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战车

彻夜长谈自然不可能了,尽管彼此之间有许多的问题,不过到了凌晨两点前后,看到唐绍仪、汤寿潜等几位都已经哈欠不断,就连这些天来日夜兼程奔波北上的孙黄二人也神色十分困倦,李汉果断的终止了夜谈,叫来了一队队的护卫,将诸位总长送回了各自住处,仅留下孙黄留在他的总统府上休息!

5月的天北京已经彻底走出了春寒,逐渐有了一丝夏天的味道。这一天大清早,一辆马车驶出了总统府,在一队全副武装的军士的护卫下,往东交民巷的德使馆区驶去。

礼和洋行可以说是远东最著名的德资企业,是汉堡轮船公司、德国克虏伯炼钢厂、蔡司光学器材厂以及美国古特立汽车轮胎等的代理商,以进口德国重型机械、精密仪器、铁路和采矿设备以及军火闻名。自庚子年在北京成立了分部之后,借助着清政府编练新军跟德国制造的精良品质,仅仅十多年的时间,礼和洋行北京分部便拥有了仅次于上海公共租界规模,超越了天津分部。

礼和洋行北京分部的经理巴鲁特待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已经许久了,他是辛亥年才从近东土耳其被调往这个古老的国家。作为礼和洋行北京分部的经理,他从没有像今天这么坐立不安过。因为一个小时前本国公使馆临时传来消息,不久后民国大总统将会亲自前往礼和洋行,与洋行商谈一笔军工机械采购。

本来这只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来自公使馆的几位武官,他们已经明确的告知了巴鲁特,公使阁下将在不久后抵达礼和洋行并借用他的办公室。很明显,那位民国年轻的大总统跟公使有些密议要谈,而仅从双方甚至为了隐蔽不在德国公使馆内进行便知道了。

别看礼和洋行在中国跟远东表现的十分强势,实际上在德国国内,尤其是在面临德国政府的要求之下,他根本没有一点反抗的能力。或者说礼和洋行的经理巴鲁特自始至终便没有要反抗的意思。在同几位武官之间默契了一些回答之后,他便被带了下去,把自己的办公室让给了随后到来的老者德国驻华公使穆默。

“尊敬的公使先生,今天我们是否能够同那位大总统达成一致呢?”一个带有浓重鼻音的声音突然响起,将在低头思考的德使穆默从沉思中给惊醒过来。

穆默转头看着坐在办公室内沙发上穿着的一个四十多岁穿着普通武官服饰的中年男子,脸上微微带上了一些笑容,“埃尔文将军,请相信一个在远东待了多年的老外交官的眼光,我相信我们很快将会达成一致的!”

坐在他对面的那位被他称之为埃尔文将军的中年男子是新从国内抵达远东的军方来客,今年三月李汉在远东投入战车这种新式武器,对袁世凯的北洋集团军队造成严重的损失之后,德国公使馆第一时间将从李汉手上拿到的第一手有关战车的大致性能跟在前线拍摄的一些突击照片传送回了国内。不出意外,战车这种陆战利器立刻引起了德国军方尤其是陆军的喜爱,尤其是在得知其成本只比一门77mm口径的德军装备速射山炮略高一些的时候,德国国内自德皇到陆军部的各位将军兴奋了,立刻便将刚退伍的兴登堡上将的侄子埃尔文少将派往远东,他获得授权,无论付出什么的代价,务必将中国人设计的战车带回国内。

德国虽然承诺无论什么代价都要将战车带回国内,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什么样的条件都能接受。比如之间,李汉一开口便要求德国将其在远东舰队内的那艘04年建造、08年服役的1.2万吨的格奈森瑙号重巡洋舰跟另一艘3500吨级的轻巡洋舰埃姆登号转让中国,除此外德国为了获得他的麾下军工设计的这种陆战利器,还要额外向其免费提供200门77mm口径速射山炮。

李汉的这要求在德国国内看来便十分过分,也因为此,双方从三月一直围绕战车的技术跟样车转让进行谈判,一直到现在都没能达成共识。

穆默到底是个老谋深算的外交官,他在远东待了多年,对于远东的局势把握的很稳。当前民国的政府谈不上稳定,尤其是东北跟外蒙,这几个月来日本跟俄国一直都在东北外蒙搞小动作,只不过现在举国都被日本人在辽东半岛的增兵问题吸引了过去,而政府也暂时的对俄国人在外蒙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睁眼罢了。

“现在是那位李大总统有求于我们,他必然会选择主动让步!”

