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

“建安四军刀……莫非这军刀有四种?”公孙恭声音尖哑的问道。

公孙康闻言,不满的看向自己这二弟——和“敌人”说话,居然还这么没气势!

“不,是建安四年开发完成、并开始装备全军,所以称‘建安四’,等我们的建安六、建安七出现,到时建安四也不是不能卖的。”甘宁微笑着解释道,丝毫没有因为公孙恭的异常,而表现出什么异状。

丝毫看不出,这是之前蹬鼻子上脸的那个人……

“呵呵,还是先看看吧。”公孙康冷笑道。

在他看来,甘宁未免有些故弄玄虚,毕竟在公孙康的常识里,军用武器最多也就是之前甘宁所展示的汉刀的程度。

更精良的武器,就已经无法量产,只能以铁匠、甚至名匠消耗心血岁月,慢慢手工打造……

到时一万军队,要配几十万铁匠不成?

然而建安四的表现,却令公孙氏与辽东的武人们,着实惊奇了一把!

当当当——建安四军刀十分给力的,砍断了三四把汉刀!

甘宁脸色坦然的,接受着其他人惊异的目光,不过却默默将建安四在辽东的表现,记在了心上。

果然……

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刀刃更薄的建安四,质地与普通汉刀的差距减小!

正常来说,建安四应该能斩断至少五柄、多则七八柄的汉刀才对。

工部的实验机制,显然没有考虑辽东的天气,毕竟将军府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温暖的扬州。

不过即便如此,建安四的表现也已经足够惊人。

“建安四……是将军府装备全军的?”公孙度尽可能不露异色的问道。

“不错,但是公孙老兄放心,我的亲兵,都是人手两把,还有一把备用……公孙老兄和我这么仗义,我也不能小气,我将亲兵的备用刀送给你!”甘宁看似豪气的说道。

之前甘宁也是在言语中,偷换了概念——是“开始”装备全军,并不是已经全部装备,他的海军是有限配给,所以才都有建安四的!

不过在公孙度听来,仿佛将军府十几万军队,全都是这种刀……

“呵呵,不错……我当然仗义,就按照甘都督说的,这沓津的港口,就交给大将军府,不过辽口……不劳将军府操心,我辽东自会结寨成港,将军府愿意协助我们,在沓津换小船运货到辽口,我们自然是欢迎的。”公孙度不动声色的说道。

甘宁也听懂他的意思——沓津,可以给将军府,但是辽口……公孙氏会自己结水寨,之后欢迎大将军府的小运输船,至于大船、战船……呵呵,滚!

而且知道大将军府的海船强度之后,公孙氏也不能再“偷懒”,无论辽口对自己有没有用,现在都必须修起来,警戒线也必须建起来。

“哦?真的不用我们建港口吗?公孙老兄还是这么客气……那安东津呢?扶余人、高句丽人他们,应该在那里交易更容易吧?”甘宁默认了沓津和辽口的划分。

反正沓津才是他最根本的目标。

沓津这地方,在辽东半岛最南端、几乎是孤悬海中的位置,无论是从襄平到沓津,还是从沓津到襄平,都并不容易。

以东汉时的战略思维来说,就和皖城那边的“夹石道”差不多,无论南往北还是北往南,都很困难,所以一般双方都可以无视这里。

然而从海上作战的思维来说,沓津作为唯一冬天不结冰的港口,而且三面环山,不仅易守难攻、而且在暴风天气中,可以确保大型战舰的安全,绝对是海战必争之地。

像是现在年末、风大的时候,无疑就是沓津最适合停靠。

近代时的岛国、毛国,在蚕食东北前,也都是先要确保在这里驻军,无论国际社会怎么谴责都得赖住……

作为海军都督,看过几部与现在的思想迥异的兵书的甘宁,自然明白沓津的重要性。

“呵,安东津自是也不劳将军府,不过将军府如果去贸易,也并无不可。”公孙度目光一闪道。

安东津也得建起来收税,不过对于安东津,倒是没必要像辽口那么死守,哪怕将军府偶尔有大舰停靠,公孙度也并不在意。

从安东津登陆的话,不仅无力威胁辽东,而且还要面临辽东与扶余人的夹击!

