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三路开战4

西安,8月9日上午9点,中国外交部总长陆征祥亲自于外交部对全球发布‘告世界万邦书’,警告协约国中除俄国外的其他国家势力介入中俄冲突之中。

外交部总长陆征祥在宣读完‘告世界万邦书’后,没有回答记者提问,只是表情严肃的拿着一份李大总统亲自撰写的发言稿,在闪烁个不停的镁光灯中庄严的读出:“自1911年中国的革命者打响了反抗满清暴.政的第一枪,而后无数渴望国家富强的国民前赴后继、不畏牺牲,为了民国的建立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他们的功绩必将被历史跟中国所铭记。自1912年1月1日民国成立至今,我民国之历史虽只有短暂的五年,但在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之下,方有今日之成果。我中国国防军两百万将士在此光荣宣誓,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为保卫领土与主权之完整,我中国不惧与任何国家及国家军事集团宣战……”

当天中午十二点,中国禁止向协约国出口一切物资,违令者当以叛国罪论处。外交部向英法两国在华公使递交国书,陆征祥郑重警告英法两国,不得介入中俄冲突之中。

“号外,号外!外交陆总长通电全国,‘告世界万邦书’庄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不惧与任何集团开战!”

“号外!号外!传总统府因国务总理唐绍仪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的处理有失国体,已经启动罢免国务总理提案,将由内阁各部总长在未来半月内进行投票表决!”

“号外!号外!国会通过总统‘以工代赈’提案。未来五年间,政府将预拨数亿财政经费,用于整修全国河渠、水利、公路等。根据此提案,未来五年间,政府将在农闲十分自全国各地征召民众投身国家建设工程,将以面粉、布匹、棉衣、肉食等作为工钱给予结算。根据此提案,五年后中国将初步建立完善的公路、河渠水利网,其中重点治理之长江、黄河,每三年一遇之洪灾可延迟至十年一遇。汇集黄河、长江沿岸各省之居民!”

“最新消息,国防军第五十三骑兵师、步兵三十七师已经进入我国失地外蒙。蒙古王公联合会发表通电,极力赞同国防军之正义行为,奉劝库伦集团悬崖勒马,束手就擒。尚有一线生机……”

随后几天内的局势可谓风云动荡,8月10日,总统府下达全**事总动员令,华东、华南、西南、西藏军区各自转入战争状态,陆军部向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四省调集七个国防师的兵力,在西南、华南一线驻扎之军队达到二十二个国防师,尤其广西、云南一线,中国之军队已经具备攻入英法印度支那半岛殖民地的实力。稍晚,海军部下达海岸警戒令,密集派出布雷舰跟炮舰在沿海各港口进行布雷。鱼雷快舰、潜艇游曳在威海卫、香港外海,海军舰艇也驶出渤海湾跟沿海各军港集中。

8月12日,政府以保护协约国在华外交官,防止国民之过激行为导致协约国在华之外交官员遇袭为借口,下令调集军队环绕英法两国在华之租界、领事馆区建立阵地。只是炮口、枪口一律对准租界区,目的不言而喻。随后几日见,大量中国民众逃离租界区。商贾停止向英法两国租界出售一切生活物资,令两国之租界陷入荒废之中。

在华英法洋人陷入全面恐慌之中。

8月13日,中国之侦察机越过中缅边界,侦查缅甸一方英军驻军阵地。同一日,隶属中国之侦察机出现在威海卫、香港及中越边境各处。

8月14日,总统府向国会递交暂停协约国在华一切银行、洋行业务的提案,未获得国会批准。消息见报后,泰晤士报以‘疯狂的中国人’为名撰写了整整三个版面的报纸全面报道因俄国挑起的外蒙.独立引起中国同协约国之间的不信任。莫里循悲哀的在泰晤士报上称,“这个自五年前革命以后民族意志高涨的国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一旦协约国宣布支持俄国或介入中俄冲突,中国将加入同盟国阵营,并在远东地区向协约国宣战!”

