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国土虽众,但无一寸多余

中国、政府的过激反应惊动了列强各国。

这一刻在他们脑海中由来已久的对华的陈见甚至偏见也受到了剧烈的振荡,列强的远东外交官们第一次开始认真评估中国的力量跟新政府的意志,还有倘若中日真就因青岛开战会对远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这些列强外交官们的认真分析大出各国意料之外,倘若按照当今新政府的反应,一旦日本向山东中国国防军阵地挺进,势必将引起远东两国之间的正面冲突。以中国在华东、华北地区集中的数十万兵力,便是日本人也不见得能占到好处,要打下去免不了还要从国内继续征兵,按照这么一种形势发展下去,很可能很快将成为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届时不但山东可能遭遇战事,就连列强最担心的东南沿海跟满蒙地区,也可能给日本人找到借口趁机出兵侵占。这,可就要严重损害各国在华利益了。

想到欧洲在大战开始之时,远东会爆发剧烈而长久地冲突。而这两个国家一个勉强算是协约国,另一个则是中立国,以中国新政府亲近德国的态度,一旦将其逼进同盟国阵营之中,协约国的利益也会受到根本影响。自西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加入同盟国阵营之后,协约国各国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土耳其在黑海地区不仅牵制了俄国黑海舰队,陆军也有二十多万人无法调动,而且土耳其配合奥匈帝国,两国联军现在已经基本上将塞尔维亚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塞尔维亚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政府的战略错误,将土耳其这么一个中立国推进同盟国阵营已经让协约国各国尤其是英国认识到了错误。这时候万一再把中国推进同盟国的怀抱中,以中国在远东的影响力,能够轻松的牵制俄国在中亚跟远东的二三十万兵力,这对于现在正在谋求开辟东方战线,逼迫在西线打得英法联军溃不成军的德国两线作战的协约国各国而言,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事情。

而且协约国还有一个不安,英法俄三国高层普遍担心因青岛危机引发的远东局势动荡可能会吸引美国将注意力部分转向亚洲而忽略了欧洲大陆!一方面协约国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美国工业对于欧战的影响,另一方面协约国也在极力避免美国趁其脱不开身的时候,向远东大肆扩张影响力。若真如他们所想的那般,对于协约国来说真的是一场噩梦!

一种论调几乎在中国新总统下令举国进入战争动员状态时便被提了出来,英法俄三国在华外交官希望政府能够介入强行调停两国之间地争端,利用两国都有求于协约国而且还需要互相牵制,可以很方便的将他们绑上协约国的战车!中国的资源跟人力优势一直都是欧美已经进入少子化列强国家眼红的地方,尤其是人力优势。现在欧战之后英法两国大肆动员之下本国高达数百万的年轻精壮劳动力脱离了生产被调往前线打仗,也因此英法两国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劳工缺口,英法两国在开战后不久便向各殖民征调劳动力,但显然非洲人种让他们从事体力货还行,但技术工种却没有中国人来的细腻。而日本的海军,同样是协约国非常需要的!这时他们还不能预见欧州大战中的可怕伤亡前线战壕对步兵的巨大需要,但,协约国迫切希望三巨头之一的俄国能够从远东跟中亚抽调更多的兵力往欧洲开辟东方战线牵制德国兵力,这时候中国的态度十分重要。

因为在青岛要塞德国人的海防炮群那里撞了个头破血流,日本人按照一贯的行径,柿子要挑软的捏,改把枪口对准了中国,不乏日本国内普遍对中国新政府高层不满,要借机敲打一番的意思。现在日本军队这个已经开始运转起来的战争机器,并不是那样容易停止下来地。他们同样被眼前巨大地利益烧得眼睛通红,花费了巨量金钱动员起来的陆军跟想要趁机改善国民印象海军,都并没有因为列强心理的微妙变化而停顿下来的意思!日本刚刚踏入大正时代便遇到的这样一个机会,怎样就能这么轻易放弃?

