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前一个问题,仿佛只是母子之间非常随便的闲聊,而后一个问题,哪怕是仅仅只有四个字,却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质问和讥诮,以至于垂手低头的楚宽之外,其余宫人内侍都瞬间露出了惊骇欲绝的表情。相形之下,太后却只是微微皱了皱眉。

“有意思没意思,这是要做过之后才知道的事。你在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亲政治国,君临天下了,可他们却还只知道彼此针锋相对,根本不知道具体事务。”

“母后说笑了,我当初刚亲政的时候,闹出的笑话既不少,也不小,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每次大臣闹到您跟前的时候,您全都不动声色帮我挡了下来,兴许就我那会儿胡作非为,任性自大的样子,换一个皇帝,被人掀翻下来的可能都有……”

“皇帝!”太后这才遽然色变。她严厉地呵斥了一声,见皇帝终于显得正经了一点,她就目视左右,见女官玉泉立刻冲着左右打了个手势,内侍宫人们慌忙鱼贯推出,玉泉押后,而楚宽也躬身行礼,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直到东暖阁的门帘落下,她才一拍扶手站起身来。

“你到底想说什么?”

“年少无知,做错事情,这是人之常情,但太后用一介年少外臣去激将你的两个孙子,用得着吗?更何况,朕听说,当日张寿和莹莹来清宁宫时,那个栽赃陷害他的小宦官,险些就被什么都不问直接打死了?母后打算维护谁?”

太后脸上越发烦躁气恼:“你别忘了,王大头已经问出了郑怀恩是主使!”

“那个蠢货,自己无德无才,还痴心妄想娶莹莹,别说他父亲是嗣和王,就算他自己是嗣和王,那也有多远滚多远!”皇帝不耐烦地挑了挑眉,继而就淡淡地说道,“是皇后,对吗?”

太后顿时默不作声,直到皇帝说出下一句话:“之前那个去融水村射箭吓人的御前近侍,也是听了皇后的指派。朕就弄不明白了,她堂堂六宫之主,做这种事情,有必要吗?就算她不喜欢莹莹,可这种恨屋及乌的事情做出来,有必要吗?”

敏锐地听出恨屋及乌四个字是鲜明的朱莹风格,太后不禁眉头紧皱:“莹莹知道了?”

“她知不知道,朕没问,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朕是把刺客的事压下去了,甚至明月还背了黑锅。王大头也是照着省事的方式那么审了,郑怀恩自己也承认了。看上去,皇后那是一点关联都没有,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皇帝说到这里,已经是气得呵呵一笑,“她已经是有两个儿子的人了,就不能聪明一点?还有母后你,那两个小子好容易消停一点,你为什么还要撩拨他们?”

知道皇帝看上去并没有雷霆大怒,但其实分明已经是怒极,太后沉默了片刻,最终叹了一口气道:“你至今没有册立太子,我知道,你不是想要立幼,而是觉得他们两个大的都不那么理想,可又明知道立幼很可能造成天下动荡,所以一直在犹豫。”

见皇帝微微眯起眼睛,随即侧过头去避开她的目光,太后却走上前去,不闪不避地直接正对着皇帝:“你觉得,当年是你逼死了庐王,逼死了你唯一的弟弟。从那时候开始,你就和我疏远,一直到现在也再回不到从前……可你觉得我那么爽快地归政,是为了什么?”

“你是皇帝,他却只是亲王,他处处和你争,而你根本就不屑于和他争,眼里只有太祖皇帝,顶多再加上太宗、英宗和你父皇,你觉得我会更看重他更胜过你?本朝那些血淋淋的例子摆在那儿,我怎么可能偏爱幼子,更何况是一个自己找死的幼子!”

皇帝默默听着太后这仿佛是推心置腹似的话,面上纹丝不动,仿佛所有表情都冻结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若是有一个像你,我也不用这么煞费苦心!只会窝里斗算什么本事,让他们知道,宫外有一个比他们还小的少年,却已经得到了你的信赖和器重,而且还是莹莹的未婚夫,他们总该知道上进吧?老二去见张康,也是为了知道,我朝军械到底如何。”

太后顿了一顿,这才退后几步,缓缓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至于皇后……她当初处心积虑地宣扬贤名,再加上她的嫡亲祖父是英宗皇帝为皇子们选定的帝师,你父皇入主之后对英宗还有几分尊崇,这桩婚事对于你还主少国疑的时候来说,自然还算得宜。”

对于这样的解释,皇帝却有些讥嘲地耸了耸肩:“说实话,朕宁可那时候母后你有个合适的侄女又或者甥女。”

即便知道自己的儿子只不过是发泄一下怨气,太后还是啼笑皆非:“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却只有姐姐养出了朱泾这么一个好儿子,余下的那几个侄女,我连多瞧一眼都觉得闹心。你让我怎么给你娶回来当皇后?”

“就是莹莹,当晚辈固然瞧着很好,可她将来也不适合做皇后又或者王妃,她那脾气,一旦有事,能把皇宫又或者王府都闹得天翻地覆。你看看大皇子和二皇子就知道了,莹莹那样美艳绝伦,可他们俩固然爱看她的容貌,可就没有一个喜欢她的。”

“他们也配不上她!”皇帝意兴阑珊地哂然一笑,最终淡淡地说道,“朕已经忍耐了很多年,而且看在两个儿子的份上,朕也不想闹出废后这样天翻地覆的事情,所以,皇后那边,希望母后替朕多敲打敲打。另外,朕更不希望明月灭口刺客之类的消息四处传播。”

“她倒是以为,栽赃陷害就能把事情都蒙混过去了?”

