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

急性肠胃炎,吊了几天水,恢复更新!

威武接受阅兵的士兵们踩着整齐的节奏,迈着相同的队列,宛若一道洪流一般,从远方缓缓走来!

“哐当!”

“哐当!”

军靴踩在地上的声音如此整齐、又是如此动人心扉。

观礼台上的那些的洋人外交官、武官跟名人、记者们则是目瞪口呆,这些东西如果是在德国或者法国那样的陆军强国看到,他们或许只会感慨法德两国不愧为世界最顶级的陆军强国。但是这种高度的纪律性跟华丽出现在远东,一个几年前还没当成殖民地跟势力范围任由列强宰割的国家,那可就不是惊讶那么简单了,除了震惊之外,或许就只有后怕跟担心这两情绪了。

这个时候,那两个国家还处于最普通阅兵式的时候,中国人居然有了如此系统的一套,而且还是非常成功的一套标准,无疑,他们在阅兵方面,超过了德国和法国。一场盛大的表演,今天之后,质疑中国崛起的声音绝对会少了不少。

是的,没人再会怀疑有着这么一支高度纪律性军队的国家,无法击败俄国。

“同胞来,迎面走来的是我国国防军陆军第2师第5步兵旅,这支编制诞生于1911年的11月,是我国国防军战斗力最强也是战斗意志最顽强的步兵编制。在刚刚过去的中俄战争中,第5步兵旅的勇士们一直冲锋在最前线,为祖国收复被恶邻所占领的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真不愧是我中华的新血肉长城……”

广播中,解说员铿锵有力的解说,终于向人们解释清楚了这是一支怎样的部队。他们目光锐利有神,动作整齐一致,随着解说员的解说,方阵终于踏过了红色的庆典线

“向右……看,敬礼!”

随着方阵前方的领队军官大声命令,第5步兵旅的战士们齐刷刷地向右看齐,随即敬礼,高声喊道:“以我之躯,重铸长城!”

欢呼,共和广场上几十万人一起发出巨大的欢呼声,许多站在最后面的人,甚至没看到前面的广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只凭着那广播中传出的整齐步伐,那杀气凌然的口令,都已经热血沸腾。

前方的观礼群众,观礼台上的国内外华人华侨代表们,都是满目含泪。这个人群中受到邀请的不是国内对教育或者积极购买国债,支援国家建设的实业家,就是落根南洋、美洲地区多年的华侨,在民国刚成立的几年里他们节俭己身捐赠回国,有些更是为此付出了一辈子的积蓄。为了这个国家他们无私付出了太多,如今受到民国的邀请参加阅兵式,回想这几年来民国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想想过去的清廷时期,很多人都激动的落下了泪花。

他们是真心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而自豪。

“这才是真正的强国军队,这才是能保护我华夏子孙的强大军队!”观礼台上,来自南洋的大实业家张振勋老人看着台下阅兵大道上那支军队一往无前的气势,激动的老泪纵横。作为南洋最富裕的华人大族,张振勋在过去的几年里先后购买了国内百万之举的国债,更是以身作则,向国内投资了数百万之巨的资金,先后扩建了张裕酿酒公司,还投资其他棉纺织、面粉大厂几家。更在广东、甘肃、四川等地投资兴建了47座学堂。

此时的老人已是身子乏力的紧,已经年过7旬的他年初一场大病险些要了性命。虽然给如今国内明显好了不少的医疗救了回来,却也因此落下了病根,现在身体虚弱的没有人搀扶着,他连站着都站不稳。

第5旅之后,便是33师95步兵旅。

“迎面走来的是我国防军第33师第95步兵旅,这支部队战斗力强,作风顽强,曾经在山东战斗中,与敌军激战半月之久,为我国防军的总攻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向右……看,敬礼!”

“死战不退,有我无敌!”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支曾经参加过中日山东冲突的军队竟然也别从前线抽调了回来,并且堂而皇之的加入阅兵队列之中,而且,位置竟然还是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被报道参加过中俄战争的第5旅,这背后的意思吗。

反正所有的外交官都看向了观礼台上的日本人,从日本公使到驻华武官,看着这支快速行军队列走过的编制,军事恨得咬牙切齿。

中日山东冲突中,中国人的伤亡情况虽然远在日本之上,但是日本最精锐的两个身经百战的甲等师团却在中国遭到全歼,这种耻辱,每一个日本人都还记着呢。

中日两国的表现,也让不少外交官都松了口气。这也是李汉想要达成的目的,他要借这种巧妙的安排,向外界阐述一件事,当前俄国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而日本紧随其后。中日两个亚洲国家之前不可能成为朋友,现在大家都结下了血海深仇,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洗刷干净的。

