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京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震动了整个远东,令中国、政府陷入震怒跟被动中的大事。一件稍微不处理好,就可能引起远东动荡的大事。

1916年5月25日,自四年前退位后一直待在北京紫禁城里的那位小皇帝出事了。在30日这天的凌晨时分,一群装备精良而且准备十足的不明人士强行冲击紫禁城守卫武装,守备部队因为长期都未出现过问题,警备有些松懈。结果竟给几个歹徒冲进了皇宫内。

北京守备司令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震怒,立刻封锁九门调集重兵赶往紫禁城,最终虽然击毙了绝大多数的歹徒,并且保证小皇帝没有给人绑走。但在混乱中还是有人逃掉了。

本来,小皇帝没有被劫走,对于这件事情虽然震怒,但还不至于令政府陷入被动之中。但随后的事情变化就不是这样的了。这群自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称为满人复国军的匪徒,在经过公共安全部对被俘受伤者的审讯后,却意外的发现他们可能来自外蒙。而随后调查局获得的情报却更加古怪离奇,调查局的情报人员竟然被引向了四个方向,分别是已经遭到政府镇压的宗社党、日本、俄国跟英国。

很明显敌人很狡猾,也做出了许多的准备工作,令中国情报机构的调查难度上升了许多。

这幕后若说没有个势力不凡的黑手,给谁谁都不信。而中国方面,现在举国上下除了少数人外,基本上都将俄国当成了怀疑对象。

你道为何,原来去年俄国政府曾经向中国递交了有关外蒙问题的国书,邀请中国前往被俄国强占的恰克图,对外蒙的归属问题进行协商。此无理主张遭遇了中国的断然拒绝,俄国人当时为了向中国施压,甚至不惜下令拒绝向中国采购物资为武器。结果中方也随即下令禁止任何中国工厂及商人向俄国出售物资。这种两败俱伤的算计自然是令日本人高兴了一场,立刻同俄国接触向俄国出售了大量的订单。但因为日本同时还在同英法两国做交易,本国短时间内无法生产足够补给俄国的物资。

最终在东线遭遇恢复了部分实力的奥匈帝国迎头痛击之后,俄国政府被迫做出妥协。重新恢复了向中国进行物资采购,暂时放弃了对外蒙古的觊觎。不过一番交战,中国原本垄断了俄国在远东物资采购的九成,却跌落到了不足五成,随后又用了半年的时间同日本很是打了几场价格战,最终才重新夺回了近六成的订单。

自进入16年以来,随着意大利的参战,俄国在东线的环境逐渐转为好转,俄国在过去一年中也储备了不少的战略物资。因此今年四月,俄国政府旧事重提,重新拿外蒙来敲打中国,再一次向中国邀请出席‘三国’在俄属恰克图就外蒙问题进行磋商!

外蒙事关中国主权问题,李汉虽然一直搁浅外蒙问题没有出手解决,就是在等待最佳的时机。俄国人再三拿着外蒙问题闹事,他的态度也强硬了起来,无论俄国如何威逼利诱,政府一概不为所动,仿佛外蒙已经收回一般。

5月25日,歹徒强行闯入紫禁城要劫掠小皇帝出逃爆发后不久,四天后的5月29日,外蒙那位曾经自称‘日光皇帝’、‘蒙古佛国大皇帝’的八世活佛哲布尊丹巴通电全世界,公然出示前清早已退位的宣统皇帝的诏书,口称他们唯一朝贡的清国宣统大皇帝承认‘大蒙古国’政府的独立性,继11年独立闹剧之后,还没平息几年时间又闹出了第二波独立闹剧。

更令中国方面震怒的是,俄国远东总督叶??阿??乌拉索维茨立刻派出代表邀请外蒙代表前往恰克图进行协商。5月31日,俄国承认外蒙古.独立,并警告中国,不得不干涉外蒙古.独立。

事情实在是赶得太巧了,以至于中国不得不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外国势力在捣乱。

这件因紫禁城而遭遇的变动震动了中国上下,尤其是政府方面,李大总统更是大为震怒。第一时间招来俄国驻华公使廓索维茨,警告俄国不要试图挑衅中国的忍耐力,并责令俄国五日内立刻取消承认外蒙古.独立,否则将视之为俄国对中国宣战。

这件事情快速在国内沸腾并酝酿,引起国民的普遍震动。就事论事,这件事情中暴露了很多的问题。第一,因为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国向俄国出售了大量的物资,虽然加强了俄国重新令欧洲协约国跟同盟国之间被他蝴蝶效应带来的偏差拉平,但物资大量的出口俄国,这导致俄国国内尽快实力受损,但野心却没有被打下去;第二,满清皇族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中国发展中的一颗定时炸弹了,若还不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解决此问题,日后说不得宗社党之类的组织还会从出不穷,宣统小皇帝虽然无罪,但有太多的野心家要拿他做事。

