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儿女亲家

他的继母和妹妹竟然都为他求情!

朱二只觉得峰回路转,整个脑袋都有些晕乎乎的。妹妹也就算了,虽说之前恨得他牙痒痒的,恨不得咬他两块肉泄愤,但从前他手头紧去求她借钱的时候,却几乎没有一次落空。她素来嘴硬心软,对他这个二哥很不错,所以气消了也就原谅他了,这不足为奇。

然而,继母一气之下离家在昭明寺呆了十六年,回来之后待他虽不能说不好,但也不过是淡淡的,如今却愿意为他说话,还归责自身,这份情就很可贵了!毕竟,他当初可是想把继母唯一的女儿许配给陆筑那个死胖子!感动之下,朱二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趴在地上涩声说道:“之前听说爹和大哥的坏消息,我真的是怕极了,那个朱公权又在我耳边一个劲地游说利害,我以为陆家那小胖子至少会对莹莹好,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错事!我现在想起来也恨不得掐死我自己,我看错了陆尚书,更看错了那死胖子……”

他这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声咳嗽打断了:“二弟你说的那个死胖子,现如今是九章堂斋长,前几天才刚刚和刘家定下了婚期。虽然所谓的算学天才四个字也许要打点折扣,但把九章堂管得井井有条却是真的,不像你,半山堂这个代斋长当了一个多月,还镇不住场面。”

朱二没想到大哥朱廷芳竟然哪壶不开提哪壶,一时整张脸都黑了,又想到了大哥回来之后他挨得那顿好打!可还不等他直起腰打算抗辩,朱廷芳就又接着说了一番话。

“爹,不是我给二弟求情。他此次留京,虽然也铸成大错,但如今确实比从前要懂事多了。皇上指派了张博士身边的阿六来教他练武,他每次都练得很辛苦,也没有偷懒。哪怕武艺进展缓慢,可至少是真正下了功夫去练的。半山堂自从重开之后,他也没有缺过课。”

“吃一堑,长一智,二弟能改过自新就好,还请您原谅他。”

就连一贯对他凶巴巴的大哥也为他说话,这一刻,朱二终于有了身为朱家人的明确实感。他使劲吞了一口唾沫,竭力用最老实诚恳的目光看着父亲,生怕父亲在气怒未消的情况下,直接来一句就算如此也先打了再说。等了又等,他没等到父亲的回答,却等来了另一句话。

“如今孩子们都大了,事不过三,因为二郎他做错的事,我和他大哥教训了他两次,如今九娘和莹莹都肯原谅他,你也不要一直揪着不放。”

太夫人见朱泾连忙起身应是,她就看着朱二道:“二郎,你自己记住这个教训。这一次是你运气好,朱家也运气好,没有下一次了。凡事多长一个心眼,别被人卖了,还帮他数钱!陆家父子就没有一个省油灯,但还不是大奸大恶之辈,若是奸恶之辈,那你才是铸成大错。”

“是是是。”朱二连忙把头点成小鸡啄米,随即就听到了朱泾一声大喝。

“还不起来?只会跪地请罪,什么时候能做出一点成绩让我瞧瞧!”

要是平时,听到这呵斥,朱二必定魂不附体,可这一刻,他却在爬起身的同时,昂首挺胸地应道:“是,我日后一定发奋努力,做出点成绩让爹看看!”

张武和张陆那两个只会跟在张琛身后的跟班都能有扬眉吐气的一天,陆三郎都能变天才,他怎么就不行?他这个代斋长现在是还威信不足,但他正在分化拉拢那些冥顽不灵的家伙,很快就会树立起自己的威望。等张琛养好伤回来的时候,斋长之位就不属于那家伙了!

刚刚坐下的朱泾没想到一贯吊儿郎当的次子竟然还会有这样信心满满的时候,不禁多看了他两眼。紧跟着,他就听到了一声轻哼,抬头一看,他就发现朱莹有些嗔怒地看着他。想到自己在皇帝面前的承诺,他不禁哑然失笑,当下就咳嗽了一声,随即对母亲欠了欠身。

“娘,莹莹对我说了之前外头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甚至还有说我赵国公府骗婚的,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当年婚事乃是口头约定,并没有定下婚书,这确实是有失妥当。如今我既然回来了,那不妨立刻请了张寿的母亲吴娘子来,两家把这件事定下,如何?”

