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集 封神开局

三皇定人伦,五帝耀天下!

自大禹后,其后人启建立了夏朝,从此便将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成汤,乃是轩辕黄帝之后,姓子氏,初始帝有次妃简狄,祈於高,有玄马之祥,遂生契。契事唐虞为司徒,教化民众有功,遂封于商,传十三世,生太乙,是为成汤。

夏朝以氏更传,代代相接,有十余代,有桀继位,桀王无道,故有奇人伊尹氏,自愿为奴,出谏于汤王,以背负鼎足为汤王烹炊,以烹调、五味子为引,分析天下大势,后有汤伐桀,诸侯大会,群侯举汤为王。

商汤代代相传,帝乙在位时,共有三子,长子微子启,时年已近三十,多年来在朝中处理政务,颇有心得,越加的体现出了王子风范,在政务方面也是一能手,按照历代祖训,微子启继位的可能性很大。

本来微子启也该放放心心的等着继位的,可是近几年来,随着帝乙第三子辛受德的成长,微子启心中也越加觉得危机大矣。

辛受德生而不凡,为人聪颖,膂力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政务之上的能力也越加明显,比之微子启犹有过之,深得帝乙喜爱,尤其是辛受德出生之时,人皇之宝崆峒印显出异像,虽然是因为刘涛到来的原因,但帝乙他并不清楚,只道辛受德天生便有帝相,心中是越发的喜爱,同时,对于微子启平时露出的一些嫉妒模样却越加的不喜,甚至有些憎恶。

人嘛,天性本就是这样,对于喜爱的东西,是越看越顺眼,爱乌及屋的同时。也有些恨乌及屋。

这一日帝乙与一众大臣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帝乙施政于民休养生息,不多收赋税,自身也是极为节俭,宫殿阁已是多年未曾修缮。不一会便来到飞云阁,飞云阁上的横梁因为年久失修。已然腐朽。

是合该辛受德当继承大统,帝乙与众人来到飞云阁时,恰好飞云阁的横梁断裂,朝着帝乙便掉了下来,众文武大惊,却是离得稍远来不及救援,只能目瞪口呆的看着帝乙,就在这时更在帝乙身边的辛受德大吼一声,站在帝乙身前。将掉下来的横梁托起,护住了帝乙,使得帝乙免遭横祸。回宫之后帝乙以其救驾有功,封为寿王。

时有南蛮部族,不服王化,起兵反商。寿王闻之,奏请帝乙帅兵平叛。得帝乙恩准之后,寿王以黄飞虎为先锋。帅兵前往南方平定南蛮之乱。

寿王在军中与士卒同釜而食,号令严明。深得士卒爱戴。又有黄飞虎这等良将为辅,不过数月,便平定了南蛮之乱。

待班师回朝之后,帝乙终于下定决心,立寿王为储君,待自己百年之后继承大统。只因帝乙见时有部落反叛。微子启与微子衍二人虽然精通治国之术,但是不通军略,不利于殷商的大业。而三子寿王武艺娴熟,精熟战争。却是不惧此事。

至于文治之事,首相商容。自己的弟弟亚相比干,以及微子启与微子衍皆精于此事,太师闻仲更是文武双全。却是不惧此事。

恰其时又有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上本立东宫,帝乙便顺势立寿王为太子,微子衍是贤明之人,知寿王比自己更适合为天子,也未有怨言,反而上寿王宫中祝贺,称自己二人定会日后会好好辅佐于寿王,微子启虽有怨言,但一来帝乙之令,二来又有几位大臣的提议,自己孤身一人,也反抗不得。

等到帝乙三十年,帝乙因病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遂立寿王为天子,名曰帝幸,都朝歌。立正妻东伯侯姜桓楚之女姜氏为王后,黄飞虎之妹为西宫皇贵妃,杨氏为馨庆宫皇妃,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封黄飞虎为镇国武成王统领天下兵马,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治国之道,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帝辛即位后励精图治,宏振商邦,为民造福,增光先帝。他鼎新革故,废除杀戮奴隶旧制,让奴隶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为国家创造财富。

还改变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实行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开始使用耕牛,推广耕耘播种,雍土施肥,灌溉排水等完整的农业耕作技术,使国家的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使商王朝再度复现中兴盛世,人民生活安定,四海诸侯宾服,深受百姓爱戴。

为了显示国家的强盛,帝辛在朝歌营造了三道城垣,其中皇城城墙基宽五十丈、高约三丈、顶宽四丈。外环宽七丈、深两丈的城池。二道城垣面积达方圆而是多里;三道城垣从南门到北门的距离达四十五里,体现了当时一个邦畿千里的大国风貌。