皇族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

马车上,李汉看了一眼唐绍仪,眼神越来越清冷。这一年多来他不是没有跟唐绍仪沟通过,沟通的次数决不再少数。然而,唐绍仪却在他意料之外的,逐渐倒向了国会跟其他政党。不得不说,他还是太小瞧了政客跟政治。

这是最后一次给他的机会了,李汉心里暗道,可别忘记了内阁总理是由总统推荐的,要废除一个总理虽然麻烦,但不代表他一点手段都没有。这唐绍仪要是还不识趣跟他捣乱,以后这政客,他就不用再做了。

李大总统心里已经下定决心了!

车子很快停在了北京城原临时总统府改建的北京驻军总司令部,北京驻军总司令,也是他的心腹陈穆坤已经等在这里多时了。

“职部见过大总统、总理、陆总长!”

下了马车,李汉摆了摆手,“这些俗礼就免了,进去说话吧!”

“是!”

对于这座曾经被他拿来做了半年临时总统府的地方,李大总统可不陌生。不过虽然一马当先走在前面,他的速度却并不快,入了府内之后,他总算是开了口,询问道:“正夫,让你统计的数据,统计出来了吗?”

陈穆坤答道:“总统,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完成了统计。全盛时期,紫禁城所有的太监、宫女和仆役约莫有四万到五万人。自从满清皇帝退位之后,紫禁城里的奴仆们大多数已经被遣散了,剩下的都是些遗留下来的年迈衰老或阉人,总数仍在三千七八百上下,每日消耗钱财不下两万元。除此外,满人在东陵、西陵还有一千六百多旗人武士,职部已经命人收缴了他们的武器,等候您的命令!”

一旁唐绍仪脸上微变,刚想开口说话,却给李汉直接忽视,他继续追问道:“那京畿附近不安分的满人贵族都统计出来了吗?”

陈穆坤道:“都统计出来了,京畿附近共有满人贵族大家两千多家,不过多数还算安稳。但也有不少偷练私兵,欺横霸市,对我国民之政府十分怨恨者。根据几日来的加紧统计,约莫有七百多家符合规定者。只是...”

“只是什么,说...”

“是,只是这其中有不少人家都跟前朝一些汉族官员大肆婚娶,其中不少人家还有汉人包衣家奴,职部担心一旦消息走漏,恐怕影响不好!”

李汉哼了一声,“之前政府政府每年出资四百万元养紫禁城里那些个强盗后代,这笔钱拿出去,完全足够再养几师虎贲劲旅。满清鞑子入关后对汉人采用摊丁入田的税收政策,但是他们给予八旗子弟们年的俸禄都是按人头计算。按照前朝的种种奴役政策,平均每一个满人都要百名汉人供养,再考虑八旗瞒报之情况,恐怕每一个满人都要消耗我汉家两百百姓上交之税赋。这些个废物不会生产,不等经营,民国之后立刻破产者不在少数。要他们有何用?难道留着在等他们来造反吗?能打一批是一批吧!”

他对满人不满之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李汉并不是那种嗜杀之人。但当年在四川、湖北大肆压榨满人贵族,为他崛起贡献了大量的金银、物资。现在国家根基已经稳健下来,走出了辛亥年民国新立带来的影响。现在,些许动荡已经不会影响到民国的前进了。

“每年政府只给满人余孽拨款四百万,但一座紫禁城的日花费却远在此之上。唐总理,你可知道缘由?”

他的语气十分清冷,跟唐绍仪之间的交谈语气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熟络,只有冷漠跟几分淡淡的怒意。

“这...”

唐绍仪还真说不上来。

“唐总理恐怕不知道吧,北京琉璃厂里,天天都有这紫禁城里出来出去的太监、奴才们偷拿满清皇室打从全国收藏来的皇室珍宝便宜变卖。一副王羲之的墨宝,竟然一万七千元就出手,明成祖朱棣的玉箫跟玉枕,两件一次才卖了七万元。你说我是不是该夸奖下这些个不识货的奴才们呢?如果不是他们,我国的多少珍宝都要再给满清的小皇帝,像慈禧妖妇一样,全带进坟墓里去!”

他的声音十分清冷,虽没有明言讽刺却不无其他意思。他曾五次起草强行收缴清廷王室珍奇的提案,其中四次都被唐绍仪以各种借口给挡了下来。

府院之争?历史上的府院之争难道还要在他任上也爆发一次吗?

