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新竹血战1

新竹原为道卡斯族竹堑社的居住地。汉人有系统的开垦始于18世纪初期,1733年以莿竹建城,1756年淡水厅设治竹堑。台湾巡抚刘铭传治理台湾时期改名为新竹,1918年设新竹街,置街役场,并驻扎一个中队的日军警戒当地卡斯族跟汉人可能的叛乱。

新竹北半部位于头前溪、凤山溪、客雅溪冲积成的新竹平原上,地势低平。南半部为竹东丘陵的西侧延伸,最高峰为五步哭山,海拔187米。西部沿海地区有狭长的海岸平原。开战之前总参发动在台湾的情报网,经过了多次的考量之后,最终确定了新竹此地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福建又是最近,非常适合国防军登陆作战。因此将之定位国防军登陆台湾的三大登陆地之一。

午夜时分,喧闹了一天的战场终干沉寂下来,除了远处不时还有爆炸声跟枪声传来之外,整个新竹似乎再也听不见其它的什么声音,就连伤员也压抑住了呻吟声,在黑暗中静静的等待天亮。

这里是新竹平原,原本台湾岛上一个很平庸普通的乡镇。但是伴随着国防军第17步兵师趁着偷袭舰队重创了日本海军驻台湾的主力战舰之后成功登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台湾最‘热闹’的地方。

新竹严格说来并非是最佳的登陆地点,这一点日本人明白、总参明白,李汉也很清楚。此时的新竹还不像半个世纪之后,已经建设成为台湾岛上有数的城市。此时的新竹破落不堪、有着近7万土著人跟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在此居住,港口设施极其粗陋,这些都给国防军的登陆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麻烦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在第17步兵师的师长姜英看来,在新竹登陆最大的麻烦是这里距离台北实在是太近了。由于新竹到台北已经通了火车,日本人的军队可以随时直达新竹,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战前仅在新竹驻扎一个中队的日本兵的原因。

讽刺的是,这一条自新竹至台北的铁路,它其实还是中国人自己掏钱修筑完成的。

1874年,日本占领琉球群岛后开始武装侵扰台湾,随后西班牙也扬言要从它占领的菲律宾群岛进攻台湾。当时的台湾隶属福建管理,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台湾的防务起用洋务派丁日昌为福建巡抚。

1876年,丁日昌到台湾视察后即上奏朝廷,强调了建筑铁路的重要性。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两江总督沈葆桢等重臣也认为台湾修建铁路“功用最大”,“无事时运货便商,有事时调兵通信”;清政府总理衙门也认为在台湾举办铁路是“经理全台一大关键”。既然朝廷上下看法一致,1877年4月7日清政府决定要丁日昌“审度地势,妥速筹策”。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台湾首次单独设省。首任巡抚为刘铭传。1887年初,刘铭传再次以加强防务、开展商务为理由,上奏朝廷请求重建台湾铁路并很快获得批准。

1887年春,刘铭传正式主持修建台湾铁路,选定临时省城台北西约8公里的大稻埕作为铁路枢纽,往东北到基隆,往南经过彰化(计划中的新省城)直到原先的旧省城台南府。由于筑路器材主要购自英、德两国,工程设计也聘用英籍工程师,所以铁路采用的是英国标准。1887年3月,从大稻埕到基隆段开始建筑,几个月以后,往南的铁路也开始修建,台湾的第一条铁路终于破土动工了。

1891年秋,台北基隆段完工;1893年,又完成了台北至新竹的线路。从基隆到新竹共设车站15处,开办了直达班车,使用命名为“腾云”、“御风”、“超尘”和“掣电”号4台机车牵引。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之后,台湾落入日本人手中,台湾铁路也系数成为了日本殖民者残酷剥削跟压迫岛上居民的工具,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十分讽刺的事情。

因为日本人控制了这条铁路,自台北到新竹之间本来就不长的距离,如今更是仿佛近在咫尺一般。4月20日中日战争打响的第一天中午时分,第17师的先头登陆部队--第331团率先抵达新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加上紧急抢滩的危险,在付出了170多人惨死在近海跟沙滩附近的代价,331团终于踏上了阔别数十年祖国遗失领土--宝岛台湾。

随后便是连番的恶战,只装备了少量重武器的331团随后便跟驻扎新竹的日本军队交上了火,恶战近一个小时之后,随着后方的主力逐渐赶来才在后续的重型武器抵达之后,击溃了当地驻军,不仅在沿海地区建立了稳固的登陆海滩,还将阵地往内陆拓展了三四十里,勉强算是站稳了脚。