而中国,也还需要继续展示他们现在拥有的实力和崭新的面貌,才能赢得更多地尊敬还有可能的和平。局势仍然在朝着发生战争地方向走去,巨大的两国政策的惯性,是不因为某些情况的变化而能够停止的。

时间很快走到了九月的最后一天,英国的驻华公使巴尔特曾经以私人的名义发起了一次斡旋。但是在10年公布的英国文件当中,才被发现这次斡旋是得到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的训令。被曝光的电报底稿上,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留下了这么一段话:“……亲爱的弗兰,帝国现在正面临最苦难的时刻。在欧洲,我们的对手还在法兰西国土上肆掠驰骋,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国在陆军上投入的太少,以至于在陆地上结合同法兰西两个国家的力量,依旧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我们与对手之间的差距。我很抱歉帝国现在很难像过去一样给你那么多的支持,因为我们的承诺会随着皇家海军跟帝国被卷入了欧战的泥潭中而失去份量!一直以来,作为曾经统治了世界数百年的中心远东,帝国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那位陛下曾经用睡狮来形容那个国家,我跟之前的诸位都有着相同的认知,尽可能的在远东问题上发挥着帝国的影响力,以不至于远东脱离了国际秩序,而重新走向了未知。但现在,帝国已经无可奈何的被欧战牵制了力量,随着远东的秩序制定者离开。这里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世界战场。我希望您能做些什么,比如,以您的智慧继续在远东维系一种将要破灭的秩序。温斯顿先生(海军大臣丘吉尔)认为在远东那两个国家大打出手并且筋疲力尽之后,我们再表示自己的意见那就太愚蠢了,对此我有相同的看法。我们必须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大英帝国是一直在关注着远东的……这样在双方都感到没有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候,第一时间的反应大概就是寻找帝国地善意吧。当然您知道,现在我们不能冒犯日本这个国家敏感的自尊,我们还需要他们。请您以私人的名义进行这一切,我相信您的能力……”

斡旋毫无疑问最终宣告失败,日本代表日置岛公使提出了大隈内阁苛刻的要求:第一,中国需撤离在山东的全部军队并解除军事动员,同时废除华东、华北两大军区设定,并将国防军总兵力压制在五十万以内;第二,胶州湾转租借给日本,时间延长至99年,中方需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胶济铁路交由日本人经营;第三,中国、政府需承认袁世凯政府时期的借款还有各项利益抵押协议。对于这份近乎讹诈的要求,中国自然不可能答应。李大总统的谈判代表,外交部陆征祥总长直接回绝了日本人的要求。陆征祥通过英使巴尔特向日本转达了他们的底线,中国最多可代为归还袁世凯时期政府拖欠、日本的一千三百万日元贷款,没有利息。胶州湾的主权不容讨论,中国的国防也绝不容日本人插手。

为此,日本大隈内阁在九月的最后一天照会英国政府,宣称因为日本已经对德宣战,德国在胶州湾地基地必须在日本的掌握之下。而中国,作为和德国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的国家,必须受到大日本帝国的监视,防止他们在远东破坏协约国家的利益。同时日本还向英国政府保证,日本帝国的行动不会影响大英帝国在扬子江上的巨大权益,这也是日本帝国全面参与对同盟国作战的开始。

对美国他们进行了私下的交涉,保证不会进一步动摇中国新政府的地位,美国在华的商业利益,也可以得到完全的保证。

日本政府的声明,几乎是对协约国各国宣布了他们绝不会妥协跟退让。并且等于就是给现在已经陆续抵达胶州湾外的日本舰队还有第一批遣华日军,第十八师团等两万七千日军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日本舰队立即开始了胶州湾外的航道清扫工作,而德国也认识到了危险,立即动用要塞280mm跟210mm克虏伯重炮向派出的驱逐舰进行射击。同时,中国驻山东全体部队也都进入了战争准备状态,所有的炮衣都被解了下来,所有的将军跟指挥官们都接到了来自北京的一条命令若遭遇袭击,则无论对手是英军还是日本人,立刻全力还击!

中日之间的战事,就在双方都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开始了,在1914年秋天刚开始的中国!

