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猪若安好,便是晴天

随着江右省和岷省发病的生猪相继被处理后,局势表面上得到了控制。

因为是局部地区爆发,而且对疫情认识不足,在全国养猪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相对于隐性的猪瘟,持续低迷的肉价才是令养殖户头疼的问题。

但有识之士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波猪瘟不太寻常,医疗防疫的压力隐隐提升,生猪养殖业内有一种风雨欲来的压迫感。

譬如高盛,其投资的生猪产业链下游的屠宰加工企业还好,无论猪肉行情怎么变,运营都相对稳定;但与上游养殖企业嘉谷农牧的对赌,就出现了极大的变数。

就像胡志立担忧的那样,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大规模生猪疫情的爆发,对高盛而言,有好有坏。

如果真的出现大规模爆发的情况,猪肉价无疑会应声而涨,“猪在天上飞”,而且可以预估上涨的幅度不会小。这样一来,嘉谷农牧完成对赌指标的可能性大增。

当然,除此之外,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嘉谷农牧的养猪场也感染了猪瘟。

虽然嘉谷农牧的养猪场在这一波突如其来的猪瘟中安然无恙,但花无百日红,相信即使是嘉谷农牧,也不敢保证在下一波猪瘟中能有同样的表现。

养殖业就是这样。可能一两年的呕心沥血,一场疫情来袭,就连根毛都不剩了——这种情况下高盛甚至可以提前宣布嘉谷农牧养猪场的股份到手了。

局势因为一场看似不太严重的疫情变得扑朔迷离,输赢与否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各自的运气了。

同理,高盛的压力有,嘉谷农牧的压力更大。

这是嘉谷农牧第一次近距离直面疫情,虽然幸免于难,还顺手赚了一波快钱,但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一波防疫压力,以至于嘉谷农牧养猪场下一步的扩张计划都起了波澜。

“我觉得,嘉谷农牧养猪场‘大干快上’的计划还得好好斟酌斟酌。”在讨论养猪场未来两年发展路线的会议上,李东亮略显犹豫地说道。

按照原本的计划,嘉谷农牧在融资后,将规划建设一个年出栏生猪百万头的单体养猪场,这必将是国内最大的单体养猪场,没有之一。

这个养猪场建成后,嘉谷农牧的养猪规模将直接翻倍。李东亮在计划出台之初还觉得兴奋不已,但亲身经历过这波猪瘟后,他的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

身在养猪业,方知养猪苦。都说养猪门槛低,进了这圈子的人只能无奈一笑。进入养猪业,不是随便“择一方地,建一个猪舍,进几十头猪”就可以安心把猪养大等着收钱了。

在这场猪瘟中,李东亮看过太多的悲剧:养得肥肥的猪,想着明天或过几天就可以变成付出的回报,却不想一场猪病,就让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感受,不是养猪人,怎懂其中味?

嘉谷农牧的养猪场是幸运地躲过了一劫,但无论是集团还是实验室的分析,这波猪瘟都不是一般的猪病,虽然来去匆匆,但因为没有适用的疫苗,后续传播爆发的风险极大。

非常时期,一切必须谨慎。

李东亮坦言自己的担忧:“我觉得可以适当地降低养猪场的养殖规模。单体百万头规模的大型养殖场,在养殖风险的分散上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劣势。”

但是也有人不赞同改变原计划。

王昱业就皱眉道:“别忘了我们跟高盛还有对赌,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何况,我们嘉谷包括牧场和禽畜养殖场在内的养殖场,一直以来在疫病防治方面都做得极为出色,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出现过问题。”

将单体百万头规模的大型养殖场,改为单体十万头或数十万头的养殖场,不单单是数量上的划分,还要考虑到选址的分布、饲料原料的采购安排、销售市场的规划等等,还有管理协调上增加的难度……这对于要争分夺秒谋发展的嘉谷农牧来说,不啻于增加了一倍的工作量。

王昱业要从整体上考虑,不管怎么说,他都不愿意让嘉谷农牧养猪场的股份落入高盛之手,所以按照规划完成发展目标,是赢下对赌的基础。

但李东亮摇头说道:“上百万头的养殖规模,不比十多万头的养殖规模,风险将成倍地增加。”

“举个简单例子,由于单一猪场养殖规模大,生猪对外销售频繁,每月甚至每周都需要对外销售生猪,人员车辆来往密集,感染疫情的风险反而更高。一个年出栏100万头的养殖场,假设平均出栏,每辆运猪车能够容纳150头生猪,则其每周仅生猪销售就需要130辆次的车辆往来。而运猪车由于频繁与外界接触,正是最重要的病毒携带群。”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出现防控漏洞,不论是疫情感染下对疫点的扑杀,还是疑似疫情下的清厂式出栏,都将对养殖场造成重大损失。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

