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西藏战事

混乱的五月眼看着就要结束,五月的最后一天,这个举国多数地区都在明朗的眼光照耀下的午后,因为来自川鄂联合军政府那个年轻人的一封通电,各大报社顾不得已经过了销售报纸的最佳时间了,在这个午后,从南至北所有的报社都在干着同一件事情,加印报纸!

西藏战事爆发了!

就这么突如其来的,被人为压制了数个月不见报纸的西藏混乱的局势,因为这一封通电,便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事情!

此时正值民国建立之初,国内百废俱兴民众最是团结一心的时候,面对着突然被爆出来的‘西藏’局势,所有关心时事的民众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寻找着,希望能够从身边找到更多有关关于那一片高达一百四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的情况。(吐槽一下,看到百度跟国内所有资料上都将西藏面积标为‘120万’,我们伟大的祖国跟所有人民已经忘却了那至今还被印度占领的土地,这么算下来,现在中国的实际领土应该为940-945万平方公里,而根据最新美国国家地理更新资料,美国现在的领土总面积是9,826,630平方公里,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已经很少能够看到国内报道时出现世界第三领土大国的说法了)

没让国内民众等待多久,早在数日前就开始准备的川鄂联合军政府下属中国之声报纸依托着如今已经遍布整个南方的密集发行网络,在午后第一时间将有关详细介绍西藏.动荡的资料送到了每一个关心国事的民众面前,在各大报纸反应过来开始整片抄袭‘中国之声’上面的报道时,仅仅一下午的时间,中国之声报纸已在国内卖出了近二十七万份,创国内刊发报纸历史之最!

为了让举国民众了解西藏局势的混乱,川鄂甚至在报纸上根据情报司发回来的详细情报,制定了一个西藏局势变化列表,以无声的报道,向南方时代的两届中央政府无声的打脸。

1903年5月,时任清驻藏大臣的凤全在巴塘遇害,赵尔丰被调任建昌道,并受命招募兵勇,平定地方土司的叛乱。

1904年,英国第二次侵略西藏,打死了千余名藏兵,攻入了拉萨。十三世达.赖弃城而逃,北走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噶厦政府和英军订了城下之盟。

1908年3月6日,清廷调赵尔巽(赵尔丰胞兄)为四川总督,同时任命赵尔丰为驻藏大臣,仍兼边务大臣。赵尔丰随即率川军入藏,屡败受英国操纵的叛军,阻止了英帝国主义北进的阴谋,维护了国家主权。

1909年,赵尔丰挫败进攻巴塘的西藏叛军,并乘胜进入西藏,收复江卡、贡觉等四个部落地区,更越过丹达山向西,一直到达江达宗,此时距离拉萨只有六天的路程,达.赖喇嘛逃往英属印度。赵尔丰上书请求乘胜平定西藏全土,并建议在藏区推行革教易俗政策,由于担心其举措过激,为避免事端,清政府没有允许,但赵尔丰入藏期间仍下令焚毁大量寺庙,严重打击了达.赖系分裂势力,使西藏获得数年的和平。随后,赵尔丰上奏请在西藏驻兵,获许后潜一部川军永驻西藏震慑分裂势力跟英军。同年,赵尔丰认为唯有交通便利方可永保西藏安定,请旨建设青藏铁路,未获批准!

1911年10月10,武昌起义爆发。

12月初,武昌起义消息传到拉萨,西藏局势骤变。

12月14日,达.赖潜心腹潜入拉萨联系旧时部将噶伦夏扎?班觉多吉等人,命其收买驻藏川军将领,使其生变。

12月19日,达桑占堆潜回拉萨,秘密暗杀亲汉派噶伦檫戎,收买川军谢国梁一部,联络波密土王、色拉寺喇嘛僧兵,第二日囚禁川军将领罗长裿,罗长裿妄图逃脱向驻藏大臣报信未果,跳崖重伤被一枪击毙。

