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牛来了(1/3)

时间不紧不慢地迈入了2003年。

这不是一个好年头。

03年的春节,齐政过得心不在焉。

因为有一个名为“非-典病毒”的幽灵正在越省上空徘徊。

关于这场不久后蔓延全国的疫情,齐政不知道具体的起源地和时间,只知道大概是从越省爆发的。因此纵使心有忧虑,也无可奈何。

而嘉谷的各大项目,不会因为齐政的顾虑而停下脚步。

初春,天气转暖,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了。

率先展开行动的,是嘉谷牧场。

在过去的这个冬天里,去年种下的紫云英等绿肥被打碎还田,经过治理后的盐碱地默默地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开春之后,杨业开始带领牧场员工对土地进行翻耕,种上了嘉谷向冬营试验站购买的优质紫花苜蓿。

冬营试验站培育的优质紫花苜蓿,适合在轻度盐碱地上种植,一年可以收割三茬,管理得好的话每亩干草产量甚至能达到一吨左右。

当然,近二十万亩土地不会全部用来种植牧草。

其中几万亩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和附近两个村子的耕地一样,用来种植玉米,作为牧场的精饲料补充。

作为国内最大的单个奶牛牧场,主体建设已经全部完善——一排排宽敞的奶牛饲喂棚、国内最大的挤奶台,以及年产量超过20万吨的牛奶综合加工厂。

可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差奶牛。

因为牧草的生长期限以及经验问题,奶牛的引进采取分期进行的模式,第一期将引进1万头荷斯坦奶牛,后续再陆续扩张到存栏3万头的规模。

荷斯坦奶牛又名黑白花奶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奶牛品种。我国又利用引进国外各种类型的荷斯坦牛与本土的黄牛杂交,并经过了长期的选育,形成了“中国黑白花牛”品种,这也是我国唯一的奶牛品种。

可惜的是,现在国内的奶牛繁育基地不少,但规模普遍太小,存栏几千头的都是排得上号的培育中心了,根本无法满足嘉谷牧场的需求。

建牧场,得有牛。但国内奶牛牛源短缺,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奶业的发展。

这种情况下,嘉谷牧场也只能选择从国外进口奶牛。

好奶出自好牛。

为了确保购买到品质卓越的牛种,杨业亲自带着几名助手,前往澳洲和新西兰,挑选出最好的奶牛。

从数十万头奶牛中挑选出一万头优质奶牛,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饶是杨业经验丰富,也累得不轻。

但挑选好奶牛之后,才是第一步,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进口的。

奶牛的进口是一项系统工程,程序杂环节多,环环相扣。

首先,在国外检疫结束后,要有专人监装奶牛上船,从源头上确保选到好牛、上船的都是所选的牛——什么时候都不要相信外国人的节操,你敢放松,他就敢放浪。

奶牛抵达国内后你以为就完事了?

并不然。

奶牛到了中国就要进入为期45天的法定口岸检疫——在经过15天左右的时间从澳大利亚、新西兰长途跋涉到达中国后,奶牛体能消耗很大。

检疫期间正是奶牛恢复体况的时期,也是“风土驯化”的重要时期——这些奶牛原本吃的是草,在中国不但要吃草,还得吃饲料;原来悠闲自得地在阳光下、在草原上散步,现在被集中在一起进行圈养。

生活变化如此之大,不把这些“娇客”们伺候好的话,它们可不仅仅是给你脸色看这么简单。

如果在隔离场检疫期间进口的牛没养好,到了用户手里,即使情况会有好转,但可能再也恢复不到正常状况了。

简单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产奶量大为减少了。

进口优质奶牛不就是为了提高产奶量吗?因此谁还敢怠慢它们。

杨业直接派出一支由高级畜牧师和高级兽医师组成的队伍,专门负责隔离场奶牛的“风土驯化”过程,使奶牛在隔离期间能恢复体能、健康发育,为奶牛更好的发挥生产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才通过几百台大型挂车组成的车队,平稳地将一万头奶牛运输至嘉谷牧场。

整个牧场全体出动,花费了一整天,才将奶牛顺利安顿进牛舍里。

……

嘉谷牧场的万头奶牛规模,继去年引**业潜-规则之后,再次引起了乳业界的关注。

主要是如今这个年代,非规模化畜牧方式,是国内乳业的基础性生产方式。

最常见的情景是,牛在牧场甩着尾巴,悠闲地啃草,产出鲜奶。

而维持这种生产方式的主体,是散布在全国尤其是牧区的200多万户奶农。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作,为牛奶加工企业提供奶源。

严格来说,现在国内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集约化奶牛养殖基地——即使是杨业之前任职的伊力牧场,也不过是存栏三四千头而已,而且还是天然草场式放牧。