说到这里,皇帝索性转身直视太后,口气不带一点余地:“朕知道,母后不喜欢裕妃,也不喜欢莹莹的母亲,但裕妃没有儿子,也从来没妄想过后位。莹莹的母亲更是一个性子倔强,不屑阴谋诡计的人。母后既然这么喜欢莹莹,为什么对昔日之事就不能释怀?”

“归根结底,当年之事,错的也是朕和朱泾。”

见皇帝说完这话就大步离开,太后右手紧紧握着扶手,好半晌才把到了嘴边的质问给吞了回去。那一瞬间,皇后到她面前的哀声痛诉又仿佛在面前重现。

“裕妃和赵国夫人就算当时确实是舍身让皇上他们先走,可难道这不是应该的吗?不是因为她们的枕边风,皇上怎至于和赵国公二人白龙鱼服,险些有性命之危?事后三个孩子同时降生,谁知道难以分辨的是两个女孩子,还是三个孩子根本分辨不出谁是谁?”

“母后,裕妃独得盛宠,我可以忍,可她和赵国夫人沆瀣一气,以至于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我却没法忍!若日后闹出来什么民间沧海遗珠之类的传闻,皇上有什么颜面,您有什么颜面,我这个皇后还有什么颜面?”

太后自失地叹了一口气。当初之事,说是查清楚了,她也变装易服亲自仔细查问过稳婆,问过张寿如今的养母吴氏,更逼问过裕妃,质问过九娘,最终断定应该就是两个女孩子混在了一起,可那终究是扎在她心里的一根刺。

所以,她对永平公主一直都谈不上多喜欢,只不过因为皇帝对她的偏爱,故而一直都对其比对其他公主优厚几分。反倒是从小就天真烂漫,天不怕地不怕的朱莹,让她从其身上看到了当年也是从小就一直很有主意的姐姐那影子,几乎不假思索认定她必定有朱家血脉。

而那个养在民间,却竟然那般仪表出众的张寿,她从第一眼看到开始,就本能地觉着有些心慌,哪怕得知其不止容貌,才华同样出众,她也没办法因为朱莹已经认准了那是未来夫婿,就爱屋及乌生出什么亲近之情。

呆坐了小半个时辰,随着一声轻轻的咳嗽,玉泉却是蹑手蹑脚进来,到太后面前屈膝行礼,这才轻声说道:“皇上以擒获叛贼功,令内阁拟旨,令张寿兼正六品翰林院侍讲,詹事府左赞善。”

太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蹭得站了起来:“那几个大学士就居然听他的?这就算他们里头有人愿意违心拟旨,六科廊那些给事中,难道不会封驳?”

玉泉顿时苦笑道:“内阁那会儿只有吴阁老在,他亲自写的敕书。”

太后顿时气得凤眉一挑:“上次张寿进国子博士时也是他,这次让张寿兼翰林侍讲,詹事府左赞善也是他,他就知道阿弥陀佛仰承圣意拟旨,这个大学士难道就只会这个吗?”

“如今东宫都没定,詹事官是给朝中那些文官作为定品级的加衔,怎么能随随便便给一个新晋的国子博士?更何况还有翰林侍讲……他知不知道,天下读书人会因此翻天!”

和太后那边的惊怒不同,走了一趟清宁宫发泄了一下情绪,同时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把那道诏书给定下,皇帝的心情却很好。

六科廊封驳?呵呵,给事中里头要真有如此强项的人,他不介意出几个人去当县令,正好补充一下人才贫乏的地方官班子。要知道,若不是张寿,未必能把叛贼一网打尽,而且人都是实打实的关在顺天府衙大牢中,如假包换。为了这个,他连秋决都一直拖着没批。

太后既然想要张寿刺激一下大皇子和二皇子,那他就多给人加官几次好了!

谁让张寿这小子是一员福将,有本事的同时,还福星高照呢?

翰林院怎么了?翰林院新晋的一个侍讲,之前也当过国子博士,却连半山堂根本都管不好,这种连教化都做不好的都能进侍讲,有大功的张寿也同样可以!

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八十六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四百零三章 小……师娘?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赔我美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剑,别小气第七百零二章 歪打正着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二章 童养……婿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死亦可从容第一百四十三章 声声惊堂木第一百五十一章 夹道看张郎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礼如戏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术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独行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云第七百二十三章 软硬兼施第七百零七章 夜无澜而晨惊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穷追猛打第四百零七章 请千万留他一条命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三百三十三章 顶尖的吃货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儿当自强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国公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过关?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请君再上轿第一百六十七章 临阵换将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第八百零九章 简单粗暴效果好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说夫第八百七十六章 匕见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两百一十三章 天子赐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荡荡?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镖船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三百六十七章 无影脚第两百一十二章 无趣和有趣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状,叹苦经第八百八十章 劫后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见?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床气第三百三十九章 没出路的武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读和委培第八十七章 当卤煮开始掉书袋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义公子第三百零三章 考试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一呼百应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风未到蝉先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请君游“花园”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罗网的陆尚书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书和多事之秋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个病换心情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学官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虚的小贩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课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蹭住、声势和敲竹杠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云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师充家长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还是统考第五百一十三章 双重暴击第七百八十九章 谁干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无不可对人言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气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难自禁第七百六十一章 鹰犬和评判第四百零八章 铁公鸡第五十五章 谁怕谁第两百一十七章 选婿之后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二章 竹林深处有难题第四十九章 赏乐做题,饕客恶客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六十五章 进府之前第七十三章 谁误人子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谁善解人意?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趋利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风情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罚站的小伙伴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数理气自华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业,后成家第两百二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钓鱼第五百五十七章 饿货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