李汉带领下的过渡政府自成立之后几乎是一场接着一场终于迎来了这个最后的,也是最险恶的考验。10月1日,在以前清皇室建筑玉渊潭建筑群为基础新改造完成的国宾馆中,内阁政府诸位阁员齐聚一堂,包括内阁总理徐世昌在内,尽数是神色紧张的坐在那里看着空无一人的讲台。今天记者和包括北京学生界、商界以及华北地区候选议员等各界团体代表也得到允许,可以进场旁听和采访记录。

国宾馆建筑外面,一队队身穿新式黑色警装的军警们神情严肃的布置起了警戒线检查着每一个进入会场人员的证件。等会大总统将亲自抵达国宾馆,就日本最后通牒向内阁及全国各界发表重要演讲,很多人都从最近几天政府的动向中意识到了这个国家可能走到了转折关头。因此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激动中夹杂着些许不安,总之十分复杂。

因为正侧已经聚集了太多的北京各界人士,尤其是不少学生都在今天申请了停课,自发聚集到了国宾馆附近等待,所以,护送大总统的车队最后没有走正前门,而是从一侧的通道进入的国宾馆内。国宾馆内,两间会客厅被打通合建成的巨大会场大门被打开,焦急等待的人们就看到了已经许久没有穿上军装的李大总统重新穿上了军装,脚上踩着一双高筒军靴,眉头紧锁着走了进来。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掌声从他踏进大厅的第一刻就开始响起。一直到这位年轻的总统走上了讲台还没有平息下来,这一刻,纵使是一些对李大总统不感冒的旧官僚出身的官员跟立宪派名流们,手掌也是拍得通红一片,人们忘情地用力鼓着掌。

这是个矛盾的国家跟民族,到了近代以来国民跟国家各阶层渴望民主但也不排斥强人政治跟独、裁,尤其是这种国家危难的关头,人们更希望一位明君跟强人的出现,能够带领这个国家走出困境,走向更好。

李汉站在讲台上面静静的等候着掌声的平息,从他紧皱的眉头跟平静的表情中,外人很难看出他到底在想些什么,猜不到下一刻他会把这个国家带往哪里。

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终于渐渐的平息了下来。李汉视线一一从在座诸位身上扫过,纵使下面不断亮起、熄灭的镁光灯都不能令他的眼神产生丝毫动摇。许久,当他的眼神从最后一个学生代表身上收回,他将手上拿着的军帽给自己戴上,整了整,终于开口说话了。

“感谢诸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我跟过渡政府的邀请,来参加这么一个见面会。今天的会议内容想必诸君都已经心里有数,我在这里再一次向诸位及全体国民道歉,因为我本人跟过渡政府的失责,导致最近几个月来我中华民国政府接连遭遇外交被动,陷入不利之局面,实在是很抱歉!”

他鞠了一躬,角落里几个学生鼓起了掌,但很快发现没有人响应,掌声便稀疏了下来,人们都在等待着,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辛亥年,我国爆发了一场民主革命。在诸位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不惧牺牲,一心为国之下。我觉醒之国民推翻了前朝满清统治者的腐朽政权,建立了代表国民意志,并以维护国民权益、国家主权、民族独立以及民富国强为己任的中华民国政府。自民国政府成立以来,累三任之总统,无论孙先生,袁总统又或者我本人都存在一些问题跟不足,但无可否认,我三任政府都在努力为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斩荆而行。”

“累三年时局之变迁,沧海桑田。中国正在外求和平,内求统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山东危机,不但我举国民众悲愤不置,世界舆论也都异常震惊。此事发展结果,不仅是中国主权完整问题、国际法律存亡之问题,更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诸位关心国难,对此事件,当然是特别关切,兹将关于此事件之几点要义,为诸君坦白说明之。”

“我中华民族本是酷爱和平之民族,民国政府之外交政策,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过渡政府成立后,汉与诸位更是深刻认识到唯有和平才有发展,是故虽未‘刀枪入库、马归南山’但一直谨慎发展,惟恐连累财政,最终苦及国民。近两年来的对外之外交,一秉此旨,向前努力,希望把过去各种轨外的乱态,统统纳入外交的正轨,去谋正当解决。这种苦心与事实,国内大都可共见之。民国成立以来过去几年国内善谋之士认为我们要重新崛起,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累近代数十年之苦难,我国已跌落弱国之列。所以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是此理。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充分表示我们对和平的爱护。但如果临到危难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

