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

“外臣代丞相谢过白公厚爱,想来白公匡扶汉室的拳拳之心,丞相大人也能够体会,不过交易是否能成行,外臣不敢担保。”司马朗说道。

当然,司马朗估计,曹操之后多半会买——毕竟这种品质的军刀,在曹军也十分罕见,而且……铁器、甚至还是打造好的军械,不买岂不是和自己过不去?

只是要先深沉一些,到时压压价也好。

张昭一听要卖,心里更是一急。

江东虽是盛产铜铁之地,但是……如今这档口,哪有将兵器往外卖的道理?

他只是不想看到,日渐起色的江东,将力气全都用在军械上,并不是想资敌!

不过刚要开口,一转念瞧见陆康老爷子此时坐得稳稳当当,便又偃旗息鼓——他相信这种事儿,主公应该和陆康知会过,而既然主公能说服陆康,那想来是有自己的理由。

事实也的确如此……

谈矿物储量?铁矿、铜矿,都是江东的强项,即使到了后世,江东一带在铁矿上,也仅次于东北、铜矿上仅次于云南——现在这两处,一个是扶余、一个是南中……

后者蛮族遍地,哪怕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南中蛮也没消停几年,只是交易畅通了不少,前者现在还是扶余国——国主现在是公孙度的女婿,算是依附于公孙度的外邦。

东汉才多少人口?扬州的铜铁,充裕得很!

之所以在扬州,铜铁也十分珍贵,无非是因为挖掘力度不够。

只要凿岩机能造出来,黑火药是现成的,学会了最简单粗暴的“炸山”这一招,就够江东的矿产比现在只能挖掘浅层的产量,提升好几倍了……

何况在出口战略物资的时候,白图肯定也要收取战略物资——中原的粮草、辽东的矿石、北方的马匹……

如此一来,不仅令工部能开支维持,而且还有一桩额外的好处……如果直接和某个世家对接,认可对方作为“代理商”,那么……当地诸侯是膈应呢、是膈应呢、还是膈应呢?

白图一念及此,看向司马朗的眼神,更加和善了几分。

司马朗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然而却本能的一哆嗦!

“无妨,我也只是随口一说,伯达你不必有压力……徐州的刘使君,应该也会感兴趣,辽东的公孙氏、西凉马氏……现在也都为保护汉室子民,震慑着羌胡鲜卑,相信他们也会需要这些,丞相府也不必过于放在心上。”白图举杯说道。

司马朗闻言面色一滞——这是叫丞相府不要放在心上吗?

辽东、西凉的什么,他倒是不信白图能将刀剑卖过去,但是徐州……旁的不说,现在徐州的简雍也在宴席上!

难道白图就是打得这个主意?

白图却不再注意他的样子,一旁的庞统也适时说道:“主公,工部近来还设计、打造了一款全新的战甲,运用了全新的理念与设计风格,也希望能借此机会,谨献给主公的虎贲之士!”

“呈上。”白图说道。

只见又是几名大汉,两人一杆的挑着一座座盔甲上来……

重,都用“座”来形容了——两名膀大腰圆的大汉,一杆上也就系四座盔甲。

此时东汉的盔甲,姬造士兵以札甲为主,战将加载的通常是鳞甲——还得是有些品级的战将才有,一般伍长、什长可没有这待遇。

所谓札甲,就是皮甲镶上大块的硬片,主要护住两胸两肋,劣质点的是硬木片,上佳的是用铁片或者铜片。

当然……也就是扬州军队的装备整齐,否则一般诸侯的三流军队,通常都是皮甲布衣,连札甲都只有一二线的军队才能配备。

鳞甲顾名思义,是细密的鳞甲铁片,层层叠叠嵌在内里上,相比之下覆盖率更高,

这都是先秦时候就有的老工艺,虽然有所改进,但大体基础未变。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三国时期的盔甲也有了很大进步——和武器一样,最能够促使盔甲变革,也正是战争!