中国,已经用事实向协约国做出了警告,不要逼迫中国向协约国宣战,否则中国必将摧毁英法两国在远东的全部殖民地。

中国的军事讹诈在英法两国国内掀起怎样的轰动,李汉已经不关心了。他知道现在外交上需要做的,他已经做足了。虽然向协约国表示强硬态度上,连他自己都认为太过疯狂,但是这一趟钢丝线他非走不可。哪怕是引起战后英法两国警惕,他也不得不有所作为。一方面是因为外蒙,另一方面正是为了尽可能的重创俄国远东力量,加速这个国家的灭亡。

同盟国对于中国的强硬态度十分兴奋,德皇在甚至在时隔两年后第一次亲自纂稿向远东拍发电文。当初中国在欧战之后宣布中立但却向协约国出口物资的事情,德国国内就算不满也只能认了,因为中国没有错。李汉身为这个国家的领袖,他有资格利用一切机会发展自己的国家。

就如当初他向德国保证的,中国恪守在欧战中的中立态度。当德国公使几次就中国向协约国出口物资责问时他也是用这句话挡过去的,只要德国能把物资运回国,中国同样欢迎德国来购买。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对德国继续维持友善态度的国家之一。另一个国家是希腊,现在就连美国国内都因此德国的潜艇多次击沉美国货船,而爆发了抗议跟反对德裔美国人的行动。

相比之美国的表现,毫无疑问中国的态度实在太好了。

只是,无论德国人如何拉拢,李汉的态度只有一个,暂时客气的应付,既不显得中国对德冷漠,也不在关键问题上点头。就算是多了中国一个国家,同盟国在整体实力上对协约国的诧异明显。李汉可不相信,中国对美国的影响力,能够大过协约国对美国的影响力。只要这个现在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强工业国不表态,中国是不可能与美国为敌的。至少现在不行,差距太明显了。

正在李汉对协约国进行军事讹诈的同时,中路军已开始了攻入外蒙并对温都尔汗发动进攻。

1206年,成吉思汗在温都尔汗附近的斡难河畔建立蒙古政权,成为元朝历史初期首都,直到忽必烈南迁之前,这里一直都是蒙古帝国的王都。因此,温都尔汗在蒙古人心里有着非一般的地位。

温都尔汗原本应该隶属内蒙温度尔汗后裔所属地。当初外蒙派兵攻入内蒙,意图分裂.内蒙古,合并内外蒙建立大蒙古帝国,外蒙派兵占领了这里。之后北洋军曾经短暂的收复了温都尔汗,只是随后因为附近的蒙古各部落的敌视,加上军队难以在当地完成补给。未免引起蒙古各部落的敌视,袁世凯在13年初下令军队撤出温都尔汗,外蒙之后趁机派兵再次占领了此地,然后大肆修建工事。目前,温都尔汗已经成为了外蒙有数的军事重镇之一。驻扎有一千四百多步兵跟近三千的骑兵。

小将白崇禧率领国防军第127旅在53骑兵师一个团的保护下率先进入依德尔莫格县。另一路入蒙军队将利用机动力绕开东部广阔的戈壁,直接强攻赛音山达,拿下外蒙伪政府在东南最大的驻军点后,挥军直扑库伦。

53师负责为127旅警戒的骑兵团一个连一百多骑兵一马当先冲入了依德尔莫格县。县城与其说是县城,倒不如说是一座小镇,都是些分散的蒙古包跟木石搭建成的住处,连堵城墙都没有。大概也是因此,温都尔汗那边根本没有派遣多少人在这里守卫,仅仅只有一队骑兵,约莫两三百人上下。

许是因为骑兵连来得太急,以至于外蒙古伪军根本没有戒备。或者干脆就是担心国防军骑兵后面的大部队。总之,当骑兵连他们出现在距离县城只有不足三里地的时候,县城这边才发现了他们。仓促之间集中起来的骑兵队根本无法对抗国防军的骑兵连。尽管蒙古人的骑术一流,但可惜他们装备的还是上个世纪中叶时期流入国内的燧发枪,无论射程、射速跟精准度都远在国防军专门为了对付哥萨克骑兵而研发的一四式马枪之下。仅仅用了一次冲锋射击,53师下属的骑兵连便打中了40多骑兵,而己方的损失只有6人。

外蒙古伪军就在兵力远在国防军之上的情况下,付出了60多人的死伤,仓惶逃出了县城。拱手将依德尔莫格县让给了国防军。

“这下子可糟糕了,团座的命令只是让我等跟敌人进行接触并刺探下蒙古骑兵的战斗力。我们把县城给打下来了,就靠我们这一百多骑兵,该怎么守?”

