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攻陷楚望台

“多谢先生助我等....”

却是李汉脑海中还在不断回忆着自己曾经看过的有关此人的信息时,那跟在严中直身后的一位身着新军正目军官服饰的年轻军官---熊秉坤便越过了他,直接激动的握住了他的手....

这个看上去个子并不算高,甚至脸颊还微微有些肥硕的新军低级军官,他便是熊秉坤,那位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的男人1

李汉强自抑制住心中的激动,手儿一样有些颤抖的握住了他,“您好,我之年岁差不多与熊兄相仿,不介意我便跟着大家伙儿一样,称你一句‘戴乾兄‘好了,不知如何....”

心中虽然激动,不过李汉很快的便克制住了,微笑着同他交谈了起来。

熊秉坤也是豁达之人,见他如此好相处,心中也是微微一暖,点头应了下来。

“也罢,你我二人年岁相仿,我便称你一声李兄,今日若是没有李兄相助,只怕便不会有我八营之成功,也不会有那即将到来的武昌乃至全鄂起义之成功,无论如何这起义第一功臣,李兄当得..当得...”

熊秉坤感慨的说道,他之前听到那总督府又加派了两队人马前来楚望台协防的时候,心中已经后怕了很长一段时间,却根本没有想到这乃是李汉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反而心中更庆幸得到了他捐赠的枪械,不然仅靠那么几根私藏下来的武器,根本无力抵抗!

“呵呵,那里..那里...”

不过熊秉坤虽然不知道这些,难道他李汉还能不知道这里面事情吗?当下只能干笑两下,谦虚的遮掩了过去。

不过熊秉坤等人还真以为他是谦虚了,脸上表现的更是敬佩了几分,严中直也跟着插嘴闲聊了几句,这时候,那熊秉坤方才皱眉担心了起来:“唉,之前商量的时候却不曾想到现在的这般情况,不提咱们俘虏的数百士兵,但只是营中的数百将士的指挥问题,便令在下伤透了脑筋了....”

“嗯,这倒是个难题。我之前见那突然杀出来的一军之时,心中也是慌乱不堪,若不是有李兄突然站了出来结果了那黄国云,又合理的引导了咱们革命士兵的士气,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呐....唉,昨日的起义泄露,城中各营多数指挥军官都被瑞澄那老贼捉拿了去,现如今又联系不上孙总指挥等人....难啊,只看咱们八营一部便知道了,这城中各处若是各自为战,也没有个统一的指挥,到时候势必会影响到起义....”

接话的却是程正瀛,他的眼眶略有些青紫,原来是之前被某一个持枪反抗的士兵砸了一枪托,直到现在才刚刚止住流眼泪,不过这眼眶倒是红紫了起来,就连现在看起东西都有些模糊了!

“这....”

听到这两人的感慨,严中直显然想到了什么,不过他似乎有些顾虑,因此只是犹豫了一下,并没有接上话茬。

不过熊秉坤刚巧眼睛转到了他这个方向,瞧见他似乎有些主意,不过却没搞清楚为什麽他没说出来,不过他确实心向革命,因此立刻便出声问道:“怎么了,严兄。你可是有些想法了?”

说罢便期待的看着他,似乎在等待他回话!

点了点头,不过严中直依旧有些犹豫,瞧见几人脸上都有些期待之后,心中酝酿了一番,终于还是说了出来:“其实我这主意说来也简单,只是列位一时之间没有想到罢了!我之前曾与李兄有过一番交流,知晓他曾经在那国外当过军官,接受过欧美正规的军事指挥教育。又见之前的那般动乱,他都能轻松的应付过来,其才学更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的想法就是...就是若是李兄不嫌弃,等会便让他从旁为我等参谋一番如何,也好让大家学习一些西方行军指挥之道....”

他这话说得那是什么圆滑,令一旁的当事人自己听了之后也不得不在心中赞叹一声,此人不去当官,确实是有些屈才了!

的确,这营地内的大多数人都瞧见了他之前临危不乱、重新夺回士气的手段,只是这八营毕竟不是他严中直所待的二十九标,而李汉也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外人,提出这番意见,在某些心中有计较的人心中,还真有些夺权的意思,虽说原因参加举义的新军士兵大多都是真心渴望推翻满清统治之人,但是自古以来的数千年间,国人地方观念十分严重,寻常便是这新军之中,湖广籍的新军仗着人多排挤其他像湘籍、川籍、黔籍士兵的事情没少发生,因此他也说的委婉了许多,唯恐这眼前的几人中会有那地域观念较重之人,到时候真若给他们联手排挤了李汉这位自己的大恩人,更是这举义的第一功臣,那可就是他的过错了!

熊秉坤脸上表情微微一僵,他也不是笨人,脑子只是一转便明晓了严中直话里的意思了!