12月20日晚,经谢国梁之手,达桑占堆收买哥老会一部,哥老会幽禁了驻藏大臣联豫,然后钟颖派人刺杀了哥老会龙头叶纶三,整合了哥老会重掌兵权,大乱当前,联钟二人携手,以发饷为名平服了由波密,江孜回来的作乱川军。

1912年1月,南京任命驻藏川军将领——钟颖为首任驻藏办事长官。

1912年2月下旬,哥老会本部第二次发生分歧,部分龙头主张投效英人,虽未成势,但以戈什哈郭元贞,书记官何光燮为首组建的公议局限制了联钟二人实力,与此同时,波密土王起兵公开支持达.赖回藏掌权,当天波密川军被围,不久后江孜川军同样被起兵作乱的藏人土司兵围。

1912年3月初,西藏作乱大军东侵,七日包围昌都,昌都守将彭日升死守昌都阻挡作乱大军整整两月,五月初昌都城中弹尽粮绝,被迫全军后撤。

1912年5月26日,作乱藏军攻入四川德化烧杀,当地军民无一活口。

1912年5月27日巴安被围,波密土王生火,满城妇孺老幼,尽数葬身火海

这些是‘中国之声’报纸上列出的西藏之变事件列表,随着报道,李汉还一同出示了二月初、五月先后数份往南京、北京中央发送的请战电文,面对着中央.政府对于西藏事务的置之不问,举国民众登时便愤怒了!

与此同时愤怒的还有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跟汉口领事葛福,李汉的通电跟派兵平息西藏.动乱的调兵令一出之后,汉口领事葛福当即气冲冲的从汉口杀往武昌见他,几乎德国领事弗朗茨前脚刚走,他后一脚便到了。面对英人领事葛福的问责,李汉冷冷的以中国国事为由,堵住了这位之前便被他恶了的英国领事,最后葛福只能无奈的扔下一句后果自负之后气冲冲的离开了武昌。

在北方,接到李汉的全国通电的民国中央上下,除了愤怒还是愤怒。尤其是袁世凯,他才刚为大借款跟南方裁兵的事情松了一口气,现在又传来了南方那位掌握两省实权的年轻将军怎么在这个借款的关键口而给他闹出了这么一波事情来。

外蒙前段时间才刚闹出来要建什么蒙古国,好吧,现在连西藏也开始折腾了,这是存心要跟他找不自在。

不过虽然愤怒,但是老袁却还是认真的将李汉的通电跟刚送来的中国之声报纸上面的内容认真的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他心中对李汉的火气顿时小了不少,只是心中烦恼却愈发的堆积起来了!

“这帮子不安分的喇嘛,都是信佛了,就没有一个安生的!”

爆了一句粗口,可见平时十分注意自己形象的袁世凯心中有多愤怒了。外蒙也是喇嘛不安分,在沙俄的怂恿下伙同外蒙的那帮蒙古王爷们闹事;西藏也是,只不过却换成了英人支持达.赖怂恿西藏的一帮土司们闹事了。这也罢了,现在国内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各地的不少的寺庙都借着之前几个月的局势不稳,大肆向善男信女收受香火费,并且趁机扩充僧兵、兼购更多的寺庙土地。信佛的都是不安分的,你说你一个寺庙里拥有数万甚是十数万亩良田还不罢手,还要组建上前僧兵,更让人气愤的是到处放债,一群俗家弟子害人家破人亡的还在少数吗?完全没有一点出家人的慈悲!

通电之责不在李汉,袁世凯早几年便知道西藏混乱了,尤其现在他还占着中央,对于西藏局势谈不上了若指掌,但也不比李汉差多少。看到上面一群不安分的作乱藏兵折腾什么狗屁东征,一路烧杀都冲进了四川省内了,也难怪那位年少气盛的川鄂经略使坐不住了!