由于集约化大规模养殖奶牛存在较大风险,一旦发生疫病就可能血本无归。尽时国外已经有着非常完善的养殖经验,但是国内并没有多少成功的案例,

某种意义上,杨业也是在摸索着前行。

原时空是成立于05年的现代牧业建立起国内第一个超大规模的“万头牧场”,开创了国内奶牛集约化养殖的时代,也开创了“种养一体化”的养殖模式,从生产的源头确保了奶源的高品质与安全性。

如今是嘉谷敢为天下先,将这个过程提前了两年多。

目前的国内乳业,玩着“重销售,轻奶源”的模式才是主流。像嘉谷这样大手笔自建大型牧场的,反而是非主流。

因此有看好戏的,有质疑的,有嘲讽的……真正看好嘉谷牧场的寥寥无几。

齐政才不管外界纷纷扰扰的声音,在奶牛入场后,他首先布置了一个“三星聚灵阵”,确保奶牛不会发生大规模疫病。

只要不发生疫病,其他的都可以慢慢摸索。

至于乳业界的质疑和嘲讽,齐政丝毫不放在心上。

因为未来会证明,牧场规模化,不可阻挡。

现在这些看热闹的,以后都会被市场教做人了。

……

第106章 不甘的外资(4/10)第136章 西边,生命在盼雨(1/3 求订阅!)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惩罚(1/5)第664章 崇拜(2)第264章 特供级别的牛奶第709章 想当年有个机会(2/2)第636章 契机(1/3)第469章 那是嘉谷的地盘了(1/2)第211章 一面地狱,一面天堂(新年快乐!)第370章 开挂之梦幻海岛(3/3)第701章 黑枸杞之殇(2/2)第345章 放长线钓大鱼的嘉谷国际第340章 我们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啊(1/4)第275章 胜利果实和一盘大棋第24章 老美的农业神话(周末求收藏!)第590章 “奉旨腐败”(1/2)第60章 嘉谷实验室(求收藏!)第480章 余波震荡(1/2)第368章 岛主难当(1/3)第732章 紧张感(1/2)第484章 国际粮商的噩梦第108章 委屈的奶农(6/10 求订阅)第555章 动员(1/2)第363章 令人疯狂的铜矿(1/5)第628章 我们福利发人参(2/2)第452章 廉价的原料市场,没了(1/2)第375章 颠覆专家认知(2/2)第312章 利国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397章 你吹你继续吹(3/3)第618章 体系之战第328章 清水满溢,生命自来(4/5)第433章 真的有点小期待呢(2/2)第611章 你走开!(4600字)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订单(3/4)第328章 清水满溢,生命自来(4/5)第14章 灵阵初显威(下)第419章 嘉谷糖业的机遇(1/2)第522章 嘉谷这样,很好第78章 糖衣炮弹(求收藏!)第101章 乳业的生意经第678章 落我手里了(1/2)第99章 把小子们叫回来吧第232章 越烂越好的俄远东地区第307章 嘉谷的情报网(1/3)第563章 美国大旱的阴影(1/2)第668章 得罪人第375章 颠覆专家认知(2/2)第99章 把小子们叫回来吧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73章 远东的掠食者们第309章 大有机肥计划(1/3)第108章 委屈的奶农(6/10 求订阅)第140章 攀科技树的奠基(上)第103章 牛在天上飞(1/10,求首订)第368章 岛主难当(1/3)第128章 我懂(1/3)第390章 跑偏的画风第518章 与虎谋皮能有什么好结果(2/2)第304章 物价上涨带来的营收暴增(1/3)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怀的农业第608章 嘉谷之鞭(2/2)第112章 品类战争(10/10 十更求订阅)第139章 灾后的希望(补昨天一更)第283章 真·业界良心第604章 影响力的溢出(4200字)第512章 与杂交水稻之父的初见(2/2)第207章 布局,大飓风逼近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猪肉(3/3)第643章 送上船(2/3)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669章 义不容辞(1/2)第440章 除了嘉谷,还有谁(3/3)第507章 转折点(3/3)第91章 被“腌制”的土地(求收藏!)第603章 不服的国际大豆联盟(2/2)第602章 服气的国营农场(1/2)第92章 头铁的科学家(求收藏!)第86章 林江镇的两张王牌(上)(求收藏!)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287章 推动变革第714章 使粮入库,不如使粮入市第545章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第601章 总是要改变一些东西的第561章 没有一头牛搞不定的谈判(1/2)第271章 大丰收(上)第660章 成功的秘诀(3/3)第295章 王国背后的男人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订阅)第430章 粗大腿(1/2)第243章 拥抱粮食大牛市第540章 可以但没必要(1/2)第632章 大国购买力,恐怖如斯第326章 不开发难道留着污染吗?(2/5)第608章 嘉谷之鞭(2/2)第541章 让更多真金白银“上山下乡”(2/2)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654章 骗经费吗?第183章 人参双雄联盟(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