“这第一批的刀剑、盔甲,还有粮食,我看就用沓津附近的木石结账好了。”公孙度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甘宁要建港口,木材、石材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在沓津西北方,就是连绵的山林,倒是不缺这些。

恩……在公孙氏眼里,辽东的木头石头,也是姓公孙的!

公孙度还真不信,甘宁会从州胡运材料。

“哦?那这采集区,可要好好说道说道。”甘宁说是采集区,但是谁都知道,这“采集”之后,人恐怕就不会走了!

不过对此公孙度反应淡漠,毕竟……辽东南部,伸出到海里的这一块,本来就人烟罕至,没什么大城,甘宁无论多一步、少一步,并不影响公孙度是在北方的丘陵地带布防。

当然,如果甘宁真敢一批批拉人过来,公孙度肯定会下手把他们赶回海里!

在公孙度心里,唯一能到襄平的登陆点,就只有辽口。

一番谈判下来,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甘宁也又留下三分之二的舰队,将在沓津修建港口。

留下的将领中,除了甘宁的老部下之外,还有一人比较“面生”——正是原本在孙策手下的凌统!

甘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和孙策闹了别扭,居然请调到海军来,不过……既然捕风卫都没意见,那就证明他没什么问题。

而且说是“面生”,但在海路上也已经熟悉磨合了半年,甘宁对他的印象也还可以,而且凌统一进海军就和甘宁说过,他要去最危险、最险恶的任务……

其实海军的任务,整体就够险恶,哪怕没有敌人……哪次远航不沉几艘船?

毕竟还在探索阶段,海员们也在总结经验、融汇所学。

这次留在辽东,更是险恶中的险恶。

虽然从情理上分析,公孙氏不会背盟翻脸,但是……万一脑浆冻住了呢?

当然甘宁回去的时候,也会给这些人准备后路,之前“卖”给公孙氏的兵甲,并不是货物的全部。

甘宁准备在辽东呆到暖和一些,冬天出海风浪也大,这期间甘宁不会远航,只是在附近晃一晃,等春暖花开之后,再看看有没有去青州或者徐州的机会……

第一百八十七章 无名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敌自溃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二百零九章 打击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剑连击第一百五十七章 晒盐法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规矩第一百章 大捷第四百八十五章 车船之争第三百七十一章 张松十分感动……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宫廷魔幻伦理戏第五百一十七章 万里之隔的“对话”第三十五章 我白图只凭一颗真心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五百八十九章 镇魏大将军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四十三章 叫阵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三百章 发展缓慢将军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难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战第三百九十五章 职衔第一百八十四章 子龙去向第一百五十七章 晒盐法第三百五十章 荆军北上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张松十分感动……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来使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气计划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门事件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六十四章 白虎授首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辽东第四百五十七章?评测第一百五十五章 庞士元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五百二十四章 开辟南疆(大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银宴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九十章 考教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阳第十六章 科技树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对策第二百九十九章 岁旦宴第九十四章 天书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国八策第五十五章 张勋末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收获第九十七章 惊雷第四百七十一章 夺城白帝第六十五章 鲁子敬第五百六十六章 兴顺七年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发布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离之间第二百四十八章 兼弱攻昧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一百八十七章 无名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时代变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临盆第七十一章 一斗孙伯符第三百二十六章 闯关中第三章 开会第五百六十七章 远洋损失第二百零五章 贾文和第四百六十章?真气枪封推感言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异闻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献玺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三百零八章 学霸封推感言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贤第六百零五章 理想幻灭的孔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来(大章)第三百四十章 两军阵前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杂陈的榜首第四百零六章 头铁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四百五十一章 条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务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乡情怯第四十九章 斗阵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