齐政托腮听着两人的争议,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他理解李东亮的心情,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猪若安好,便是晴天”。

说到底还是嘉谷农牧的发展时间太短了,没有经历过什么严重的重大疫病,因此对于疫情防控的经验欠缺,也缺少直面疫情的感受。

虽然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李东亮迅速将猪场的防范措施加强。猪场大门前,设有消毒池,内含氢氧化钠,定期更换,用于车辆进入时轮胎的消毒。猪场内,工作人员被要求减少外出,一日三餐由外面做好后送入,每人各司其职,不准串舍。

即使如此,面对着后面可能更严重的疫情,李东亮还是忧心忡忡。

虽然不论是从瘟病的传播路径还是从防控体系的建设能力上看,相较于散养户,大型养殖集团更具备防控优势。但优势能不能转化为实际效果,还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执行及管理能力。

李东亮对十多万头的养殖规模管理有把握,但是面对上百万头的规模,在这种形势下,就有些麻爪了。

“同时,对于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我认识一个人,在运用中草药预防禽畜疫病上面深耕了十多年,可能对我们的养殖场有帮助。”

……

第326章 不开发难道留着污染吗?(2/5)第85章 改变(求收藏!)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创造可能(求收藏!)第179章 从深山到参园第355章 华人金融双星?(4/4)第203章 百年老树入总部第182章 人参拍卖会(2/4)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472章 那是进口阳光、土地和水(1/2)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259章 风口上的猪第716章 家底有多丰厚(4K)第399章 纷至沓来的矿业大佬(2/3)第235章 守着土地,无能为力第389章 一触即发的食用油大战第144章 为年轻交学费(2/3)第104章 乳业背后的军火商(2/10)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矿(3/3)第464章 溃不成军(3/3)第179章 从深山到参园第179章 从深山到参园第714章 使粮入库,不如使粮入市第293章 飞播牧草,海水治沙第364章 后悔死了(2/5)第312章 利国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498章 原来我这么强了?(2/3)第531章 善于化不可能为可能(1/2)第679章 当有人负重前行(2/2)第543章 带你赚钱可以,别哔哔(2/3)第555章 动员(1/2)第653章 无人声援第377章 看上嘉谷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579章 呵,怕死的资本家(4800字)第420章 再重视嘉谷也不为过(2/2)第444章 他们必将实现复兴(2/2)第400章 我们省需要嘉谷(3/3)第593章 嘉谷动,远东不稳(2/2)第503章 很有搞头(1/2)第305章 开年雪灾来袭(2/3)第79章 啤酒这个江湖(求收藏!)第550章 “傻白甜们”(1/2)第519章 太需要一个整合者了(5000字)第429章 干不过,就加入(3/3)第156章 真金白银的扶持(2/3)第601章 总是要改变一些东西的第216章 最后一千米的盘剥第264章 特供级别的牛奶第122章 联合对手(1/3 求订阅)第390章 跑偏的画风第404章 难以撼动的领先优势(2/4)第526章 夏季海岛之行(1/2)第659章 放卫星(2/3)第656章 猪脑子第538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589章 嘉谷的“锦衣卫”第228章 我建平台你发挥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猪肉(3/3)第263章 交相辉映的养猪场和牧场第303章 用粮食作燃料第202章 稳扎稳打在东北第43章 加州农场(上)(求收藏!)第294章 突如其来的曝光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501章 粮商“种”能源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609章 草!(1/2)第555章 动员(1/2)第11章 深谋与认可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补更3/16)第201章 南北双粮的对峙第307章 嘉谷的情报网(1/3)第540章 可以但没必要(1/2)第218章 合纵连横第55章 县委重视(求收藏!)第56章 要强大(求收藏)第78章 糖衣炮弹(求收藏!)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148章 步步紧逼(3/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666章 有牌面的盟友第536章 新的藻业支柱?(1/2)第645章 三言两语定规矩(1/2)第211章 一面地狱,一面天堂(新年快乐!)第362章 一份大聘礼(3/3)第662章 新兴植物改变世界(下)第514章 嘉谷实验室的王旗(1/2)第72章 有人被绿了(求收藏!)第149章 羡慕不已(1/3)第597章 疯狂的大豆(2/2)第598章 一声令下,云而景从第238章 国家层面的支持第105章 这货是谁(3/10)第153章 终于被改变的历史(2/3)第279章 挣扎与被放弃第158章 这群挂逼们(1/3)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国(1/4)第709章 想当年有个机会(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