朱泾这立刻两个字,朱莹顿时听得面上大悦。而太夫人亦是笑着点头道:“好,就这样办。阿江,你代我去一次隔壁张家,请了吴娘子来,就说莹莹的父母找她商量儿女婚事。”

见江妈妈应声出门,心情绝好的太夫人瞅了一眼屋子里儿孙辈,顿时笑道:“如今莹莹的事情算是定下了,但大郎二郎你们也老大不小,婚事也不能再拖下去了。若有心仪的姑娘,不妨说出来,若是没有,那就不要怪我和你们的爹娘乱点鸳鸯谱了。”

朱二不禁瞪大了眼睛,随即讪讪地说:“我没什么要求,只要姑娘是贤妻良母就行……”

他这话还没说完,朱莹就抢着说道:“祖母,爹,二哥的事情不急,先尽着大哥再说!”

正想回答朱二的话,却被朱莹骤然打断,朱泾不禁有些疑惑,可看到朱莹拼命地对他眨眼睛,而太夫人和九娘则是一脸淡定,他就醒悟到定然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下一刻,他就听到朱廷芳开了口。

“我任凭祖母和爹娘做主。”朱廷芳苦笑一声,随即淡淡地说,“只是我如今已经破了相,年纪又老大不小了,只怕那些姑娘们未必愿意屈就。”

“这是什么话!”九娘顿时柳眉倒竖,满脸不以为然,“谁不知道我赵国公府大公子智勇双全,第一次上战场就建功赫赫?人不可貌相,更何况你这只是一道刀疤,说什么破相!若是真有那等以貌取人的浅薄人家,他还不配和我朱家结亲!”

此话一出,朱泾顿时想到了从前那个最护着两个年幼继子的妻子。他当初续弦的时候娶了九娘,就是因为曾亲眼见证过她的泼辣和正派。她过门之后到生了朱莹之前,确实对那时候还小的朱廷芳和朱廷杰兄弟非常好。若不是后来的事情,他们原本该是很恩爱的夫妻……

当下他就不容置疑地说道:“大郎,你母亲说得没错,你异日要继承赵国公府,又文武双全,若是人家挑剔你相貌,这等人家不要也罢!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给你挑一个贤惠的媳妇,当然,就和莹莹张寿一样,总要让你们彼此相看过中意才行。”

朱廷芳对自己的婚事看得很淡,如今父母都坚持,太夫人又一脸笑意盈盈地看着他,他也不便多说什么。见朱二有些幽怨似的偷瞥他,他就突然走上前去,撂下一句我和二弟去说说话,直接就轻轻松松把人给拎了出去。

他们兄弟这一走,朱莹立时笑着蹭过去挨着太夫人身边坐了,这才侧头看着朱泾说:“爹,你别以为二哥那样儿就没人家要,皇上亲口为他和顺天府尹王大尹……不对,如今应该是宣大总督王总宪说媒!王总宪虽说没答应,可却也没直接拒绝!”

朱泾简直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如果说是皇帝给长子朱廷芳做媒,那么这很正常,他此次把长子置之于险地而后生,其实心底也不是没有负疚,如果可以,他愿意用尽全力来弥补这一点。可是,长子却懂事得让他无话可说,根本不提过分要求。

然而,就那样顽劣不堪造就的次子,皇帝居然为人向王杰提亲?这是开玩笑吧?

他突然若有所思地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王大头好像没有女儿?”

这一次,就连九娘也笑了起来:“是王总宪的侄女。莹莹回来告诉我的时候,我几乎也不敢相信。其实那次莹莹是应了阿寿之托,跟着进宫去告状的王总宪去送阿寿做的新式纺机的图纸和推广方案,后来不知怎的皇上就提到此节。王总宪应该并不乐意,但也没拒绝。”

“二郎虽然如今并不成器,但有那样的大哥激励,还有那样的妹夫耳提面命,将来未必就没有成就。再说,莹莹也告诉我了,她在皇上面前说,二郎耳根子软,需得厉害媳妇管着。”

“有你这么说自己二哥的吗?”

朱泾啼笑皆非地瞪了女儿一眼,见朱莹丝毫不怕地腻在太夫人怀里,他只好摇摇头道:“那二郎的事情就先算了,看看他能不能打动王大头再说……只不过,王大头……”

想到王杰那一路从宣府到大同干出的事情,哪怕自己回京这一路上也杀了个人头滚滚,朱泾还是不由得一阵阵头疼。

他这个已经身上惹了一堆麻烦的赵国公,要是和同样背了一堆黑锅的王杰成为儿女亲家……这是要比两亲家谁会惹麻烦吗?

偏偏在这时候,朱莹又兴高采烈地说道:“对了,王总宪这次由顺天府尹改任宣大总督,是阿寿推荐的他呢!还有,我还是这几天才从皇上嘴里问出来,就连秦国公突然出任顺天府尹,那也是阿寿给王总宪的建议,所以王总宪才推荐了秦国公!”

“想当初此事在朝中讨论的时候,听说朝会上直接炸开了锅,可好玩了!”

