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锋芒太露,联合抵制(2/4)

不能再让嘉谷粮油这么发展下去了!

益海嘉里和国粮集团同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本来,经过多年无序的发展和积淀,金龙鱼、嘉谷、福临门三大品牌几乎占领了小包装食用油的大部分市场,后来者在残余的市场厮杀,新品牌不断产生,又不断消亡,维持着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微妙平衡。

现在,嘉谷粮油凭借着“非转基因”因素出乎意料地脱颖而出,眼瞅着就要奔着占据市场半壁江山去了。别说领头羊金龙鱼不会眼睁睁看着,就是福临门也不会甘心。

中国的食用油战场其实是一个一线阵营和二线阵营格局非常清晰的战场。

其中一线品牌的三大巨头主打调和油和战场流行的品类油,是一个综合类品牌,决定战场地位的是靠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二线品牌则是通过品类占位完成战局面的攻城略地,譬如鲁花抢占了花生油品类、西旺抢占了玉米胚芽油品类……

对终端消费而言,大豆油、菜籽油是消费量最大的基础油种,规模其次的便是调和油。食用油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不逊于快速消费品的任何其他行业,基础油种由于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竞争异常激烈。

在一线城市市场,国内中小企业很难在主流食用油品种上与领先者竞争;但在二、三线城市乃至县乡市场,一些中小企业、地方品牌则拥有一定的品牌、渠道和配送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时候,想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就要拼食用油品牌的分销渠道了。

益海嘉里和国粮集团这对“老冤家”,面对后来居上、气势汹汹的嘉谷粮油,默契地拉开了在渠道方面联手压制的序幕。

……

“国粮集团还好说,跟我们一样,要补的课太多了。与其说是针对我们,不如说是在弥补他们的短板。”主导嘉谷粮油应战的王昱业跟齐政分析着竞争局势。

齐政认可这个说法。

本时空的国粮集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嘉谷集团的崛起。就拿食用油市场来说,原本没有嘉谷,国粮集团虽然打不过益海嘉里,好歹还是老二,勉强能保持国企的颜面。

但事实是年轻的嘉谷粮油后来居上,不仅超越了福临门,现在连金龙鱼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就让国粮说不过去。

更不要说嘉谷集团在国内大米领域的一家独大之势,以及率先走出国门之举,都让国粮无法再像原来那样,分心各种业务。

国粮集团的掌舵人宁老大已经彻底意识到,国粮集团与嘉谷相比,规模确实上来了,但是核心能力没有形成。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里,成功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强、做深,这也是国粮集团需要将“粮油糖棉”等核心主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不再掉以轻心后,与竞争对手一对比,宁老大就发现了差距在哪了。

究其落后的原因,是国粮在产业链前端的关键性要素——技术、资源、品种、单品规模上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垄断性”。

还是以食用油为例,每一滴食用油背后,都是一场没有油烟的加工市场战争。

益海嘉里之所以在小包装油市场较有话语权,主要得益于其与ADM等四大粮商形成紧密合作,从海外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使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当然,他最佩服的还是嘉谷。其不但从外资口中夺食,打造了国内油脂加工第一大产能,还在俄远东地区扎下了根,拥有了自己的大豆原料生产基地,也在成本控制上具备了极大的优势。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全产业链”模式。

因此,国粮目前不仅与国储粮达成合作,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承接其管理的一部分国储大豆,降低加工成本;还在分销渠道上,与嘉谷粮油直面竞争。

“在一线城市乃至部分二线城市,我们三家在销售渠道方向可以称得上是旗鼓相当。但是继续沉底的渠道,我们和国粮集团,加起来都比不上益海嘉里。”王昱业微微苦笑地说出了一个事实。

这样的格局主要因为益海嘉里的渠道战略有一招“杀手锏”,就是经销商独家代理制度。王昱业称之为“一夫一妻制”,即每个经销商只能代理金龙鱼系列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在一个地区只选择一个经销商。

由于益海嘉里近10年在渠道上布局,该集团所实行的“一夫一妻制”培养了一批千万级经销商。如今,嘉里粮油的独家代理制度已经推广到全国,有600多家经销商与益海嘉里粮油保持合作。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横在面前的致命门槛。我们几乎在每个二三线城市都找不到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的经销商。”王昱业揉揉眉头说道。

局面似乎显而易见,每个城市里最好的渠道平台公司均捆绑到益海嘉里,代理商在当地都是实力名列前三的“地头蛇”。

这样的布局,对嘉谷粮油的扩张阻碍很大——你产品受欢迎又怎样?现在可不是日后网购极其发达的年代,在二、三线城市乃至县乡市场,没有经销渠道,你的产品甚至进入不了市场。

嘉谷粮油还打算策反一些渠道商,但益海嘉里早有防备,稳住了代理商,拒绝嘉谷粮油产品的分销。

渠道与终端“高地”被对手牢牢占领,这不单是嘉谷粮油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是国粮集团的软肋。

齐政微皱眉头,这就是起步晚的劣势了,人家在渠道上一步先步步先,关键是,这种情况他开挂也搞不定啊!

