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

不提武昌那一边的一场注定要被记入史册的会议,且让我们将镜头重新拉回鄂中广水这边。

公元191年10月28日,孝感。

孝感位于湖北汉阳府腹心位置,地处一望无尽的平坦江汉平原,古来便是通衢大道,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几十年前的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孝感就因为横贯东西、便连南北的便利位置,成为交战双方军队过往的通道。甚至当地的老人不少还能清楚的记得,当年湘军曾在这里多次与太平军交战,境内多处都是当时对垒两军的战场,甚至还有几处当年湘军留下的营寨废墟,如今也已成为了幼稚孩童们躲猫猫的地方!

甚至后来捻军作乱,也曾惊扰过孝感此地。

由于地处江汉平原的交通枢纽处,凭借着这种的先天优势,清廷勘探京汉铁路的时候确定孝感为京汉线必经之处,京汉线建成通车之后,孝感车站就成了整个湖北境内除了汉口车站之外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京汉铁路在孝感拐了个大弯。孝感以南的铁路往东南而去,孝感以北的铁路则几乎是笔直的向北延伸,直达鄂豫两省交界处的武胜关。而再要往北走就要入了河南省,直通河南信阳了。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清廷调遣北洋六镇陆军和各省新军组成第一军、第二军。由陆军大臣萌昌居中调度,沿着京汉线南下,准备直扑‘兵乱’、‘匪患’重地----湖北,好不叫湖北之乱局席卷江南诸省,稳定满清朝廷对于中原神州之统治。

但是第一军方才刚刚抵达开封府、第二军各部还未从各地赶到信阳,不知道这段历史的李汉窃以为武昌危险,趁早图谋鄂中乃是上上之策。便起兵数千,沿汉江北上…连连攻陷了只有区区不足几营把守的鄂中数地,更令萌昌心忧的还是,李汉的鄂中军政府成功拿下了江汉重镇----孝感,掌握了省内京汉铁路大半的掌握权,逼迫的南下清军不得不经安徽境内南下,白白多走了几天的路程。

其实这里李汉这个穿越者的确是占了个大大的好处。若不是萌昌心性胆小,不敢与被满清宣传的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的革命党指挥的‘乱军’交战;加上北边的袁世凯为求复出正在同清廷斗法,北洋六镇隐隐受他指挥,加上他的势力圈同时发威,南下各军将领纷纷以各种借口妄图迟缓南下时日,眼见京汉铁路的沿途枢纽重镇孝感陷落,竟被区区两千乱军占去。北洋诸部将官自然乐得其所,纷纷致信袁世凯,在得了他的暗示之后,更是上书直言便是沿途攻下了当时乱起的武胜关,也断难短时间之内肃清京汉铁路沿线匪乱,倒不如改由安徽南下。

萌昌本就不愿亲临湖北前线指挥,加上他早前与袁世凯乃是好友,便是这几年老袁失势之后也常有书信往来。当下也就卖了他一个面子,就势上书朝廷,命第一军‘稳妥一点避开匪患严重的湖北’由安徽南下,逼进武昌三镇。

也正是因为北方两大势力之间的龌龊,才给了李汉可趁之机,趁机拿下了鄂中重地,并且死死的握住了至广水段的大半段京汉铁路,并借机势起,成为了如今南下清军不得不正视的一股力量。

而早前应城第一新兵营训练的三营巡防,其中两营都被派到了孝感以及沿线几处车站把守。虽然鄂中、汉川两府合并之后,武昌便单方面终止了京汉铁路的运营,不过李汉仍旧特意命令留下一个营的鄂中籍部队,驻守孝感。

现在另一个营已经被打散安置到了汉川至孝感之间的铁路沿线上,不过他们已被改编为了铁道部队,专门负责保护铁路交通线,并帮助火车站协调调度。

自从昨晚来自汉口的军火抵达汉川之后,为了尽快将全部的军火运抵应城、甚至广水,除了动用畜力运输之外,李汉甚至命令暂停了所有的民用服务,征召了鄂中本就不多的三十几节车皮跟唯一五个火车头,其中还有两个火车头是之前因为故障被停止了运输,临时也被铁道兵匆忙修理了一番,拿来使用。却是日夜不停的运输物资。

短时间之内这孝感火车站就成了一座军用火车站,而孝感县城也几乎成了一座兵城,从应城、汉川甚至更南边源源不断调到孝感的鄂中革命军部队已将县城周遍变成了大兵营。

至少整个县城内的百姓都明显的感觉到了,大街上到处巡逻的都是穿着不同颜色新军军装的革命军士兵。

新赶来的一部分鄂中革命军第一标的士兵们穿着的是灰蓝色的新式军装,而第七标跟第八标则穿着的还是旧识的清军新军军装,当然了,大街上也不时能够看到不少穿着前清巡防营的军装的士兵,他们大多数是各地的巡防营,临时因为兵力不足,被抽调集中到了这里,等待着大战的开始。