确实不错,虽说他跟程正瀛等几人都不是什么多热衷于权势之人,若不是在他之前的那一任八营营代表出了事情,他现在也不过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正目罢了。不过他虽然不是热衷权势之人,却也知道无论是曾经参加了共进会的同志,还是被他新任命的几位起义革命军得正目中,确实有几人拥有着严重的地域观念,因此面对这问题时,虽然他也属意让李汉这个专业人士前来指挥他们,但又唯恐到时候出现哗乱跟拒绝服从命令的情况。

因此一时之间气氛还真变得有些尴尬了起来!

“嗯....严兄言之有理!”

就在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尴尬的时候,那旁边的程正瀛倒是率先开口赞成了。嘴角带上一丝笑意,程正瀛见大伙儿的视线全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接着说道:“就按严兄所提议的那般,我们干脆就兵分两路好了,由李兄任那一路指挥,严兄跟在一旁帮助与他。等会我们领上另一队,到时候李兄你们只需要在北门附近摇旗呐喊,佯攻一阵,而我等则趁机快速的回合里面的同志,争取彻底拿下楚望台....”

“可是咱们八营虽然也有近两百人的队伍,那左队官吴兆麟乃是擅长练兵之人,手下的一队人马不必我等少上多少,又可依仗城中的粮草、大炮,我等前去少不了又是一份硬仗,这时候分队...是不是有点不合适了....”

一人询问。

程正瀛笑笑,“不,大家都想错了!我的意思是咱们刚刚俘虏了数百士兵,其中不少都是我八营的战士,平时大家也都熟悉,只不过他们乃是没有革命信仰,因此不与我等走近罢了!而且便是那已经俘虏的两队人马,在投降了我们之后,想必他们也知道自己事后一定会遭到那残暴满清政府的绞杀,因此,若是咱们这时候将他们编入队列中,虽然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不过却也能快速的提升咱们的战斗力....所以,我们不妨从咱们的革命军中挑出几十人归到李兄麾下指挥,再帮他从那俘虏士兵中挑出百余精壮,反正他们只不过是佯攻北城门,只需要吸引一些防守目光便行了,真正要打的还是咱们那边....”

“这样呐...我看行....”

“没问题,就这样吧....”

见他想出了个折中的办法,熊秉坤等人也不想令这位为了举义出了大力之人寒了心,见到革命军大队长熊秉坤首肯点了头之后,其余几人也算是得了他的好处,毕竟手上拿的枪可大半都是李汉支援的,因此也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去了。

于是每棚挑选三五人,给他凑集了四十多人的非鄂籍或者没什么地域观念的士兵,又从哪俘虏的士兵中让他挑选了百五十人,勉强凑够了两百之数。而熊秉坤等人也收编了剩余的百二十人,除了几个重伤的俘虏被留在了八营驻地看守外,又将集合起来的士兵打乱重编了几棚之后,又听到楚望台那边的枪声渐渐稀疏起来,知晓不好,于是熊秉坤等人便留下了还在整编的李汉两人,先行先带了队离开了!

第69章 第二标第291章 变(2)第303章 荆楚新政(一)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533章 危机与机遇第164章 棋局第55章 全面进攻(上)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733章 新竹血战2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556章 相见第335章 成都战役(一)第502章 一触即发第628章 捷报频传3第368章 货币与军校第117章 扫平内患(3)第279章 密会第448章 大战(五)第669章 动荡第267章 胜利了第153章 恶战一家岭(5)第664章 面见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202章 韬光隐晦第554章 入京第460章 桌下第224章 抵达第176章 新军服第687章 入瓮第470章 结束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599章 毒气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215章 横生枝节第343章 1912年开始的宰肥猪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9章 马贼来袭(2)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六百三十七章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305章 荆楚新政(三)第538章 巨头北上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100章 新兵第498章 不惜开战(下)第486章 孔昭绶案与国会第312章 资州军变第654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6第166章 西安举义第298章 河南举义第1章 货币金融情报科第461章 桌下2第344章 交锋(1)第321章 动第114章 内忧外患(2)第455章 捷报第551章 妥协第71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下)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621章 日本第280章 内阁总理大臣第418章 刀第654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6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704章 吹响了战争的号角第169章 又见阴谋(下)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571章 山东危机(3)第130章 落魄的骗子(下)第214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下)第610章 宣誓第356章 巨大的收获(上)第372章 应对第45章 攻陷楚望台3第29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上)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414章 三人游第66章 争端第458章 呼声第201章 下雨了第494章 尔虞我诈第148章 买卖(下)第604章 调停第445章 大战(二)第485章 一个计划第78章 汉川起义第349章 铁路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354章 民心第610章 宣誓第114章 内忧外患(2)第495章 浙江第94章 上海滩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550章 战车第264章 重炮齐鸣第372章 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