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雷霆(1)

明天去合肥考试,更新可能晚一点或无更。()过了明天之后还是补偿这两个月的更新,请见谅!

既然已经向各地分军政府机关下达了讨袁决议,军政府剩下来地工作就是现场起草一份讨袁决议和通电,纸张上说得骂的自然都只是借口,但对于保证师出有名却是必不可少地一环。同时,军委会跟总参经过了十数次的战役推演,已经确定李汉底牌全掀之下,此次讨袁护国在短时间内摧毁袁世凯的北军主力可能性在七成以上。很多人都看到了问鼎中央政权的希望,所以不少十省内名流人物如张謇之流在李汉提出配合军政府一同通电向北京发难,以形成声讨浪潮时只有少数拒绝,虽然绝大多数都没回复,但是也有不少爽快的点头应了下来。

李汉来回巡视大冶、荆州、汉阳、汉中等地亲自过问了一番物资的储备等事务后急匆匆地返回了大本营武昌。现在后勤方面已经做足了准备,要想获得他想要的政治结果就要看军队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了,战争虽然只是政治的延续,但政治何尝又不是战争的延续呢。

要开战了,军委会下了命令之后最忙碌的无疑属于将直接参与指挥的总参一众人员,蒋方震等人正在忙碌核审各路的军力跟战略安排,看见李汉来了,立即报告说:“第八师跟第十师已经基本做足了准备,第二、第四航空中队已经开始装弹,就等发动总攻的时间了。”

李汉很满意地点点头,问道:“第八师那边有多大的把握在两天内全吃掉北军十二师?”

“问题不大,南阳方向的十二师到底不是袁世凯嫡系,以老毅军为根基新组建的北军十二师毛病不少,吃空饷、倒卖军械、兵员老化、战斗力低下,就连装备虽说也更新了一些,但不要说跟我们,就是跟北军其他师之间也有差距!”对于南阳的十二师,蒋方震还是十分有信心的,他这位有心为中国训练百万国防劲旅的‘总教头’,曾经在日本时就跟蔡锷、张孝准联手对国内的各军实力都调查了一番。加上现在还有调查局源源不断从各地传回来的军事情报,无疑要比之前他们几人利用身份从清廷官方获得的消息还要更加准确。

听到此言,李汉会心一笑,“我们之前只在襄阳摆了一个旅,将第八师的主力拉到汉阳休整,便是为了迷惑北边在襄阳一线我们始终以守为主。咱们那位袁大总统老谋深算,虽然没上当仍旧将十二师调到了南阳驻守,但到底也放松了警惕,否则断不会将第五师调离了南阳调往豫西图谋咱们的陕南地区。百里先生,你说,咱们的袁总统得知了南阳被攻陷会急成什么样子?”

蒋方震笑道:“估计非气昏不可。”

众人又是大笑。

李汉突然想起了什么,心中一动,“虽说事出突然,但这一次军政府占据大势却不适合不宣而战。前段时间浙江兵变之后陆军部不是往咱们这里派遣了一队军事观察员,被我打发去武胜关前线。李济深也好吃好喝的招待了这么久,该让他们给我们帮个忙了!”

打定主意,立刻一封电报从武昌被发向了武胜关。

武胜关前线,李济深命人将几个已经被捆得如同粽子似的观察员押了过来。几个人慌慌张张,不住地哀求:“李将军,您这是做什么?”

“做什么?”李济深脸上冷笑,随即想到了什么,眼珠一转道,“李某有些事情让几位帮忙,诸位身为陆军部观察员,对我们50师(北京给予的陆军编号)的情况应该是了如指掌吧,对于我们巡阅使麾下其他部队也不可谓不熟,这次的事我看请你们来办最好。”

“李将军,有事好商量、好商量。”

“烦劳你们几位去信阳通禀一声,就说袁世凯作恶多端,已成国贼,我们国防军将起兵讨袁护国,希望借道。如果吴、曹几位将军能见义勇为,临阵倒戈,必为国家忠臣……”

李济深的话说得很随意,但几个睡得正熟突然被从被窝里扭出来的观察员已经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起兵讨袁?这可是最最要命地事情,袁世凯和段祺瑞派他们前往南下借调解浙江军变打探李汉的军力布置,不就是生怕西军弄出事端来嘛,没想到整个被人家刷了一把。几个观察员心里暗暗叫苦,这即使是能够活着回去,陆军部也绝对饶不了自己。