只是

袁世凯苦笑,他也跟着折腾就折腾罢了,收到连累的人还有他。西藏背后有英国人的影子是不需要质疑的,他李汉倒是想发兵平乱就发了,但是英国人敢在这个时候闹事,不乏跟沙俄打得一样的算计,要趁民国现在腾不开手的时候,把西藏也给分裂出去了!

“这帮黑心的洋人没一个好东西!”

心中暗骂一声,袁世凯一边吩咐近侍去请自己的心腹跟幕僚来商量该如何应付,一边穷思该如何应付这一处变局!

他现在最担心的却还是善后大借款的事情,因为有他的那位老朋友朱尔典帮忙奔走,随着他控制了两淮盐务之后,最近才刚将前期的垫款支付给他,攻击六百五十万两银子,这笔钱除了一百五十万两被他存入了财政部之外,其余五百万两都被他用于手上老北洋的补充和新军队的建立。北洋新军是他如今权势的保证,官宦几十年让他悟透了一个道理,在中国手上没有军队,他这个临时大总统前面的两个字便一直去不掉,可能等国会真得成立之后就要被踢开了。中央权威,狗屁,川鄂的势力他眼红了好一段时间了,可是现在还不是只能耍些小手段徐徐图之,就是因为李汉手上有七万多兵,他袁世凯除非拼光了家底,不然还真拿不下来。自然不能像对付南方其他势力如‘陈其美’那样对付他了!

这第一笔钱是打到了,可是之后呢。得罪了洋人尤其是英国人,如今这已经变成了五国的银行团,主力英国跟他闹起来了,沙俄为了逼迫自己承认他们在外蒙的折腾,也少不了要跟着闹起来,想必其他几个国家为了日后方便影响到中央的决策,肯定是要站在跟英国人一边的,届时很可能被人以之为救命钱的善后大借款,就要泡汤了!

到底还是国势太弱了,就职大总统这两个多月来,袁世凯不止一次心中如此感慨着。

以前他任内阁大总理的时候,到底国家是人家爱新觉罗的,洋人再怎么折腾,烦心的都是紫禁城中的那些宗贵们。现在可好了,如今天下成了他袁世凯的了,现在没人为他犯愁了,他开始直面来自洋人的手段之后,自己也跟着犯起了愁来。

虽然袁世凯心里十分清楚,只有能够维护国土的完整,他这位大总统跟中央的权威才能得到承认,只是,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可就不是旁人,而是一直支持他的老朋友朱尔典所代表的英国了!

叹了口气,这是一道很难做出的选择题,李汉已经待他做出了选择,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看看还有没有缓和的余地,并且,为了中央的权威,尽量为他擦屁股!

“这个狡猾的混蛋!”

这一天,注定老袁的粗口要爆的比往日还要多。

很快受召之人便纷纷赶来总统府,李汉的通电这么大的事情,他的这些已经被安.插.进了内阁的心腹如何不清楚,外交总长陆徵祥是最头痛的一个了,因为不出意外跟洋人交涉的事情是需要他出面的。

陆军部总长段祺瑞还没到,这让袁世凯不悦的皱了皱眉。自打前段时间他放出消息,要以陆军部总长的位子换李汉入京之后,段祺瑞就跟他有了疙瘩,这段时间来无论什么会议,他都很少开口发言,没想到这一次那么重要的事情,就算是他派去的人还没找到他,不过收到了风声之后,他就不会与君解忧,主动过来跟他出谋划策吗?

心中却是不知不觉对段祺瑞多了几分不满。

陆徵祥不清楚袁世凯皱眉是因为段祺瑞的事情,还以为是烦心李汉通电的事情,只好先站出来道:“大总统,藏兵东侵都打到了四川省内,这事背后铁定有英国的意思,我琢磨着应该是想借势警告咱们中央不要插手西藏的事情。前段时间外蒙的事情还没解决,现在又闹出了这档子事情。外交部的压力很大,如今,咱们国家的确亟待获得欧美强国的承认,只是英、俄两国借机生事,势必要在国际社会造成我民国羸弱与前朝无二的印象。所以,我认为这仗必须要打,但是外交部至多可能拖延一段时间,许是半个月、许是一个月,总是不会太长。”

陆徵祥打清廷时代就在外交部工作,跟洋人打了多年的交道。洋人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霸道无不说明了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如今民国新立,袁世凯又颇有明君之象,他这个外交部长也渴望民国能够有所作为,一改外交部在对外交涉之中的被动与不利!

