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孔昭绶案与国会

一辆汽车飞快驶进了中南大街,这一条武昌新规划的柏油马路,共分三段总长约12公里,大街上最著名的建筑,恐怕就要数李汉的行署了!

汽车稳稳的停在了行署的大门前,一个中年人着急下了车子。跟司机小声交代了一声之后,往行署走去。

“敬礼!”

行署外站岗的士兵认得来人,齐齐敬了一礼。侍卫长上前询问道:“王部长,可是要见总司令!”

原来来人正是西部军政府的外交部部长王正廷。

“嗯,总司令现在在哪里,快带我去见他,有紧急军情!”王正廷脸上挂着的着急让侍卫长不敢耽搁半分钟,立刻派了两人引导了入了行署之后,往秘书处挂电话去。

1月17日,眼看着这个国家全体国民所过的第一个春节就要到来了,不仅武昌城内,连行署内春节的气氛都浓郁了许多,到处都是悬挂的红色灯笼,福字暂时还没张贴起来,不过也最近几天,就要忙着张罗这些东西了。

“灯笼再往左一点点...对,对,再斜一点...过了过了...对对对,就这个角度!”

李汉无奈的站在庭院里指挥几个被抓来当壮丁的警卫悬挂灯笼,脸上要多不情愿有多不情愿了。要说去年过年,行署内可没有这么重的过年味道,他也只是跟女孩加上蒋方震又宴请了一些军政府的各部部长及家属一起吃个饭,当然少不了跟汉口的几位领事吃了一顿虚伪不自在,过了年初二,他又重新忙碌起了军政府的各项工作来。

然而今年却不一样了,没办法,谁让按照国家的规定,今年将会是这个国家数千年来的第一个春节,想不郑重一点都不可能。最起码女孩喜欢,她跟女校里认识的几个同学一早提前几个月就在准备着这个春节了,李汉也不愿让她不高兴了。

中国历史上早有“春节”,不过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即宣布中国废除旧历采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7月,由当时北京(民国)政府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认为国家要实行“五族共和”,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不妥,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自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可笑李汉过了几十个春节,却到了最近才知道这春节原来还跟那位袁大总统有些关系,得知之后只能暗暗埋怨后世共和国的历史,不知道多少东西经那些编写教材的专家之手,从此成为了少数人才知道的真实事实。

“累不累?”

女孩柔柔的声音在身边响起,他摇了摇头却没说话。从四川回来已经小半个月了,这半个月来武昌积压的一堆公文需要他处理,湘赣两省的扫尾也需要他处理,跟北方政府之间的龌龊逐渐多了起来,令他时刻不敢放松警惕。与此同时,一切原本该落在那位袁大总统身上的压力也开始让他感觉到了沉重,民国地方十省在握,有太多的列强巴不得从他身上割下一块大肥肉来,还需要他去扯皮。

因此这布置行署与其说是他陪女孩,倒不如说是女孩看他太辛苦了,把他暂时从一堆繁重的公务中拉出来放松一下更确切一些。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他现在的身份,想要休息一下有那么容易吗?这不,他的副官见秘书长很快急匆匆的领着一人走了进来,听到警卫敬礼声,李汉侧过身去一看,瞧见他背后带的是王正廷,脸上微微一愣。

“他怎么来了?”

少女显然也看到了两人,靠近了一点,“又要忙了吗?”她的声音很低。

李汉点了点头,“你先布置吧,我去看看什么事情!”

他摘下了手上戴的工具手套,虽然之前的他除了将几个灯笼从屋内拎出来外,其余什么工作都没做过。

“嗯!”低了几度的声音明显能听到女孩的失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时间,李汉现在的身份,决定了正常人一般的生活早就理他一去不复返了,是的!

拍了拍她的手,李汉松开迎了上去。

“什么事情让王部长如此匆忙?”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因此跟洋人势力打交道的事情他大多移交给了外交部,让王正廷帮忙分担了一些。只有真正重要如同几国领事碰面或磋商重大议题,他才会亲自上阵负责。不过寻常王正廷很少主动来行署见他,今天他会过来,显然有些重要的事情。

王正廷走得比较急,虽然这一月的天武昌没有下雪但是有些地方已经结了冰,可他额头上却见了汗,不乏事情比较严重急出来的。

“总司令,您先看看这个吧!”

也顾不得风度了,他匆忙将一封有些揉皱了电报递给了李汉。

李汉微有些诧异,接过看了一眼之后顿时脸上一肃,“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电报局说是今天凌晨拍过来的,他们跟寻常一样归类之后一直没等到秘书处派人去取。正巧我今天要去电报局等一份来自上海的电文,过去的时候听电报局负责人提起才拿起看了一下。”兴许是找到了主心骨了,王正廷松了一口气,话说得慢了许多。

李汉苦笑,今天他特别放了秘书处一天的假,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事了!

这件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不过就要看这件事情他怎么处理。北京那位又该怎么反应了!

你倒李汉为什么表现的那么古怪,原来湖南又出事了。昨天也就是1月16日,在湖南学者界中颇有盛名,素来以提倡学生自治和自助创办技能会加为人耿直敬业闻名的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孔昭绶,竟然在学校全体师生春节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全校师生齐聚一堂的时刻,公然于全校师生面前发表‘反袁檄文’,公然号召全体师生联合全国有志之士打倒废除了国会的袁世凯。

檄文一出长沙轰动,因为湖南省督军(全称‘湖南将军督理湖南省军务’)谭延闿正巧前往耒阳视察不在长沙城中,结果袁世凯任命的新湖南民政长胡瑛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他也指挥不动),只是给长沙警察局打了个电话派了几十警察前往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警戒。等到长沙将消息传给耒阳的谭延闿时,发现不对的他立刻下令长沙封锁消息,并警察先行关押孔昭绶,却不想一群警察竟然在他家里扑了个空,此人已经人去楼空不知所踪了!

