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赵良嗣

晁勇带大军赶赴西北的同时,东京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几年赵佶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与金国频繁往来,商议盟约。开始是赵佶拿不定主意,等到赵佶下定决心了,金国却又觉得辽国国力仍强,也犹豫起来,因此两国的盟约却是一直未曾达成。

直到今年,辽国宗室大将耶律余睹被萧奉先逼叛金国,金国从耶律余睹那里知道了辽国虚实,这才又打定主意要灭金。

不过金国却是还不知宋朝已经没了,又派了曷鲁等人乘船而来,商议夹攻辽国之事。

曷鲁在登州上岸后,才知中原已经改朝换代了。不过曷鲁也不愿白走一遭,便以金国使者身份求见大梁皇帝。

大梁皇帝晁盖虽然知道金国使者所为何来,但是也不好直接拒绝曷鲁的求见,便让登州派了车马送曷鲁等人进京。

晁盖召见曷鲁时,才发现语言不通,朝中也无会女真话的人。虽然曷鲁身边有汉人,但是晁盖也不能尽信曷鲁身边的人,最后找了一圈把宋金联盟的始作俑者赵良嗣找来了。

赵良嗣本名马植,原是辽国大族,世居北地的汉人。童贯出使辽国时,马植便主动找到童贯,称有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办法。虽然辽宋百年和平,童贯也是友好访问辽国,但听得有机会光复燕云十六州,便也顾不得信义了,当即夹带了马植回国。然后引见到赵佶跟前。

马植到了赵佶跟前,马上口绽莲花,说出了联合女真族攻打辽国夺取燕云十六州的策略。赵佶也不知女真族深浅,只是凭着马植一人之言,便赐马植赵姓。赵佶有一个儿子便叫赵植,赵佶赐了姓以后,才想起此事,索性便把马植的名字全改了。便叫赵良嗣。

赵良嗣初来宋朝时,女真族还没建立金国,只是已经组建了部落联盟,成为辽国东北的重要力量。

赵佶虽然觉得赵良嗣的计策不错,但是堂堂大宋朝也不好和一个野人部落去结盟,因此便搁置了此事,只是给了赵良嗣一个闲官养着他。大宋闲官数万,也不多赵良嗣一个。

后来,女真族建立金国,屡败辽国。赵佶这才觉得结盟的时机到了,派马政、赵良嗣乘船往金国商议结盟之事。

马政则是中原土生土长的汉人,宋朝武官,先前任职登州兵马提辖,是病尉迟孙立的前任。赵佶决定联金攻辽后,便派马政为使,以买马为名,打探海路。等到摸清道路,才派赵良嗣出使。

宋金两国便开始了扯皮。其间使者往来不断,却一直没有结果。

等到大梁灭了宋朝后,马政听得孙立做了大梁的万夫长,便寻上门来。

马政卸任登州兵马提辖后。往返两国,都是由登州出海,一来二去,孙立和马政也就有了些交情。

孙立也知道马政武艺。便保举他做了地方武官。

而赵良嗣无人保举,又无过往政绩,便被闲置了。

改朝换代后。赵良嗣还是第一次进皇宫。

曷鲁看到老熟人赵良嗣,马上用女真话让赵良嗣帮忙促成梁金联盟。

从登州到东京,曷鲁一行人也知道了大梁已经和辽国打了一仗,还俘虏了许多辽国将士,换回了两万匹战马。

因此曷鲁觉得和大梁结盟是真正可以帮到金国的。

赵良嗣虽然赋闲在家,但也通过每日的邸报知道了大梁的兵强马壮,对促成梁金联盟也有了一些想法,正想着寻一个门路再提议此事,没想到马上便送来了机会。

晁盖看赵良嗣到来,便让曷鲁说出来意。

曷鲁早已想好说辞,道:“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便是汉人土地,被契丹族窃取多年,有志的中原汉人都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辽国耶律延禧昏庸,国内纷乱,却不修德政,妄动兵戈,与大金和大梁开战。我大金皇帝已经决定发兵攻灭辽国,正是大梁发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佳时机。”

晁盖听得曷鲁说完,笑道:“大梁立国不久,中原尚有田虎、王庆、童贯割据,西北还有西夏入侵,却是无暇北上。”

曷鲁听得赵良嗣翻译,摇头道:“这些日子,我也听得一些中原情况,王庆、田虎不过是两个草寇。大梁拥有厉害的火器,相信很快就能统一中原,燕云十六州之事却是不能耽搁。我国皇帝已经决定出兵攻打辽国,辽国如今已经只剩西京、南京、中京三道。我国夺取中京道很容易,但是南京道和西京道却是你们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如果我们都攻取了,以后你们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恐怕两国就要开战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同时出兵,你们攻取西京道和南京道,而我国攻取中京道。”

晁盖笑道:“你国准备何时出兵”

曷鲁道:“过几月我国皇帝便会御驾亲征。”