袁世凯点了点头,他也是欲成就一番大业的人,如何愿意一直在洋人面前受气,看向陈宦,陈宦苦着脸:“可否走走英国公使朱尔典那边?”

朱尔典跟老袁的私交举国皆知。

“二庵,你糊涂了!”

敢这么直接批评陈宦这位袁世凯面前红人的,除了桀骜的杨度之外就没有别人了!

陈宦心中不快,脸上却不动声色,道:“皙子,我也知洋人一向重利,只是这事不好解决,不打不行,打了也不行!”

袁世凯苦恼的挠了挠头皮,“皙子,你注意最多,有什么好办法没?”

杨度却低头沉吟没接话。

袁世凯也知道他的性子,应该是已经有了主意了,只不过他这人喜欢算全了前后的得失。心中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老袁微微心安,看向了被他打压了一段时间,现在已经收心了的冯国璋!

“大总统,属下现在领着的禁卫军是一帮名副其实的老爷兵,虽然在前朝的军队里,名义上是装备最好的,但过半的官兵,恐怕连枪都没开过,哪里是能打仗的?指望他们倒不如指望川鄂那几万虎狼兵呢!”

冯国璋苦笑,他之前将民党打得太狠,结果因为没有遵守跟老袁的约定,差点害他不能复出。现在在京中虽然一直再传袁世凯准备重新重用他任直隶总督,不过一直没得到面前这位的点头,现在他却还在跟那帮子老爷兵们天天为了银子的事情磨嘴皮子。

“华甫说得对!”

袁世凯刚要说话,另一边,杨度尖尖的嗓子突然冒了出来。“大总统,我认为华甫将军的主意很好!”

袁世凯跟冯国璋均是一愣,看向了他。

杨度昂首笑道:“民国新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因为推翻了前朝的统治,现在民间黎庶最是关心国政之时。这个时候,大总统必须拿出一国最高领袖的气魄来,让民众看到中央的权威!所以这一仗必须要打,而且中央也必须要有所动作!”

袁世凯皱着眉头:“皙子,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杨度也不生气,屋内一众都在坐着,唯独他一个站起身来,看着屋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他颇有种指点天下的感觉,头也越发昂起,“大总统,皙子的意思跟华甫一样。这一仗要打,但是不能动禁卫军、北洋陆军六个新编师也不能动。不过咱们的兵虽然不能动,但是,这天下可不是只有中央才能派出士兵平反!”

这话再明白不过了,结合冯国璋之前的话,袁世凯顿时醒悟过来了,眯起眼睛问道:“皙子,详细的说清楚”

“嘿嘿,大总统,属下以为,眼前的西藏变局,虽然是一个很大的危机,却未始不是中央的一个机遇。大总统有古来明君之资,只是前朝暗弱加上地方民党盘卧导致如今中央权力不大。国外有洋人觊觎,国内也有地方割据的隐患。尤其是南方的一些省份,以为手上有兵就对中央号令阳奉阴违,而其中又以川鄂两省联合手上势力最强,湖北、四川皆是产盐之省,盐税又占我中央三分之多,可见川鄂之富甲于南方,晚些势必将成大总统之心腹大患。可是,眼前百姓求稳,中央想以战争手段征讨却也师出无名,反而要背上不公的骂名。如今西藏.变乱,那李汉小儿欲要兴兵平乱,岂不正合君之心意?”杨度指点江山、侃侃而谈,惹得不少在场的北洋老人暗暗嫉妒,尤其陈宦几个更是视他为对手,日后少不了继续打压他,惟恐他得了袁世凯的宠信,而他们因此失信。

陆徵祥微微有些不悦,外交官虽说成天跟阴谋打交道,但是每一次算计无不是为了为自己的国家谋求福利,对于杨度这般小人模样,他打心眼里瞧不起。

不过袁世凯却听得欢喜,他微微点头,“还有呢?”

