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又一份不对等的提案

李汉脸上又寒了几分,不耐更显。这是纯粹把他傻子耍,英国要支持清政府、支持袁世凯,列强基本上都是跟英国的步子一致的。因为列强政府在清政府身上获得的利益远比军政府多得多,怎么可能如他所说的那般不靠谱呢!

“看来贵方是一点诚意都没有了,既然如此不谈也罢。恕我直言,贵方仅仅磨磨嘴皮子,就想靠几句空话、白白得了万千好处,真当我李某是傻子、我军政府是傻子不成。李某身后有海外千万侨胞,每年可贡献捐款不下千万,何许你那一点施舍;何况若要聘请军事顾问,我方自然更愿聘请德意志帝国的军人,至于贵国、还是先解决了巴尔干地区再说吧!土地为我国民之所有,莫要说你奥匈帝国、便是大英帝国来了也没得商量。我方出钱购买机器,不肖你们出一份力,反而从中渔利不菲,如此做派,还要让我之公司企业分一半与尔,更是古之荒唐。贵方所订之合约每一条无不显示贵方没有诚意,所订之人之无知当真令李某开了眼界,难道如今贵国之政策制定者都只有小学程度了吗?原来人之无耻还能达到这种地步!李某是革命者,不是卖国求荣的清政府,若要签了这合约便是国之耻辱,还有何资格对得起自己这‘革命者’之身份。三位既然没有诚意,就此作罢,等会李某为各位准备了晚餐,今夜我会名人连夜卸货,保证贵方明日便可清船离开了!”

既然对方一点诚意也没有,李汉虽然感觉有些可惜,不过却也不准备与几人啰嗦了,话语之间冷意与讽刺越加露骨。

区区一个在远东发不上力的奥匈帝国也敢如此猖狂,不提如今奥匈帝国国内之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巴尔干地区去,便是他能腾出手来又如何,这远东盯上的国家可不止他一个,英法德俄四国可都不能允许奥匈帝国的手伸过来的!

“大不了等解决了北部危机之后,我派人去接触美国!”

李汉心中隐隐有了计较,面上更加冷淡,不耐烦之意越加明显。

卡尔脸上闪过一阵难堪,那合约基本上都是他经手制定的,李汉这一番言论可是将他驳斥的体无完肤。虽说之前无论是他的管家戴维斯,还是前任公使顾钦斯基都隐晦的提醒过他,这般刻薄的条件可不是一般人能答应的。准确的说是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不可能会答应下来。

不过碍于他的身份,两人只能隐晦的提点一番,没想到这合作之意才刚引起了对方的兴许,就被这一纸合约将原本还融洽的气氛破坏的干干净净了。

顾钦斯基摇了摇头,他的父亲还能委托自己对他多加提点,如今看来需要他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帝国如今大半的精力都被吸引到了巴尔干,根本腾不出手来布局东方。何况德皇跟沙皇对于远东之‘兴趣’在欧洲并不是什么秘密。新晋海军强国---日本更是不止一次隐晦的表示他对于紧邻的特殊‘照顾’了,大英帝国每年在华所摄取的利益高达数千万英镑、法国不过稍稍差一些,美国的那帮暴发户一有聚会就要张口‘利益均沾’,这么一个复杂形势不差与巴尔干的远东沃土,帝国只能像比利时等国家一样,获得利益而不是特权。

好在他自见了卡尔制定的‘提议’之后便做了两手准备,因此一见他眼前李汉又起身送人的意思,当下便咳嗽一声,笑着说道:“将军阁下无须如此生气,那一纸合约不过是国内递过来的草拟稿而已,我这里的才是驻华使团考究贵国之形势后,提出的一些合作建议!

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黑色皮包中取出了几张接连在一起的文件,示意博德曼中校递给李汉。

李汉冷眼看了老人一眼,点了点头,接过了他递过来的文件。

“不错,比刚才合理多了,看来还是有些合作的机会的!”

李汉只看了第一条便松了一口气,相比较采访抵达远东,并不知道多少远东跟中国形势的年轻洋人---卡尔,顾钦斯基到底在中国做了几年的全权公使,对于自己的定位也比较清楚。

“不在鄂中设立领事或代办点,改为以私人洋行为联络吗?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这样便是其他列强发现了奥匈帝国私自接触革命党而心有不满也不好发作。襄阳至荆州...襄阳至当阳、襄阳至应城,嗯,这几条铁路可以答应修建,不过要求的经营时间有点长了,需要再做谈判。由军政府出钱雇佣奥匈帝国技师、所有机器可通过帝国洋行代购,为军政府组建自己的兵工厂,这一点倒是甚合我意。雇佣奥匈帝国军人帮助军政府编练新军?把后面的附属条件剃除了也可以接受。允许奥匈帝国之商品在军政府所属地区内自由流通?这个...我掌握的五府之内似乎并没有什么实业吧?这个需要回头叫人去统计一下再做回复!不过后面的土地跟矿山两条万万不能答应...到底长江流域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所有条款中没有涉及到直接军火出口?...嗯,有了,什么!战后出售....老狐狸好打算!”

