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走向和谈(中)

自从袁大总统在东交民巷英使馆区门外被炸死后,使馆区就加强了戒备,各国借口保护使馆,纷纷增兵使馆区,使这里的外国军队数量增加了一倍。对于洋人的借势扩军的举动,目前掌握了北京局势的段祺瑞睁一只眼闭一睁眼,没有就此事进行表态。因为大总统府等一众政府机关距离使馆区只有一段短短的距离,至此国内局势糜烂的时候,与其说一众北京高官相信陆军部跟拱卫军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倒不如说他们更相信洋人的实力。

茶馆里的人猜测着马车里乘客的身份,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完全猜对,因为那马车车厢内仅坐着三个人,中华民国内阁总理孙宝琦跟英国驻华新公使巴尔特以及公使馆翻译。

当然翻泽只走出于外交上的繁文缛节的需要,先不提新公使巴尔特曾在就任上海领事期间认真学习过一番中国话,根本就不需要翻泽。那中华民国内阁总理孙宝琦也曾经出任驻法公使,后还兼任驻西班牙公使、就任驻德公使,也是精通数国语言。因此两人之间的交流其实完全不需要用到翻译。

此刻,两人正在使用英语直接交谈着。

“总理阁下,贵国当前的局势已经到了什么糜烂的地步,尚且需要一位强权人物才能收拾这般局面。无论如何,我认为阁下理应该与段将军商议一番。贵国南疆巡阅使已经明确表达了诚意,他也一样认为不应该继续打下去。我国前公使朱尔典阁下现在汉口就任汉口英领事馆领事,他向朱尔典委婉转达了和谈的诚意。并且已经督促前线停止了进军。不过段将军单方面要求对方退出河南、山西,将控制区域维持在战前我们认为可能性并不大。”

巴尔特喜好古巴雪茄,他从随身携带的银质烟盒中拿出一根雪茄,向前递了递但孙宝琦礼貌的拒绝了。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巴尔特拿出了火柴,微笑着摇晃了一下。

“公使阁下请便!”孙宝琦微笑着说道。

巴尔特点燃了那根雪茄,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然后缓缓吐出。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烟草香,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总理阁下,目前,是贵方没有和谈诚意!”

巴尔特在护国之战开始前便有了充当中间人为南北双方调解的意思,本来他都以为这一次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说服李汉选择和谈了,甚至为此已经考虑要不要就缴获的雷击炮作势,以暗杀袁总统的幕后黑手逼迫他走上谈判桌上了。却没想到他还没做足准备,武昌那边已经向朱尔典委婉转达了和谈诚意,随后单方面下令已经攻陷了邯郸、开始囤积娘子关的军队停止动作。当然,被困于洛阳的第五师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惨败的命运,在靳云鹏第三次拒绝投降之后,马荣成接到了武昌的指示下令航空中队对洛阳第五师进行轮番轰炸,在轰炸持续了两天之后,靳云鹏最终还是在手下军官的威胁下不得不宣布投降。而此时,第五师已经在持续了数十次的轰炸下只余不足三千人了。山西省内也是一样,三日前太原陷落,山西第四师、十一师狼狈逃窜各处,熊秉坤的第五师攻陷了太原之后,一样下令清缴各部溃军,山西省内北军不死既降,山西省内的北军也遭到了覆灭式的打击。

不过虽说护国军还是有诸多的小动作,但到底已经停止了兵锋,没有再对直隶发动进攻,民国国内本来因为大总统的被炸而进入临界点的危局也暂时平衡了下来。全国都在等,在等新的政府跟新的最高层尽快决出,在国内局势彻底糜烂之前。

巴尔特说得没错,李汉的和谈诚意足够了。作为战场上的胜利者,主动停止了进攻接受和谈已经是一种少见的施舍了。尽管他本人跟英国都不希望那个年轻人的势力获得进一步的扩充,但眼下英国十分不希望因为最高统治者被炸加民国国内局势的复杂变局,导致英国彻底失去了对远东这个面积最大的国家高层的影响力。所以,现在是不是李汉派人炸死的袁世凯已经不重要了,现在这个国家必须要重新洗牌重组,在英国的那位对手们没有下定决心干涉并争夺这个国家的影响力之前。

“总理阁下,请恕我直言,贵国的前途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岔路口,以后的政局将向何处发展,或许就看此次南北谈判了。在我看来,如果能够利用这个谈判机会将真正的宪政制度确立起来的话,那么,贵国将彻底结束强人政治局面,实现真正的议会政治!这对贵国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巴尔特说道。

孙宝琦皱眉点了点头,说道:“公使阁下所言我也知道,只是我国国内现今局势已经失控,现在这北京城...说话的还是段总长,倘若他不点头,我这个萝卜印章就算是通电接受了和谈,兴许晚上就要被赶下台了!”

巴尔特也知道北京的局势,“那贵国副总统呢?可否让贵国副总统先暂行接任大总统?”

欧洲各国,元首意外身亡临时之间都是由副职接替的。只是民国局势与国外不同,孙宝琦迟疑一下,道:“这...恐怕我还要跟段总长询问一句,公使阁下,我国自辛亥年兵变之后,武夫的权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文人。这事我还要跟段总长协商一番!”

