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过激反应

11月7日,西南经略使李汉通电宣布,因西藏战事结束,就此宣布辞去西南经略使一职,望中央批准。泡*书*吧()同时军政府宣布有鉴于国内媒体多受小人煽风鼓动,肆意对川鄂内政进行歪曲攻击,下令自今日起封禁‘泰晤士报’、‘申报’、‘民报’等二十四家报纸进入川鄂甘藏以及陕南销售,一旦发现为维护治内稳定,将不得不下令强行收缴并焚烧,并对所有从事封禁所含二十四家报纸销售。印制之机构、工厂予以暂时封闭整顿,待日后整顿完毕之后方可允许复工!

消息传出举国轰动,国内诸势力以为李汉已经慌神,陷入自乱阵脚的局面,继续咄咄相逼!同时,国内各大报业也受到巨大冲击。申报、民报等数十份报纸巨头震动,几乎集合上百位国内知名撰稿人及时事评论家向李汉开火,同时各地多有冲击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关闭的各地‘中国之声’报纸原印刷厂及报社。

11月8日,内阁宣布接受李汉辞呈,允许其辞去西南经略使职位。

第二日,内阁宣布司法部总长,安徽至德人许世英为总检察司,汉族官员张继同、何光正会同前朝法部侍郎何琅(满族镶黄旗)为检察官,组建审判团负责接受满族旗人诉状。同时对李汉发出第一封征召令,责令其即刻前往北京接受询问。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势力加入声讨李汉的行列之中,参众两院的一众议员们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考虑到十二月就是国会大选,似乎参众两院的一帮议员们也有借着声讨李汉来为自己垫路的打算。11月12日,经过与会讨论数次之后,参众两院终于达成一致协议,由两院院长同时签名,责令民国陆军部上将李汉速往参众两院接受一众议员问责!

国内形势巨变在即,似乎,李汉这一艘地方最大的船有覆灭之像。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至15日,李汉跟他的联合军政府至今未就审判团同参众两院提出的要他北上接受问责的事情做出任何回应。

因为他在准备着!

15日中午,民国中将吴兆麟、中将王安澜、少将熊秉坤、少将马荣成、少将何进、少将何锡蕃、少将姚金镛、少将张炳乾等齐齐聚集武昌,参加军委会自成立之后第二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军委会议。

“起立!”

哗的一声,十数位将军、参谋齐齐站起,恭迎李汉进来!

“没那么多礼仪,坐下吧!”

这里面很多的将领都已经在外面许久了,以至于这段时间来一直关注着国内对于这个年轻人笔讨声伐的,他们都在担心李汉会承受不住这个压力。因为一旦他倒下了,没人会怀疑如今偌大的势力将会分崩离析,成为过眼烟云。这无疑对现在已经从西北看到了未来民国之强盛局面的诸将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李汉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跟蒋方震有说有笑的走了进来。看来并不似外界所传的那样,他的心情受到的很大的打击。至少从他现在的心情来看,国内对他的声讨即便是有些影响,影响也不大!

“对于的话我就不说了,今天咱们主要要谈的事情只有两件事情!”

李汉打了个响指,他的副官蔡庆快走几步,上前去把一张巨大的地图拉开。

“国内现在的局面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咱们汉人这个民族,我在国外时曾经跟随一位心理学教授研究过好一段时间。你说他伟大吧,的确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数个辉煌的王朝,虽然最后都被我们自己一手毁灭掉了。你说这个民族卑贱吧,他的确有层出不穷的汉奸、小人,披着文人、学者、政客的皮,做的都是些比婊子肮脏一万倍的事情。对不起,这里请诸君原谅我的小小粗口跟一处错误,事实上,我不该侮辱了婊子这个字眼!”

李汉上来就是他惯有的李氏幽默,惹得众人一笑。显然这个年轻人并不如他外表所表现的那样,一点火气都没有。

“那么闲话说完了,今天我们来谈正事吧!”调解了一下心情之后,他的脸色迅速的变得严肃了起来,“现在军政府所面临的情况相比诸君心中都已经有数了,虽然军政府下令封闭了大部分的攻击军政府的报社,但是依旧有人要对军政府进行挑衅,或者说是挑衅我的忍耐力!”

对于自己下达了报社封禁令之后,依旧还有奸商跟一些有心势力敢将各种攻击军政府的报纸以各种手段运进四省,目前湖北、四川已经抓捕了多达二十七,其中二十二人都是年龄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令他十分的不满国民党!

