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重大事件

6月30日,美国政府对外宣布将向中方移交四艘弗吉尼亚级战列舰,这四艘分别建造于世纪初02-04年前后的老迈战舰尽管在世界各大海军强国眼中已在无畏舰出现后落伍,然后,依旧能够轻易左右一些小地区的军事格局。也因此,日本政府自从得到了美国将向中国出售几艘老式战列舰的时候便没有停止向美国抗议。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甚至一度集结,一度逼近马尼拉跟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属地--关岛。尽管此时美国在关岛上仅仅驻扎了一支不足百人的军队,但面对日本赤果果的军事威胁,更加令国内孤立主义占了上风的美国政府坚定了要在远东地区扶持中国这个与日本有世仇的国家,以便令日本无力分心威胁太平洋。因此,美国政府强硬的无视了日本国内的不满跟威胁,甚至借口中方海员不足,从美国海军中暂借3800多名海军士兵及军官,驾驶四艘弗吉尼亚级战列舰前往远东中国。当然中国、政府将为此付出一笔不菲的薪酬。

7月1日,土耳其在英国购买的战列舰“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原巴西海军向英国采购的“里约热内卢”号)从埃尔斯维克转移至沃克尔的新船厂开始栖装。两日后,担心土耳其海军的扩张将会遭到土耳其报复的希腊政府要求德国加快其在1913年订购的“萨拉米斯”号战列巡洋舰的建造进度。巴尔干地区战云浓郁!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在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作为假想敌,激起塞尔维亚人民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7月11日,结束了同中国使团之间的交流跟协商,同中国签订了‘奥中维也纳合作协议’的奥匈帝国武装部队检察长、哈布斯堡王朝皇储弗兰茨斐迪南携俏夫人家索菲肖特克女公爵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遭塞尔维亚暗杀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枪击身亡,史称“萨拉热窝”事件。正在夏季别墅休憩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得知皇储遇刺的消息后,年迈的皇帝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因为这种事,在他的生命当中已经不是第一回了。

“太可怕了!”他喃喃地对自己的侍从官说道,“触犯全能的上帝是不能不受惩罚的,上帝用他的手恢复了我不幸未能恢复的秩序。”

他的侍从官当然明白他的皇帝陛下在说什么。

尽管皇储夫妇的遇刺身亡是一场可怕的悲剧,但却为哈布斯堡王朝所面临的皇室危机提供了“合乎需要”的解决办法。越老越迷信神明存在的奥皇约瑟夫一世在这里对他的继承人以犯贵贱通婚之罪来反对皇朝而遭到“上帝的惩罚”表示了极大的敬畏。同时,皇储的去世,也为奥匈帝国提供了最好的借口,最差插手巴尔干半岛又合情合理的借口。

而当天较晚的时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是在康斯坦茨原‘齐柏林飞艇公司’视察时获悉这个消息的,当时他正在视察军方注资刚刚完成了飞机生产线改造并已经更名为‘齐柏林飞机飞艇公司’。而根据军方及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的报告,未来的‘齐柏林飞机飞艇公司’全力生产将拥有制造月产超过一百三十架飞机的能力。

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是威廉皇帝的好朋友,威廉二世得知了这个可怕的消息之后,脸色发白的匆匆结束了对‘齐柏林飞机飞艇公司’的视察,着急的坐上了返回柏林的火车。

很快,表示同情的电讯来自世界各地,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发来了慰问电报,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宣告他的宫廷默哀三日,日本大正天皇也宣布默哀三日。尽管心里说不出来的欢喜,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出于外交立场,他也宣布自己的宫廷将为斐迪南大公之死默哀三日。

7月11日,奥匈帝国皇储夫妇遇刺。对于大事件的到来,李汉其实心情十分复杂。因为时差的关系,发生在欧洲的这一场巨变,调查局将情报送到他手上的时候已经是12日的凌晨,夜已是大深时分。挥退了他的新侍从官第三次建议他去休息的提议,他打了一个哈欠。日本朝鲜总督跟关东州总督已经在六月初从日本国内结束述职返回了。六月下旬日本国内往朝鲜派遣一支船队运输了一批物资过去。同时朝鲜及关东驻军巡逻兵几次试图靠近中方阵地巡视,甚至故意寻衅,小动作不断。调查局从日本发回来的情报一封比一封更令他感觉棘手,尤其美国政府决定将向中国移交四艘老式战舰加强中国海军实力后,日本国内,对于中国新政府不满的呼声已经彻底压倒了反对派了,若不是目前萨摩藩的几位大佬还没有点头,只怕日本已经迫不及待要武力摧毁在‘建设强军’上表现出极强意图的新总统李汉跟他的过渡政府了。

在这种危机下,他又如何能够睡得安稳,目前国内百废待兴又连年大战,财政上纵使有来自海外的黑金,但军事上的差距不是一点两点的前瞻性便能抵消掉的。有一点他不得不承认,中国现在跟日本之间的差距很大,对,非常大。

当他的侍从官第四次敲响他的办公室的门进来时,李汉面上已经有了些许不悦色了。他刚要说话,却不想他的侍从官便着急的将一封刚送到秘书室的电报放到了他的桌子上。

李汉本来还有些漫不经心,拿起看了一眼之后一下忙站起身子。

“立刻去请参谋部蒋总参谋长,警务李总长、外交部陆总长到我办公室来!”