虽说打了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上天留给331团他们的休整时间并不多,在战士们还没习惯从海洋到陆地的转变之时,一直在提防着中国军队的台北驻军很快便抵达了新竹,日本人显然还没从被偷袭被动开战的不利中走出来。他们直接调动了一个联队的主力,妄图趁着国防军登陆军队尚未站稳脚时,将他们赶下海去。

恶战就此开始,日军曾对九里庄动过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但均被固守新竹的附近高地的中国军队击退。

作为17步兵师的师长,姜英如今正在331团的团长张栋的陪同下在331团的的阵地上巡视着。在海上漂泊了那么久,随后才刚登陆便是连番恶战,如今战士们都十分疲倦,两人也都是一样非常疲惫,但是考虑到日军可能动夜袭,加上331团曾经在战斗中死伤惨重,姜英还是强打起精神来,前来这里巡视慰问下战士们,顺便提醒大家千万要小心戒备,以防被日本人偷袭。

“师座,弟兄们虽然已经很累了,但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战。是为了收复国土,为了把日本人从咱们手里抢走的台湾岛夺回来而战。大家还能坚持住……”

一队人在附近阵地上巡视了一阵,尽管他手下的几个营长几次开口,想要说话,都被张栋瞪眼给阻止了。

姜英毕竟是目前登陆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不可能在前线呆多久。在巡视了一圈之后,他保证了立刻勃发一批药品跟弹药上来之后,便离开了前线,只剩下张栋等几个331团的军官在那里黑着脸大眼瞪小眼。

“团座……”

姜英才刚走远,下面一营的营长脸上一板,竟然冲着张栋发起了脾气,“刚才师座来,你为什么不跟他说,咱们331团都被被打残了,需要补充,弟兄们更需要休息、需要救治养伤。”

“是啊,团座。我们没有多少重武器,就靠四挺机枪跟三门迫击炮,一旦日本人又冲过来,我们打起来很辛苦!”

张栋牛眼一瞪,厉声呵斥,“难道就我们打得辛苦?其他团的弟兄们就不辛苦?”

他眼睛赤红一片,两年前他就带着331团一直到现在。团里哪个人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他都摸熟了,这可都是他的兄弟啊,难道他不心痛吗?

可是心痛有什么用?

民国海军羸弱,他们虽然靠着偷袭重创了日本驻扎台湾的海军战舰之后,陆军得以被运送来台湾岛登陆作战。但民国缺少足够的运输船,没有水面舰队的保护,他们曾经赖之以重创了驻扎台湾舰队的潜艇,在白天只能潜伏在较深的海区,或者避开日本的那些红了眼发狂要报复的残余战舰们。

可以说,将他们这一批第17师的两个旅上万人运送上了岸,已经是民国海运能力的极限了。而且,他们被送上岸的时候,仅仅只装备了少量的重型武器,让他们死守新竹倒也罢了,反击日本人却十分困难。驻扎不远处台北可是有日本人的一个完整师团,从步枪到大炮一应俱全。今天他们在跟日本人短暂的七八个小时的战斗之中,之所以死伤会超过三千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这种什么都缺的恶劣情况,张栋如何能开得了口,主动去跟师长要东西!

见几人还要说话,他有些气恼,“都给老子闭嘴,老子的兄弟没有孬种,上边安排的时候不是说了吗,今天晚上的时候,还会抹黑给咱们运送一批装备过来,都别急,早晚都会有的!”

二营几乎被打残了,营长贺飞头上还抱着染血的纱布,闷声抽了最后一根烟,“可咱们的阵地太靠前了,万一日本人来偷袭,我们首当其冲!”

“都别说了,二营撤到二线休息,三营补充上去立刻接管一线。牛大顺,老子知道你一直对我不爽,觉得我这不懂几个大字的团长没你文化高。今天老子给你一个机会,我亲自带队去顺络,小鬼子要来偷袭,得先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他哼了一声,在附近阵地上要了一杆步枪跟一包满满的子弹装身上,然后抽出自己的指挥枪交给了一营营长牛大顺。

“团座……”

“都别废话,该休息的休息,该指挥的指挥去。明天还有接连的恶战,咱们能不能睁着眼睛看到祖国打赢这场仗,就看我们自己了!”