王昱业倒是早有准备:“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怡雅通。这是一家帮助企业代办一切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等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外包业务的巨头,他们正在考虑转型,加强分销执行业务能力,尝试做伸向终端的深度供应链平台。”

“对于我们来说,怡雅通是可与当地经销商大腕分庭抗礼的渠道平台商,借助这家以渠道资源见长的企业,可以起到‘群团作战’的效果,弥补我们底层分销渠道的不足。”

“问题是,国粮集团也看到了这一点,现在正在和我们竞争和怡雅通的合作。”

齐政问道:“怡雅通有偏向了吗?”

王昱业摇摇头:“暂时看不出有什么偏向,我们两家开出的合作条件其实都差不多。我们的产品略胜,但国粮集团的政治资源更足,也可以说各有优势。”

齐政思忖片刻,抬头道:“那就继续加大我们的优势所在,让优势形成碾压之势!”

……

第507章 转折点(3/3)第233章 坑总统的修路第570章 何至于单挑世界(3/3)第128章 我懂(1/3)第682章 系列报道(1/2)第120章 一企对一国(2/3)第632章 大国购买力,恐怖如斯第346章 收购!收购!(1/4)第174章 真·人参当萝卜卖(2/3)第653章 无人声援第237章 同质化对手第702章 天赋强运第510章 抢购潮与觊觎(5k章)第285章 荣获食品界“诺贝尔奖”第408章 搅动风云(2/2)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惩罚(1/5)第299章 快到碗里来(补更1/14)第665章 能源林计划第74章 啤酒和奶业(求收藏!)第603章 不服的国际大豆联盟(2/2)第53章 嘉谷战略(下)(求收藏!)第62章 交通瓶颈第406章 吾将加冕为王(4/4)第410章 让观望者奋起(2/3)第452章 廉价的原料市场,没了(1/2)第529章 能见证水产养殖巨头的诞生吗(2/2)第671章 道义制高点第145章 价格崩了!(3/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业!(2/2)第654章 骗经费吗?第557章 我们学不来(1/2)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14章 灵阵初显威(下)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21章 该收获了(下)第556章 哪来的底气(2/2)第432章 嘉谷系的战斗基因(1/2)第663章 崇拜(1)第221章 是金子哪里都能闪光第399章 纷至沓来的矿业大佬(2/3)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528章 试水的嘉谷海鲜(1/2)第194章 真·“嘉谷”第549章 正义不会缺席(2/2)第152章 外资公关战反击(1/3)第531章 善于化不可能为可能(1/2)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脉”第687章 更多的人来了(2/2)第117章 你还真敢叫天价啊(2/3)第81章 新灵阵与新产品(求收藏!)第680章 银行的态度(1/2)第617章 天要变了(2/2)第543章 带你赚钱可以,别哔哔(2/3)第36章 纵论(上)(求收藏!)第534章 不可思议的顺利开局第360章 这个国家没有希望(1/3)第234章 地图开疆第616章 当中国大豆冲击市场(1/2)第256章 人祸怪天灾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06章 多一个选择(2/3)第359章 老丈人的决断第254章 要做几十年的基业第626章 投资争越山海关第470章 为未来计(2/2)第257章 亚洲最大单体养猪基地第15章 养殖的工厂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荐票!)第515章 全线飘红的业绩(2/2)第60章 嘉谷实验室(求收藏!)第432章 嘉谷系的战斗基因(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531章 善于化不可能为可能(1/2)第536章 新的藻业支柱?(1/2)第159章 挂逼们的老大更牛叉(2/3)第98章 海滨绿色长城(下)第675章 生态贡献最大的企业(2/3)第710章 酸味(1/2)第635章 集体航向,世界让路第194章 真·“嘉谷”第479章 立起来的中国啤酒业(2/2)第320章 震惊世界的奇迹(3/3)第731章 你们愿意接受一个垄断的嘉谷吗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额利润(2/3)第251章 细思极恐第672章 这是我知道的嘉谷(1/2)第250章 赚快钱的机会第550章 “傻白甜们”(1/2)第251章 细思极恐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108章 委屈的奶农(6/10 求订阅)第253章 中草药养猪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635章 集体航向,世界让路第210章 再反转之狂风突飚(除夕快乐)第431章 可怕的坚持(2/2)第291章 中国牛奶世界造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产巨头第676章 没有破绽(3/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创造可能(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