“这出兵虽说有那位川鄂经略使把握,但是中央却不可无表示。因此大总统却还需要嘱咐内阁唐总理下一道委任令,不妨给他李汉一个空头任命,许他做那‘西南经略使’,暂时许他节制川、鄂、滇、黔四省的权力,命他举兵平定西藏乱局。滇黔那位西南王也不是易于之辈,两位同样年轻的地方实权人物,想必少不了要有一番龌龊。除此外,中央为了顾及洋人不好亲自出面处理西藏战事,但是大总统却可嘱咐大公子,以私人的名义往川鄂捐些钱,皙子愿意亲自起草一份文章,送到下面报社赞扬大公子的善心。”

话才落下,袁世凯的眼睛已经完全眯起来了,脸上乐得跟朵花儿盛开一样。没想到这杨皙子还真有真材实料,他这个点子不可谓不好,一来无论李汉能不能平定西藏局势,他手上损兵折将是少不了的事情了;二来洋人那边便是有意见,他也可以将这件事情挡住,因为他手上的北洋六师完全没有动,这件事情不过是地方出兵罢了;三来,有袁克定出手捐赠一笔巨资,再让下面的报纸大肆报道,也可让国内的民众知道他袁世凯不是没有行动的;第四,因为中央没有直接动手,也为外交部赢得了有利的谈判地位,可以耐着性子跟洋人谈判了。

“那李易之手上的兵似乎还真不简单,尤其是有他蒋百里留在湖北帮他编练,只怕不比我的北洋六师差多少吧?”

心中微微有些嫉妒,蒋方震他已经下令征召他几次了,现在连许他保定军校校长的身份他都置之不理,只是劝说手上的工作还未完成,看样子是准备给李汉卖命了!

摇了摇头,李汉手上纵使有虎狼之师,只是那作乱藏兵背后也有洋人扶持,短时间之内恐怕解决不了,他心中已经有了腹案了,李汉若是月底前能将藏军打回西藏并收复康藏地区,他手上对英人便有了谈判优势,最好打到波密,迫使藏人承认中央权威,并保证不再作乱。拉萨是肯定不能进的,英国在西藏的利益太大了,一旦民国的军队进了拉萨,恐怕他这边可就要麻烦了!

当然,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想法。

拿定了注意,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当天下午朱尔典亲自拜访袁世凯,一番交谈之下却是拐弯抹角的跟他说明了一件事情,西藏乃是英国的利益根本所在,希望袁世凯跟他的中央不要插手其中。袁世凯没有明确的承诺什么,但是也因为的向他保证,中央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动作。第二日,委任李汉就职‘西南经略使’身份,责成他负责迎战作乱藏军的任命加盖了袁世凯的大总统印,从北京发出,当晚李汉通电全国,表示当不辜负大总统跟全国民众的信任,以‘西南经略使’的身份下达第一项任命,任命季雨霖为平乱军总司令,同时委任在成都闲置了大半年之久的前任驻藏大臣赵尔丰为‘平乱顾问’,往甘孜县协助制定平乱战略。

第二日,四川宣布进入临战军管状态,李汉下令民政部转会重庆吴兆麟,于四川招募十万精壮民夫,用于修筑入藏公路。同时,成都四川兵工厂进入全日制生产状态,每天三班倒生产子弹、炮弹以及重点生产炸药。入藏地势险峻,即便是茶马古道也不利于大军通行,他却是准备先将狗屁的生态平衡扔到一边去,一边派遣从洋人中招募的专业地质勘探队勘察地形,选择一些适宜的路线,用炸药直接穿越山岭炸出一条安全的道路来!

