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恩威并重(上)

“弟兄们!革命同志们!我革命军现如今已攻陷了督署府衙,活捉了湖广总督瑞澄,左旗营处也传来的枪声,显然我等与那左旗营内的同志也趁机响应我等之起义,东有南湖炮营恶战城外清兵,北有五义士只身犯险前去说服炮八标响应起义,想来那蛇山重地即将为我所用,必能封堵长江水道清军舰队来袭...城中局势已经有利于我等,革命城中之希望就在眼前了...前面就是第八镇的司令部了!现在,城内局势虽然依旧混乱,我等理应切断清军通信,活捉,或者是击毙鞑子官吏!瑞澄老贼已落入我等手中,只要再摧毁了设在第八镇的敌人的指挥中枢,城内的清军必将大乱,咱们起义的成功希望已经就在眼前了!”

站在一截倒塌的城墙之上,李汉手指着远方炮声依旧隆隆的第八镇司令部,脸上自信瞬间感染了周围的一群革命军战士...这倒不是他胡说八道,根据历史的记载来看,这武昌起义的时候革命军唯一遭遇的挫折便是那坐镇督署府指挥的第八镇统制—张彪,事实上原来的历史上若不是那湖广总督瑞澄临阵带上家眷跑了,没有按照那张彪之前所设定的计划去做,那张彪必将能凭借着坐镇湖北省多年的影响力,加上手上不俗的兵力,从容应付那乍变突起之局面,再挑几员说客许下重赏笼络城内一些意志并不坚定的想从革命之人,前期虽因楚望台失守而将处于劣势,不过靠着手上掌握的这支人数众多、装备也还算精良的无力,从容死守城中一处,那么这武昌起义的结局必将如同历史上那一场十分雷同的‘安庆起义’一般,最终在反应过来的清政府的调兵遣将之下,顶多多费一些时间定能绞杀了城中的革命。

难怪后世有学者便提到了那武昌起义的功臣名单中,原湖广总督瑞澄的名字也将排进前五之列...

“钢铁第一营全体士兵听侯指挥大人军令!”一直跟在李汉身边的那军官李东来持刀敬礼。“禀指挥大人,标下李东来!现任钢铁第一营参谋官,敬礼!”

“啪!啪!”

场中一阵凌乱的敬礼声,李汉回了个礼。

“嘭~~嘭~~~”

旁边不远处的炮声虽然还没停下,不过也渐渐的息了去,毕竟之前为了尽快投入战场,李汉跟铁一营仅仅只带上了不到一个战斗基数的炮弹,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随着炮弹火力的弱去,被他们围困在第八镇司令部附近的张彪的第八镇也终于开始组织起了反击,并且还是三弱一强的打法,曾经接受过不错的战术教育的他仔细一思考之后便明白了那位打了半辈子仗的男人打得什么主意了,怕是准备逃走了....

“看样子瑞澄被抓的消息,张彪已经知道了。果然能够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家伙没有一个简单的,那张彪明白了城中形势严重不利于自己之后便果断的选择撤离,不但能够保存一部分的反攻兵力,还能尽量的将总督瑞澄被抓的不利影、影响降到最低...”

心里已经明白了对方打的什么主意,奈何李汉还办法去阻止,错了,或者说他是根本不想阻止,其实实力不足,也是因为....这刚巧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щшш⊙ ttkan⊙ c○

瞧见下面越发壮大的队伍,李汉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不提已经被他安排去了码头的三连一百多号人马,他现在手下的兵力在回合了炮一连跟二连之后,不仅完全恢复了实力,加上路上又吸收了几支乱无指挥的革命党,现在他手下的兵力已经几近八百之数了,也算是这城中的一号人物了!

不过有人是一码事情,能不能掌握住又是另一码事情了!为了不在事后成为别人的嫁衣,而将这支武力彻底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李汉在城中又来了一队人马合围这第八镇司令部之后,便借口手上编制混乱导致指挥不灵,趁机将这一支队伍重新打乱了编制,想要尽可能的将其控制于自己手中!

“之前被我任命为代理军官的军官出列!”李汉喊道,扬起手上的指挥军刀,右手笔直的将它举于自己的面前。

“一连众将官出列....”

“二连众将官出列....”

“四连众将官出列....”

“五连众将官出列....”