当时,东夷常常入侵殷商之地,搔扰掳掠庶民百姓,自武丁至帝乙等虽然多次讨伐,均未彻底制服。为了制服东南夷的搔扰,帝辛一改先君帝乙的征伐办法,注重用兵策略。

以雄才大略,命天下各路诸侯选派武功高强的勇士,由黄飞虎率领到黎地进行大规模的演练,以向东夷展示其强大的实力,致使东夷面对强大的殷商王朝,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为了扩展疆土,帝辛还派太师闻仲和武成王黄飞虎率兵征伐八方,使疆土面积不断扩大。终使得四夷拱手,八方宾服。

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帝辛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不觉之间,纣王继位八年,四海升平,天下到也算安定。这日上朝,纣王端坐金殿之上,白玉阶下。文武俱在,文以比干为首,武以太师闻仲为首。那比干天生就有七窍玲珑之心,才学渊博,神仙也难以企及,又是皇叔之尊。地位尚在三朝老臣商容之上,故为文臣之首;太师闻仲却是前朝之臣,生来有异象,头生三眼,中间一目有神通,乃截教门下金灵圣母之徒,真仙有道,为纣王之师,大商太师。持金鞭,可以上打昏君,下责弄臣,便是纣王也要惧其三分。

纣王自幼便拜入闻仲门下,不知为何却是未曾学到一些仙术,只是习了一些强身健体之法,倒也力大过人。纣王也不烦恼,只当自己福源浅薄而已。

“有奏出班。无事退朝!”一旁侍官大喝。

“启禀大王,待罪之相。商荣有奏。”却是那因罪被纣王下旨斥责醒官的相商容,高擎牙物跪拜,如山呼道。

“有话道来。”纣王似是嫌恶地望了眼商容,口中淡然出声。

商容道:“臣待罪宰相商容,执掌朝政,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纣王曰:“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以往降香?”

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帝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彩石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立祀以报之,今朝歌以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运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一听,倒也觉得有理,虽然世俗之人眼中君权为第一,但每朝君主却还是知道凡俗之外尚有满天仙神,当不能怠慢了。

打定主意,纣王当即着人宣旨道:“众文武百官听旨,明日起驾女娲宫,祭拜圣母女娲,以示我朝尊敬。”

却说次日,纣王亲坐白龙马所拉的大王銮驾前往女娲宫,前闻仲,后武成王,随从有车驾千余骑,只见王驾过处,旌招展,百姓退避,却是好生威武。然多有有德之士见了那些嚣张跋扈,肆意驱赶百姓的王驾兵马,心里不由暗自叹息,世道怕是要变了。

即至女娲宫,稍事休整,便到了祭拜之时,有宫廷驾官总管尤浑准备好一切,纣王也就开口念道:“今有九五之尊,真龙天子成汤大王,纣王亲临……”

“唉.......”商容在一旁听了,心里无奈地为之一声叹息,此祭文却是当朝大夫费仲所拟,祭文为了迎合纣王喜好,通篇极尽夸表君王之能事,此等场合,却是多有不当。

纣王刚念完祭文,忽然见到一阵清风拂过,吹起了正中一尊圣象前的细纱挂帘,整个人顿时呆在那里。

“好美!”纣王只见那尊圣象容貌瑞丽,瑞彩天姿,恍惚间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尘,“女娲娘娘之美貌果然冠绝神人!”遂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在墙壁之上提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旁边臣子见了,虽觉着多有不妥,却不敢出声,只有商容上前说道:“陛下切勿误国误民,女娲大神虽因为诸般秘辛,不为人族尊崇,然终究为那混元圣人,岂能轻易亵渎!还望天子沐浴更衣,虔诚擦去所刻此等不雅之诗,否则怕是要惹了神明罪责。”

“大胆商容,陛下乃是天命所归之真龙天子,神州之主,前来祭拜已是躬身至极,区区一诗,你却是如此僭越君臣之道。你眼中只有那些个谁也未见过地圣人,怕是没把纣王放眼里吧。”费仲站身而出,尖声指责道。

“商容死罪,万万不敢。”闻得斥责,商容却是急忙跪下,但口中却仍是道:“陛下,还请三思啊!”

