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气新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三月三上巳节,原本是祓禊之日,也就是水边沐浴,驱除病痛,祈求福祉的节日,自宋元渐渐淡出了官场民间,让位于清明,然而本朝太祖皇帝登基之后,却重新着力提倡曲水流觞,临河宴饮的古礼,因此这个节日也就保留了下来。

但随着时日推移,水边宴饮渐渐就变成了赏春宴又或者踏青出游。于是,三月三这一天朝官休沐,官府暂停办事,就连国子监的监生们也都得了一日假期。

在这个满城都换上轻薄春装或踏青或宴饮的日子,张寿却没有约朱莹出游,不是不想,也不是他没时间,而是……朱莹没时间。这虽说是一件很稀罕的事,但张寿和朱莹三天两头就见面,哪怕没有婚书,可婚事却已经是过了明路,他也不急于一时。

因此这个上巳节,他去了陆三郎出资,却挂在自己名下,那铁匠铺木匠铺合一的宅院。直到午后,他方才从里头出来,轻轻舒了一口气,随即就侧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阿六。

“你小子和关秋两个人行啊!就那样简易的棉花糖机,居然也被你卖了一千贯。”

虽说甘蔗在太祖皇帝的竭力推广之下,在各种适合种植的南方地带都有广泛种植,以至于糖不再是奢侈品,但和调味料以及各种甜汤需要的糖比起来,棉花糖这种玩意却绝对是奢侈品。所以,当关秋刚刚小心翼翼告诉他棉花糖机卖出去了的时候,他颇为惊异。

更何况,在他和陆三郎联手坑了大皇子一把之后,他并不觉得,还会有人买自己这边人制造的机器——不怕转眼间他把图纸往上头一献,而后人财两空吗?

见阿六一脸我什么都听不懂的无辜表情,他就没好气地问道:“别装了!这是你们两个赚来的钱,我又不会分你们的!你也是,不要再拿出来补贴家用,你也该想想娶媳妇的事情了!快说,卖给谁了?不会是强买强卖吧?”

不是张寿杯弓蛇影,实在是阿六做事太雷厉风行。二月的时候,他那庐王别院就多了十几个洒扫的仆役,也不知道从哪来的,然后半个月过去之后,他就从阿六手中拿到了一张绘有各种密室和地道的详细图纸——当然,是从前建造的。

最吓人的是,这些密室和地道,有些是皇家早就勘测出来的,还打扫过,分明是以备他日后使用。可也有不少在发现打开之后,那却是一片狼藉,其中甚至还有白骨!以至于他在听过阿六的详细报告之后,忍不住眼皮子直跳,险些打算下令把这些密室和地道统统填掉。

可这样一来,难免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他又曾经考虑去和皇帝商量能不能换个宅子。但那回和朱莹一说,朱大小姐却拍胸脯表示进宫去和皇帝太后说,然后给他带回了口信。

“尽管住,别担心,那些地道密室,就当成你家的工坊好了,给朕多做点好东西就行!”

张寿想想自己听到这话时的哭笑不得,忍不住暗自感慨,随即就再次盯着阿六。好一会儿,少年终于不大情愿地说:“皇上差人要的。他说,江南那边富得流油,地方豪族大户有钱没处花,所以就快马加鞭赏了这张图纸给织造大户。信使回禀他们今年云锦多贡一倍。”

作为四大名锦之首,云锦这个称呼,本来并不是眼下该有的,但很显然,太祖皇帝来了,于是定都北京的同时,也同时设了南京,顺便还给南京锦署织造的锦安了一个南京云锦的名头。然而,锦署并不会自己雇请织工,而是外包生产,那些大户的织坊便是合作伙伴。

朝廷不付钱,但这些织坊得到的,是海外云锦的免税出口配额。除了这些大户的织坊,其余人家不许生产云锦,更不许出海……

想到这些,张寿忍不住嘀咕皇帝的算盘精明。然而,阿六接下来说出的话,却让他再次吃了一惊:“还有,那图纸不是卖了一千贯,是皇上预付一千贯……要是南边那些大户有什么特别表示,皇上还会看情形再付一笔。”

说到这里,阿六便郑重其事地说道:“所以关秋也说了,东西固然是他做出来的,但原理却是少爷你告诉他的,他拿一百贯当成工钱,这就已经很出格了,其他的他绝对不敢要。至于我……我就是个出力的人,又没有花钱的地方,要钱干嘛?”

见张寿满脸不赞同,他却不管不顾地说:“所以,剩下的九百贯也好,皇上兴许会再给的钱也好,本来就是少爷你该得的。皇上之前给我钱的时候还特意嘱咐,希望少爷你多折腾点好东西出来,他保证比大皇子给钱爽快,而且不会惹出那么多事。”

呵呵……皇上你还好意思说!如果不是你亲自派内侍去阿六这买那棉花糖,之前怎么会有人因为棉花糖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弹劾我?还不惹事……这事情惹得够大了!