在枪口地威逼下,几个观察员只好任命的被迫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大军就要开拔,京汉铁路因为南北局势的骤然紧张已经停止了运营,好在李济深为他们安排了几辆马车,又有十几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护送,几个观察员跟随军队行驶,赶在明天军事行动前,应该能抵达地方。

信阳城里,雄鸡方才鸣叫了几阵,睡得并不踏实的吴佩孚便已经起了身。自从湖北那边单方面断了京汉铁路之后,领命镇守河南门户的他一直心里跳个不停,说不上是担心还是什么,总之以他镇守河南门户这小半年来对西军的研究,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令他寝食难安。老上司曹锟驳回了他的请求援兵的要求,河南省内现今只有三师驻兵,南阳十二师、豫西第五师以及信阳至开封一带的第三师。其余如白朗之流的招降匪兵改编的地方武装倒也还有近万人,可那些兵让他抢、劫生事他擅长,行军打仗尤其是防守可真是当不得一点亏,因为顺风仗还好,真是逆境打仗指不定对面一通炮打过来他就扔了武器跑了。

所以,曹锟只能一边安抚他,一边继续往直隶保定发电,希望第一军的军长王士珍能够尽快从直隶抽调援军过来。

吴佩孚知道河南省内局势一直都不安稳,毕竟这河南省早前被党人经营了两年多,加入如今曹锟才不过经营半年,虽然依仗铁血手段先后驱逐、处死上千余党逆关系不清不楚的同情者勉强控制了局面,但省内、甚至军中仍有不少同情革命者。就如同李汉不敢轻易调动新吸收皖赣湘三省原军队组建的编制一样,曹锟留下一旅驻守开封便是担心出现作乱者。

因为局势的骤然紧张,吴佩孚已经停止了军队训练,食欲并不是多好的他在早饭上犹豫耽搁了一段时间,结果等他用完了早餐,时间已经过了六点半。叫上马正要往城外阵地巡视一番,人还没走出驻军司令部就看到他的副官突然慌慌张张地前来报告,说信阳南边出现了大批军队,从番号来看是信阳对面驻守湖北武胜关的李济深部第十师。吴佩孚当场脸色就变了,湖北驻军出现在河南并且直逼信阳,这不是开战是什么?

“到底距离信阳还有多少路?”

“很……很近,从董山那边传来的消息,大军距离董山只有不足十五里……”

“什么?!”吴佩孚脸色顿时煞白了起来,“都给人家摸到了眼皮底下了,我们的探子呢,都死光了吗?”

从信阳到武胜关一代,吴佩孚至少撒出了几十号探子,更是派出了一队精锐死盯着现如今装备了飞机的武胜关。这段时间来,来自武胜关方向的飞机时常在信阳的天空上盘旋,他知道只怕自己布置的兵防情况已经悉数落入西军眼中了,因此更加警惕武胜关那边,没想到撒出了那么多的探子,最后竟然一个传回武胜关有异变的都没有。

火速来到董山阵地,负责驻守董山的荣道一已是急得坐立不安,正在那里烦躁的安排防务,一看见吴佩孚到来,赶紧迎了上去。

“大人,出大事了。对面武胜关的李济深部打过来了!”

吴佩孚皱眉,“我已经派人往开封递了紧急军报,现在情况到底如何,为什么前线的探子一点情报都没能传回来?”

荣道一只是摇头,他也不清楚前面的情况,为什么都没有探子把情报送回来。只好硬着头皮道:“大人,您看咱们这城防守不了多久,若李部全军出动,则董山失陷只是早晚的事情。还是快些请求督军派遣援军过来吧!”

董山乃死守西军北上直捣信阳的第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门户,不过就算曹锟已经将吴佩孚早前带着的炮兵第三团一并派来听他指挥。被吴佩孚安排在董山的兵力也只有一个步兵团一个炮营,虽然他还特别跟曹锟争取调了一批机枪加固了董山阵地,但要面对的却是李济深部的三个旅近一万六千人的大编制,加上又有飞机等利器,也难怪两人心中都有些没底。

两人正在担心之时,那几个被李济深派来送信地观察员已经脱离了大部队在几个士兵的驱赶下速度增加了一些,很快到了董山脚下,给已经进入阵地警戒的第三师的北军士兵发现,强行押到了山上的守军指挥部。

“大人、将军,我们是自己人啊、自己人啊!”这几个观察员可谓倒霉透顶了,昨晚被李济深的部队捆了在马车上跟着颠簸了大半夜,刚刚在前面被松绑了就跑到董山来,又给北军的士兵给捆了起来。

“自己人?”吴佩孚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你们是谁?”