至于得罪日本人,李汉就笑了。日本人刚刚吞并了荷兰的东印度群岛殖民地,东印度群岛数万岛屿,需要驻兵的战略要地不少。附近更有英法美三个世界最强国环绕,对内还要应付土著人跟当地势力的躁动,想要初步消化这里,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现在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没有能力跟对方打一场举国战争,这份挑衅不过是他为了等会阅兵式上出现的震惊一幕做普遍,威逼日本短时间内不敢挑衅中国的手段罢了。

随后连续十几部的步兵方阵走过后,紧随其后的,是一个远不如之前那些方阵整齐的步兵方阵,他们中甚至有的人还拄着拐杖,有的人只有一条手臂,有的甚至坐在轮椅上,但是没有一个人嘲笑他们,因为,在这个时候,是人都知道,他们是一群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他们为战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曾经,他们的战友或许已经死在了战场上,而他们,则是惨烈胜利的见证!

他们中,有些人甚至端着一张张照片,最多的一个老兵,手中抱着七八张照片,老泪纵横,为的都是让走得早的战友们看看,自己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民族,也有今天的强大。

“同胞们,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老兵方阵,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因为战争而残疾,但祖国不会忘记他们,民族不会忘记他们正是因为他们的流血,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与付出,我们才迎来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我们才得以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以最崇高敬意向老兵致敬,向勇士致敬……”

所有人,最开始是主席台上的李汉,向远处走来的老兵方阵立正敬了一个最端正的军礼,随后的政府高层、军方将领也都随之向其致敬。甚至就连观礼台上的一些外国武官们,包括日本人都跟着敬上了一礼,这个民族最是敬佩强者,他们曾经为旅顺战死的俄军修碑,比起二战前彻底崛起的那个国家,现在至少他们还能刹得住野心。

所有人,从主席台到两侧观礼台,再到下面的几十万群众,全都一起敬礼,为那些老兵敬礼,为那些一颗心为了革命,为了中国崛起而牺牲的人们敬礼。

随后而来的是骑兵方阵,陆军的阅兵方阵很快就走完了,但给整个共和广场人们带来的震撼久久未绝。观礼台上,一些个外国外交官们看着已经走过的步兵跟骑兵方阵,就连一些谨慎的外交官也开始低声跟自己使馆的武官们小声聊起来,分析中国军队现在到底有几分战斗力。

会有这种感觉,其实并不奇怪。时间走入了二十世纪初,已经交出了世界领导权几百年的中国,在经历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战败后,在欧洲白人的眼中,这也不过是个野蛮、无知、闭关落后的国度,革命之后的这些年来中国在战场上累有所功,取得了不少的胜利跟发展,都在李汉有心的隐瞒下,半遮半掩的。

以至于现在,在华的大部分势力,明知道中国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如何胜利,用了几分实力,中国现在的军工、重型工业发展等等,他们知道的都是政府愿意透露给他们看的,要用来分析一个开始崛起的国家,远远不够。

“现在向我们驶来的重炮方阵分别来自华东军区、中央卫戍军团跟蒙古军区,所装备的大口径重炮无论是105mm重炮还是155mm重炮,悉数都是我国汉阳兵工厂及四川兵工厂生产。自十八世纪以来,火炮作为战争之神,一直都是陆战的最强利器。我中国作为火药的发明国,却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疏于使用,结果在制炮跟冶炼上已经落后世界至少四十年。惨痛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幸,在革命推翻了满清的腐朽统治,成立了新民国之后。我们的国家的军工发展在一些友好国家的帮助下发展的十分迅速,目前,已经能够自主生产105mm口径以及155mm口径标准的大口径重炮。任何一座陆地要塞,我们的重火力都能将之摧毁!”