“是!”

他的侍从官虽然奇怪大总统的表现,但还是认真的将他的命令记录下来,在大半夜前往三处府邸,将三人唤来总统府。

7月12日,经过了一天的传播之后欧洲一条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奥匈帝国的王储菲迪南大公和他的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的民族狂热分子枪杀,借以表明这个巴尔干民风强悍的国家意图摆脱奥匈帝国的控制和影响的姿态。巴尔干从上个世纪末就是欧洲局势的火药桶,不管是奥匈帝国,还是他们背后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是英国、法国还有俄国,所有欧洲的强权势力都纠缠在其中。这里是中欧同盟国的软肋,也是民族问题最复杂的地区。奥斯曼土耳其这个将死的大帝国的祖先们留下的丰厚遗产,让所有掺杂在其中的政治势力都红了眼睛。俄国眼馋这里的黑海出海口,掌握了这里,就可以轻松将影响力伸向地中海,并且进一步加强在近东地区的影响力;英国要借用这里屏障他们的近东势力范围;法国要维护他们在地中海的霸权;德奥两大中欧强国后者希望吞并了巴尔干以恢复‘神圣罗马帝国’时代的荣光,而德国更是要稳定这里的局势,一是可以联络土耳其,稳定自己的侧翼,切断英帝国的印度——苏伊士——地中海生命线;二来把俄国封锁在伊斯坦布尔海峡(又名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内。复杂的政治局面,导致这里的一小点火花就可能酝酿成一场大战,更别说现在欧洲整个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兵营!

无数的欧洲人在这个时刻只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大战就要来了。辉煌了三百年的欧洲,就要因为这场大战从巅峰跌下来。他们所缔造的黄金时代,也许就要因为这场战争而终结!

这个消息传到远东,给了这里或者跃跃欲试或者野心勃勃的人不同的感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李汉第一时间拿到电报纸的时候,自己在办公室内叹气十几分钟。历史还是按照他巨大的惯性在向前运动!一战是中国等待的机会不假,可一战同样也是一场大危机!失去了欧洲列强在远东的牵制力,他便要豁出一切,去面对那没有了顾忌的日本巨兽了!这份压力,沉甸甸的压得他几乎连呼气都有些困难了。

历史上的欧洲强国正式开战还要一个多月,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眼睁睁地在盼着这个机会啊!也许安静的日子恐怕很快要过去,这个国家上空还没完全散去的硝烟味,又要重新浓郁起来了!

正如李汉所担心的那样,萨拉热窝的枪击事件传到了日本,同样是惊起了滔天巨浪。特别是军队中的少壮派,更是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一直都在苦心追求的远东的新时代眼看就要到来了!参谋本部部员多田骏大尉得知这个消息激动地抽出心爱的军刀不断用崭新的绸布擦拭;陆军少将、步兵第9旅团长白川义则携带宝剑鞠箱丸往陆军省外绝食静坐,要求日本趁此天佑日本之机出兵东北吞并满蒙;同样的闹剧者参与者尚有第12师团长兼朝鲜驻屯军司令官--安东贞美中将,他在最短时间内发动12师团全体将官亲书血信送往国内,要求为大日本帝国之昌盛先下一功;疯狂的还有日本陆军大将兼军事参议官--载仁亲王,这位在日俄战争中一战成名的军事扩张狂人早就不满大正天皇登基之后被解除了军职,不但亲自前去游说天皇,更是接连排放山县有朋等诸位陆军元老,好战扩张的野望暴露无遗。

这也不怪日本,日俄战争虽然令日本奠定了世界强国的地位,但这个强盗国家却并能从战争中得到一分钱的战争赔款,反而为之付出了高达数十亿日元的巨额经费,区区缴获的那些俄国战舰远远不能弥补。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内经济持续倒退跟停滞多年,加上日俄战争后日本在远东扩张的太快已经引起了白人至上的欧美各国的警惕,纷纷或明或暗的打压跟掣肘日本的发展。日本这个国家虽然世界者。他们很清楚,只有欧洲各强国无力顾及远东,他们才有扩张的机会。

