炮来得有效..........”

此时的穆沙拉夫就如同一位拥有诸多故事的邻家大叔,再给好奇的少年讲述当年的辉煌往事一般,可谓是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不一会就将哈立德王子吸引了过去,刚开始还有些狐疑的皱着眉头,没一会儿便深以为然的点起头来,就在这时,穆沙拉夫的一段话引起了哈立德王子的注意,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这么说,这套防空系统的雷达组网经受住了巴基斯坦空军的考验?”

“那是当然!”

穆沙拉夫微黑的面庞满是自豪,说起这段导弹测试期间的往事更是话音嘹亮,原来在防空导弹测试期间,雷达组网的测试是重要的一环,可由于新式防空导弹系统为外贸装备,军队的支持力度很是有限,很多需要空军战机配合的测试项目无法完成,于是只能求助合作方巴基斯坦。

穆沙拉夫领导的巴基斯坦军方二话没说便将这个测试项目承接下来,于是以宋晓旭为首的雷达系统研制团队,携带一整套雷达组网和相关测试设备进驻巴基斯坦某空基地,开始与巴基斯坦空军一道展开相关的测试活动..........

“这组雷达网由四部雷达组成,担负远程警戒的三坐标雷达和米波雷达,最远的探测距离达到三百公里,我们的空军飞行员只要进入这款雷达的搜索范围,就无法摆脱跟踪,很多飞行员选择低空或超低空,甚至是利用山地背影杂波实施隐蔽接近。

可雷达网中的低空补盲雷达却让他们无处遁形,更为重要的是用于制导的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跟踪二十多个目标,并对其中的六个同时发起攻击,至于电子战能力、抗反辐射导弹能力以及综合指挥和协同能力都让人无可挑剔,可以说这组雷达网,足以比肩世界最顶尖的雷达监视系统...........”

听了穆沙拉夫的一番绘声绘色的介绍,哈立德王子的脸上终于泛起满意的笑容,所关心的话题也就此转到被穆沙拉夫赞许有加的雷达组网上,就好像刚才的冷热发射从未提过一样,卢嘉栋为此向穆沙拉夫暗暗竖起大拇指,至于站在其身后的一众防空导弹系统研制团队成员也是在心中长长舒了一口...........

其实对于冷发射和热发射的选择,卢嘉栋和研制团队成员最初还是倾向于热发射,除了发射速率快之外,选择热发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该发射原理所具备的通用性,要知道卢嘉栋研制新式防空系统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一款三军通用的防空导弹系统。

特别是在海军方面舰载防空导弹方面,不但要取得相应的技术积累,更要有一定的突破,而垂直发射系统便是其中最核心的一环,只不过垂直发射系统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异常艰难,不但涉及材料、结构、机械、电子等十多个学科,而且对整合和集成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也正因为如此,在研制一开始,便是举步维艰,即便是有着当年模块化火箭炮的通用化经验,可还是因为两者技术难度相差甚远而困难重重,而这其中最为关键便是尾焰导流系统,究其根本还是材料方面不过关,没有相应的轻质耐热的材料,用于尾焰导流系统的生产制造,无奈之下最后只能选择结构相对简单的冷发射方式,至于通用性更好的热发射方式则作为今后的攻关重点,列入未来的改进计划当中..........

冷发射方式虽然是无奈之举,令得卢嘉栋等人甚是遗憾,却并不意味着在外人面前就要原原本本的将遗憾暴露出来,况且还是在以金钱为上的军火贸易之中,就算是瑕疵缺点也要将其变成独一无二的优点;

只不过防空导弹系统研制团队成员都是严谨求实的技术人员,对军火贸易中的猫腻知晓甚少,所以当哈立德王子提到热发射时,都有些不知错所,好在有卢嘉栋和穆沙拉夫这两个军火贸易的老手在:

先是卢嘉栋咬住热辐射源这个技术指标,将冷发射说成是唯一的选择;随后老油条穆沙拉夫一阵侃侃而谈,将哈立德王子从冷热发射方式的讨论中转到对雷达组网上来,两相一配合便将年轻的沙特空军司令忽悠得有些晕头转向:

“不错,不错,雷达组网的确不错!”

哈立德王子连连点头,满意的笑容也渐渐浮现出来,穆沙拉夫给另一边的卢嘉栋使了个眼色,卢嘉栋会意,便接过穆沙拉夫的话头继续说道:

“除了雷达组网,导弹的性能也是世界一流,除了采用长边条翼外形,增加机动能以外,我们在导弹上增加了带同步式燃气舵的气动舵面作为整体的控制系统,使得导弹可以在离开发射筒伊始便迅速转向,对于攻击低空和超低空目标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至于攻击高机动性目标也有着无与伦比的杀伤优势,经过我们的测算导弹的最大载荷超过50g,可以说只要被新式防空导弹咬上,很难摆脱它的致命一击!