穆默对于自己的判断十分有信心,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来,李汉的态度明显越来越软,先是放弃了向德国要求的火炮,随后也在对格奈森瑙号重巡洋舰的要求上松了口,已经不再要求这艘德国远东舰队的第四主力战舰了。双方在默契中不断的达成妥协,如果是李汉想要在最近便解决了日本在东北的军事威胁,那么,他必定会在近日便彻底向德国妥协。

发现对方的脸上已经布满了焦急的神色,穆默只好将远东的局势与他详细的介绍了一番,然而才道:“就是这样,埃尔文将军。倘若民国不想失去这么最后一个外交威迫日本撤兵的机会,他必然要在今天同我们达成妥协!”

听了他的分析之后,埃尔文眼中精光闪闪,询问:“听说那位李、总统答应中日开战,我国站在偏袒中方的立场上,便能代替日本获得在辽东半岛的全部特权,那么,我国是不是不应该配合其对日本施加外交压力,而应该改为推动中日交战?”

“绝对不行!”穆默对于这位年轻将军在政治上的无知吓了一跳,他也顾不得他的面子,连忙开口否决了。

“将军阁下,中日若开战,输的必然将是中国,中国海军无防,来自日本的海上力量可以随时随地从各地地方登陆,将他们的军队源源不断的送到这个国家的陆地上。而且一旦开战,俄国也定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皇帝陛下跟国内是绝对不能允许我们在远东的利益缺失,我们在现政府身上有着太多的利益,断不能有任何失误。而且,那位聪明的大总统并没有将所有的筹码全压在我们身上。事实上,最近他跟英国、美国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起来。美国倒也罢了,但是最近现政府向英国采购了数十组机车,这些订单之前一直都是被我国跟美国获得。我听说英国人在海关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据说同意了将中国高层增加到四成,同时增加一位中国籍的副总税务司。我们必须要看到,随着李汉的位高权重,我们的对手也在积极拉拢着他。所以,就算是我们放弃了在这个时候帮助他,英国人跟美国人也不会坐视日本在远东的影响力继续增强,出手帮助他已经基本成为定局!”

德国人一贯的严谨,让埃尔文没有为自己的错误狡辩。他只是点了点头,在穆默说服了他之后便果断的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汽车已经发明了几十年,甚至埃尔文就有一辆戴姆勒公司生产的列普里加汽车。不过以现在人们对汽车的认知,只认为汽车是奢侈品,最多是运输和代步的工具。但是从没人想象着,将一枚37毫米口径的火炮安在汽车的地盘上,将车轮换成履带,并且装备具有平均1218毫米的装甲板,战车便这么诞生了。

“中国人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早提出‘战车’这一概念的,不仅在我国国内,甚至在英国、在法国跟意大利都有很多机械跟发明家提出过这个概念,只是一直以来,受限于想象力跟财力,这一设想中将会成为陆地新战神的武器,一直都只能停留在稿纸跟想象之中。”

发现了战车的实用性之后,很明显德国国内做了一番努力,埃尔文脸上紧张了起来,“公使阁下,国内又一次的催促我们必须尽快了。尽管这并不是个好消息,但是我必须告诉您,英国人使用了潜藏在我国军中的几个间谍,恐怕已经开始怀疑我国并没有掌握战车生产技术,而真正的战车技术来自中国人,倘若总参谋部的猜测将成为现实,那么,我们必须考虑,中国人能在英国的拉拢、诱惑跟压力下坚持多久不将战车的生产技术透露出去了!”

“什么?”穆默一惊,旋即脸上也跟着严肃了起来,“您说得对,将军阁下,这的确是个大麻烦!哦,真该死,倘若能再给我一点时间,我必然能让中国人松口,现在看来,要做出让步的不止他们了!我们也一样!”

“是的,阁下!”

两人正交谈中,一个武官敲门走了进来,“公使先生,大总统的车队到来了!”

两人对视一眼,穆默道:“我们不便出去,请巴鲁特阁下出去待我们迎接大总统的到来吧,等会我会亲自送上歉意!”

“是!”

李汉跟他的贴身副官很快被请了进来,他此次出行带的人并不多,因为涉及到跟德国人之间的机密会谈,所以他也仅留下了一人用于记录。

“公使阁下,没想到我们再一次的见面,会是在这个地方!”

“请允许我向您转达我最真诚的歉意,总统先生。我不得不很遗憾的告诉您,我的武官在公使馆内抓捕了两位向其他国家出卖情报跟信息的叛国者,恐怕我们之前的碰面已经被我们的敌人探知,这可能将给您的计划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在没有排除并彻查清楚公使馆内是否还有其他国家的间谍之前,我们需要谨慎一点!”

李汉自然是满口答应,双方因为之前已经有了多次的接触,所以这一次也很快的进入了谈判之中。

“公使先生,将军阁下,有了之前的一些商谈,我认为我们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寒暄,直接进入主题吧。作为当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拥有生产战车技术,并拥有战车投入战斗使用全部数据的国家,我仅代表民国,可以就战车向我们伟大的盟友德意志帝国进行技术转让。但是考虑到来自设计跟实验方面,我国投入了巨量的资金跟人力用于实验,也希望能够从贵国得到一定的补偿!”