“这次山东危机发生以后,或有人以为是偶然突发的,但一月种种舆论及外交上的反馈都直接或间接的表示,某些敌人跟国家是刻意而为之,是早有准备预谋将发动的侵略战争。我很惭愧的向诸君表示,我跟过渡政府在此之前还停留在和平将到来,战争将永远远离这个国家的妄想之中。以至于我们被和平的假象迷糊了眼睛,忽视了来自身边的觊觎跟贪婪的目光。从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亟,和平已非轻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军队无限制的出入于我国的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忍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存,或是人家向我中国之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换言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们已快要临到这人世悲惨之绝境,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是无法忍受的。我国台湾、辽东及其他国土之失陷,已有十数年、数十年之久,根据前朝无能政府签署之各项卖国之协议,致使我国之主权已被外国百般摧残,我国之安全已被外国所控制,国已不国已经多年。”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国政府经历了这世界上所有的屈辱。我国主权被几个自称代表国际秩序及和平的强国视若无见,他们在我国国土上开火、交战,而我中华民国政府,所有一切中国国土的唯一合法拥有者,却不得屈辱的假装视而不见,仅仅只是为了一丝和平的机会。但我国的退让跟沉默被别人当成了懦弱,当成了废物,当成了东亚病夫。就在三天之前,一份措辞强硬的抗议书由那个国家的驻华公使递到了外交部,然后转呈到了总统府。我们的邻国,我们的‘学习榜样’,东亚最强国日本,这个国家的政府、政客跟军人们叫嚣着让我国的军队撤离我国之领土,为他们将侵略我国之军队让出一条道路来,以便于去争抢、去侵略我国的领土!实在是十分抱歉,因为我本人的无能跟过渡政府的失责,令我整个中华民国全体国民,将一同承受这份屈辱!真是万分抱歉!”

李汉摘下军帽,直直向会议室内全体代表一个深躬,许久才在沉默跟更加凝重的气氛中,抬起头来继续他的演讲!

“一天之前,政府的最后一次祈求和平的外交努力终于宣告失败,日本的舰队开始进犯胶州湾,今天早晨,我国驻山东崂山湾炮兵阵地对炮轰我国防军阵地之日舰进行还击。两国,不,可能是三国甚至更多国家将卷入的一场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

“这场战争,完全是日本为了他们将来吞并中国的野心而发起的,在我政府同友善之德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青岛将实现和平回归达成共识后,任何国家都没有借口跟理由对中立国出兵。但日本不但集结了陆海军近十万兵力,更是公然干涉我国之军事、政治及主权完整,所行之举动不过侵略二字可概括之!”

李汉的声音越来越严厉,眼睛更是散发着慑人的寒光似乎就在宣告着他的决心:“既然已经走到了战争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则我中国便只有牺牲,只有战争!我中国固然是一个弱国,但守土保家之责每一个国民都不能忘记;维护主权之完整、捍卫国家之尊严,每一个政府官员都无可推卸。我中国疆土之大虽有河山千万,但无一寸之土乃是多余。我中国之民或不通枪械、不懂识字,但若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迎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与敌不死不休!”

“日本,虎狼之国也。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内无不以侵略我中国为己任,恨不得将我中国尽数吞并变成朝鲜、台湾。今青岛失则山东危,山东危则华北、华东危矣,华北华东有失则我中华将再沦落为外族之奴隶国,举国之同胞尽是人家奴才。”

眼前不自禁的浮现出了中国那满是屈辱跟亡魂哭嚎的近代史,李汉额头青筋不断跳动,厉声道:“我中国没有懦夫,更不畏惧战争。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说过,俄国之盟友只有海军和陆军。我要向这位已经逝去的老人致敬并在这里借用这一句话。在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国可以依靠的盟友只有我国的陆军跟海军。既然和平强求不得,那就只有拿起武器,用战争去夺回属于我们的尊严与主权!现在,在东北我们有十万国防劲旅枕戈达旦,在华北、华东,我们有三十万士兵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在东南沿海,我们有七万国防士兵沿海而守,在全中国,我们有四万万又五千万的后备兵员,包括我本人在内,所有国民都愿意为保家卫国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们不畏惧战争!”