至于发动机,除了采用最新研发的固体发动意外,我们利用最新的单室双推技术,这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发动机燃烧室内配置两种不同的推进剂,一种是速燃型的,推力大但维持时间短,另一种是燃烧速度慢的,推力小,但持续时间长,应用这种技术,导弹不但飞行速度快,而且射程也会有极大的提高,所以我们的防空导弹有着4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50公里的极限射程以及超过两万五千米的射高。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导弹攻击能力,由于采用最新式的导弹导弹头技术,新式防空导弹采用复合制导技术,即初始惯性制导,中段指令制导,末端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得益于最新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捉能力都极为突出。

至于战斗部,则是采用威力较大的双层预制破片战斗部,其中第一层采用“工”字型结构,每片7.5克,将近五千片;第二层是不规则四边形,每片3克,大约在两千五百片左右,大质量破片在外层,小质量在内能。

战斗部爆炸时,质量较大的破片存速好,能够飞得更远,同时工字型设计使其飞散过程呈现中高速旋转,命中目标是产生切割效果,破坏力更大;小质量破片飞散速度较高,又可以弥补打破片的飞散空隙和数量,提高命中目标的概率。

得益于导弹的优异性能和雷达的优良表现,我们的导弹系统可以拦截战术飞机,巡航导弹,无人机,直升飞机以及一部分空射型攻击弹药,对于地对地战术导弹也有一定的拦截能力,可以说是一款性能先进的多用途防空导弹系统..........”

“好,好,好!”

听了卢嘉栋这番话,哈立德王子终于竖起了大拇指,笑容更是毫不掩饰的在脸上绽放出来,便在这时最新试射的一枚导弹,准确的命中空中靶标,哈立德王子看着大屏幕上绚丽的爆炸景象,微微有些动容:

“这么好的防空导弹系统,应该有个响亮的名字!”

“我们的确给它起了个名字!”

“什么名字?”

卢嘉栋的一笑:“猎鹰’!‘猎鹰’防空导弹系统!”

第五百九十三章 装备论证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同的死不瞑目第七百九十九章 米波雷达第八百二十四章 十米的威胁——战斧巡航导弹第三百六十六章 签署协议第五百四十三章 笑到最后的赢家第二章 铁箱子里的秘密第四百一十七章 有他卢嘉栋好看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精明的人(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联合研制团队的成立(求月票)第八百四十章 沙暴骤起第八百六十章 冲击(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在劫难逃第五百七十章 凶猛的“左勾拳”第二百五十八章 原形毕露第一百三十七章 游戏开始了第一百零八章 打听一个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掷第四百七十章 坚强的后盾第八百七十五章 分散式雷达探测锁定战术第八百九十一章 来自地狱的导弹第一百九十三章 作战部署(求月票)第八百九十九章 取胜的关键第一百零一章 紧急命令第六百六十七章 崩溃与改变第三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对决(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反击第四百三十七章 美国人撕毁合同第九百零三章 更可怕的敌人(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纠结的英国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式火炮正式立项第四百一十八章 预料之外的麻烦第七百八十二章 红旗防务公司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秘人(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三章 矛与盾第六百四十九章 这才是真的技术第五百三十九章 来自地狱的神矛第四十八章 高傲的厂办主任第四百九十五章 精彩纷呈的闹剧第五百七十九章 灭“顶”之灾第二百二七章 新式大口径远程火炮的预想第八百五十二章 圈套(中)第八百七十一章 拦截:弹道导弹第五百四十二章 纠结的英国人第六百一十章 迎头痛击(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难以置信的拦截(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预料之外的麻烦第八百三十四章 交易第七十九章 突如其来的视察第六百五十五章 大战将至(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五百八十八章 萨达姆的利箭第一百六十章 于无声处(求月票)第七十五章 人手一只迫击炮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连诚第七百九十八章 军工精神第六百六十三章 定位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连诚第六百九十四章 以成熟技术,打造一流战机第五百六十五章 奥朗德的反击第八百七十四章 “猎鹰”VS“飞毛腿”(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风暴开启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研制难题第六百二十八章 风雷再起第六百七十四章 棋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M25A64D火控系统的缺陷第四百零四章 各怀心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绵里藏针第八百八十九章 计划第六百章 擦亮“苍鹰”的眼睛第五百七十九章 灭“顶”之灾第五百三十章 中国的“飞鱼”第六百八十章 气势磅礴的分列式第三百六十三章 穆沙拉夫的忧虑第二十章 老绘图员第六百四十章 郭蕊的主意第八百一十二章 手工铸造VS日本机械(中)第六十一章 吴天明的选择第一百章 战地往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极限精度——命中刀刃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精明的人(求月票)第六百零二章 换一个思路第三百四十章 刀尖上起舞第二十五章 每一张纸都堪比黄金第二百章 总参谋长的电话第一百章 战地往事第七十二章 遭遇战第七百三十二章 决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步步陷阱第一百八十一章 解决材料问题(求月票)第七十四章 他们人人都配了机枪第九十八章 有了这样的利器我可以直取河内第六百二十九章 耿直的库罗奇金第两百一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躲在象牙塔里的大牛人第八百零一章 反隐身技术第八百五十章 野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波计算第六十五章 提高班组支援火力第九百一十三章 突围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