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

不出所料,最后阿拉鄯政府同意了嘉谷的沙漠治理开发计划,按照一贯“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嘉谷承包荒沙荒地开发。

其实,陈建章从自己的角度来考量,如果他在决定性的高位,也会做出类似的决定。因为两大沙漠区是阿拉鄯地区生态和经济最薄弱的区域之一,而且由社会资本来投入开发,并不会浪费国家资源;最关键的是,有中科院的把脉,破坏生态的后顾之忧也没有了。

消息传回后,王昱业更头痛了。

治理开发沙漠绝不是拿把铁锹,挖个坑、种棵苗、浇桶水那么简单!

治沙必须先完成修路、通电、打井、安装灌溉设施等四个环节,最后才能栽种适合沙地生长的梭梭和胡杨等植物,每个环节都很花钱、费力。

找到水资源只是起步。

就拿修路来说,沙漠起伏较大,不组织一支浩浩荡荡的堆土机大军向沙丘进攻,把高度削低、坡度削缓,平整大沙丘,就难以保证治理开发的基本地势要求。

而从前期的沙漠寻水行动中明显可以看出,在沙漠中施工,稍不注意可能就无法正常工作。好不容易竖起来的电线杆,一遇到强沙尘,可能会被拦腰折断;草木种下去,大风一吹,可能会被连根拔起……

白天迎风沙、顶烈日,晚上天当被、地作床,战天斗地……说起来好听,但在王昱业眼里,这就意味着各类人才难留、难久、难扎根。

据集团初步测算,单单是完成上面所说的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每亩投入在2000元以上——开发一百万亩,就要20亿;如果想要完全开发两个合计超过一亿亩的沙漠,需要投入……王昱业眼前一黑。

“你把我卖了看够不够?”王昱业无力地对齐政说道。

就算有政府扶持的放松贷款,自筹资金20个亿去做治沙工程,已经是个极其夸张的数字了,更别说后续更多的投入。

齐政微笑脸:“所以还得看产出,如果有良好的产出,就不怕筹不到资金。”

这并没有安慰到王昱业。在他看来,沙漠治理开发,起码前几年内都很难有产出,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嘉谷掉进深坑里爬都爬不出来。

齐政无语,几年内都没有产出?你也太小看我的手段了。他心里嘀咕道。

“开发总是要一步一步来的,一口也吃不成胖子不是?如果前期开发效果不佳,后面谁也不会傻到继续投入,我又不是头铁。”齐政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道。

你还不头铁?不头铁就不会想着死磕沙漠了?王昱业没好气地想到。

但老板既然这么说了,还是要给他面子的。他也就不再多说,转而忙碌着调整集团的预算去了。

……

嘉谷以出水点为中心,正式拉开了沙漠治理开发的序幕。

嘉谷开发沙漠的第一期工程,大约在10万亩左右.

无论是修路修电还是植树种草,首先都要固沙——沙子不断流动的话,干嘛嘛不成!

说到固沙,我国独创的最瞩目就是“草方格沙障”了。

四十多年前,为了保护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不被沙漠埋没,用小麦草在流沙表面扎起方格,在方格内种上沙蒿、花棒。这些麦草方格组成的“地毯”与林木带、卵石带一起,成了沙漠铁路的守护神,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

这项技术已经在西北多地推广,如果大家到过鄂尔多斯等地,就可以看到有一座座沙丘被沙柳枝分割成一个个方格,这些方格绵延不绝,如一张张大网覆盖于黄沙之上。这主要起到固沙的效果。待雨季来临,在格子里植树种草,又将有一片片绿洲在沙漠中出现。

前辈们发明的草方格治沙当然颇具奥妙之处,但沙区生态恢复是系统工程,不能“一招鲜吃遍天”。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嘉谷实验室继续寻找效率更高、效果更持久的沙漠生态恢复方法,直到陈建章从澳大利亚引进“生物土壤结皮”的概念。

“生物土壤结皮”,即苔藓、地衣等隐花植物连同细菌、真菌与地表土壤中的细微颗粒胶结在一起,不但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还能提升土壤中氮、磷、钾等有机质的含量,影响降水渗入过程和土壤水分的再分配。

不过,若仅靠自然速度生长,土壤结皮形成有效的覆盖规模至少要10年。

但嘉谷实验室是哪啊?一群挂逼后面还隐藏着一个能真开挂的大boss的所在,岂会被这事难倒?