当然,李汉的这些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很快遭到了洋人地质勘探队的驳斥,根据他们的说法是,大量的使用炸药爆破可能会引起山体滑坡等情况,不过他他这个提议倒也提醒了不少人。若是能找到一些土质跟地形合适的地方,未尝不能直接用炸药炸出一个山洞来直接缩短了距离!

不过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即便他将测绘学堂的一些精通地理的学生兵召集在一起,半天也只给出了理论上可行的回答,具体答复还要到前线实地考察、勘探!

6月2日中午,经过两日夜连续不断的换乘快马赶路,2日晚蒋肇鉴协麾下一些参谋赶至四川雅州,跟此时已经在雅州治县——雅安休整训练多日的第九混编旅麾下各部将领。

当晚同一群陌生的下属短暂的会面之后,手持李汉全新任命令的他下令第九混编旅十七团三千六人在驻地望鱼镇外集合,举行誓师仪式。

队伍面前,临时搭起的祭坛,上面只有没有刻上任何性命的无名牌位一座,但是因为古来国人对于逝者最是尊敬,因此数千人的队伍却一点声音都没有,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

参加誓师仪式的并不只有第九混编旅,事实上除了第九混编旅之外,尚有一个标的赵尔丰编练的边防军同样一起誓师,他们将在誓师之后随着第九旅加入平定西藏战乱的战事,对此没有一个人感觉到担心,因为仇恨刻骨的仇恨已经令他们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怒火!

6月2日自理塘县传来消息,新任的年轻波密土王——旺钦顿堆数日未攻下理塘县城之后恼羞成怒,自感在手下面前丢了威严。为了攻破理塘县城,不惜派兵将县城周围乡镇劫掠一空,随后趋兵用刺刀、长矛驱赶民众至理塘县城外,责令城中守军开头投降。边防军将领郑泽凯不愿打开城门,他便命令手下藏兵每隔半个时辰于两处城门前各杀一百人,或割耳挖心、或火烧箭射,直接被砍首的都是死得痛快的。郑泽凯在坚持两个时辰之后不愿百姓继续被杀,于是宣布打开城门投降。旺钦顿堆攻入县城之后立刻下令处死全部守军及全城百姓,一万四千余人尽数被杀,仅有少数几人躲在城中隐蔽石井之中才得以活命,其中一人趁乱军不备抢来一匹快马,连夜往雅安前来报信。

这已经是被叛军屠灭的第五个县城了,这支边防军标统陈遐龄也是赵尔丰当年的老部下了,已经在去年一月向李汉投诚的他现在被收编为边防第三团的团长,无论是驻守巴安府还是理塘县的都有第三团的战士,甚至郑泽凯还曾经是第三团前身的一营管带,袍泽受难、同胞被屠,刻骨铭心的仇恨已经令他们出离的愤怒了,第九旅也是一样。

主席台上,蒋肇鉴等第九旅的将领一脸庄重地站立着,在高昂的军乐声中,仪式看似简陋却一丝不苟的在进行着,很快便完成了忌惮无名牌位上数万死者的步骤之后,蒋肇鉴手持李汉的任命,开始宣布誓师。

“诸君,蒋某蒙得经略使大人信任,执掌第九混编旅以及咱们整个南路军的指挥。很多人或许都在质疑我的年轻,但是,我手上的是来自武昌的任命,是川鄂联合军政府、是西南经略使大人的信任,所以,蒋某有责任也有信心指挥第九混编旅完成击退并剿灭入侵乱军的任务!在巴安府、在理塘县,我们的数万同胞遭到了敌人最残忍的屠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手无寸铁、无力反抗的老弱妇孺,是我们穿上了身上这身军装之后宣誓保护的对象。我们失职了,在乱军屠杀我们的同胞之时,我们没有出现在最需要我们的地方!他们践踏了我们作为民**人的尊严,践踏了我们身上神圣的军装,告诉我,我们该怎么办?”