伴随着解说员慷慨激昂的声音,共和广场上如雷一般的掌声响起,久久没有停息。

主席台两侧的洋人所在观礼台上一片议论之声,他们都带上了自己的翻译,因此之前解说员的解说,他们也是听得十分清楚。只是越是越是听得清楚,越是心里怀疑。

这大口径重炮可不同寻常,那可真是衡量一个国家军工的最有利证据。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能够掌握制造大口径重炮的国家,欧亚美加在一起也就十来个国家,几乎个个都是世界最顶级的工业强国。中国肯定不在其列,要知道就在三年前,中国甚至连75mm口径的野战炮都无法自制。

事实上,这些洋人外交官们猜对了一半,的确中国现在虽然已经开始尝试跟研制105mm及155mm口径重炮,但一个月产量也就勉强十几门,尚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还要拜美国的排德运动所赐,大量的美籍德裔技工、教授甚至军工专家因此失去了工作,结果在中国的努力下,为数不下千人的德裔军工专家跟高级技工被招募来了中国,充实了中国的军工根基。

虽然目前中国只能生产27-30倍口径的重炮,更大规模的45倍、60倍口径短时间内不指望。一是工业根基薄弱,二是没有这方面的设计经验。不过有着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跟潜力摆在那里,现在已经足够了。

整个炮兵方阵由134辆牵引卡车组成,清一色的进口美国通用卡车。炮兵们全部在牵引车的车厢里站得整整齐齐,向主席台方向行军礼。

造车工艺上中国差了美国一些,本国羸弱的工业基础摆在那里呢。加上现在中国跟福特、通用在华建厂还在谈判中,短时间内中国无法形成生产汽车的规模。好赖中国现在对汽车的需求并不大,加上国内几个勉强达到战略级的大型油田被他一直压下没去开发,随着越来越多的铁路建成,小汽车依旧只是少量富人跟洋人的玩具,政府也只在过去几年里采购了一批外务车,如今向外购买的大多都是些卡车,用于为军队补给物资。

重炮方阵过去后,便是最后两个战车方阵了。为了最大化的向洋人跟国民展示中国的陆地战斗力,同时回击国内的一些批评他重陆军轻海军的指责声。这一次他将中国已经建成的两个战车旅全部拉了回来,从中挑选112辆保养最好的战车加入阅兵之中。112辆战车4辆一排,共排成28列地方阵徐徐通过主席台。

早期战车技术很不完善,履带式战车的毛病不少,李汉在观看时,心一直是提着的,生怕出事故,虽然不至于叫军方难堪,但也影响到阅兵式的华丽跟威武。谢天谢地,所有的战车都在一片青烟中,安然通过了主席台。

“我国的战车技术来自欧洲一个友好国家,在友邦的帮助下,我国从无到有组建起了亚洲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所装备的某两型战车已经经历护国战争、山东之战、中俄冲突多番战斗考验,战斗力已形成,不下欧洲陆军同类战车!”

解说员含糊地解说了一下,但却并不妨碍战车方阵给人们带来冲击,不论是国内的民众,还是华人华侨,甚至是外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只见整个战车方队,呈现较大间距行驶而来,一个方阵前进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声,行使在柏油铺成的阅兵大道上,传来了隆隆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不论远近,似乎整个广场的人,都感受到了那股钢铁猛兽的震撼。

为了最大规模的凸显战车旅的英勇,李汉在阅兵式之前,没有同意下面希望翻新跟更换下一些受损战车车身上的弹孔跟炮弹击中的凹痕,只是强化保养了履带跟内部机械,确定没问题后就让它们直接带着光荣的‘伤痕’参加阅兵。

没有什么比身上的‘伤痕’更能诉说战争的惨烈跟战车旅的英勇了,当这一列列的钢铁怪兽带着轰鸣声缓缓经阅兵大道通过共和广场,一时之间,整个共和广场都震动了。

“该死的德国佬,他们到底给这个国家留下了多少东西!”

一个英国外交官怒视着广场上缓缓经过的战车,嘴里小声骂个不停。

在他不远处,一个法国高级武官在快速的记着些东西,嘴里还小声的嘀咕着:“陆军战车技术上,法兰西比德国人慢了一些,差距不小。虽然我们从战车上也俘获了一些德制战车,但完全不够协约国瓜分研究、分析的。看来有必要通知公使一声,向国内请示。如果远东这个国家真在德国人的扶持下拥有了完整的德国技术,那么,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都必须尽快弄到一些战车研究,甚至直接进口。”

“这就是中国人的战车吗?”一个美国军官饶有兴趣的看着,“它看上去很结实,我是说,应该比英国人的游骑兵要成熟的多。如果这个国家拥有的战车数量再多几倍...”

“八嘎野鹿!”

一个日本武官口里低声骂个不停,“帝国的那些野鹿都在干什么?过去不是说,中国人不能自己生产战车,全都是从独国采购的吗?再多几倍...再多几倍陆地上我们如何能赢?”