叹了口气,他的步子快了一些。

这多少也跟中国的宪法有关,美国宪法其实是标准的总统制,但中国法律上虽然承认总统制,却搞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总理过来跟总统争权力,必然要引起纠纷的。名义上国务总理除了在获得总统任命后才需要国会两院的批准,职务上仅对总统负责。但中国的宪法在各政党阶层的争吵下,对于总统跟总理的职权划分有很多重叠跟模糊的地方。这也为总统与总理之争埋下了祸根。

中国虽然一直说着要学习美国,但美国是没有总理这个职位的,仅仅任命了国务卿,虽然国务卿拥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在美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的管辖其他各部的权力,更多是被作为总统特使或第二外交部长来使用。而且美国各部也都是直接对美国总统负责,并不需要对国务院跟国务卿负责。

而根据民国宪法,国务院却是中央.政府,中央各部都是国务院的下属机构,总理作为国务院的最高领导,我有较大的权力,各部的草案没有总理的副署则无效。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总统跟总理之间虽然起到了中国那些党派人士希望的互相牵制效果,但随着总理的权力不断对总统至高无上的权力进行侵犯,两者之间终究会有矛盾全面爆发的一天。

除非是总理心甘情愿的称谓类似于国务卿样的附属,或者总统愿意更多的放权。

李汉其实并不介意放权,在民政跟司法等很多部门,他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得比唐绍仪更好。但是,这前提是唐绍仪必须要跟他一条心,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之后,也全力的配合他的战略,而不是给他找麻烦。

在新内阁最初成立的第一年中,唐绍仪跟李汉之间的合作还算比较默契,一个负责国际跟军事,一个负责民政跟国内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国内局势的不断平稳,唐绍仪敏锐的察觉到了,他这位内阁总理跟总统对国务院之间的影响力的冲突,两人之间的政策分歧越来越多。尤其在削减军费跟减少国家对工业的直接拨款,以及总统府绕开财政部之外的为数众多且数目庞大的秘密金库,还有国务院对中国储备银行的控制权等问题上,双方之间的分歧已经越来越尖锐了。

虽然两人还能勉强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但实际上,虽然宪法明确规定的中国施行总统制,但唐绍仪却感觉到了,总统手上的权力还是太大了。所以被宪法跟国会所抛弃的内阁总理制,重新有了生存的土壤。

此次前来北京并非什么秘密,亲自主持彻查紫禁城案只是表面文章,实际上,他是前来主持将小皇帝一行赶出紫禁城。政府彻底接管皇室资产等等只是一方面,借势对一直都对清帝退位,自己失去了手上权势的前满清贵族阶层中的极端份子进行一次大清扫才是关键。

除此外,北京作为华北、华东、东北三大军区的物资运送枢纽,李汉此时前来,还有时差北京城内军事物资囤积等情况。俄国人趁机捣鼓的外蒙危机令他跟政府陷入了十分不利的局面中,目前陆军部跟总参正在就派兵武力收回外蒙的可行性进行讨论中,军方目前自上而下包括他在内,都对俄国人的不识相十分恼怒,趁机出兵外蒙收回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已经在军方基本达成了共识。

唐绍仪跟陆征祥没有在驻军司令部待多久,很快便离开了各自忙碌。

驻军司令部内,他以前的办公室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屋子内还跟以前一样,不过一点灰尘也没有,看得出来.经常有人前来打扫。李汉十分怀念的在办公室内转了一圈,感慨了一阵,对跟在他身边的陈穆坤道:“正夫啊,我还要跟你道一声谢。你给我们家那两个臭小子买的香玉佛陀挂坠,两个小东西都很喜欢。东西应该不便宜吧,让你破费了。”

“两位公子喜欢就好!”

“对了,我来之前让你办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陈穆坤愣了下道:“总统请随我来!”

跟着陈穆坤出了驻军司令部,唤来一队护卫跟马车,两人在城中绕了一阵,逐渐进入了一座守备森严的军营之中。下了马车,陈穆坤引领他走进了一处角落里警备最森严的地方,进了重兵守卫下的一间非常大的仓库内。仓库内还有一队驻兵守卫着仓库内的数十口大箱子,陈穆坤从副官手里接过钥匙,打开了其中几个箱子后,顿时一阵光芒晃得人睁不开眼。

看着堆了满满几个箱子的真金白银、珠宝珍奇,所有人的心情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李汉来京之前,就已经密电让他先一步动手,对紫禁城里的皇族跟那些个上了名单的不安分的旗人贵族开刀。就是担心唐绍仪到时候又插手其中坏了他的算计。

陈穆坤道:“总统,这些是职部派人抄没的前清内务府,及内务府各位官员家中获得的财物,保守估计光是金银便在三百万华元以上。其他玉器、字画、珍宝等不可估计。这些并不是全部,在城中还有两个仓库,分别存放的是皇室珍宝跟职部按照名单抄没的名单上的那些旗人家族的东西!根据职部麾下的出纳计算,光是金银保守估计就在一千万元以上。其中还有他们在各大银行的本票,约莫四千多万华元...就连国防军的士兵看到这些宝物都有些贪念,职部无奈,下令守军每半天更换一次,而且登记每一名守军姓名,同时对库内的士兵进行搜身检查...”