骑兵连连长王大年傻了眼了,他本来在发现了蒙古骑兵的武器跟他们差距很大的情况后,就要下令撤退的。谁料到就在他下令撤退之前,蒙古人先跑了,结果把县城让给了他们,不收吧有些可惜了。毕竟可是他们骑兵连的战功。可是收下吧,这座还不如内地一座乡镇大的地方,毫无工事可以让他们下马驻守!怎么守,难道还能跟那些蒙古人一样,骑在马背上守住吗?

“连长,都说蒙古的骑兵厉害,我看根本就是怂蛋吗?才一个冲锋就都跑了,不经打!”

“不可轻敌,我们的大队人马是步兵,现在都在苏布拉嘎盆地休整。虽说距离这里只有四十里路,但127旅要赶来,至少要三个小时。咱们的大军已经连续行军两天了,劳马驰途的。可温都尔汗地区有蒙古人的一旗骑兵,他们那三千多人都是四条腿,说来就来了。他们虽然距离这里有八十多里地,快一点也就一个小时的事情。这地方咱们占了也难守住!”

事实证明,王大年的担心不是毫无道理的。一个多小时后,远方一道泥土长龙涌来。王大年脸色惊变,连忙挥手骑兵队撤离。

乖乖,温都尔汗那边至少派出来千八百骑兵,他们这一百多号人装备再好也扛不住。数量多到一定数额时,装备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王大年在拿下县城之后,做得第一件事不是清理战场,也不是关顾当地人的敌视。他派出骑术最好的两个骑兵立刻往后方传递消息,传递这里的消息。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想必后方已经有所准备了。当下他便下令撤出这座比内地贫穷省份的乡镇还要小的县城,退往苏布拉嘎方向。

伪蒙军1400余人很快赶到了县城。温都尔汗那边作为外蒙军事重镇,早已经接到了库伦的命令,加强对南方的警惕。所以,在收到了逃兵的情报后,温度尔汗一下子派出了近一半的骑兵,由科尔沁王的后裔拉姆扎带队,前一步前往这里查探国防军的情况。倘若国防军的人数并不多,他们就坚决摧毁国防军的先头部队,并派出骑兵查探他们的大队人马、骚扰后勤线。倘若国防军已经主力压上,他们也可以凭借着坐下的上等蒙古战马,快速的脱离接触。

拉姆扎先派出了五百精锐骑兵向县城发动了冲锋,只是他们只听到了几声缭乱的枪声,县城这边就没了动静,没多久之后,他手下的一个奴才带来一个令他们摸不清头脑的答案。

“什么?汉人撤出了县城?他们去哪里了?”拉姆扎虽然鲁莽,但也晓得打探一下军情。

“据说只有一百多骑兵的样子,应该是他们的先头部队吧。我已经让人去询问情况了,有人看到他们向东南方向奔去了,就在我们到来前不久。拉姆扎老爷,要不要我派兵去追一下?”

拉姆扎沉吟少许便点了头,“也好,汉人的劣马速度必然比不上我们的战马。格哈尔,你带上你的奴兵追上去,要小心别中了汉人的诡计。旺巴庆元帅还在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如果是探查到了汉人的大部队,你立刻派人回来禀告我!愿长生天与你同在!”

“是!”

四百多骑兵立刻脱离了大队,向着王大年他们撤走的方向追了过去。

拉姆扎觉得还不稳定,又唤来几个手下,命令他们各自带上十余骑兵向其他方向探查过去,尽可能将周围二十里内探查清楚,免得这里成为了汉人设下的陷阱。

因为得到了王大年的通知,后面的白崇禧部已经在第一时间就做好了准备,当王大年他们带着距离已经拉近到五里内的骑兵进入127旅跟护卫他们的骑兵团暂时休整的地方时,他们附近已经依靠着几个丘陵搭建起了两座临时炮台跟三个机枪阵地。

“旅座,敌人拍了一队骑兵跟上来了。”传令兵跑到跟前报告说,“据骑兵侦察,他们已经跟对方的骑兵交火,初步估计约莫有几百人上下,没有重火力。”

“立刻下令撒出骑兵队他们后方二十里进行搜查,查看有没有更多的敌军。”白崇禧放下望远镜,“传令下去,尽可能打掉敌人的骑兵队,把简易拦马跟铁刺球都撒出去。让步兵来收拾他们!对了,如果发现他们有逃得迹象,通知外围的骑兵队不要与之接触或阻拦!我们要给蒙古人造成一种假象,我们这里的骑兵不多!”