三国时期开始出现锁子甲、后期出现了明光甲雏形……

前者是一个个小铁环相互勾连到一起,形成仿佛“铁网”的盔甲,后者则是仿佛护心镜一样的大块铜铁,保护胸口、腹部、背部,一般与锁子甲或鳞甲合用。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唐代时锁子甲和明光甲,都在“十三甲”之列,同时像是唐代后期流行的山文甲,也可以看做是锁子甲的优化变种——一个个铁环不再是圆环,而是呈现山字形,相互编制在一起。

而明光甲在唐代后期,渐渐的退出了战场……

论盔甲的第二次大变革,当属宋代出现的步人甲!

虽然被钉在重文轻武的“怂字架”上,但是宋王朝的重步兵,的确也辉煌过……

缺少骑兵的宋王朝,能够与北方的辽、后金过招,也正是依靠强大、而且肥的流油的重步兵!

步人甲的基础小单位,不再是“环”,而是一片片甲叶编织,和他的老冤家、后金的铁浮屠的盔甲一样,都是从自下而上、层层叠叠的结构。

相比于锁子甲,步人甲的抗远程能力大幅提升,虽然无法硬抗正中的弓箭,但至少面对流矢、抛射矢,不是太倒霉的话,不会被射穿。

而且作为步兵甲,宋代的步人甲的设计者,也是奔着“累死牛”使劲。

步人甲的另一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加装更多的盔甲,来进一步提升防御类,同时……也更重!

最重的是枪兵的盔甲,因为宋王朝的枪兵,要担负挡住骑兵冲锋的重任,因此……真的重。

一般状态下,枪兵负重就有后世的六七十斤,而全副武装状态,更是超过一百斤的盔甲套着——想当逃兵都没机会!

最轻的弩兵重甲,也有枪兵的七成……

哪怕是“一般状态”,也已经是古今中外、冷兵器盔甲负重的巅峰。

行军的时候,需要像运辎重一样推着盔甲走,只穿内甲,戒备时穿全甲,开战的时候才把挂架也带上!

因此宋王朝全副武装的重步,不用想着什么奔袭、遭遇战,只能打阵地战,也不用合计追敌的事情,且不说追不上,多跑几步怕是要被反杀……

万一打输了也不用想着跑,对面单腿蹦都能追上你!

而在庞统的指挥下,扛上来的这些,乍看仿佛鳞甲,但却比鳞甲更瓷密、覆盖率更是远远超过,如果凑近看的话会发现……正是一片片甲叶编制而成!

都不用实验,瞧这几个力士呼哧呼哧累得,在听这盔甲往地上这么一墩,都能够感觉到安全感。

只是……宿卫们纷纷看向庞统。

虽说盔甲也是生命的保障,但是……这是奔着累死谁设计的?

还设计理念、设计风格……这工部司部坏得很啊!

庞统仿佛感觉到了大家的怨念,甩了甩有些不再飘逸的秀发,微微一笑后,让力士们分开展示。

只见仿佛套娃一样,最外面一层“咔咔咔”好几种部件拆卸下来,顿时感觉精简了一些,接着再一抬——外面一层外甲,和挂架一起被抬了起来,露出了里面内甲……

庞统也详细的介绍了这种“重甲”的优势、劣势。

当加载到战甲中之后,步人甲原本的缺陷,其实有极大的弥补——战甲的原理,白图也无法探寻,但可以确信的是,加载步人甲之后,平时相当于将笨重的步人甲,也收到了“兵符”里。

在行军方面,并不会造成额外的负担。

反而令战甲,有了三种形态,一是普通的行军形态,二是战场形态,三是迎敌形态——防御力依次提升,不过对灵活与速度的牵制,也越来越明显。

“可否装备全军?”白图问道。

听到白图这话,张昭险些从椅子上弹起来……

还好庞统摇了摇头道:“主公,这种盔甲造价颇高,而且配备给普通姬造士兵的话,会有很大不便,战术层面上……也不是全部配备才好。”

废话!