“这是自然,总统先生。贵国有一句俚语,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深以为然。我国目前在欧洲面临着强敌的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也要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只要贵国的要求并不算过分,我都可以做主应下来。”

李汉脸上一正,“我国之前曾经有过一些要求,贵国虽然一再拒绝却不能否认我国所产战车的优秀。当前我国面临着极其不利的危险局面,日本、俄国在东北、蒙古地区连续增兵,大有趁我国现在羸弱出兵中国,割占我国领土的意思。中德两国乃是盟友之邦,理应该合作共赢,共同迎接来自日本跟俄国的威胁。我国有意日后将在外蒙跟东北驻兵二十万,只是外交上压力很大,同时国家财政也断难支撑的起,还需要来自贵国更多的支持。有关战车的技术转让,我提议,贵国向我国转让‘埃姆登号轻巡洋舰’以及‘纽伦堡号轻巡洋舰’用于补充我国羸弱无防的海军,除此外,增加一条12缸250马力航空发动机生产线及技术人员并全力支持我国应付现在的东北危机。作为补偿,我国将向贵国转让两款战车全部技术,并向贵方提供各式战车样车十辆,同时,向贵方提供四百辆未装备武器、装甲板使用普通履带的原车,相信以贵国的军事跟工业实力,必然能在一年内完成这批战车的改造。贵方意下如何?”

放弃了他最眼馋的德国制造的新式重巡洋舰而改为选择了两艘半新的轻巡洋舰,李汉说不心痛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为了能够令德国松口,向其转送一条12缸250马力航空发动机生产线,并配合中方逼迫日本退兵,一些必要的亏他还是要吃下的。从12年开始涉足拖拉机的生产,到今年,仅靠成都拖拉机厂完成扩建后一年三千辆拖拉机的生产力,目前便已经积攒了为数不少的普通战车原车,以中方现在的技术跟特种装甲钢上的短脚,短时间内战车的年产量很难突破两百到三百辆,大量向德国提供一批原车武装德国,也在他的战略规划之中。

瞧见穆默虽然心动却还有些犹豫,他道:“两艘轻巡洋舰对于贵国而言总价值不过区区三百万马克,我国在飞机的研究上颇有些经验,倘若得到了贵方提供的发动机生产线,未尝不能尝试着在战事不断的远东生产出更加先进跟有威力的战机并投入战场进行试验。我代表中方向贵国保证,一旦研究出了更加先进的新战机,必然首先我们的盟友德意志转让相关技术,阁下以为如何?”

穆默二人对视一眼,方才点了点头,“成交!”

第355章 大变局前第六百三十七章第48章 炮八标据守中和门第678章 文化运动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258章 夺关(下)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661章 拖第220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上)第64章 捧杀第115章 扫平内患(1)第346章 联合盐业成立与北使碰面第75章 紫禁城内(中)第197章 卡伦?比利斯?韦伯第63章 武昌城内战事结束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477章 战后新气象第118章 扫平内患(4)第159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5)第598章 末日临头第344章 交锋(1)第508章 雷霆(4)第258章 夺关(下)第750章 和谈(完)第392章 拉萨战役(完)第20章 逃脱第526章 归降第344章 阴谋与导演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44章 攻陷楚望台2第671章 拖第531章 应对(上)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281章 信阳动第253章 誓师夺关(上)第633章 中俄之战1第153章 恶战一家岭(5)第252章 图谋武胜关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554章 入京第687章 入瓮第129章 落魄的骗子(中)第618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3)第331章 抵达重庆第193章 三府合并第415章 西巡第301章 劝进(上)第652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4第154章 恶战一家岭(6)第489章 扩兵与整军第330章 恶战第273章 喜讯!捷报(下)第514章 先兵后礼第733章 新竹血战2第124章 杜家妥协第146章 酒宴(3)第737章 骂名我来当2第369章 升官与报复第704章 吹响了战争的号角第636章 混乱的中亚第45章 攻陷楚望台3第728章 辽东恶战3第596章 反攻第646章 轰炸第17章 意外收获(下)第342章 1911年的最后一天第182章 打草惊蛇(上)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272章 喜讯!捷报(上)第299章 枝江(上)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158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4)第581章 青岛之战(5)第184章 打草惊蛇(下)第六百零八章第551章 妥协第575章 妥协与应战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201章 下雨了第273章 喜讯!捷报(下)第688章 行动第2章 这里是哪?第470章 结束第362章 余波(中)第74章 紫禁城内(上)第145章 酒宴(2)第731章 金州破第136章 肮脏的政治(完)第153章 恶战一家岭(5)第555章 劫第740章 抉择下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479章 永不合作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五百九十五章第376章 会第90章 应城风云(3)第655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