……

шωш●t t k a n●C○

队伍之中一阵凌乱,接着没多久之后,那黑压压的一群士兵的最前面,便有数十位被他临时委任为军官的原后备军官走了出来,昂首挺胸的站在李汉面前,在那四周还未息去的火光照耀之下,他们那坚毅的面孔分外清晰。

李汉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其中有几人表现的有些欠缺,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却不是指责的时候,将那指挥刀又插回了自己腰间的刀削内之后,李汉昂首说道,“你们中几乎没有人认识我,在今天之前,我也不认识你们中的任何人!”

第一句话,一个平淡无奇的开场白!

“但是,同一个使命,同一种命运的安排让你我大家、不分天南海北、走到了一起、来到了湖北、来到了武昌,这个祖国最富饶的省份之一!而我们的使命,就是两个字--革命!”

慢慢地,李汉终于找到一点感觉了!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了,说革命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吃着皇粮、拿的是朝廷的钱,让那个命见鬼去吧,那是革命党的事业,与我们何干,不要否认,在场不乏会有这种想法的人!”

下面的革命士兵之中一阵交头接耳,不过声音很小,所以并不影响李汉讲话,所以,他也没有停下来。

“我来告诉你们。什么叫做革命,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革命!革命,简单地说,就是朝廷做的让我们不满意了,让老百姓们不满意了,所以,我们就要推翻它,换一个让我们满意,让我们舒服的新政府,来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为它服务!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十年前,衢云兄跟我在此讨论何谓革命,当时我说,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十年过去了,与我志同者相继牺牲,我从他乡漂泊重临,革命二字于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语。今日再道何谓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是革命!’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因为感觉他太遥远、不敢想象,那么,下面,我就用自己的解释、最简单的解释告诉大家什么是革命,革命是为了什么!”

稍微停顿了一下!

“我所认为的革命即人民的革命、民族的革命、也是天下的革命,就是号召大家一起站起来,发泄我们的愤怒、破坏一切阻碍我们追求幸福的存在,就比我现在挡住了我们中华这个伟大民族前进的存在--满清,准确的说是满清贵族!”

“鞑子无能,天怒人怨。入我中原,夺我河山,欺我汉家,为奴为婢。今有我一众革命之士,敢为天下众生、黎民百姓,必誓死推翻鞑子统治,将那满清蛮族赶出我中华之地!我们大家或许来自五湖四海,或许昨日还不相识,但是今天起、从现在起,我们都是这革命军钢铁第一营中的一员了,而我,暂时添任这铁一营指挥官,我叫李汉,你们可以称呼我为指挥官。”李汉慷慨激昂的说道,说实在的,对于自己这么快就适应了来到这个年代,并且全身心的投入革命之中,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

第四百七十五章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256章 夺关(上)第665章 全歼远东集团军第283章 局部反击第38章 蝴蝶效应第529章 和谈(三)第388章 来与去第115章 扫平内患(1)第654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6第508章 雷霆(4)第293章 会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134章 肮脏的政治(中)第269章 情报司第533章 危机与机遇第246章 县城第345章 交锋(2)第543章 詹天佑第572章 山东危机(4)第108章 视察新兵(上)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300章 枝江(下)第406章 溥伟之死(上)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四百六十四章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572章 山东危机(4)第732章 新竹血战1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50章 恶战督署(上)第124章 杜家妥协第四百六十八章第七百二十二章第410章 过激反应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53章 伏击瑞澄第171章 河口之变(上)第708章 郑和计划第461章 桌下2第180章 工作餐第640章 中俄之战6第710章 不宣而战2第33章 买枪(下)第六百七十三章第128章 落魄的骗子(上)第453章 大战(完)第642章 南洋变局2第405章 行动第432章 倒袁风起第七百二十二章第217章 尘埃落定第六百一十三章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121章 兵围杜家庄(上)第411章 大选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146章 酒宴(3)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436章 订婚第34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1)第169章 又见阴谋(下)第654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6第153章 恶战一家岭(5)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394章 巡检第68章 布局第324章 兵临武昌与先生回国第450章 大战(七)第555章 劫第548章 夜谈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360章 湖北变(下)第253章 誓师夺关(上)第489章 扩兵与整军第556章 相见第422章 大战的硝烟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9章 马贼来袭(2)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212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上)第190章 一网打尽第四百七十八章第532章 应对(下)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129章 落魄的骗子(中)第581章 青岛之战(5)第29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上)第227章 密议(下)第573章 山东危机(5)第80章 汉江之上第577章 青岛之战(1)第441章 湖南攻势第66章 争端第716章 不宣而战8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