鄂中军政府虽然已经将部队整编在了一起,统一进行指挥和调遣!但是如今的鄂中军政府所撒开的网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很多地方都太不上合理,至少这后勤保障工作如今就不是能够轻易解决的。

不仅需要大量的子弹、火炮、炮弹,甚至军装、布鞋、雨具、水袋、帐篷、麻袋、铁铲,甚至大米等口粮等,都需要一点一点积累,难怪古来就有曰‘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军政府虽然为这军务大事发愁,不过这府内却不是所有人都如李汉等一般忧愁,起码商人们不会。

军政府的军装需要统一,这个是不用质疑的。而且这几日刚巧连绵小雨,由于运力的不足,大部分的军队北上不能指望乘坐火车了,因此军政府尚需采购大量的雨具。

正是借助着如今军政府的巨量采购,早早从李汉话语中品出些只字片语信息的赵家四小姐早早便命人从汉口洋人手中低价采购了一批滞销的机械。如今她的纺织厂已经成功改编成了服装厂,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制鄂中分军政府的新式军装和军帽。

不仅是她借机狠狠赚了一笔,原先府内有的几家百年老字号的裁缝铺子、几家偏小的纺织厂等,几乎鄂中各个制衣厂也都接到了军政府的定单,也在为军政府赶制军装。仅军装一项砸出了数十万两银子之后,原本不足的效率顿时便踢了上去,所以这新式军装的产量还是跟的上需要的,鄂中军政府将订货款打过去,工厂就把军装发过来,一手钱一手货,到也公平。

这鄂中分军政府治下的各大小铺子、纺织厂、制衣厂算是沾了此次大仗的光,老板、掌柜们都是笑的合不拢嘴,他们恐怕是对目前这种混乱局面最满意的人了,为了完成定单,他们不得不扩大生产规模。并向汉口的外国商人购买更先进的制衣机器,倒是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洋货的价格。

而鄂中如今唯一掌握的两列火车,如今也日夜奔行在汉川线至孝感之间的铁路线上,官兵、辎重、粮草、军装、骡马、军火,五个火车头,三十几列车皮当真是被超负荷使用!将一整列的物资往孝感车站拉。

所幸如今京汉线湖北境内的铁路早就处于半停滞状态,因此沿线所有车站倒是不需要满负荷的进行着调度,以保证军列的畅通无阻。

“呜~~~~~”

随着几声火车的汽笛声,又一列军列喷着滚滚黑烟驶进了孝感车站,在调度员的指挥下停靠在了一座空滞的站台上。

“嘀嘀嘀~~~~”

一旁一队持枪警戒的士兵精神一警,随即有军官吹响了口哨,将旁边或坐或靠着休息的民夫们着急起来。

第667章 国务院改革草案第130章 落魄的骗子(下)第56章 全面进攻(下)第63章 武昌城内战事结束第453章 大战(完)第183章 打草惊蛇(中)第450章 大战(七)第75章 紫禁城内(中)第408章 盐政改革第458章 呼声第68章 布局第391章 拉萨战役(二)第555章 劫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怀第71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下)第502章 一触即发第389章 交底第253章 誓师夺关(上)第226章 密议(上)第116章 扫平内患(2)第301章 劝进(上)第490章 行动代号‘狩猎’第96章 盐业(1)第445章 大战(二)第90章 应城风云(3)第121章 兵围杜家庄(上)第728章 辽东恶战3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357章 巨大的收获(下)第488章 整军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750章 和谈(完)第360章 湖北变(下)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483章 远东准盟友(上)第486章 孔昭绶案与国会第534章 防第263章 伏击李纯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504章 护国肇始(下)第380章 最后准备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325章 棋局第611章 一年第577章 青岛之战(1)第618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3)第729章 辽东恶战4第123章 兵围杜家庄(下)第319章 袭击第750章 和谈(完)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498章 不惜开战(下)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运第565章 一触即发1第443章 大战序幕第397章 南进?北上!第274章 武胜关大捷第72章 后手第588章 酣战第172章 河口之变(下)第485章 远东准盟友(下)第548章 夜谈第630章 攻陷库伦2第433章 输血第38章 蝴蝶效应第385章 时而欢喜时而忧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160章 马荣成疾走拿荆门第198章 礼和洋行第15章 刀疤第261章 争分夺秒(上)第488章 整军第193章 三府合并第521章 愚人节玩笑?第461章 桌下2第519章 刺袁(下)第737章 骂名我来当2第302章 劝进(下)第390章 拉萨战役(一)第477章 战后新气象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28章 密信第388章 来与去第六百章第198章 礼和洋行第187章 陈小六第473章 变局第646章 轰炸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242章 局变(2)第607章 和谈第524章 走向和谈(下)第505章 雷霆(1)第615章 应对第389章 交底第504章 护国肇始(下)第3章 拯救村民第603章 压倒性胜利第670章 新德里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