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粮食进出口

熊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明明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黑土地,大粮仓,但是,熊国的粮食,就是不够吃。

别的不说,自从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看看熊国,粮食的丰收年很少,歉收的年份很多,在大量的时间内,熊国都在进口粮食。

熊国那个可怕的独裁者去世的时候,粮食年产量降到了6300-6500万吨,比沙皇时还低。在这期间,人口总数上升至2 亿,其中大约8500万人生活在城市。

再后来,矮胖子上台了,这个矮胖子本来就是靠农业上的胜利上来的,他面对着农业危机, 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是扩大了耕地面积,使得政府在1959--1962年期间得以把谷物年产量提高了1倍,达到12000~13000万吨。 然而,1963年的歉收使产量下降到只有10500万吨,以致不得不从国外购粮1500万吨。

在1970年,熊国取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年产量达到18600万吨, 其中7000万吨可供应市场。但与日益增长的人口相此,这个丰收纪录不值一提。

要知道,1913年相比,谷物产量不过增长了1 倍, 而城市人口却增长了7 倍。

最近来看,1978年熊国创下了产粮23800万吨的丰收新纪录,1979年和1980年又歉收。1981年的收成,收成也是差强人意。

到1981年底时,熊国人口已达2.7亿, 其中1.8亿人住在城市。即使按照最谨慎的估算,要满足苏联全国食品和饲料的需求,粮食的年产量就必须达到大约25000万吨。然而在最近几年的历史期间,粮食年产量却始终只有2 亿吨左右。

也就是说,熊国现在是缺粮食的,熊国是要进口粮食的,从哪里?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从西欧罗巴洲进口的,那里的粮食一直收成不错,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搞的,用了那么少的土地,不仅仅种植了养活他们人口的粮食,甚至还能出口。难道这就是体制的问题?

想起体制,叶夫根赶紧放下这个念头,虽然大清洗的时候,他没有赶上,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小孩子,但是,那个时代的疯狂,他也是见识过的了,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犯这种错误的了。

现在,熊国还在和西欧罗巴洲进口粮食,但是,这很脆弱,因为随着熊国在山地国的战争,西欧罗巴洲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和抵制,甚至连熊国举办的运动会,很多国家都拒绝参加,让这种国际体育运动蒙上了政治的阴影。

一旦他们开始拿起粮食为武器,拒绝向熊国出口粮食,那麻烦就大了。

现在,秦观提到了这个说法,自然引起了叶夫根的兴趣:“你是说,贵方可以有多余的粮食,来出口给我们?”

各国的粮食进出口,这些都是绝密的数据,叶夫根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向着秦观的问话,也是很好奇的,抛开政治对立不说,如果能够从汉国进口粮食,那就可以让熊国的粮食问题有一个更多的通道,多元化的进口,是满足他们的利益的。

万一熊国站起来一吆喝,西欧罗巴洲不卖粮食了,拿可怎么办才好?

叶夫根现在定定地望着秦观,只见秦观点点头:“我们北方工业公司,负责和国外的一切贸易来往,我们和安息国,就有在粮食方面的合作。”

秦观这么说,赞笛点点头,没错,安息国和汉国,的确有粮食来往,就是通过北方工业公司来进行的。

“好,那我们以后,可以详细地谈,我们在贵方首都的大使,会亲自登门拜访。”叶夫根说道。

这不归他管,这是农业部的事,通过外交部来转达,他只管军事,可以说,这是个意外的收获了。

看着这些人离开,当只剩下林将军和秦观的时候,林将军奇怪地问道:“秦观,你应该知道,咱们现在,也是粮食进口国啊!”

这些年来,汉国的粮食产量也不高,十年的动乱,对生产力是极大的破坏,之后,虽然经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农业开始有了发展,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里有那么快发展起来的。

现在,秦观这样忽悠熊国人,好吗?再说,汉国和熊国做生意,好吗?

“是的,我是粮食进口国,我们进口的粮食,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转卖给熊国啊,只要除去运费,咱们还有利润,为何不能干?”