“大人,卑职等乃是是陆军部段总长派往湖北的军事观察员,前段时间给南疆巡阅使打发去了武胜关,正巧陆军部也希望咱们弟兄留意下武胜关的防务。谁料到了那武胜关时候卑职等便被软禁了起来,虽说不曾受到虐待,但除了固定营房连军营大门都没出过。直到昨天深夜那对面武胜关守将李济深命人将卑职等捆绑抓起,不由分说便随军出动,还要我等给几位大人带来一个口信!”

以吴佩孚的身份也是知道有观察员这回事,将信将疑地命人将人松了绑,“到底什么口信?那湖北的军队为何踏入我河南省内?”

“我们正是为此事而来,大人快快通知大总统跟段总长,就说那南疆十省巡阅使李汉已经造反啦!”

“啊!”这一声不说不要紧,一说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吴佩孚、荣道一都给震得手脚一阵冰冷。

紧接着,这几个就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有关李汉部讨袁动向和所谓地护国、军解释了一通,最后还来了一句:“那李贼还要卑职等给两大大人带话,就说倘若八点还不解除守备放‘护国、军’北上,他们就要开火了。”

吴、荣二人几乎是同时脸色猛变的从怀中掏出怀表,仔细看向那怀表上的时间,赫然已经是七点一刻!

“你们几个说的是不是真的?”荣道一怒吼道,“谎报军情可是死罪……”

几个观察员急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一个劲地拍胸脯表示绝无假话。

“完了……”吴佩孚身子一软几乎跌坐在地上,李汉起兵造反这么大的事情他如何不知道有多重要。随即又“霍”地站立起来,“快,快来人,快给开封发报,不不不,直接给北京发报,给段总长发报!给大总统发报!”

事关西部这个庞然大物,那已经不是他这个小小的一旅将领能够左右的了。两虎之争,还要总统府里的那位费神了!

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500章 国外国内第20章 逃脱第107章 摩擦第543章 詹天佑第45章 攻陷楚望台3第259章 圈套第527章 和谈(一)第236章 证据第687章 入瓮第661章 拖第474章 和谈第429章 站队第429章 站队第432章 倒袁风起第366章 蒋方震与忙碌的日子第114章 内忧外患(2)第527章 和谈(一)第六百章第504章 护国肇始(下)第553章 暂时结束第604章 调停第352章 暗流涌动(下)第619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4)第345章 资本积累与将往重庆第265章 重火力网压制第623章 三路开战2第465章 芜湖陷落第728章 辽东恶战3第19章 暗杀奎盛第472章 半自动步枪与谈判第730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第589章 布置与阴云第535章 进京第四百六十八章第149章 恶战一家岭(1)第67章 低调第289章 以杀止杀第298章 河南举义第124章 杜家妥协第227章 密议(下)第520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第172章 河口之变(下)第674章 刹不住的马车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75章 紫禁城内(中)第三百九十六章第238章 谷城之战第573章 山东危机(5)第380章 最后准备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646章 反攻1第221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中)第498章 不惜开战(下)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430章 人心第203章 接触第152章 恶战一家岭(4)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8章 马贼来袭(1)第216章 战时军事总司令第102章 鄂中革命军分政府第321章 动第259章 圈套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229章 乱局第301章 劝进(上)第184章 打草惊蛇(下)第628章 捷报频传3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278章 罪己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5章 招待第124章 杜家妥协第206章 又一份不对等的提案第714章 不宣而战6第490章 行动代号‘狩猎’第149章 恶战一家岭(1)第472章 半自动步枪与谈判第84章 进城第516章 京汉陷落(下)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453章 大战(完)第180章 工作餐第328章 四川变局第531章 应对(上)第45章 攻陷楚望台3第198章 礼和洋行第243章 局变(3)第185章 任务第621章 日本第492章 拉开阴谋的大幕第462章 桌下3第335章 成都战役(一)第599章 毒气第486章 孔昭绶案与国会第409章 诉状与刺猬第196章 ‘中国之声’定刊第445章 大战(二)第1章 货币金融情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