“打,打回去!”数千个意志汇成了一股洪流,他们的声音震惊了整个小镇!

“很好,我命令,全军都有!”

“啪!”

几个月的征兵训练,第九混编旅齐齐发出整齐的校对军靴声!

“齐步走,目标理塘县!受西南经略使李大人赦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付乱军,不留俘虏!”

啪啪~~~整齐了军靴落在大地之上。

一道道由蓝灰色组成的洪流迈着整齐的步伐,往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战场走去!远远的还能听到嘹亮的军歌声,“同志们整齐步伐迈向祖国的边疆”

在李汉的任命令下成功的接管了第九混编旅,蒋肇鉴心中松了口气,整个接管过程之中虽有有几位老三协出身的将领跟他询问有关何进的事情,不过因为李汉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打压下面的将领发展派系,因此倒是没有人站出来闹事。不过虽然如此,该磨合的他还需要磨合好一阵子。

第九混编旅由十七团跟十八团两个部分组成,十七团的团长为聂海成,湖北军政府系民军将领出身,曾任民军第一混成协一部标统,李汉将他调往蒋方震的高级军官速成培训班时他的表现喜人,今年才过而立之年的他在战术跟指挥上谈不上有过人之处,但是却意外的能够接受新思想。对于蒋方震提出的一些德式指挥,他理解的并不如大多数往日本留过学,思想已经定型的将领要好得多。因此李汉便将他调到了第九旅任十七团的团长。

十八团是老三协改编的,不过团长却是从其他编制中调来的,是湖北陆军学堂出身的老湖北系,叫做禹城。他是一路跟着李汉从武昌杀到现在,打过光化战役、参加过入川作战、成都战役、武昌一夜,在蒋方震推荐了他之后,李汉只是沉吟了一下就点头应下来了。虽然已经注意到自己麾下湖北系将领太多的他已经开始着手压制湖北系的发展了!

十八团已经在两日前接到武昌转重庆的电报之后立刻动身先一步绕道往巴安府方向去了,他们的任务是绕道敌后阻断波密军战败后逃窜回藏的路,配合十七团跟边防三团打一场歼灭战。

第九旅所部的行军路线是沿着茶马古道的川藏线南路线前进的,相比较新一师要走的北路线,无疑南路更加艰险难行。加上第九旅才刚开拔,这边天气便骤然一变,联系阴霾下了两三天的小雨,部队行军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本定下应该在六月十日下午抵达巴安府的第十八团主力,到了十二日清晨休息了一晚启程时,却还距离巴安府有将近二十里的山路。

没走过的人根本不知道川路有多难走,而走过茶马古道的人,都开始怀念起川路来,因为比起茶马古道,川路无疑就如同平坦官道一般走得轻松。

这是所有走过茶马古道的行商口中传出的一句话,十二日,喝了一口凉水润润喉咙之后,第十八团的团长禹城伸出手来遮住太阳,一边跟旁边的指路的当地小伙询问,一边还要分神分析着他们这一次的任务跟任务目标。

波密土王军对于十八团来说太陌生了,也难怪,波密土王,藏语称为噶朗第巴、噶南木第巴,又译作甘南木第巴,是西藏波密地方的一股实力极强的割据势力。

前任波密土王——白马策旺率波密部众经常剽掠过往商旅,并与川军发生冲突。终于引起了联豫的不满,联豫遂派协统钟颖率驻藏川军征讨波密。第一次讨伐因为钟颖是皇亲,素无指挥之才,驻藏新军又无实战经验,故兵败于东久。随后他亲自起用左参赞罗长裿,又奏调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川军助剿。赵尔丰部下傅嵩率军攻占波密,与罗长裿在易贡会师。波密土王白马策旺逃往墨脱。罗长裿率军由多雄拉山口入墨脱,直抵崩崩山。赵尔丰部西军中营帮带刘赞廷引兵由金珠拉山口入墨脱。墨脱宗宗本(相当于县长)道布设计诱杀了波密土王。二路清军消灭了其余波密头领,并留兵驻守。赵尔丰意欲于波密置县,改土归流,但不久武昌起义作,计划搁浅。

