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师府的困境

楚历七年六月,汉水大堰正式进入蓄水检测阶段,一时间在楚国内外,此事的受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今年十月的第三届科举。

一方面是汉水大堰的规模,在此时实属“奇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今年的科举,相比于去年有所“遇冷”——主要是体现在外来考生方面!

今年一入春,楚国便开始大规模的将轮替屯田的后备军征发,并且大肆向宛城、江陵增兵,说是没有动手的意思,只怕也没人相信。

如此一来,原本在这两年中,就渐渐紧张的边境,一下子骤然戒备起来,汉室诸侯治下,几乎是严禁参与楚国科举,魏国虽然没有官方禁止,但数量也大幅减少。

不过与此同时,楚国报名参军的人数大幅提升——一方面是全民修炼,令许多年轻人都有唤醒兵符的机会,另一方面……那就是楚国的优势在起作用,民众在楚国安全受到威胁时,表现得十分有主人翁意识。

在其他各方诸侯,基层战将普遍不足,动辄要一名伍长带十几名姬造士兵的情况下,楚国的基层战将人数,完全是受制于姬造士兵的数量,满配、还要筛选报名之人!

相比于已经第三次举行的科举,汉水大堰才是楚国今年的关注重点,白图甚至不顾朝臣反对,亲自在汛期到汉水大堰附近视察……

当然,这是在楚国内,在诸侯之间的话,楚国汉水大堰的落成,远没有楚国的调兵遣将吸引人。

毕竟在其他诸侯看来,以楚国的粮食产量,还要搞什么民生工程,都是多余的!

唯一算是息息相关的张鲁,现在也来不及高兴——汉室终于要对汉中下手了!

增加了多少水田、多少丰泽之地,在张鲁看来,都没有楚国对中原、对西川的“虎视眈眈”重要。

此时张鲁十分感动,连之前部分调查黄天姬时,赴楚教徒失踪的事情,都已经顾不上怨怼。

毕竟扫平陇右,又修养了一年多之后,雍侯马腾和翟侯韩遂,此时已经起兵向阳平关而来……

汉中之地,虽然坐拥天险,但张鲁明白此时自己的实力,对上马腾、韩遂中任何一者,最多也只是五五开,而对上两家,怕是非要他们内乱才能破局!

并且谁都知道,马腾、韩遂如果动手,代表的是背后的汉室。

如今已成“连横之势”的汉室,绝非汉中能挡,更何况……哪怕刘璋再怂,等汉室在北边动手,他也必然会出兵葭萌,两面夹击汉中。

虽然知道楚国是为了“自保”,但现在楚国可是汉中的大救星……

对江陵的增兵,令西川不敢妄动,对宛城的增兵,也令汉室投鼠忌器!

“可惜楚国无法直接对汉中增兵……那种在巫峡中能够逆流而上的船,在汉水就不行吗?”张鲁有些烦躁的说道。

当年张鲁听说汉水堰的时候,是特地开了会,确定即使修了堰,楚国水军也不具有从汉水溯源而上的能力,这才予以配合的……否则别说配合,还想安安稳稳修堰?

然而现在张鲁恨不得楚军能够轻易沿江而上,直接对自己进行增援……

当然,这是面对眼下的情况、感性上来说的期待,如果真的“轻易”,张鲁怕是就又要担心楚国的问题。

“楚国如果愿意增援,有车船之助,虽然并非无计可施,但恐怕也数量有限,尤其此时还是汛期,逆流相当困难,尤其是那些难以布置纤夫的地段……至少也要再过两个月才能成行,难解燃眉之急。”阎圃谨慎的说道。

阎圃算是汉中、或者说是天师府中,少数拿得出手的谋士。

“马腾……韩遂……西北的蛮子!还真以为能在汉中,也如讨伐异族一样容易?守住……有阳平关,咱们守它几个月,看那些蛮子能不能挺得住!”张卫一拍大腿道。

张卫是张鲁的弟弟,也是天师府的主要将领之一。

相比于还有些“道系”的张鲁来说,张卫更加冲动一些,颇有些勇而无谋的架势。

而一旁的杨松,这时眼睛一转道:“主公,等守些时日之后,松愿冒死与马韩二贼一见,届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力求令两贼人退兵。”

张鲁闻言,这才神色稍宽道:“幸而有大家、有天师道的道统在此,汉中才不至于沦落敌手啊!”

杨松又是好生表了表忠心,而一旁的阎圃,隐晦的用戒备的眼神,瞄了杨松一样。

对于杨松的为人,阎圃看得绝对比张鲁清楚。

可惜他的身份、以及天师府的形势,令他无法对张鲁畅所欲言式的劝谏。

与大量流民的涌入不同,在高端人才上,汉中始终处于流失的状态,只有一部分当地士族支持,并且很大一部分,入天师府而不入天师道,比如阎圃,只有天师府的职务。

这不仅令天师府的军政体系中枢不明确,而且除了一个阎圃还看得过去,也着实没什么能人。

军中领衔的头号大将,正是张鲁自己的“关系户”张卫。

只是张卫志大才疏也就罢了,而且还为人傲慢,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曹操讨伐汉中时,张鲁本来想立地投曹,结果张卫却执意不肯,坚决引兵据关而守,结果自然是大败而回。

其他将领像是杨昂、杨任之流,也都是靠彻底奉信天师道,才得以统军,能力相当一般、水平相当有限,在楚国……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是上司给力、能带着立功的话,估计也就是少校、最多中校,当个副团就算极限。

至于文臣中的杨松、杨柏两兄弟,那就更是拖后腿的,背后插刀时能轻一些就算是积德行善。

只是杨松、杨柏兄弟没那么多讲究,现在都是天师道的治头大祭酒,所以不仅杨松更受张鲁信任,杨柏也得以入军中为将。

可惜张鲁还不知杨松的用心,对他还颇为信任,听了杨松的话,还对其好生勉励了一番……

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状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三十八章 马其顿第十一章 尴尬第五百二十五章 陈宫的妙用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选第四百一十六章 义子与……呕第二章 我看到你的机甲了第三十八章 马其顿第四百一十四章 邓艾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五百零一章 你来的正是时候第六十四章 白虎授首第五百七十四章 当机立断夏侯涓第四百五十六章?归来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国海船第四十章 水贼小将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二百五十二章 争论第三百三十五章 汇合第四百一十二章 杀猴儆鸡第五百九十三章 长安惊变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门事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马之殇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国八策第三百三十章 亲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胁第五百六十九章 义父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夺城白帝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荣誉与利益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二十七章 家宴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门事件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军第二十六章 六亲不认孔文举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三百二十二章 克容陵第五章 原来你也是谋士?第五百二十九章 转移注意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宫廷魔幻伦理戏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电池第三百八十章 西巡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试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阳事变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七十一章 一斗孙伯符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袭第七十九章 项羽.冷漠.jpg第四十三章 叫阵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五百二十四章 开辟南疆(大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战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条铁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三百二十四章 东莱之议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川归降第八十三章 异姬第五百八十章 战术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国的制胜点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两嘬第五十六章 战略目标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三百六十八章 纳吉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十九章 紫气东来,大贤出世第一百九十二章 阴谋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一百六十六章 开门,送仁德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师第六十五章 鲁子敬第五百四十三章 弹弩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东郡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惊诧第二百二十章 连弩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苍天,何薄于民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百七十章 张松第一百七十七章 寿春惊变第二百五十一章 总督部第五百九十章 陇西兵变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渐定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六百零一章 真诚的法正第二百零三章 将军与樵夫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门事件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锚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将之战第四百三十章 变化的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