等回头赏赐江南大户棉花糖机图纸这种事情传出去之后,说不定我还会再挨一顿弹劾!

张寿已经无话可说了,当下无可奈何地瞥了一眼阿六:“那就这样吧,那钱还是和从前一样,我先帮你保管。另外,今天的事先别告诉皇上……我回头会去说的。至于关秋……他在折腾出钟表之前,估摸着会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副产品,你要拿出去怎么用都随便你。”

“哦。”阿六答应了一声,随即就有些闷闷不乐地解释了两句。

“上次也不是我说的,是皇上买了棉花糖之后,又派人来要机器的。大多数时候,是疯子眼快,嘴更快。我觉得,少爷还是按照皇上的话,赶紧带着关秋他们一起搬到别院里去吧。那边密室暗道多,有什么动静也传不出来,疯子就算千里眼顺风耳也不知道。”

张寿只觉得额头青筋突突直跳。有什么动静也传不出来这种话,他怎么听着就那么别扭呢?知道的人明白他是在捣腾各种有趣的东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在造反呢!

而一贯话不多的阿六,此时此刻却突然显得尤其话多:“少爷如果担心那么大的地方,人手不够用,我回头再安排一下。那些已经在别院里做事的家伙,我一个个都仔细筛选过。”

“门房是曾经的外城地头蛇安陆,他那瘸腿虽然不大好看,但人很能耐,当年一个能打八个,现在战斗力不强,但眼光手段还在,带一下后辈总是可以的,其他三个门房都是机灵的小子。厨娘徐婆子手艺很好,只是店铺被雪压塌了,她没卖过人肉馒头,少爷你放心……”

“被你这样一说,我一点都不放心!”

张寿忍不住以手扶额,但最终,他还是没去插手家里招人的事——他光是国子监就每天忙不过来了,还要不时过来看看各种器具的研发进展,这要是还管家里的下人都怎么招收怎么遴选,他就实在是太闲了!然而,对于阿寿催促他尽快搬进去这件事,他却还在犹豫。

不是说非得等到结婚才搬,而是现在他还没娶朱莹,家里总共就那么几口人,搬进那么大一座宅院,简直是犹如大海中撒进几颗小石子,根本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而且,他接下来多数还是住在国子监号舍,免得通勤时间太长,吴氏一个人难不成天天把宅子当公园逛吗?

思来想去,张寿还是决定回去再和吴氏商量商量——那些外头的事,他能够独立做决定,吴氏也从不干涉他,但家事的范畴,他不想也不能撇开她。然而,当他一边想,一边骑马来到了自家门口时,却只见老刘头一溜小跑迎了上来。

“少爷,来客了。”他声音压得很低,眼睛还四处张望,仿佛生怕有谁偷听了去,那样子着实像是个久经贼场的老贼头,见张寿抬脚进门,他方才慌忙又跟了上来,却是赔笑解释道,“是秦国公长公子。这不是人人都说他是在家养伤来着,所以我得小心点……”

张琛受伤,曾经是过年时京城一桩不少人热议的话题。原本张琛在京城就是个颇有名的贵介公子——从前是因为招摇,后来是因为浪子回头,虽说没陆三郎那么夸张,可那个半山堂斋长也当得有模有样。

所以,张琛不幸坠马受伤的事备受关注。经太医诊治,为了防止落下毛病,他少说也得卧床静养几个月,为此,国子监半山堂几乎是所有人都轮流去探望了一次,张寿也去了好几回,但后来课业繁忙,也就没去得这么勤了。

等到张琛的父亲秦国公张川突然接任顺天府尹,一时又是一波探望大潮,但这一次,去探望的人却都吃了个闭门羹,因为张琛放话出来,老爹升官和他没关系,他要静养,不见客!

谁也不知道,号称坠马的张琛除却最初那几天好好呆在家里“养伤”,其实很快就追着去邢台的张武和张陆,悄然带着几个心腹一路南下了,竟在张武张陆之前到的邢台。

此时,张寿大步走进自己起居的书房,见张琛正在那团团转圈,他就笑道:“张琛,什么事要你亲自这么回来一趟?派人回来说不行吗?”

“小先生!”张琛抬头一看是张寿,慌忙一个箭步冲了过来,气急败坏地说道,“那帮大户眼看新式纺机推广得不错,果然用阴招!就和之前你担心的一样,他们也不知道怎么买通了那些收棉纱的商人,收购价格一降再降,甚至不收那些纺工纺出来的纱线!”