“哼,不知好歹!起驾回宫!”纣王随即起驾回宫不提。

却说,今日乃是女娲圣诞之日,早些时候,女娲娘娘便去了火云洞见伏羲。伏羲乃人族天皇,是女娲娘娘之义兄,也是其之丈夫,古老的传说,第一个人族便女娲娘娘和伏羲圣皇诞下。虽然女娲娘娘已经身为圣人之尊,但二人之间的感情却是永恒依旧,不曾有过丝毫的变更。由于她常往火云洞,是以和神农、轩辕二帝也很是熟悉。

从火云洞而返,女娲娘娘便看见纣王题在女娲宫粉壁上的那首诗,不由大怒,自己乃是人族之圣母,人族便如同自己子女,却不想,竟然有子女不孝,玷辱人母,让她怎能不怒,当下出声骂道:“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说罢,招来金宁仙子,化作凤凰之身,带了碧霞童女,往朝歌而来。却被两道红光阻住去路,女娲娘娘望将下去,只见此红光却是有纣王二子殷郊、殷洪身上透出,说明成汤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女娲娘娘纵使为圣人,却也不好造次,只得返回娲皇宫。

女娲娘娘终是心中不悦,唤彩云童子把金葫芦取来,放在丹樨之下,揭起葫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入椽,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面来,光分五色,瑞彩千条,名曰:“招妖”。却是那上古妖族的至宝,招妖幡,本为妖皇帝俊所掌,其战死于不周山后,便为女娲娘娘所掌,可以号令万妖!

招妖幡上一道道霞光透射,直接透入下方洪荒大陆,遍及三界,隐匿在洪荒世界各处的大小妖族,凡入得真仙境界者,皆被这股气息牵引,进入娲皇天中,只有少数准圣之上的顶尖大妖,才能抗拒招妖幡的牵引之力。

不一时,但见悲风飒飒,惨雾迷迷,阴云四合。风过i数阵,天下群妖基本上都已经到齐,听后女娲娘娘的法旨。

女娲娘娘环视群妖,令彩云童女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下轩辕坟中三妖伺候。三妖奉召进入娲皇宫中,尽皆跪伏在地,口称:“娘娘圣寿无疆。”

这三妖,一个是千年九尾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其实,除却那玉石琵琶精外,九尾狐狸精和九头雉鸡精皆是由外搬迁而来,都不是一般妖物。

女娲娘娘淡然开口,道:“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祸乱君心,待武王伐纣以助成功,切记不可残害苍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得正果。”女娲娘娘吩咐已毕,轩辕坟三妖叩头谢恩,化为一阵清风而去。正是:

“狐狸听旨施妖术,断送成汤六百年。”(。)

第262集 初会血族第180集 诱敌第575集 黑水玄蛇第105集 巨额交易第179集 虎牢关第236集 太原易京第134集 巅峰决斗第381集 封神开局第22集 一波平,一波起第186集 斗将第206集 斗将吕布第222集 鬼谋第26集 降临帝都第109集 天门再开第420集 再战元始第307集 强盗第423集 屠圣第145集 兵强将悍第368集 萧玄第14集 哪个更狠?第114集 英雄饶命第25集 收获钢铁侠粉第5集 一朝暴富!第278集 阴谋浮现第395集 朝歌之变,娲皇之怒第365集 天幕世界第152集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97集 戾气对决第73集 救命的药剂!第115集 桃花岛主黄药师第187集 益州风云动第340集 无边海域第270集 再入死泽第103集 屠龙!第322集 神王悲歌第190集 中伏第179集 虎牢关第231集 胜败第222集 鬼谋第79集 水域凶险第138集 秦岚来访第100集 神龙之威第265集 破阵对敌第352集 毁灭第191集 浴血搏杀第362集 萧炎的成长第126集 返祖蜕变,金翅大鹏雕!第251集 爱恨两清第363集 无良师徒第114集 英雄饶命第283集 九尾天狐第390集 兴手布子第146集 河蟹神威第240集 大战在即第314集 杀王第236集 太原易京第334集 残魂第363集 无良师徒第244集 终分胜负第26集 降临帝都第363集 无良师徒第52集 玉石交易第298集 诛仙,诛仙!第186集 斗将第125集 震天下,会神雕第32集 游戏开局第307集 强盗第8集 理想现实与萌宝第277集 长生石,不死药!第186集 斗将第192集 集结大军第270集 再入死泽第21集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256集 混乱之源第254集 打脸第123集 来了老的第150集 士族的顽抗第303集 巅峰对决第150集 士族的顽抗第266集 亲王古堡第164集 斩将杀敌第141集 龙十三第66集 安布雷拉第197集 落凤坡第186集 斗将第283集 九尾天狐第161集 颍川书院第225集 杀戮第87集 生物离子炮第309集 飞升神界第171集 追击第151集 百姓的力量第372集 风起云涌第72集 抉择第355集 传说中的聚气散第64集 末日哀歌第317集 对峙天尊第183集 猎虎第37集 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