在腾格里沙漠的出水点周围,员工们将实验室培养的适合土壤结皮的微生物喷洒到草方格内的沙子上,这样能大大缩短结皮时间——这就是生物土壤结皮的升级版,微生物应用领域向来是嘉谷实验室的拿手好戏。

而且,还有某人的灵阵齐出。

“青竹百灵阵(三阶)触发,主木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天罡无极阵(三阶)触发,主金水两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极压,生风。能使控制气压,风生水起。”

“青竹百灵阵”加速苔藓、地衣等隐花植物的生长,进一步缩短土壤结皮时间;“天罡无极阵”则化强风为轻风,化弱风于无形,充分保护着生物土壤结皮在初生阶段不被刮到天上去。

所以当中科院的袁院士带领几名研究员抵达此地时,惊奇地发现这片广阔的沙区已经被铺上了一层“生物地毯”。

“你们这手段,可真不凡呐!”解开疑问后,袁院士感慨道,“如果能推广,这必将成为恢复荒漠生态的利器!”

陈建章含笑道:“毕竟还是刚应用,还得反复实验才能具备推广的价值。我们也希望能在沙漠的实地治理开发中得到更多类似的经验和技术以作推广。”

袁院士赞赏地点头:“这就是我支持你们嘉谷的原因,你们不只想着赢利,而是体现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意识……”

……

第260章 本土公猪头顶绿第541章 让更多真金白银“上山下乡”(2/2)第669章 义不容辞(1/2)第404章 难以撼动的领先优势(2/4)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623章 我向前每迈进一脚第391章 鹤立鸡群的嘉谷油(1/4)第344章 资本盛宴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576章 谁抢走了我的嘉谷(2/2)第563章 美国大旱的阴影(1/2)第156章 真金白银的扶持(2/3)第7章 坦白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626章 投资争越山海关第594章 你需要我这面旗帜(4000字)第647章 你们的世界杯,我们的生意(上)第574章 头大的丸红商社(2/2)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662章 新兴植物改变世界(下)第274章 靠谱的合作才有钱景第288章 风云再起第685章 还有什么能够阻挡(2/2)第333章 次贷危机给予的治沙底气(2/4)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亚(3/4)第230章 闲棋冷子,疑神疑鬼第154章 国豆靠呐喊,美豆靠补贴(3/3)第138章 伟力?人定胜天(3/3)第734章 逼宫之路(1/2)第734章 逼宫之路(1/2)第282章 谁能问心无愧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643章 送上船(2/3)第299章 快到碗里来(补更1/14)第440章 除了嘉谷,还有谁(3/3)第441章 西北大粮仓之初现端倪第424章 “鲶鱼”与“咸鱼”(1/3)第706章 小麦之变局(二合一)第702章 天赋强运第174章 真·人参当萝卜卖(2/3)第488章 国人对嘉谷体系的信心第608章 嘉谷之鞭(2/2)第618章 体系之战第566章 “疯牛”来袭(2/3)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炼第659章 放卫星(2/3)第24章 老美的农业神话(周末求收藏!)第250章 赚快钱的机会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435章 这不,雨来了(2/2)第68章 技术手段(求收藏!)第482章 无声的反击(第一更)第563章 美国大旱的阴影(1/2)第589章 嘉谷的“锦衣卫”第80章 合作愉快第397章 你吹你继续吹(3/3)第365章 以碧海蓝天为证(3/5)第577章 狗大户来了(1/2)第647章 你们的世界杯,我们的生意(上)第486章 “全球变暖”戏码(二更)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347章 第一战:吸金的仓储(2/4)第110章 败露(8/10 求订阅)第478章 惊天报价(1/2)第189章 花团锦簇(3/4)第680章 银行的态度(1/2)第448章 “国参”崛起依靠谁(1/2)第639章 谁掌握着钥匙(1/3)第137章 东边,暴雨倾盆(2/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66章 落后的焦虑(1/4)第176章 中药,水很深呐(1/3)第232章 越烂越好的俄远东地区第316章 闻风而至(3/3)第221章 是金子哪里都能闪光第22章 又一头大牛(求收藏!)第370章 开挂之梦幻海岛(3/3)第345章 放长线钓大鱼的嘉谷国际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47章 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2/3)第461章 孩子与未来!第489章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6章 毕业回乡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323章 灰头灰脸的沙漠找水第644章 一群马屁精(3/3)第130章 惨淡的国内大麦种植(3/3)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产巨头第322章 要真正进军沙漠了吗?第385章 养猪何苦为难养猪?(1/4)第299章 快到碗里来(补更1/14)第526章 夏季海岛之行(1/2)第142章 大豆风云之始(3/3)第533章 年轻人的世界第173章 油脂黑马(3/3)第112章 品类战争(10/10 十更求订阅)第313章 为作物加“营养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