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沙洋失陷

“还不仅仅只是这样呢!”

他的语气中,说不出的是佩服还是别的,倒是加上了一些不知名的情绪。

笑一笑,“我与应城杜家乃是亲家,杜家之名诸位想必不会不知道吧....”

“哪能...应城杜家当年可是汉口一巨.....”

“杜老太爷乃是我鄂中名人,我等岂能不知....”

“呵呵...咳咳....”

盲公一阵咳嗽,旁边就有人赶忙上前为他抚胸顺气。半天他方才止住咳嗽。

“老喽,这身子骨是越来越不争气了....”

叹了一口气,盲公接着说道:“我那亲家公这几日倒是没少书信往来,也多提到了这位鄂中之王,他们杜家虽然在鄂中有些实力,不过最近却是连以前经常的家丁训练都免了....应城对于拥有枪械的马贼、土匪之流以及祸害乡邻的恶霸甚至拥有大量武装家丁的世家都隐隐有些敌意....听说军政府用了几天的时间,出动了至少一万以上的军队,扫清了鄂中境内的全部马贼之类,杜家前段时间不知道因何犯了事情,结果惹得军政府不喜欢,听说杜家为此不得不强制解散了大部分的兵勇,。可是军政府目前还在杜家大院的不远处驻扎了一队新军,听说周围至少还布下了数门大炮,一旦杜家有些风吹草动,或是想要投降朝廷,铁定就要走上尤老四他们的老路了....”

“这....说到这大炮,诸位可曾注意到方才的炮声...”

一谈到这方才再次击败了朝廷鄂中军政府,明显的大家话多了起来,方才那一阵炮鸣不仅彻底震慑了城中原本打算死守的清兵,还令一众原本还打算坐山观虎斗的乡绅、商贾们吓了一跳,纷纷心叹这朝廷所编练的新军不愧为效仿西方列强所练,倒是实力不凡。

有人接口道:“前几日我被困在汉川之时,曾经幸见识了一番革命军之威,数十门火炮一同开炮,那声势何止夺目惊人...据说当时汉川围城的还是原第八镇的统制----张彪大人,结果还不是最后败下了阵去了....这革命党兵锋甚甚,我家中有多有老幼,才在刘家立府时捐了一千两银子....如今看来却是站对了地方了....”

商贾所行甚远,这京山诸位也有不少经常往返武昌三镇、北都襄阳的,见识却是不凡。

当下便有一中年人点头附和道:“原民兄所言甚是,这世道混乱,我等商贾还要寻个安全庇护才是。这襄阳我多有往返,那朝廷领兵大将---刘温玉我也有些耳闻,听说乃是巡防营出身,早年父亲曾是朝廷招安的马贼一流,不过其父子都善经营,这刘温玉又素有伏虎之力、倒也称得上勇武,加上他虽然心贪傲慢却着实有些功绩,襄樊之地经他多年精英,马匪、山贼之流都已销声匿迹、不敢盘卧两地,我等往来商旅虽然每年需要孝敬些银子却比其他处要损失的少多了。此人这二十年来倒是节节高升,官至襄阳城防官、又为一协统制,好在他虽善战,不过手下多是勇营、巡防之流,此番他且来袭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

见没人注意这边,一众人具是点头称是,脸上表情却也舒缓了不少。

“所以,我方才劝诫各位还是别多妄想,这天下一年之后姓孙还是姓觉罗还说不定呢,咱们即将迎来的这位爷可是位非常有手段的狠角色,这段时间想必大家对于旁边的情况也多少有些了解了,我也就不多说了,咱们今天点到为止,各位多多思量....多多思量....”

“多谢盲公指点....”

“多谢....”

“叫各位先生好等了....真是抱歉,前方军情生变....大帅暂时挪不开身子来叨扰各位先生了,与诸位京山名流见面可能要推迟一阵,还请勿怪....大帅已命人在城中寻了一处酒楼吩咐了去,午时一定设宴好好款待各位....”

一行人最终还是没能等到李汉却只等到几个新军的参谋军官。

“这位大人....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盲公眼下心不盲,他在这里等待了半天,不想竟然突然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又听那前来报信的参谋军官话中语气虽然急促却礼貌十足,显然不是这鄂中方面怠慢,必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这...”

那参谋军官明显有些为难...

“咳咳....大人若是不方便就算了.....”