秦观这么一说,林将军也是一愣,这投机倒把,做得好啊。

秦观的脸上带着笑容,这样的事,后世的例子太多了啊。

没错,西欧罗巴洲,肯定会拿起粮食当武器,向熊国施加压力的,这一幕,和后世的大豆进口,太相似了。

当时因为鹰国单方面地进行提高进口关税,汉国也开始相应提高农产品的关税,决定从鹰国进口的大豆增加百分之几百的关税,这就相当于是挡住了鹰国豆农们的出口道路,他们最大的买家,就是汉国。

没有汉国的进口,他们只能是把大豆烂到地里,就在这时,中间商出现了。

一些国家的奸商们看到了商机,先从鹰国,把这些大豆,低价购买过来,然后,打上本国的标签,再高价卖给汉国,毕竟,汉国也是需要大豆的,没法从鹰国购买,只能是花费高价进口其他国家的。

这样一倒卖,汉国也没有通过提高关税得到好处,相反,便宜了那么多的中间商,大赚一笔。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这些人却干的很漂亮。

他们完美地诠释了经济中的一个基本规律,资本都是逐利的,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去,至于什么正义感,道德感,在国际上讲正义道德,那不是很搞笑吗?

秦观当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把欧洲的粮食,运输到国内来,正好也可以发展己方的造船业,发展远洋运输业,然后,再把这些粮食卖到熊国的远东地区,都是个不错的方式。

同时,这样还可以减少和熊国的对峙,毕竟汉国现在一心想要发展经济,北方的毛熊,在适当的时候安抚一下,这样不是更好吗?

第五百三十三章 决心已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哪艘船第两千三十四章 骑着毛驴找毛驴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射程二百公里的大炮第两千五百一十六章 拦截战斧第两千二百零七章 苏27之殇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终于有了合格的发动机第两千七百二十一章 我们要造刀子第两千五百七十八章 我们要干扰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山林里面的大炮第三千五十九章 土豪作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头脑一热第两千二百一十一章 失业的风险第三千一百三十六章 为了社会的进步第两千四百七十九章 超级运输工具第三千一百八十二章 世界产业链第两千四百零二章 应对妥当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一起去死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新型产品切入市场第两千二百四十四章 失败的推销第两千四百六十六章 还有一个空白第九十四章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第两千九百九十三章 打开弹舱第两千九十四章 米格1。44第两千七百八十六章 谈技术第三千七十章 地效飞行器的发展第六百八十八章 个人电脑的技术革新第三千一百三十八章 行业龙头嘉陵第三千三十一章 叛徒不可饶恕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认输第八百一十七章 飞豹进度喜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砍到五成都吃亏第五百四十一章 114所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矿区上空的侦查第两千六百五十二章 如何分配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行动结束第两千一百三十四章 欺骗而已第九十五章 美好的生活在招手第九百六十章 曾经的那把火柴枪第五百七十八章 陈瑞的挑战第三十九章 告发没证据第两千六百五十五章 抢夺人才大战开始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哪艘船第两千六百二十一章 激光测距器第两千四十三章 圆满处理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军庆功会第两千三百七十八章 战国铜敦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近要开公审大会第一百七十四章 是系统就会死机第两千一百零五章 反隐身的方案第两千六百零六章 M1坦克第两千五百零三章 风险大,收益高第五百一十九章 飘起来第二十九章 愉快地玩耍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提升整体汽车工业第两千九百六十七章 很大的成就第两千五百一十五章 战斧如蝗第九百八十一章 只要咱们有决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展示大杀器第两千三百九十一章 老兵不死第五百零七章 汉芯科技第一千三百章 航母舰载机要统筹计划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红旗车的发动机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核动力火箭的设想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想尽办法第两千三百二十三章 期待新一代的核潜艇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突发奇想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偶遇第八十四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危险越大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至清则无鱼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防务展的抢手货第四百五十八章 干娘排第几第两千三百八十八章 四门焊起来第三千二百三十九章 准备收割第三百一十七章 宏远机械厂第一千三十五章 一片雪花第两千三百五十一章 连续射击第六百七十八章 赋诗一首第两千八百章 海军暴兵会议(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发布会开幕第八百三十二章 切成两半第三百九十一章 轰轰烈烈的军售要开始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工艺必须要提高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乘坐运十过去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图的就是这个名第一千四十八章 咱们的四代机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小毛病不少第二百七十七章 冲进车间第九百六十四章 第一个测试项目第两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直在后面第八百二十五章 需要重型直升机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一起去死第三千一百二十八章 发动机的革命第三百五十一章 白色闪光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项目带动城市的发展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垂直起降的技术储备第三千二百三十五章 舰炮射击第两千九百一十九章 糖衣炮弹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观看直播第三千六十六章 002号航母入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