黎元洪虽说以前也有些权势,但在北京城内,他终归不过一个应声虫,虽说有资格暂行接任大总统,但绝对不能叫各方势力满意。

当然孙宝琦之所以这么一再将责任推卸到段祺瑞身上,却也是有原因的。最近北京城内段祺瑞一个军管令下几乎掌握了全部北京政府大权,他现在与其说是内阁总理,到不如说是外交部长更合适一些。除了帮助段祺瑞传达一下他的意思跟指令外,他根本没有任何权利。是的,还不如袁世凯被刺之前。

权力受到限制,孙宝琦说不恼怒是不可能的。他最近甚至因为段祺瑞的强硬干涉内阁的事情,已经跟段祺瑞之间闹得十分不开心了。尤其现在段祺瑞对内阁的事情表现的过分‘关心’,似乎对于控制内阁表现的十分感兴趣!以孙宝琦袁世凯亲家的身份,他最近却准备给段祺瑞这个武夫一点还击,比如...在北京这个混乱的当口,他跟几位同样不忿段祺瑞过分干涉内阁的其他总长、次长一同宣布辞职。

不过,在那之前他还需要做一桩事情!

他抬起头,坦言的看向巴尔特,“公使阁下想必应该知道,目前北京城里一切都是段总长说得算,他是武夫出身,不但掌握陆军部也掌握了拱卫军跟京津附近的军队控制权。昨日段总长已经派人接管了造币局,财政部跟中国银行、国库都在段总长的控制下。孙某虽然名为中华民国内阁总理,实际已经没有了任何权利。所以,眼下最好的方案一是寻找一位北洋元老顶替孙某任这内阁总理,又或者您亲自去跟段总长谈!”

巴尔特皱眉,段祺瑞是北洋军中少有的几位对一众洋人极其不待见的将领之一。袁世凯尚在的时候,他便强硬的拒绝了几次英国向北洋军中派遣观察员,更是曾经多次向袁世凯提议驱赶、削减东交民巷的列强驻军,对列强表现的极为强硬。跟这样的人很难打招呼,至少巴尔特便认为段祺瑞并不符合英国的需要,从一开始他便没有考虑过扶持这位同样对英表现强硬的将军。

他将雪茄塞进嘴里吸了一口,方才吐出一个烟圈,“总理阁下的意思是?”

孙宝琦显然已经有了主意,他压低了声音,“我认为当前要收拾北京的乱局,还应该请几位在老北洋里有威望的人出山,我看段总长似乎对内阁总理十分感兴趣,只是和谈在即,他若就任了内阁总理,难免会对和谈造成一定的不利,而黎副总统又不能约束北京的局势。不如现在就请两位曾经的北洋旧臣出山,也好对段、冯几人有些约束!”

他知道北京之所以还能维持现在的局势,多半都是面前这人跟他背后的英国在努力,因此也把英国当成了主心骨,没有隐瞒自己想法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巴尔特已经反应过来了,朱尔典那边盛宣怀已经拜访过了他,并且双方之间还达成了一些默契。朱尔典在华多年,盛宣怀这位早年的北洋元老,他如何不认识,虽然关系没有袁世凯那么好,但终归不是一次都没合作过。比起段祺瑞,很显然英国对推盛宣怀上位更感兴趣。

“我认为可以请徐世昌徐老大人跟盛宣怀盛大人出山,他二人皆是北洋元老,若能出山必然能够约束北洋如今的局势!只是盛大人现在的名声多少有些不美,不如先请他二人负责南北和谈,日后由徐大人就任内阁总理,想必段冯等诸将军也不能说什么了...如此我们有了缓冲的时间,也好从容应对,收拾当前局面!”

孙宝琦到底不是北洋系出身,官宦世家出身的他天生就跟草根出身的北洋不对路,袁世凯尚在的时候,他有袁世凯亲家跟外交部长两重身份,内阁总理倒也勉强能坐。只是现在袁世凯一去,北洋系争权的过程中,他很明显是最大的几个目标之一。

“当前...尽快和谈才是关键!”

一句话,结束了短暂的会商。

车子内顿时沉寂了下去,两人都在思考!

———————————————————————————————

第141章 三个坏消息(上)第252章 图谋武胜关第587章 照会第201章 下雨了第136章 肮脏的政治(完)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120章 汉口来的盐商?第672章 俄国十二月革命第4章 方老先生第544章 年轻的哈里曼(上)第615章 应对第715章 不宣而战7第534章 防第565章 一触即发1第124章 杜家妥协第656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8第236章 证据第512章 日本第512章 日本第326章 12月7日,黑风山事件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199章 刘伟元来访第737章 骂名我来当2第578章 青岛之战(2)第495章 浙江第125章 买命情报第422章 大战的硝烟第630章 攻陷库伦2第168章 又见阴谋(中)第84章 进城第106章 武昌之议(下)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334章 动第4章 方老先生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352章 暗流涌动(下)第14章 义庄(下)第80章 汉江之上第330章 恶战第550章 战车第291章 变(2)第152章 恶战一家岭(4)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93章 李大总统的算盘第452章 大战(九)第619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4)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64章 捧杀第417章 四川盐务(二)第683章 军事会议上第524章 走向和谈(下)第242章 局变(2)第201章 下雨了第489章 扩兵与整军第312章 资州军变第727章 辽东恶战2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第321章 动第104章 宋卿唱戏袁公登台(下)第209章 汤黎之谋(上)第183章 打草惊蛇(中)第552章 海军之春第99章 盐业(4)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494章 尔虞我诈第52章 攻破总督府第六百章第190章 一网打尽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3第182章 打草惊蛇(上)第388章 来与去第258章 夺关(下)第183章 打草惊蛇(中)第434章 大战前的准备第707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3第284章 血战光化第671章 拖第49章 中和门阻敌第257章 夺关(中)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82章 步步为营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146章 酒宴(3)第38章 蝴蝶效应第452章 大战(九)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134章 肮脏的政治(中)第505章 雷霆(1)第六百二十二章第717章 不宣而战9第420章 三年计划(下)第五百六十一章第399章 吞并甘肃(二)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559章 本位与纸币第39章 控制工程八营(上)第214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