盲公刚要开口,突然猛然感觉胸口一阵气闷,连忙抚胸咳嗽了一阵,方才顺过了起来,与他说道。

那参谋军官犹豫了一下,想到大帅方才提醒他前来的时候还特别提醒要带人亲切、诚恳一些,只要对方询问不涉及到一切机密,不妨与他说了也罢,便整了整身子,点头跟向他询问的老人说道:“老先生说哪里的话,我革命军政府没有什么大人不大人的说法,那些都是鞑子的叫法。罢了,大帅并没有提到这事不能与各位交代,陈某说出来也没什么。方才我军政府接到前方细作情报,言到沙洋失守,被清军攻下了....”

‘沙洋失守了!’

宛若晴天霹雳一般,顿时震惊了一群人。

要知道这京山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沙洋虽然只是小镇,但是刘英未防南下清军先攻击京山军政府,便想出了两手妙招,一是排名西进拿下沙洋镇后命人于此处广设城防,又命人率领五千民军驻守,令小镇沙洋成为了固守京山军政府的一道重镇。这第二手则是自己亲帅大军北上攻陷钟祥,拿下钟祥之后只要半日脚程便能西击荆门,断了南下清兵回军之路。

因此这般,沙洋对于京山之重要性可想而知。

见不少人面上都有些阴沉不定,这位被李汉临时启用的参谋军官到底有几分才学,他叫陈天祥,字伯庸,乃是马荣成的副手,经过这几日的考核,马荣成发现此人颇有些才学,尤其对军事指挥之上的才能更在他之上,加上他性格沉稳,便在今日被委以重任之后,将这副手推荐给了李汉,给他做个临时副官。

陈天祥笑道:“各位不必如此惊慌,沙洋方面乃是突然闻知京山生变,加上民军多为新兵,方才临时起乱,给那清兵得了好处,一番恶战之后失去了沙洋镇。不过这沙洋城防甚为重要,因此一直都交给第二协统制刘铁驻守,他昨日因新兵与老兵冲突,早早离了城去,结果不想反而逃过了一劫!在他的指挥下,自沙洋溃散下来的民军已经退至五十里外的一家岭驻防,虽然手下有些损失,不过却也暂时挡住了清兵....大帅已命第二标携第一标一部前往支援...二十里外我军还有近五千大军即将赶至....京山...京山安全着呢!”

他笑着跟一行人说道,无论自己心中是不是这么想,但只是他面上这一副成竹于胸不以为意的轻松姿态顿时打消了不少人心中的担忧,面上重新多了些许笑意。

“到叫大...大人见笑了....既然大帅暂时忙于军务,老夫便代这诸位应下来了,请大...大人先带我等前去酒楼静候....”

“如此,诸位先生请这边...”

“请....”

第583章 青岛之战(6)第95章 应城某处第504章 护国肇始(下)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184章 打草惊蛇(下)第六百零六章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162章 得失第451章 大战(八)第409章 诉状与刺猬第638章 中俄之战4第709章 不宣而战1第477章 战后新气象第38章 蝴蝶效应第145章 酒宴(2)第389章 交底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370章 平陕第489章 扩兵与整军第15章 刀疤第388章 来与去第555章 劫第四百七十五章第43章 攻陷楚望台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166章 西安举义第151章 恶战一家岭(3)第467章 大胆的计划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227章 密议(下)第448章 大战(五)第60章 恩威并重(完)第110章 杜家龌龊(1)第321章 动第665章 全歼远东集团军第215章 横生枝节第五百六十二章第461章 桌下2第13章 义庄(上)第366章 蒋方震与忙碌的日子第275章 重九举义与撒网第643章 南洋变局3第167章 又见阴谋(上)第732章 新竹血战1第368章 货币与军校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458章 呼声第三百九十六章第571章 山东危机(3)第160章 马荣成疾走拿荆门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460章 桌下第六百三十七章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581章 青岛之战(5)第205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505章 雷霆(1)第506章 雷霆(2)第226章 密议(上)第426章 揭晓第336章 成都战役(二)第115章 扫平内患(1)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第716章 不宣而战8第448章 大战(五)第15章 刀疤第420章 三年计划(下)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365章 分权与集权第253章 誓师夺关(上)第302章 劝进(下)第677章 安静的远东第591章 变局第284章 血战光化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537章 宣言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687章 入瓮第384章 四点要求第305章 荆楚新政(三)第81章 第八镇残兵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251章 接管县城第442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97章 盐业(2)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第616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1)第631章 日本在行动第429章 站队第352章 暗流涌动(下)第47章 吴兆麟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363章 余波(下)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620章 三路开战(1)第644章 好坏消息第403章 吞并甘肃(六)第7章 指点第415章 西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