“这件事情在有心人的煽风点火之下,事情已经闹得非常大了。不过正合我之心意。今天过来我有两件事情要跟诸位告知一声。第一件事情,未来一段时间之内诸位都要有些忙碌了!请大家看地图,就如上面所标示出来的一样,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所有与我军政府接壤的省份,都有可能成为军政府的敌人,我们要做好打一场打仗的准备!”

一众人吓了一跳,王安澜踢了一脚坐在他旁边的吴兆麟,他点了点头,站起来道:“都督万万不可,军政府并没有同时同七省开战的能力!”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若军政府真跟这七省同时开战,几乎就相当于将自己闹到了这个国家的对立面上,到时候甚至可能要面对整个国家的打击了!

李汉看向了蒋方震,他笑了笑站起来从蔡庆手上结果指挥棒道:“吴将军莫要激动,不止我们没有同时跟七省开战的能力。这七省之中,哪一省或者几个势力,也都不愿意跟咱们交战。你们莫要听风便认为是雨,都督他说得也是模糊,其实只是让大家做好可能的准备罢了!”

他跟李汉点了点头,然后走到地图前,道:“军政府目前经过整编之后拥有战斗能力的编制攻击五个师四个混编旅约莫八万人。未来一段时间,军政府只在西藏保留一个混成旅加一个整编旅共九千人(战损接近四千),姚将军的麾下一旅撤回。四川只在重庆跟成都各保留一个旅的守备,仍旧有吴将军负责。甘肃保留马将军的一个旅,其余两个混编旅、三个师又一旅的编制统一往湖北、陕西集合,其中军政府将在陕西部署一个师,其余两个师两个旅抵达湖北集合!”

湖北面临来自江西、湖南、安徽、河南四省的威胁,湖南、河南倒也罢了,江西、安徽的李烈钧跟柏文蔚可都是不是什么易于之辈。换言之,真要开战了,湖北所面临的危险局面将远在陕西之上。

吴兆麟张了张嘴,看着李汉面上平静的表情。他也知道现在内阁跟参众两院都在督促他北上京城接受审问,加上现在举国都被一帮报纸、记者们轮番指责他,一旦他真要北上了,那么最好的结局也只是保住了性命被关押几年,最大的可能性却是被早想要了他性命的袁世凯下令直接解决了他,最后再把罪名推给那群旗人们,来安抚他麾下诸将的愤怒。

现在的局势对李汉极其不利,除了做好最坏的打算外他实在是想不到除此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件事情。

“只是做好最坏的打算罢了,把东西发下去吧!”

李汉转过脑袋,吩咐蔡庆将他准备好的一份份装在牛皮袋之中的命令发下去。

“最近军政府有很多机密情报遭到泄露,这令我不得不怀疑,或者是敌对势力的人,甚至我们军政府之中也有官员跟将领受到了一些势力的收买跟拉拢。我们已经做好了军事准备,但是每个人的命令除了我之外,都只有你们本人知道,为了保证在行动前不被泄露,这是必要的手段,所以,请诸位不要见怪,回去之后尽可撕开看一下,看完之后立刻焚毁,等待行动!”

“是!”

“下面,我们要说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关于军衔的事情!有鉴于民国陆军部的军衔跟军队编制的不甚完整,加上军政府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因此,我打算在度过这次的危机之后,重新规划麾下军队军衔。其中,现在各部的军衔暂编为五等十七级,军衔标志依次为:

三等兵:一条黄色箭形细杠;

二等兵:二条箭形细杠;

一等兵:三条箭形细杠;

下士:一条箭形粗杠,一条箭形细杠,均为黄色;

中士:一条箭形粗杠,二条箭形细杠;

上士:一条箭形粗杠,三条箭形细杠。

准尉,一条细横杠贯穿,中央有一颗五角金星;

少尉:一条细横杠贯穿,二颗金星;

中尉:一条横杠,三颗金星;

上尉:一条横杠,四颗金星;

少校:两条细横杠贯穿,中间夹有一颗金星;

中校:两条细横杠贯穿,中间夹有两颗金星;

上校:两条细横杠贯穿,中间夹有三颗金星;

准将:一朵金色金属质地梅花,无杠;

少将:二朵金色金属质地梅花,横向排列;

中将:三朵金色金属质地梅花,正三角形排列;

上将:四朵金色金属质地梅花,四方形排列。”

这个编制已经十分的贴近后世各国的编制了,只是,李汉竟然撇开了陆军部抛出了私立军衔的事情,瞬间让不少将领心中感觉到了一阵沉甸甸,他们都明白,李汉只怕是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了!

“如果没有什么需要上报的,大家可以回去了!”

屋内沉寂了好一阵之后,李汉微微叹了口气,然后开了口。

诸将领微微愣了一阵,随后这才一阵哗啦声作响,所有人都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为什么不跟他们说一下呢!”