议论跟震惊的声音中,最后一个战车方阵也过去了。像是接到了什么指示一样,广场上顿时没有了声音,这短暂的安静令数十万人摸不着头脑,但并没有让他们等多久,很快整个广场上空传来了密集的飞机引擎声。

几十万人抬头望去,只见整个西北部天空已经被飞机布满了,至少由上百架飞机组成的庞大机群,正在朝共和广场上空飞来。

“即将飞临共和广场上空接受检阅的是我陆航第一大队第一联队的全体成员,他们是由战斗机方阵、轰炸机方队、侦察机方队等三种机型组成……”

飞机在广场上空盘旋一阵,然后向着西南方向飞去。

未几时,由三十架大型齐柏林飞艇组成的运输飞艇编制也缓缓从空中驶来。

当运输飞艇大队飞过后,随着一阵礼炮轰鸣声,自西北、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有着规模更加庞大的三个机群飞机飞来,依次从共和广场上空飞过。地面上的人抬头望去,密密麻麻不可数,初步估计至少有近四百架飞机。

“哦上帝啊!”

所有人都看到了这让人震撼而又难忘的一幕,空中那密如鸟群的机群则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所具备的另外一种实力,天空!

远东的天空霸主!

一瞬间,几乎所有人脑海中都只有这一个词汇了。

没错,远东的天空霸主!

或许比不上交战的协约国跟同盟国总数过万的庞大战斗机群。但是在远东,在这个他们看来十分落后跟野蛮的地方,一个刚刚经历了革命,从落后跟野蛮中刚走出来的国家,竟然拥有着不比欧洲各强国规模小多少的天空卫兵阵营,这...亚洲的秩序或许真的要改写了。

几乎一瞬间,受到邀请的全部列强国家的外交官,脑袋里都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是的,中国的海军虽弱但陆军太强。在这种规模的强大空中力量的配合下,除非英日等国家的军舰能登陆了,否则面对规模不断向两百万、三百万甚至四百万发起冲锋的中国国防陆军,而且这支军队还装备了最优秀的陆地战车,并且装备大量的机枪跟重炮。

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李汉想要表达的一个意思。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以令这个国家屈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亚洲,自日本之后另一个强国踩着俄国的尸体崛起,那就是我中国!”

李汉口中喃喃自语,他的新国务卿孙宝琦凑上前本想催促他上前演讲,免得那些洋人等得不耐烦了。突然听到这么一句,孙宝琦微微一愣,猛地腰身站得挺直起来。

“是啊,我们赢了,该站起来了!”

第230章 强攻均州第406章 溥伟之死(上)第49章 中和门阻敌第574章 山东危机(6)第426章 揭晓第五百九十四章第665章 全歼远东集团军第403章 吞并甘肃(六)第444章 大战(一)第122章 兵围杜家庄(中)第377章 靠拢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442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23章 遭遇革命新军(下)第114章 内忧外患(2)第264章 重炮齐鸣第259章 圈套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408章 盐政改革第345章 交锋(2)第345章 资本积累与将往重庆第555章 劫第51章 恶战督署(下)第30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中)第4章 方老先生第五百九十二章第650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1第347章 谈判(上)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668章 国会第152章 恶战一家岭(4)第406章 溥伟之死(上)第635章 中俄之战3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58章 恩威并重(中)第29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上)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第125章 买命情报第582章 国土虽众,但无一寸多余第649章 库洛帕特金第88章 应城风云(1)第400章 吞并甘肃(三)第96章 盐业(1)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2章 买枪(上)第19章 暗杀奎盛第497章 不惜开战(上)第680章 苏俄第423章 乱第730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第60章 恩威并重(完)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586章 海军出动第625章 三路开战4第250章 三路人马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361章 余波(上)第453章 大战(完)第390章 拉萨战役(一)第601章 日本反应第74章 紫禁城内(上)第474章 和谈第403章 吞并甘肃(六)第626章 捷报频传1第654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6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260章 拿下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453章 大战(完)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78章 汉川起义第125章 买命情报第543章 神秘来客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721章 决定国运的一战第43章 攻陷楚望台第六百零九章第414章 三人游第233章 战起(2)第260章 拿下第625章 三路开战4第32章 买枪(上)第730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第620章 三路开战(1)第148章 买卖(下)第407章 溥伟之死(下)第501章 国外国内2第665章 全歼远东集团军第215章 横生枝节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607章 和谈第661章 拖第750章 和谈(完)第151章 恶战一家岭(3)第343章 1912年开始的宰肥猪第246章 县城第674章 刹不住的马车第229章 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