晁盖摇头道:“那我们恐怕无法同时发兵,我国兵马多数都去了西北抗击西夏。即使班师,也要先扫灭田虎、王庆,然后才能北上攻打辽国。”

此时完颜阿骨打已经决意灭辽,但是也并不是很有信心,因此才派了曷鲁来。

曷鲁闻言,不由用女真话让赵良嗣帮忙劝说晁盖。

赵良嗣也觉得他的富贵都在此事上,若是促不成此事,他也便再无作用,想了想道:“小人听得太子在西北旗开得胜,想必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击退西夏。而河东田虎也作乱多时,我朝完全可以扫灭田虎之后,顺势从河东路北上攻取辽国西京道。”

参知政事张叔夜道:“太子还不知何时才能平定西北,即使平定了西北,大军也少不得休整,短期如何能发兵攻辽。”

晁盖也点头道:“国内诸多事宜,暂不商讨攻辽之事,送金国使者出宫吧。”

曷鲁等人看大梁皇帝下令,也只好告退。

晁盖看赵良嗣出身辽国,又对金国也熟悉一些,便对一旁宰相道:“你们看赵良嗣能任何职”

“皇上且容我问他几句。”

吴用却拦住了晁盖,转头对赵良嗣道:“我听说去岁你去金国时,曾经跟着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攻打辽国上京”

赵良嗣也不知吴用之意,点头道:“小人到的金国时,金主正在前线,小人也只好去前线与他商议结盟之事。”

“金国兵马战力如何”

赵良嗣老实道:“金人各个如狼似虎,不到半日便打下了辽国上京。”

吴用笑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怂恿宋朝和金国结盟,便不怕引狼入室你久在东京,不会不知道高俅把禁军弄成什么样子吧”

赵良嗣没想到吴用会这般诘问,当即无言以对。

其实他看到金国攻打辽国上京后,便也有些畏惧了,只是宋朝联金攻辽之事已经成为国策,他也不敢再出言反对,只能随波逐流。

因此后来,灭了辽国后,赵良嗣便几次上书辞官。后来张觉叛金投靠宋朝,赵良嗣又百般反对宋朝接纳张觉,怕惹怒金国,为此还被赵佶贬官。

吴用看赵良嗣无言以对,摇头道:“此人不过贪图富贵之人,不可用。”。。

第三百九十七章 百羊宴第三十二章 灭祝家庄第五百二十章 董平建功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斗张清第一百二十章 侯健薛永第二百八十一章 艺术皇帝第四百零一章 水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操练李逵第十五章 路遇时迁第四十三章 义气朱仝第二百章 多疑吴用第三百二十七章 周镜秋第五百一十五章 仇不隔夜第五百零三章 完颜宗望第五百二十六章 东征日本(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七戏高俅第二十七章 董平激将第九十一章 梁山印象第四百一十五章 仁礼用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征日本(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任金奴第三百六十六章 金奴快感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心思降第二百四十八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心散了第一百零五章 快意恩仇第二百五十四章 赵佶震怒第五百章 郭药师来降第四百八十章 大军南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部落危机第一百三十四章 歹毒殷天锡第一百八十三章 花花太岁第五十五章扬名天下(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俊报仇第二百章 多疑吴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赵良嗣第四百五十章 忠义叶清第四百零八章 将至壕边第二百七十六章 路遇仇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隐相淫威第十八章 论生辰纲第三百五十五章 辽将心思第一百六十章 关胜设计第六十四章 大婚(中)第九十三章 笑面虎第二百九十九章 全城戒严第九十章 李逵寻母第四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得第三百三十五章 冲动的惩罚第二百一十七章 燕青小厮扑第一百五十一章 急先锋对霹雳火,第三百四十五章 轻取雄州第四百零三章 割踏寨第四百零五章 破釜一战第八章 初识林冲第一百一十九章 屎还是死第五百一十八章 局势逆转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处温父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梁长公主第三百九十二章 互相算计第十四章 武松还乡第一百零三章 武松被陷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忠败笔第一章 晁盖有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辽国求和第一百九十七章 曾长者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冲对关胜第四百零五章 破釜一战第二百五十九章 东平城破第二百四十章 强力治贪第二百七十六章 路遇仇家第四十三章 义气朱仝第四百九十四章 占城来使第一百九十六章 史文恭第三百八十五章 跳槽的韩世忠第二百一十一章 诱卢俊义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梁建立第二百一十章 吴用计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收猛将第一百三十六章 淫乱灵堂第五百一十二章 向日宣战第二百九十章 捉拿昏君第四百三十五章 仁礼到来第四百六十七章 万教殉葬第二百九十四章 文人弱点第二百二十章 卢俊义大战史文恭第三百九十七章 百羊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高廉出手第四百九十章 邕州内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晁盖亲征第四百五十五章 双飞石第一百八十章 州桥夜市第三百二十二章 温泉浴室第二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计第一百四十六章 张清赌斗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罚降临第一百四十六章 张清赌斗第六十三章 大婚(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半渡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