说罢怒哼一声,提着一杆步枪往前线走去。

其实张栋倒不是贸然为之,指挥上一营的营长牛大顺确实比他指挥才能要高出一截,今天在冲锋战中,他便察觉到了自己跟牛大顺的差距,他指挥的一营冲在最前面却死伤不高,反而是自己直接指挥的二营,却死伤惨重。

自责加愧疚之下,如果331团能在牛大顺的手中死伤降低,让弟兄们都能看到民国打赢了日本人,赢得这场战争的一天。他一个人当个站岗小兵算什么……

手里提着一杆步枪,张栋在这漆黑的夜里摸黑走在附近高处的阵地上,因为是阴天看不到月光,这种光线条件下,想要看清楚是很困难的。一脚高一脚低的,只能摸索着前进,这使他的前进度非常缓慢。

马灯是有,但是不能用,在这漆黑的夜里,如果日本动夜袭的话。那明晃晃的马灯就是最好的射击目标,即使是军医官给伤员打止痛针,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进行。

331团驻守的阵地位于一处高地,位于新竹后方的师指挥部只有27里,往东约20里就是土著人的一处山寨,往北就是台北至新竹的铁路。若不是17师已经派人炸毁了几段铁路,只怕如今日本人的主力都要杀到他们面前了。

这一处暂时被表明为331高地的地方,如今其实防御十分空虚。在白天的战斗中,331高地数次易手,交战双方的炮火已经将附近原本有的一些简单工事夷为平地,考虑到日本人比他们更了解这附近的地形,其实很多地方他们都不敢建立防御阵地,唯恐日本人的重炮能够打到。

在白天的战斗中,日军进攻部队动用了数门重型榴弹炮。对331高低的守军进行了猛烈炮击,由于331团没有重型武器,机枪跟迫击炮无法压制日军炮火,因此在战斗中很是承受了不轻的伤亡,如果不是附近的土地比较松软,他们在短时间内建成了一些简单的壕沟跟防事,331团现在还存不存在都还是个问题呢。

不过日本人也好不到那里去,因为他们很快摧毁了台北至新竹段的铁路,而日本人的先头部队又赶得太急没有携带足够的弹药,到下午五点时分,日本的重炮就哑了。

没有重炮的支援,日军的攻势立刻遭到了遏制,天黑之前就完全停止了攻击,并最终后撤建设防线以防他们黑夜偷袭。

日军指挥官的意图虽然非常明显,就是重新夺回新竹驱赶没有足够重武器的国防军下海,但是在战术安排上却表现的十分患得患失。因为民国吐蕃发起的对日本人的偷袭战,目前已经接到了国内跟辽东朝鲜部分战报的台湾殖民当局也十分警惕,他们唯恐对面的民国军队只是佯攻部队,主力会在其他地区登陆,然后趁驻扎台湾的日本海军遭受重创时趁机登陆,几路合围驻扎台湾的日本军队。

日本指挥官之所以有这种心态也是正常,毕竟这台湾就如同辽东半岛一样,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而非朝鲜那种地方。这里数百万居民之中,亲近跟拥护日本人的毕竟只占了少数,绝大多数还是一心向着自己的祖国的。

日本这些年来不知道在台湾做了多少惹得天怒人怨的事情,这些个无根飘萍一样的殖民者们也在担心!

第449章 大战(六)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87章 要变天了第319章 袭击第527章 和谈(一)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415章 西巡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9章 马贼来袭(2)第611章 一年第110章 杜家龌龊(1)第462章 桌下3第500章 国外国内第55章 全面进攻(上)第14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58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4)第251章 接管县城第6章 方老第12章 离开第195章 刘家庙失陷(下)第290章 变第732章 新竹血战1第583章 青岛之战(6)第519章 刺袁(下)第674章 刹不住的马车第452章 大战(九)第709章 不宣而战1第149章 恶战一家岭(1)第585章 发现第550章 战车第604章 调停第四百七十五章第225章 留些后手第648章 反攻3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283章 局部反击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41章 控制八营(下)第六百三十七章第728章 辽东恶战3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250章 三路人马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548章 夜谈第342章 1911年的最后一天第327章 离开汉阳前的准备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485章 一个计划第134章 肮脏的政治(中)第442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第276章 入瓮与礼和洋行来人第198章 礼和洋行第629章 攻陷库伦1第367章 货币第465章 芜湖陷落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686章 借刀第587章 照会第154章 恶战一家岭(6)第265章 重火力网压制第57章 恩威并重(上)第208章 急行军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73章 有人惦记第三百令七章 实业第73章 有人惦记第615章 应对第444章 大战(一)第442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第363章 余波(下)第153章 恶战一家岭(5)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390章 拉萨战役(一)第414章 三人游第452章 大战(九)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712章 不宣而战4第649章 库洛帕特金第271章 河水已浑、引鱼上钩第386章 网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650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1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84章 进城第285章 借刀杀人第四百六十四章第669章 动荡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585章 发现第286章 年轻俊杰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476章 分离情报机构第六百零九章第302章 劝进(下)第四百六十六章第264章 重炮齐鸣第3章 拯救村民第544章 年轻的哈里曼(上)第7章 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