日本素来鄙夷美国,认为这个国家就那么点陆军,若不是海军跟国内工业强盛,根本没有资格被称之为强国。也是因此,日本国内并不担心美国的军事威胁。往远东大陆扩张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内各界达成的共识,面对中国这个弱不堪击‘东亚病夫之国’,不但日本军方渴望再来一场甲午战争式的胜利,日本国内平民也普遍希望帝国能够再像庚子年一样,击败中国狠狠敲诈几亿赔款。

也是因此,当欧洲两大对立敌视的军事集团成员国--奥匈帝国的皇储遇刺的消息传到日本国内。国内很多人都认为欧洲开战在即,日本在远东将失去全部掣肘。狂喜立刻击倒了日本国内各界,尤其是国内的少壮派军官们,随后几天都或多或少地显出了一种癫狂的姿态。7月14日,经过了几天的密谋跟准备后,云集东京都以参谋本部跟近卫师团为活动中心的日本少壮派组织---菊之代骨干数十人于千代田区一座神社内召开了会议,几乎很快就形成了决议。马上动员跟接触近卫师团跟各师团中的少壮派军事组织,发动集体的力量以最坚决的态度推行这个计划,分别游说陆军省、陆相、外相、首相等,并联络民间团体,一待欧洲宣战,就迅速动员出兵,并联络在外的关东州驻军、朝鲜驻军、中国驻屯军,配合趁机吞并东三省,变东三省为帝国之殖民地。可以考虑若俄国从远东抽调兵力回国,在满蒙的影响力下将后伺机觊觎外蒙日本国内对于满蒙数十倍于日本全国的领土,不知道眼红了多少年了。

这些日本军官都知道,他们国家还不像英美那样强大,要达成独霸中国、转移国内矛盾的目标,经济实力和外交实力都是不足的,只能暂时先吞并了肥沃富饶的东三省,然后再对全中国甚至整个远东伺机争夺领导权。

日本在经过日俄战争之后连续几年的衰退与国内政局的混乱之后,终于寻觅到了这个机会。近几年来欧洲局势紧张之后,英德等国对中国局势要不就是只能用外交手段平衡,要不就是接近于抽身不管。一旦正式开战,欧洲各强国甚至连发表意见的声音都大不起来了。放眼望去,就快要没有力量制约他们的野心。日本这只野兽已经开始在磨砺他们锋利的爪牙,准备在自己伟大的邻居身上抓下一大块血肉来。欧洲强国大战,是李汉领导下的中国走上强国之路的机会。而对于日俄战争之后背负着十数亿债务,国内民不聊生、连年爆发米乱,经济陷入衰退,只有军事工业还在政府源源不断支持下发展的日本而言,又何尝不是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他们在甲午的尸骨上崛起,这次又想在华夏民族的血海当中继续壮大,历史,还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第660章 互相试探第211章 特别军务会议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98章 盐业(3)第259章 圈套第660章 互相试探第242章 局变(2)第389章 交底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691章 重要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729章 辽东恶战4第524章 走向和谈(下)第692章 重要2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108章 视察新兵(上)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422章 大战的硝烟第477章 战后新气象第210章 汤黎之谋(下)第634章 中俄之战2第321章 动第612章 一年(二)第623章 三路开战2第684章 军事会议(中)第647章 反攻2第684章 军事会议(中)第135章 肮脏的政治(下)第54章 你听那呼声第300章 枝江(下)第160章 马荣成疾走拿荆门第648章 捷报频传第六百零八章第253章 誓师夺关(上)第452章 大战(九)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692章 重要2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473章 变局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9章 马贼来袭(2)第330章 恶战第344章 阴谋与导演第300章 枝江(下)第672章 俄国十二月革命第172章 河口之变(下)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运第406章 溥伟之死(上)第618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3)第707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3第543章 神秘来客第520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第142章 三个坏消息(下)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457章 谈判之前第80章 汉江之上第361章 余波(上)第116章 扫平内患(2)第660章 互相试探第587章 照会第471章 现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枪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603章 压倒性胜利第362章 余波(中)第180章 工作餐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154章 恶战一家岭(6)第188章 血书残卷第615章 应对第425章 政局乱象第583章 青岛之战(6)第七百二十二章第634章 中俄之战2第442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35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2)第353章 不安的预感第393章 共和党党魁第四百六十四章第433章 输血第359章 湖北变(中)第197章 卡伦?比利斯?韦伯第452章 大战(九)第六百七十三章第20章 逃脱第430章 人心第118章 扫平内患(4)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227章 密议(下)第361章 余波(上)第559章 本位与纸币第688章 行动第543章 神秘来客第168章 又见阴谋(中)第181章 将回应城第128章 落魄的骗子(上)第336章 成都战役(二)第492章 拉开阴谋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