人走了之后,他的副官蔡庆跟着带上了门,协助他制定了整个反击计划的蒋方震笑眯眯的拉了一把椅子坐下,小声询问道。

“没必要,这次我已经有了七八成的把握。虽然代价有点大,对于咱们来说也是块烫手的山芋,扔掉就扔掉吧,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不是吗?”

轻笑两句,他的心情看起来真得很不错,手上笔杆转个不停。

“的确,如果真能达到预期目的,又有一个省将并入麾下,虽然放弃了它有点可惜,不过到底还是到手的东西更现实一点!”

“嗯!”

两人小声的交流了几句,这才各自离开,为了将要发生的事情而忙碌!

11月17日,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亲自通电,希望李汉能够尽快北上京城接受询问。

同日,李汉以四省军务繁重无法离开,第一次正面拒绝北上京城。

18日,川鄂甘藏四省同时宣布因四省进入危急存亡状态,将不得不重新启动军管,同时宣布进入战争警戒状态。同时,李汉下令往鄂北、鄂东调集重新调集两个师,同时一旅进驻新堤接手组建战线,合计动用三万兵力。同时,川鄂边防舰队宣布湖北至重庆段长江进入军事封锁状态,同时新建成的广济边防炮台开始调整炮口。

19日,川鄂甘藏四省同时宣布,为了精简机构便于管理,撤销各省直属单位,合并为西部四省联合军政府,同日,李汉下令征召40营新兵入伍,其中于西藏征召5营藏兵!

20日,驻守陕南的第十四师会同熊秉坤部往西安进军,大军高举保卫西部四省联合军政府的名义,一路击溃数股敢于抵挡的武装,于21晚抵达西安城下。同日,一个团移往洛南县驻守,沿途击溃数股豫西逃窜入陕马贼势力,关闭豫西入陕通道。

22日,西军以陕西都督张凤翙拒绝其借道往陕西、山西两省交界处布防保卫西部联合军政府为理由下令炮击西安城。晚,一个月前方才失势的张宝麟借政变枪杀张凤翙迎西军入城,被李汉任命为西安镇守使。

同日,李汉会同德国、奥匈帝国汉口领事,宣布达成甘肃、陕西铁路修建计划,两日后德国一洋行友情向西部联合军政府赠送四千杆毛瑟步枪!

25日,陕西全省落入西军掌握之中,西军随后征召十万民夫沿陕、晋两省交界修建防势。

26日,李汉宣布陕西并入西部五省联合军政府,任命省内名流郑士元为陕西民政总长。

同日,驻扎鄂东军队借口赣军越境扰民,下令炮击驻扎兴国县东赣军,迫使赣军放弃防线后撤十五里。

第二日,李汉以身边有恶邻恐影响五省安稳,下令往鄂东调集十营预备营以防备战事。当天下午,又下令派兵占领湖南省岳常澧道,改名为华容县。随后新堤驻军往华容县驻守,第二日击溃湖南军一营。

同时,为了争夺民众对他的支持,尽量淡化媒体不实宣传给他带来的不利影响。李汉于二十五日宣布成立农业银行,宣布自即日起,但凡湖北、四川、陕西、甘肃、西藏五省内之持有西部联合军政府印制的户籍证明,家中土地少于十亩者,可携带本人户籍往农业银行会军政府国土资源管理局办理手续,以每亩土地二十元的价格购买不高于十亩土地,无钱缴纳购买款项者可于农业银行申请贷款,在购买土地十年内慢慢偿还,不收任何利息。

十一月中,李汉那严重过激的反应吓了举国一跳,先是四省合并、再接着果断的出兵吞并了陕西,到跟江西、湖南、山西省内驻军发生边界冲突,面对这支已经打出了西军旗号的武装,不但举国要看热闹的势力傻了眼了,连几乎一手捣鼓出这一出闹剧的袁世凯也跟着傻了眼。

李汉其实看得十分清楚,那袁世凯对付自己的手段,就跟历史上对付陷身‘张振武案’的黎元洪一样。历史上黎元洪虽然控制了湖北局势,但是一手领导了湖北将校团的张振武犹如鱼骨在喉,让他十分难受。于是瞧出了这一幕的袁世凯便假装拉拢黎元洪,通电邀请张振武北上任职,共商国事,态度极为诚恳。黎元洪不知有诈爽快的赠送路费四千元,顶得上对方先前要求的四个月办公费用。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的张振武北上,同行的还有湖北将校团团长方维等13人。