对于这样的结果,张寿丝毫不以为奇,当下就笑道:“可是,张武张陆当初不是商量过对策吗?人家不收,他们收,价格比从前的价格稍微低上几分,但绝对高于那些家伙的收购价,然后使得那些纺工能够获得高于从前的收入。怎么,那些纺工还能不卖吗?”

“张武和张陆是带着皇上之前拨给他们的一万贯钱,但这具体的数目也不知道被谁传得邢台人尽皆知,那几家大户合在一起,少说也有数十万贯的财力!张武和张陆快没钱了!”

此时此刻,张琛见张寿沉吟不语,他就唉声叹气:“大皇子在沧州,那至少是运河上的重镇,东面临海。不像邢台,虽然是顺德府的府治,又地处京城南下的一条陆路要道,但运送棉纱出来实在是不便。更何况,大皇子到沧州带去了两个户部的能员,再加上威逼利诱……”

“张武和张陆下去的时候,还带了胡凯他们两个,那时候何等信心满满。怎么,现在怕了吗?”张寿故意含糊指代,只想看看张琛到底是不是又仗义去帮两个小弟了。

“我怕什么,大不了就是亏钱而已,反正我秦国公府别的没有,钱却不少,将来都是我的!”张琛把心一横,索性实话实说道,“我只是不想让人觉得,我们还不如大皇子有能耐!”

张寿打量了张琛好一会儿,这才笑呵呵地说:“我们?如果我没记错,在邢台推广新式纺机,这是张武和张陆的任务。至于你,我是让你一路南下去收棉花,顺便沿途招募一批擅长织布的织工,然后带到邢台去的吧?他们是明,你是暗,你是又忍不住去帮他们了吧?”

面对这话,张琛顿时有些心虚:“我那些事情都做完了,这才随手帮帮张武和张陆。收棉花的事,我声称是二皇子心腹,把大皇子派到邢台的两个家伙给打了,又正好抓了几条那些大户的罪状,他们不得不从了我,所以除却他们自己要用的存货,其余棉花我都收完了。”

张寿顿时好一阵无语。他是想让性格张扬凌厉的张琛去给张武和张陆暗中托一下底,可这位倒是好,比二皇子还要跋扈!把大皇子的人打了……只有这位干得出来!

他又好气又好笑地骂道:“你也不怕二皇子知道有人冒充他心腹?”

“我让人给二皇子送了一份厚礼。”张琛嘿然一笑,“二皇子用人之际,有人愿意出面给大皇子和张武张陆搅局,他有什么不乐意的?他连信物都给我了!”

张琛把手一扬,一面刻着延庆二字的铜牌亮了出来。张寿知道二皇子别院号称延庆别府,所以看到这块铜牌,再看到背后那序号,他忍不住哑然失笑。

“陆三郎坑大皇子,那还可以说是他自己找上门的。你这么坑二皇子,不怕皇上知道?”

“这确实是个问题……”张琛顿时讪讪然,“要不,小先生你在皇上面前帮我解释解释?”

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会?第八百零二章 不轻狂,枉少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报仇,从早到晚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三十一章 既见君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语?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云第九章 小先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四百九十九章 愿为前驱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三百三十三章 顶尖的吃货第十三章 暂住变长居?第六百六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七十五章 葛氏语录新编(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纨绔擅长的领域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五百四十章 礼未行而行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汹汹第七百五十二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读和委培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二百四十三章 边镇需强人第十三章 暂住变长居?第四百七十四章 乌鸦嘴和宋混子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钱第一百一十二章 请君再上轿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八百零九章 简单粗暴效果好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无好宴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几层浪?第八百五十章 接触第五百七十二章 为人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顶罪?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礼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异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传话请讲学第一百七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章 临行且谆谆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归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灵犀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后急求援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拥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书达理?第三百七十二章 善地?恶地?第八百二十八章 启智第八百八十章 劫后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几层浪?第两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绵绵情话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六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三十章 欺世盗名之徒第一章 田头偶遇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连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护短的第三百零九章 滚出去!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调无人听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谊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驾到第八百零二章 不轻狂,枉少年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四百六十七章 九章堂聚贤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爷和育种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场,头铁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劳王大头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顶罪?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请君再上轿第一百三十四章 钓到了好大一条鱼……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挟持者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八百一十三章 轻松和紧张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愿第一百七十五章 原来如此第九十八章 拯救陆三胖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九十章 皇帝驾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明正大!第六百六十五章 紧急任务第七百九十一章 谁善解人意?第五十一章 救错人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陈仓第十章 数学和八股一点都不搭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愤和蹭饭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柜最轻松第四百三十一章 请君上船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胜古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时代和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