“是!”

经过了几年的培养,当初因为年龄最小,几次战功足够了都被调往军校继续学习而不是升值的白崇禧现在大概已经成为了国防军国内军校培养的军官中,最擅长战略跟战术的一位了。这也是缘何他能带领七八千人马,独自作为一路进蒙军队的原因。

短暂的一阵接触,九挺机枪同时怒吼起来之后,追来的蒙古伪军骑兵一个照面便死伤过半。仓惶之下逃了回去,除了汉人的突突枪很厉害外,格哈尔只给拉姆扎及温都尔汗带回去一个可用情报。那就是汉人国防军距离县城已经只有二十多里路了。

夜幕很快就降临了,通过对被俘伤兵的审讯,他们得知了对面有一千五百多骑兵,这可不是个好消息。白崇禧召开了127旅的高级军官会议,大家七嘴八舌,很快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声音,“立刻派出骑兵团夜袭县城,同时挑选一个团的士兵轻装上阵,只带少量机枪跟迫击炮,随后跟进袭击县城!大队人马随后杀往县城。”

“好主意,今夜轻骑突击,争取一股作气,全歼了外蒙伪军!”

在派兵进入蒙古前,蒙古伪军现在的实力他们大多数心里都已经有数了。蒙古人指挥官多是贵族王公,基本上还在靠着本能跟他们的祖先在汉人手上吃亏后学会的只言片语的兵法指挥,指挥官的素质普遍低下。蒙古族自成吉思汗后逐渐开始走了下坡路,到了近代更是羸弱不堪。部族中的男子,争相充当喇嘛,既可以不事生产,又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更妙的是,还可以随意乱搞女人。这种行径,一方面使得蒙古的生产力发展受到限制,从事生产的人少了,但大批地旗主、王公并不会因此而放弃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必然不断加重对普通牧民地压榨;而一方面,种种乱搞而又不承担责任的陋习,使得性病在蒙古族群中迅速蔓延,发病率奇高,整个种群处以不断退化中。汉人对蒙古族的轻视,已经越发明显,蒙古人纵然还保有骑术高超的本事,但在火器时代,也不是决定性的力量了。

这简单的示敌以弱,白崇禧在白天故意藏起了自己的骑兵,就是为了在夜晚起到突然的效果。

半夜时分,之前曾跟蒙古人有过交手的王大年也率领着他的骑兵连,跟随大部马队悄悄出发了。马含笼头、蹄包棉,使声音响动降低到了极限。当夜西北风呼啸,声响极大,很好地遮蔽了马蹄的声音。县城那边蒙军虽然安排了哨兵,但都以嬉戏为乐,不是赌博就是喝酒,谁也没有把警戒放在心上。就如汉人看不起蒙古人一样,蒙古人同样看不起汉人,在他们看来汉人除了人多一点、会使用诡计外,单打独斗根本不是伟大长生天后代的对手。

等到大队骑兵手执明亮的火把,杀到营帐跟前,哨兵们才如梦初醒,七手八脚地予以报警,不是乱叫大喊,就是急忙走避,有一人稍微机灵点,还懂得鸣枪报警。但还是缓了一步。“啪”的一声枪响过后,王大年已杀到跟前,手起枪响,送敌人上了西天……

营寨里的伪蒙军纷纷乱了起来,找衣服地,找兵器地。外蒙自11年闹独立后,除了当初跟北洋军干了一仗外,已经几年都没跟南边的军队交过手了。这一支除了欺负蒙民外,连马贼都不一定能打得过的武装有多少战斗力还是个未知数。一时间,枪声大作,马刀铿锵,整个营地乱成了一锅粥。

看到事情进展得比预想地还要顺利,王大年轻蔑地笑了,骑在马上高声叫喊:“弟兄们,把火把投入敌寨,烧他个狗日的……”

声音虽然传出去不远,但行动是最好地命令,眼看周围的人都纷纷把手里的火把往帐篷里、木栏上扔去,即使没听到的人也知道仿效。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借风势,在营地中熊熊燃烧起来。有些伪蒙军其实就躲在帐篷里,但因为手中一时找不到兵器和马匹,不敢出来迎敌,但眼下火已经烧起来了,不出去只能被火火烧死,只能硬着头皮出来。有几个刚一露头就被骑在马上的夜袭队砍死,真是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熊熊烈火将天空照耀的分外明亮,远在20里外地国防军士兵,也看到了被映得通红的天际,纷纷拍手称好!