他又看了一眼宝箱,恨得咬牙切齿道:“满人喝了咱们汉人的血两百多年!这帮子蛀虫都该全部杀光!”

“正夫!”

李汉严厉的看了他一眼,他心里同样有火气,但是政府不可能对全部的旗人贵族开刀的,理由很简单,他们懂得这些人,都是寻常经常发表发政府言论,并且有加入宗社党前科的。到时候直接给打上‘意图劫掠小皇帝逃往敌对国,在敌对国扶持下分裂国家’,这样政府抄没他们的家产也就合理了。

可是绝大多数的旗人贵族,虽然知道他们的钱多数都是从汉人手里贪墨来的。但满清退位之后,这几年来他们表现的非常机警跟老实,这样的人就不能动。好歹满人虽然不如宣统年间统计的有六百多万人口,但三百万还是有的。作为五族共和中的一个大族,他这位大总统难道还能下令都给屠杀光了?那跟满清鞑子有什么区别?

不过,他是的确不能平白无故向那些旗人贵族动刀,但是那些个旗人的祖先们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他冷冷的道:“东西郊皇陵的旗人守军武装解除了吗?”

“卑职已经各自派遣了一个团,加强了对东西郊皇陵的保护!”

李汉道:“那里满人埋藏的财宝恐怕不比这里少,很多都是咱们汉人历代老祖宗留下来的珍宝。不过考虑到挖人祖坟影响不好,从你手下找两个机灵点的,就说是我说的,出了事只管往自己身上揽,我保他们没事!”

“是!”陈穆坤正要吩咐副官,李汉又道:“嘱咐士兵们轻点,不许动用炸药,慢慢来不要急。东西都在那里跑不了,里面有很多国宝级的艺术品,很多还是我们汉人祖宗留下的,一定要让它们完完整整的重见天日!”

“是!”

“国家在考古这一块近些年来越来越重视,咱们汉人老祖宗的东西不能碰,但满人的就没那个顾忌了,来之前我已经点了一队专家,到时候就听他们的指点弄吧!”

他又看了一眼仓库内的珠宝,“账簿跟银行本票等会送到驻军司令部去,我会外交部出面去洋人的银行,把存款取出来!”

第521章 愚人节玩笑?第708章 将战第292章 变(3)第642章 南洋变局2第381章 西藏战事第563章 插手与中华民国宪法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487章 回击与克制第28章 密信第267章 胜利了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190章 一网打尽第239章 将北上第365章 分权与集权第678章 文化运动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261章 争分夺秒(上)第535章 进京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233章 战起(2)第405章 行动第588章 酣战第579章 青岛之战(3)第139章 心思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312章 资州军变第280章 内阁总理大臣第148章 买卖(下)第293章 会第438章 大战起第493章 大铁路建设公债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106章 武昌之议(下)第165章 应对第558章 银元第139章 心思第581章 青岛之战(5)第495章 浙江第529章 和谈(三)第85章 宴请第215章 横生枝节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84章 进城第124章 杜家妥协第604章 调停第70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上)第649章 库洛帕特金第725章 偷袭战果(2)第292章 变(3)第261章 争分夺秒(上)第108章 视察新兵(上)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647章 反攻2第616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1)第168章 又见阴谋(中)第215章 横生枝节第634章 中俄之战2第348章 谈判(下)第319章 袭击第270章 暗争施南府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75章 紫禁城内(中)第213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中)第462章 桌下3第538章 巨头北上第631章 日本在行动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第274章 武胜关大捷第743章 旅顺陷落1第510章 雷霆(6)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566章 一触即发(2)第141章 三个坏消息(上)第643章 南洋变局3第23章 遭遇革命新军(下)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358章 湖北变(上)第719章 不宣而战11第420章 三年计划(下)第477章 战后新气象第187章 陈小六第123章 兵围杜家庄(下)第144章 酒宴(1)第310章 鄂西之变第284章 血战光化第449章 大战(六)第108章 视察新兵(上)第328章 四川变局第633章 中俄之战1第426章 揭晓第75章 紫禁城内(中)第410章 过激反应第241章 局变(1)第263章 伏击李纯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67章 低调第633章 中俄之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