辛亥革命后,驻扎西藏各地的清军先后哗变溃散,新军撤出波密。白马策旺之婿旺钦顿堆返回波密称王,刺杀了墨脱宗本道布,并报复当年支持清军的各族头人。不久旺钦顿堆之妻病故,西藏噶伦擦绒将女儿次仁卓玛嫁给旺钦顿堆,他这个新任波密土王势力大增之后,却投向了达.赖,得到了英人支援的一千五百杆快枪之后大肆扩张武力。因为岳父的遭遇,导致他对汉人极端的仇恨,后来更在英人的怂恿下东侵炫耀武力,并妄图用武力胁迫分不开身的民国中央承认西藏.独.立,才有了这么一出戏!

禹城需要负责的便是绕道波密军背后,趁着现在波密土王军连连攻陷城池之后骄心已起,不备的这段时间,秘密的截断他们的后路。据他先行派出的探子打听到的消息,巴安府现在已经被烧成了废墟,现在附近只有两三百往波密后方运送掠夺财物的队伍存在。坏消息是这支队伍全部都是骑兵,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让他们给溜掉报信,让波密军部有了警惕了。所以越是靠近巴安府,禹城便下令越是小心,导致原本下午一点便能达到的,他们生生走到了傍晚时分,才走到了巴安府内。

黑茫茫的大山腰却亮起了一条看不到头的长龙,远处山岗上的百姓看了,还以为是那些放火焚城的波密军又杀回来了呢,吓得纷纷躲回了家中,关上门户不准孩子好奇地去张望。

他们可没忘记了那天晚上熊熊燃烧的火光,听说整个城池都给烧没了,所有人都死光了!

这支长龙正是刚刚抵达巴安府的第十八团了。

第570章 山东危机(2)第107章 摩擦第528章 和谈(二)第87章 要变天了第61章 张彪逃了第152章 恶战一家岭(4)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122章 兵围杜家庄(中)第572章 山东危机(4)第560章 法币跟央行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432章 倒袁风起第389章 交底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35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2)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661章 拖第366章 蒋方震与忙碌的日子第260章 拿下第331章 抵达重庆第150章 恶战一家岭(2)第368章 货币与军校第531章 应对(上)第493章 大铁路建设公债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203章 接触第372章 应对第581章 青岛之战(5)第665章 全歼远东集团军第96章 盐业(1)第687章 入瓮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487章 回击与克制第19章 暗杀奎盛第62章 城内形势第六百零六章第77章 汉口小停第301章 劝进(上)第33章 买枪(下)第297章 图谋四川第692章 重要2第122章 兵围杜家庄(中)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四百六十四章第337章 成都战役(三)第47章 吴兆麟第326章 12月7日,黑风山事件第470章 结束第232章 战起(1)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15章 刀疤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88章 整军第616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1)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534章 防第621章 日本第108章 视察新兵(上)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44章 攻陷楚望台2第136章 肮脏的政治(完)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533章 危机与机遇第572章 山东危机(4)第367章 货币第531章 应对(上)第363章 余波(下)第520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第628章 捷报频传3第141章 三个坏消息(上)第462章 桌下3第190章 一网打尽第11章 误会与陆家援兵(下)第367章 货币第519章 刺袁(下)第520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第21章 遭遇革命新军(上)第690章 暗流涌动第65章 黄明堂第301章 劝进(上)第262章 争分夺秒(下)第22章 遭遇革命新军(中)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107章 摩擦第403章 吞并甘肃(六)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294章 变局第675章 阅兵第524章 走向和谈(下)第677章 安静的远东第216章 战时军事总司令第240章 第一协入城第553章 暂时结束第374章 内部会议(上)第690章 暗流涌动第199章 刘伟元来访第724章 偷袭战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