可惜他却不知道的是,等到他到了北京之后,袁世凯立刻弄出了一封贪污案,直接将他枪决,随后又操纵媒体,将党人跟国民的视线大多数都转移到黎元洪身上,以为是他收买了京中一些官员弄死张振武。

结果举国之内短时间之内充盈于耳的都是声讨黎元洪的消息,偏偏下属幕僚让他封闭报馆减少对他不利言论影响的时候他还怕连累自己的名声不愿,最后闹得湖北省内的民众甚至立宪派名流都抛弃了他。各大政团及知名人士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义愤。原本由黎元洪任社长地东西大同社,也以黎为“共和大敌”,与其脱离关系,将社名改为大同公社。

黎元洪这时候才知道自己被袁世凯所卖,心情极其尴尬,以至于气喘病复,精神憔悴。但当时举国都在说他错,三人成虎便是他没做过也只能认了。最后硬着头皮来了一封通电,开列张振武“十大罪状”,仅仅过了两天,又变成了十五大罪状。极尽罗织之能事,无限上纲,将张振武描写成十恶不赦、死有余辜的罪犯,企图以此来平息社会舆论,求得对自己的谅解。为了转移视线,他还假惺惺地自认三罪,保证对张振武家优加抚恤,赡养其老母,开会追悼、亲往祭奠,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这时候黎元洪又走了一步昏招,致电袁世凯,正式提出辞去参谋总长及湖北都督一职,并推荐黄兴出任参谋总长,又向参议院提出辞去副总统职,希望以退为进盘活棋局。却不想袁世凯随后鼓动参众两院通电传召他黎元洪北上‘询问’。黎元洪竟然还真北上了,最后去了之后就被袁世凯下令软禁,在他死前一步也不能离开北京城。

当年南方第一强藩,袁世凯在地方上最大的心腹大患就这么被解决掉了!

不得不说历史的惯性真的很大,李汉影响了黎元洪跟张振武等人的命运之后,滚滚的车轮大势还是走到了这一处。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代替了黎元洪接招的人变成了他,而理由也从‘张振武案’变成了‘掠夺旗人资产’。

李汉不是黎元洪,他当时已经被来自举国内的声讨压断了神经,加上自己的统治根本湖北省内也是民心愤怒,虽然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张振武之死’跟他们有半毛钱的关系。最终,已经乱了根脚了黎元洪选择了北上给参众两院解释,希望能够澄清事实。却忘记了武力虽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拳头却能捍卫属于自己的权力。他选择了以软的态度反抗,最终智能落得早早离开了这个国家的政权舞台上!

第33章 买枪(下)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13章 义庄(上)第709章 不宣而战1第577章 青岛之战(1)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52章 攻破总督府第284章 血战光化第481章 打陆唬龙(中)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232章 战起(1)第40章 控制工程八营(中)第409章 诉状与刺猬第155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1)第94章 上海滩第99章 盐业(4)第399章 吞并甘肃(二)第98章 盐业(3)第407章 溥伟之死(下)第345章 资本积累与将往重庆第72章 后手第293章 会第457章 谈判之前第317章 来自四川与北方的消息第575章 妥协与应战第58章 恩威并重(中)第310章 鄂西之变第377章 靠拢第401章 吞并甘肃(四)第563章 插手与中华民国宪法第179章 招募第644章 好坏消息第146章 酒宴(3)第68章 布局第162章 得失第646章 反攻1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四百六十八章第377章 靠拢第647章 反攻2第551章 妥协第19章 暗杀奎盛第526章 归降第4章 方老先生第248章 赴宴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72章 后手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3章 拯救村民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619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4)第528章 和谈(二)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160章 马荣成疾走拿荆门第568章 一触即发(4)第67章 低调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574章 山东危机(6)第405章 行动第223章 指点江山第721章 决定国运的一战第649章 库洛帕特金第六百零九章第728章 辽东恶战3第541章 过渡内阁(中)第692章 重要2第三百九十六章第159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5)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128章 落魄的骗子(上)第465章 芜湖陷落第108章 视察新兵(上)第318章 目标汉阳第145章 酒宴(2)第560章 法币跟央行第631章 日本在行动第743章 旅顺陷落1第420章 三年计划(下)第241章 局变(1)第416章 四川盐务(一)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3第315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下)第18章 密道与暗杀第389章 交底第426章 揭晓第553章 暂时结束第687章 入瓮第507章 雷霆(3)第207章 给我两个月的时间第198章 礼和洋行第40章 控制工程八营(中)第22章 遭遇革命新军(中)第98章 盐业(3)第387章 湖南风起第706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2第46章 天要亮了第66章 争端第42章 武昌起义第一枪第222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下)第163章 宜昌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