好玩……

这一次,就连朱泾也忍不住眼皮子直跳,待要呵斥朱莹吧,太夫人去偏偏把她揽在怀里,一脸宠溺到了极点的样子,九娘也不以为然地微微笑着。想想皇帝连这种事都告诉了这丫头,而她也从来都很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在外说,哪些不可以说,他也就干脆不想那么多了。

反正他这一回京,应该要赋闲很久……

缺了朱廷芳兄弟的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说了一会儿话,外间就传来声音,道是吴娘子到了。九娘二话不说立刻出去,不多时就把吴氏给引了进来。

尽管当年曾经见过,可时隔多年,朱泾几乎有些认不出,眼前这个略带几分风霜的妇人,便是当年那倔强中却还带着几分稚气的张家婢女。见吴氏屈膝要对自己行礼,他就伸手虚扶道:“日后便是儿女亲家,你不用多礼。”

吴氏被朱泾这一句儿女亲家说得膝头一颤,差点没站稳。虽然她曾经气过朱泾将她和张寿安置好,在那个启蒙先生回去之后就不闻不问,可后来知道葛雍这样的帝师都来过,只是自己和张寿一度错过,她那点怨气就都消了。

人家养了他们这么多年,如今甚至愿意把千金之女都许配给张寿,她还有什么不满的?

因此,她仍是屈膝行礼道:“我和阿寿承蒙国公爷照顾这么多年,实在是无以为报,这一礼,是我代我家娘子拜谢您的。”

朱泾顿时一怔,随即就觉察到脸上火辣辣的视线。知道那必定是九娘在看他,他只能竭力装作若无其事地呵呵笑道:“吴娘子言重了。我只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张寿能成才,却是靠他自己。更何况,我不在京这段日子,也多亏了他帮忙,朱家才能安然度过这场劫。”

他这番话却是说得真心实意。哪怕这个女婿来得实在是太快,但那是自己的女儿下乡遇上的,而后又是一见钟情,而张寿虽说倚靠赵国公府未来女婿和葛雍关门弟子这两重身份在京城站稳脚跟,但也是凭自己闯出一条锦绣前程,还帮赵国公府解决了几个棘手的敌人。

所以,纵使他曾经不是没想过悔婚,如今却绝对不会流露出这重心意。

只要是朱莹喜欢,纵使真是穷小子,他也不是不能勉为其难为其铺就前程,更何况张寿绝非无能之辈?

而吴氏听到朱泾这样评鉴张寿,她只觉得又欢喜,又欣慰,却是忘了替张寿谦让几句。等到九娘请了她坐下,她听朱泾提到立刻定立婚书,她更是高兴得面露异彩。可就当太夫人请人去取纸笔时,她却又突然犹豫了。

“国公爷,我顶了天只能算是阿寿的养母,会不会不够资格代他做这种事?”

她这话音刚落,太夫人就笑道:“你若不够资格,天底下谁还够资格?”

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后第六百九十二章 诘问第八十一章 我想当斋长!第三百二十三章 双簧?铮臣?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么?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锅和背锅第三百三十章 无耻的境界第四百九十七章 肃然起敬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一百六十九章 贤母孝子恶尚书?第七百三十章 虚惊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个课题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给你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数理气自华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风扫落叶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鱼脑袋要靠砸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三十五章 颜值不够,衣服凑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发第七百一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胜古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挟持者第三百二十七章 观刑漫话第两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爱,因人施教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一呼百应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风未到蝉先知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虚的小贩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静第六百六十五章 紧急任务第四百四十章 兴隆茶社的预热日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五百四十章 礼未行而行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强势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连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八十一章 我想当斋长!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题发挥和算经馆第四百章 临行且谆谆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师,求救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词典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诱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选拔大赛第四百八十五章 贵客云集兴隆来第三百零九章 滚出去!第七百六十一章 鹰犬和评判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锻炼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一呼百应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风扫落叶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十三章 暂住变长居?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八百二十一章 赐金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难自禁第七百三十四章 鸡犬不宁第七百七十四章 威胁?妥协?第九章 小先生第四十一章 葛门徒孙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别把钦使当二小子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三百三十章 无耻的境界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尽,送礼第七十八章 薪火传承靠阉党?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点迷津?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八百零八章 回宫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五十四章 从人参果到芋圆第八百二十章 学习使人进步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农第三百九十三章 别把钦使当二小子第四十一章 葛门徒孙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五百零二章 正宾和陪客第六百四十一章 闹洞房的熊孩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师充家长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觉得你样样都好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四百八十四章 郑鎔和斋长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七十八章 薪火传承靠阉党?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训多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项向天歌第三百二十七章 调研,升堂第四百五十四章 从人参果到芋圆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敌人就是渣第两百零一章 脏兮兮的小鬼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违的味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