骑兵团这边越杀越猛,冲入敌寨如入无人之境,从东杀到西,从南杀到北,一路杀了个痛快。战场上,马匹的嘶喊声、兵器的撞击声、人的呐喊声、枪支的发射声,交织成一片整个一片大混乱!

混乱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之后,伪蒙军终于从最初的打击中苏醒过来了,各族的贵族、老爷军官们纷纷吆喝着自己的奴兵,操起武器朝人群射击。混乱中到处都是枪响声,他们根本不知道往哪里打,只是到盲目的随众,看旁边的人都往哪里打,他们就往哪里打,尤其是骑在马上的人……

枪声越来越密集了,可惜蒙军误伤自己的也不在少数。县城这边的混乱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轻装奔袭的步兵总算是急行军赶来了。

王大年旁边的士兵已中枪倒下好几个了,眼看着步兵已经赶到,立刻从怀里掏出信号弹升空。骑兵团各部收到了信号之后,晓得有弟兄发现步兵赶到了,立刻默契的撤出了营房,不过全散成环网将蒙军阵地包围起来。

“开炮!”

十几门便于携带的迫击炮声响起,尽管迫击炮的杀伤力并不强。但好歹也是火炮,无论士气还是对蒙军的混乱中的打击都是沉重的,尤其随着机枪声的响起跟四面八方传来的喊杀声。科尔沁王的后裔拉姆扎出师未捷身先死,也在混乱中被一颗迫击炮弹炸死在马厩旁后,蒙军终于出现了投降的士兵。

是夜,入蒙国防军同蒙古伪军首战大获全胜,击毙俘虏蒙古骑兵一千三百余骑,而国防军只付出了一百多骑兵的伤亡跟数十步兵的死伤。

温都尔汗失去了一半的骑兵之后,仅仅依靠着那一堵土墙。在国防军的眼中,这座外蒙伪政府的南方军事重镇已经对他们敞开了大门,失守在即!

强烈推荐:

第250章 三路人马第371章 风雨欲来第541章 过渡内阁(中)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第543章 詹天佑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310章 鄂西之变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704章 吹响了战争的号角第574章 山东危机(6)第524章 走向和谈(下)第40章 控制工程八营(中)第426章 揭晓第30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中)第627章 捷报频传2第721章 决定国运的一战第262章 争分夺秒(下)第166章 西安举义第670章 新德里风云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519章 刺袁(下)第20章 逃脱第558章 银元第149章 恶战一家岭(1)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234章 战起(3)第165章 应对第633章 中俄之战1第611章 一年第84章 进城第401章 吞并甘肃(四)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69章 第二标第295章 黎宋会第381章 西藏战事第647章 反攻2第730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第740章 抉择下第183章 打草惊蛇(中)第729章 辽东恶战4第117章 扫平内患(3)第222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下)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86章 孔昭绶案与国会第535章 进京第125章 买命情报第155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1)第440章 剑指岳阳第34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1)第674章 刹不住的马车第197章 卡伦?比利斯?韦伯第27章 联络第580章 青岛之战(4)第420章 三年计划(下)第517章 刺袁(上)第422章 大战的硝烟第398章 吞并甘肃(一)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674章 刹不住的马车第五百九十五章第508章 雷霆(4)第361章 余波(上)第425章 政局乱象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34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1)第六百三十七章第320章 汉阳一夜第263章 伏击李纯第222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下)第298章 河南举义第543章 神秘来客第580章 青岛之战(4)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249章 暗杀之变第719章 不宣而战11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160章 马荣成疾走拿荆门第648章 捷报频传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461章 桌下2第473章 变局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176章 新军服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688章 行动第657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9第487章 回击与克制第278章 罪己第440章 剑指岳阳第247章 杀机顿起第420章 三年计划(下)第678章 文化运动第409章 诉状与刺猬第574章 山东危机(6)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135章 肮脏的政治(下)第439章 出兵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