宋王朝肥不肥?一百多万军队、仅禁军就八十万!

但是……在武备最齐整的时候,算上韩世忠、岳飞这些大佬的部曲,能称上全副武装的,也只有十万出头。

至于金国的重骑兵铁浮屠,全盛时候也只有五千而已。

“恩,那就分级配备吧!先在伍长、什长中普及,之后统计各军需要重甲的数量。另外……普通的轻型叶甲,也要在三年前装备全军。”白图财大气粗的说道。

当然,这是白图早就知道、也决定了的,之所以现在说一声,只是提醒司马朗、简雍他们——札甲、鳞甲也出售哦!

“喏。”庞统应了下来。

白图这时也再次褒奖了庞统,并且宣布工部所有官员,绩效全都升一级,涉及到建安四军刀、建安四叶甲项目的官吏,更是要论功行赏!

不过庞统却没什么得色,心里只觉得这都是白图教给他的本事,只是他学得慢,所以才出了这么多的“过渡产物”。

其实白图和庞统都知道,还有一种盔甲,比步人甲更实用,那就是真正能够“以盾克矛”的板甲——由整块的、两毫米厚的铁板铸造,重量比最重的步人甲还要轻一些,而防御力……对正面直射的箭矢,都可以保证八九成的格挡率!

只是板甲需要铸造铁——其中碳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只能铸、不能锻,可以铸造大件儿的生铁,也叫“铸造生铁”,与只能锻、不能铸的“炼钢生铁”对应。

理论上高炉炼铁就可以炼出铸造生铁,不过现在工艺还要渐渐提升,目前只能炼出“炼钢生铁”,所以盔甲工艺上还是选择了这种拼接的步人甲。

同时即便有铸造生铁被炼出来,要大规模生产板甲,至少也还需要水力锻机……

之前连弩的事情,也令庞统今天无法开怀一乐,此时庞统也主动提及道:“主公,工部如今事务渐多而杂,尤其是机关构造方面,实非统之所长,斗胆请主公……加重选贤试、纳贤馆中,对机关学人才的招募力度!”

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战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义之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将军府的精神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标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将第三百八十章 西巡第一百九十四章 还是要匡扶汉室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诚实的迷惑第三百三十二章 护民祭第二百九十一章 谈判的艺术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识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兴未艾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赐爵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宁上任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标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汉中之危第六十章 蔺相如惨被黑第四百五十六章?归来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第五百零八章 阴暗的楚王第五百九十七章 脱离第五百八十二章 俘虏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务第四百四十四章 汉水计划第五百章 楚国的祭礼第五百六十五章 汉中大捷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四百六十七章?动兵第五十九章 特产邬堡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封推感言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一百九十七章 医学院第二百四十八章 兼弱攻昧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气驱动弩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账第二百六十章 装病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后的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汉中大捷第二百二十章 连弩第八十四章 礼物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师府的困境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国的底气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阳第四百六十二章?新军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国第三百四十二章 无双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样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二百七十章 黄雀在后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刚烈第三十五章 我白图只凭一颗真心第五百零一章 你来的正是时候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二百五十一章 总督部第四百五十章 粮价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莱对峙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一百九十一章 焦仲卿第一百五十九章 联姻?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节下的将军府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战第四百七十二章 诈城第十一章 尴尬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试第二百七十三章 后方的忙碌(二合一)第九章 刘关张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三百一十章 奇计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六百零二章 我,刘继,齐侯第二百九十一章 谈判的艺术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将第二百八十四章 两摞第五百三十二章 规矩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莱对峙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环第二百零三章 将军与樵夫第五百二十三章 启蒙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六十六章 枭雄本色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阳军情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盘蛇枪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后的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六百零二章 我,刘继,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