“下面,我将向全国四万万又五千万同胞之代表,转达政府所做之四点决策。第一,汉虽只是民国临时之大总统,但一日为全国陆海军之统帅,也拥有对外宣战及统帅全国军事、政治的职能。在此,我庄严的宣布,中国进入战争动员状态,任何地方政府、企业必须服从政府之监督、管理。若有人要询问动员时间,我可以明确告诉他时间为一百年!我们不惧同任何侵略者打一场持续百年的全面战争!”

“第二,我国防之陆海军不主动求战,但若遭遇挑衅当立刻还击,不论敌人是一个国家又或者一个集团!”

“第三,自今日起七日内全国需下架所有日本产商品,七日后全国严禁销售日本之货物,所有日本货船禁止停靠入港,一切洋行、商铺若被政府发现出售日本之商品当以叛国罪论处,任何人...任何势力若被政府发现,你们拿国民的财产去为日本人筹集军款,购买子弹、枪炮,然后让日本人拿来杀我国的军人,侵略我国之国土。一经发现允许当地政府立刻处死!对于出售本国所产之商品者政府将给与补偿,最高可减免十年商业税收!”

“第四,考虑到因战争之逼近将影响到国会大选及政府之运作,为防止庚子年之祸再发生,政府将选择陕西省之西安将作为战时陪都,未来半月内政府除我本人及陆军部、海军部诸位阁员外,其余如副总统及内阁诸位将移往西安办公;国会之大选也将在陪都举行,以免因战争逼近国都引发的国家政令混乱!若我本人在未来战事中牺牲,则副总统将依法暂时接管总统职务,以待国会大选之后另行决出!”

“以上四点乃是我与政府诸位呕心沥血之决策,希望能够得到全体国民的支持和信任。这或许将是我跟诸位阁员在北京的最后一次齐员相见,明日之后,在座的多数阁员将撤往陪都,而我本人及军队将留守北京,以应付战事。我向全体国民承诺,除非战至华东、华北全线沦陷,北京将陷城破。否则,作为中华民国之总统,我必将坐镇国都,直到国防军将胜利的消息传来!谨此告闻!”

他凛然立正行礼环视全场,历史就定格在这一刻。

因这一场战事,欧亚主要强国终于悉数被卷入了大战之中。到了这一刻,爆发自欧洲的战争,才有了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的资格。

或许现在没有人能够想象到,但,可以肯定的是,战争结束之后,无论是远东又或者欧洲的局势都将变一个模样!绝对!

———————————————————————————————

第533章 危机与机遇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47章 吴兆麟第215章 横生枝节第73章 有人惦记第11章 误会与陆家援兵(下)第389章 交底第486章 孔昭绶案与国会第243章 局变(3)第231章 清军来了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运第302章 劝进(下)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473章 变局第450章 大战(七)第686章 借刀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300章 枝江(下)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275章 重九举义与撒网第249章 暗杀之变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59章 恩威并重(下)第461章 桌下2第498章 不惜开战(下)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158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4)第657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9第五百六十二章第505章 雷霆(1)第44章 攻陷楚望台2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243章 局变(3)第36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3)第352章 暗流涌动(下)第461章 桌下2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730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第78章 汉川起义第580章 青岛之战(4)第380章 最后准备第485章 远东准盟友(下)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六百七十三章第646章 轰炸第46章 天要亮了第294章 变局第227章 密议(下)第542章 过渡内阁(下)第357章 巨大的收获(下)第85章 宴请第709章 不宣而战1第733章 新竹血战2第387章 湖南风起第45章 攻陷楚望台3第484章 远东准盟友(中)第155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1)第286章 年轻俊杰第184章 打草惊蛇(下)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17章 意外收获(下)第229章 乱局第278章 罪己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334章 动第411章 大选第102章 鄂中革命军分政府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331章 抵达重庆第585章 发现第655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7第193章 三府合并第3章 拯救村民第148章 买卖(下)第607章 和谈第408章 盐政改革第538章 巨头北上第574章 山东危机(6)第238章 谷城之战第341章 天下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185章 任务第308章 战重庆(上)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558章 银元第188章 血书残卷第165章 应对第586章 海军出动第六百零九章第52章 攻破总督府第527章 和谈(一)第727章 辽东恶战2第674章 刹不住的马车第423章 乱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76章 紫禁城内(下)第138章 入城第573章 山东危机(5)第578章 青岛之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