李汉逐词逐句的一条条审视合约,心中却是暗暗点了点头,比起之前那个不靠谱的‘十一条’,无疑顾钦斯基刚刚拿出来的这一份要合理的多了,最起码大多数他都能接受。

当然了,不满意跟设圈套的地方也很多!

反复的将这份提案看了几遍,确定自己没有疏忽的地方之后,他方才抬起头来,“公使先生,比起方才那份没有一点可行性的合作,我更看好您的这一份!原则上,军政府可以接受这其中的大部分合作!”

顾钦斯基眼中精光闪动,“原则上、大部分,莫非阁下还对这份提案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吗?”

李汉点头,“是的,不但有,而且还不少!”

他摩擦着下巴,“阁下未在文件之中点名我军政府为李某所执掌之鄂中分军政府,所以,该提案之上所有提案将以我之军政府所辖地域为准!”

看到老狐狸眼皮一跳,李汉心中暗啐了一声,这老东西下的套子他也差点被套了进去之后,历史上李鸿章便是中了沙皇的套子,结果平白让后人骂了几十年。顾钦斯基显然也打得同样地主意,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担任洋人诡计多端,到时有人以他所签之合约威逼湖北军政府也不是不可能,而背黑锅的只有可能是他这个倒霉鬼。跟洋人打交道丝毫不能有一丝松懈,自大航海时代来,整个西方便开始奉行‘弱肉强食’式的残酷竞争法则,礼仪道义早被扔到地狱去了,半刻也不得放松!

顾钦斯基暗骂了难缠,只好点了点头。他确实如李汉所想的,有那个让他背黑锅的打算,毕竟比起他所掌握的鄂中,无疑武昌三镇更加繁华也更加诱惑!

甚至以后革命若真是成功了,革命党人推翻了满清统治建立新政府,帝国也完全可以凭借着这份含糊其辞的协议向新政府逼宫!

不承认,哼,列强什么时候讲过理,一切到底还是要看拳头,拳头大了才是真理!

“贵方提议由弗洛堡洋行与我军政府接触,这一点我方没有任何意见。只是让我军政府雇佣贵国退役军官也可以同意,但是,我军政府之军队由不得外人插手指挥,雇佣贵方不过是为了培养新兵以及培训军官罢了,便是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也不能允许让外人来指挥自己的军队,何况我革命之军政府!”

“这个……”顾钦斯基一时语塞,最后勉强才说,“这个是自然...”

却是他想到了李汉方才的话,决定隐晦一些,通过为军政府培养军官的时候树立威严,然后影响军政府之决策!

李汉点了点头,微微一笑,“我已经看到贵方的诚意了,这样吧,贵方协议上提到需要我军政府至少雇佣一百名贵方之军官,我做主将这规模扩充到两百人,但必须包括陆军、炮兵甚至海军军官。贵方在华所有开支将由我军政府报销,但我也有要求,我军政府军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够,所以,未免交流存在障碍,希望贵方所提供之退役军官都能使用简单的中文交流!”

他笑着提议,实则话里却是不安好心,奥匈帝国有多少掌握中文的退役军官?对方明摆着想通过这批军官影响到军政府的决策,所以,他看似好心的扩大了规模,实则人为的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第629章 攻陷库伦1第602章 大选第147章 买卖(上)第190章 一网打尽第456章 走向谈判?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216章 战时军事总司令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164章 棋局第583章 青岛之战(6)第65章 黄明堂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184章 打草惊蛇(下)第178章 全云南第389章 交底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135章 肮脏的政治(下)第281章 信阳动第660章 互相试探第458章 呼声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96章 盐业(1)第624章 三路开战(3)第51章 恶战督署(下)第269章 情报司第124章 杜家妥协第19章 暗杀奎盛第426章 揭晓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325章 棋局第365章 分权与集权第688章 行动第483章 远东准盟友(上)第713章 不宣而战5第370章 平陕第646章 轰炸第20章 逃脱第214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下)第231章 清军来了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10章 误会与陆家援兵(上)第473章 变局第337章 成都战役(三)第1章 货币金融情报科第710章 不宣而战2第620章 三路开战(1)第160章 马荣成疾走拿荆门第541章 过渡内阁(中)第145章 酒宴(2)第5章 招待第496章 驱朱运动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108章 视察新兵(上)第38章 蝴蝶效应第五百六十二章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145章 酒宴(2)第20章 逃脱第102章 鄂中革命军分政府第15章 刀疤第467章 大胆的计划第56章 全面进攻(下)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176章 新军服第719章 不宣而战11第661章 拖第516章 京汉陷落(下)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559章 本位与纸币第435章 自导自演第508章 雷霆(4)第412章 利益交换第625章 三路开战4第522章 走向和谈(上)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299章 枝江(上)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239章 将北上第714章 不宣而战6第238章 谷城之战第15章 刀疤第20章 逃脱第325章 棋局第425章 政局乱象第430章 人心第279章 密会第714章 不宣而战6第351章 暗流涌动(上)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472章 半自动步枪与谈判第74章 紫禁城内(上)第358章 湖北变(上)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11章 误会与陆家援兵(下)第286章 年轻俊杰第125章 买命情报第146章 酒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