这事究其根源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12月12日,参议院议长王家襄、众议院代议长周虹礼联合发表声明,宣布因种种原因将向大总统请示,希望批准国会停会。当天下午,大总统府批准国会停会。两日后,袁世凯组织御用的政治会议,以篡夺国会的职权,同时加快草拟有利于自己的宪法。

消息传出之后举国轰动,南北各地不乏谩骂、攻击之声,不过都是些硬骨头的文人跟落了势的革命党之流,真正地方上掌握了实权的各省督军没有一个吱一声,一个个不闻不响,仿若不知道一般。处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李汉也保持了沉默,反正袁世凯要组织的‘政治会议’会议之中,受他控制的议员占了三成,虽然被袁世凯死死的压住,但是偶尔遥控通过几个法案还是可以的。

这个大家互相培养默契的关键口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也难怪他感觉到麻烦了。

“为今之计,还要先确定这件事闹得有多大才行!”

这事并不归外交部管,不过到时候磨嘴皮子的事少不了要王正廷费心。两人进了办公室,李汉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沉吟了少许他拨通了自己的情报官的电话,让他稍等了一会,那边才传来声音,“喂!”

“是我!”他低沉的声音一响起来,那边李东来立刻就知道是谁了!

“东来,查一下湖南那边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孔昭绶发表‘反袁檄文’的事情。另外让北京那边注意一下,北京那位的反应!”

前几天德国汉口领事馆向他转达了一个消息,德华银行接到了德县兵工厂的价值171万马克的军工机械采购。除此外,调查局也查到了那位大总统似乎跟日本以允许日本某洋行在山西大同特定几处采煤为条件,获得了日本援助一批军械物资跟帮助扩建巩县兵工厂的情报。再加上已经破土动工了快两个月的天津机器制造局。北方政府扩充军工的速度令李汉感觉到了不安,眼看着就是一战了,尽管他也在做着逐鹿的战争总动员,但...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候,至少春天来临之前不行。

电话那边静了一阵,李汉似乎听到了笔在纸上画过的声音,许久之后,才听到李东来轻道了一声是。旋即,那边压低了声音,“先生,北京站又有新情报发过来了,那位大总统的身体...总之,他似乎有尽快解决军政府的打算。过去三个月,北方已经基本上用光了大借款,先后跟国外采购了足够武装十三师而不是我们之前打听到的六个师的装备。您最好尽快做出决定,北京那边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

“...电话我挂了!”

北京...几个月的时间能够控制住越来越大地盘跟越来越复杂的局势吗?李汉心中其实没有底,电话搁下了好一阵,他才想起来屋子里还站着王正廷,歉意的点了点头,他沉吟了一阵,“以军政府的名义知会北京那边,前几天副议长(政治会议副议长)张国淦提议的扩增大总统任期为十年的提议,让张王鹏、陆柴他们不要再拦着了,让它过去吧!告诉北京那边最近不要有什么动作,包括那位要解散国会、遣退所有议员回乡的提议!”

犹豫了下,“包括解散地方议会!”

军队的扩充跟恢复战斗力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之前的几个月,看来日子不太好过!

第217章 尘埃落定第450章 大战(七)第269章 情报司第139章 心思第580章 青岛之战(4)第48章 炮八标据守中和门第443章 大战序幕第69章 第二标第494章 尔虞我诈第589章 布置与阴云第400章 吞并甘肃(三)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663章 亚瑟·贝尔福第95章 应城某处第278章 罪己第527章 和谈(一)第596章 反攻第451章 大战(八)第408章 盐政改革第633章 中俄之战1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13章 义庄(上)第737章 骂名我来当2第184章 打草惊蛇(下)第125章 买命情报第39章 控制工程八营(上)第188章 血书残卷第620章 三路开战(1)第154章 恶战一家岭(6)第279章 密会第725章 偷袭战果(2)第171章 河口之变(上)第303章 荆楚新政(一)第624章 三路开战(3)第237章 逃第445章 大战(二)第160章 马荣成疾走拿荆门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687章 入瓮第604章 调停第484章 远东准盟友(中)第29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上)第476章 分离情报机构第62章 城内形势第519章 刺袁(下)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591章 变局第709章 不宣而战1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624章 三路开战(3)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6章 方老第661章 拖第488章 整军第293章 会第54章 你听那呼声第22章 遭遇革命新军(中)第181章 将回应城第326章 12月7日,黑风山事件第491章 目标‘特斯拉’第81章 第八镇残兵第13章 义庄(上)第553章 暂时结束第216章 战时军事总司令第184章 打草惊蛇(下)第554章 削藩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179章 招募第95章 应城某处第67章 低调第18章 密道与暗杀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654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6第六百零八章第351章 暗流涌动(上)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358章 湖北变(上)第166章 西安举义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369章 升官与报复第331章 抵达重庆第655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7第590章 引敌深入第488章 整军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303章 荆楚新政(一)第639章 中俄之战5第597章 轰炸第721章 决定国运的一战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520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第327章 离开汉阳前的准备第144章 酒宴(1)第90章 应城风云(3)第234章 战起(3)第156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