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

被妹妹称赞了一句大哥最好了,次日一大清早,最好的大哥朱廷芳,就带着几个护卫等候在了张家大门口。当吴氏送了牵马的张寿出门时,看到门前这大阵仗,不由得吓了一跳,等问明缘由,她不禁又感动,又惶恐。

张寿却不想再拖拖拉拉耽误时间——毕竟,昨天晚上他已经确定,朱大哥是劝不回来的。因此,他只能三言两语劝说了吴氏回去,自己就策马上前与人汇合。

领教过朱廷芳的不喜多言,他觉得和朱大哥说话实在是有点累,因此接下来的一路上,他也懒得主动搭讪。可没想到国子监渐近的时候,朱廷芳竟是主动开口说道:“大后天是黄道吉日,宜乔迁。”

这句话如果是太夫人笑眯眯说出来的,张寿不会有丝毫奇怪,可此时此刻,朱廷芳面无表情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他只觉得不可思议到了极点。他忍不住往人脸上瞅了好几眼,这才咳嗽一声道:“大后日国子监有课,我大概腾不出空来。”

“莹莹会去你家帮忙的。”朱廷芳用完全陈述句的语气说出了这句话,随即又补充道,“而且祖母已经吩咐了,挑二三十个人帮忙。你家行李家什不多,听说张园那儿也一直在整理打扫,但刚刚搬进去,人手恐怕不够用。阿六虽然不知道从哪找了不少人,但还是不够。”

张寿不得不承认,朱廷芳这番话没说错。住宅犹如公园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很多人都没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好的环境是需要人手打理的,尤其是一片园林全都属于你家的这种情况!果然,接下来,朱廷芳给他报出了一连串数字。

“当初庐王别院在册的男女仆人,总共一百零五人。洒扫十二人,园丁八人,大厨房八人,小厨房四人,马夫八人,浣洗八人,那座无题之堂里伺候的小厮四人……”

“停停!”没等朱廷芳报出那些让人心惊肉跳的数字,张寿就直接伸手制止了朱廷芳,随即头疼地揉了揉眉心,“看来我之前是没有想错,这样一座宅院,穷京官就算接下来,也绝对承担不起。”

“说得没错。”朱廷芳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所以,你之前说要推迟婚期,告诉莹莹贫贱夫妻百事哀,这话才是打动爹的关键。当初睿宗皇帝还是藩王的时候,太后虽说是王妃,祖父身为指挥使,但其实家道已然中落,祖母和爹都是知道过日子艰难的人。”

“所以,在你还未真正有足够的身家之前,希望你不要拒绝我家的好意。”

张寿顿时苦笑:“想来皇上把这座庐王别院给我,也是觉得每年在上头投入的钱实在太多了吧?一座宅子如果有人住,每年投入的钱也许还有限,但如果没人住,那腐朽之快,常人大概很难想像。光是每年花在修缮和维护上的钱,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这其实就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朱廷芳点了点头,可就在这时候,张寿却说出了另一番出乎他意料的话。

“这座别院那么大,确实缺乏人手,但阿六并不止找了那么一点人。”

“我之前已经给融水村的杨老倌捎了信,村中但凡六岁以上,十岁以下,不能干多少农活的孩子。四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体力不够耕田,但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老人。带着子女,耕地艰难,织布有限的寡妇,如若愿意,都可以到京城张园来做事。”

说到这里,张寿见朱廷芳微微一愕,他虽然不至于小心眼到觉得扳回一城,但能够出乎这位朱大哥意料,他还是不禁呵呵一笑。

“村中都是赵国公府的佃户,要种的田地很多,而且他们也很珍惜这些土地,所以那些壮劳力我当然不能带走。而且,改种水稻的他们,如今收成很不错。妇人们放蚕织绢,哪怕不能说立刻就得到小康,日子也已经渐渐好过了。”

“相对而言,那些年幼的孩子,年迈的老人,独立支撑门户还要拉扯孩子的寡妇,很需要一份工作。就和我当初给萧成介绍了那样一份在国子监当杂役的工作一样,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价值,而不是单纯接受施舍。”

“而且,就和我让半山堂那些监生教萧成一样,以后等小齐他们回来,还可以在张园教点其他的孩子。说实话,教孩子这种事,最磨砺一个人的耐性,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温习所学,而孩子们也可以有人启蒙,可以说两全其美。”

“我当初就在融水村教过那些孩子,但也只是教导一些唐诗和简单的文字,教他们背九九歌,学简单的算数。很可惜,小齐和小呆两个人算学天赋很不错,在经史上的天赋却相当一般。可哪怕村里没有神童,走不了科举,但小孩子读书识字很必要。”

朱廷芳终于真正体会到,为什么除了朱莹之外,祖母也好,继母也罢,全都对张寿充满了好感。一个总是能为别人的未来多考虑那么一会儿的人,自然而然会赢得不少敬意。他想了想,最终点点头道:“也好,我家就先借给你那些人应应急,也顺便帮你训练一下人。”

常年居住在乡下的农家子们骤然来到京城,在深宅大院中做事,张寿知道这样的转变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也确实需要培训。因此,他当然不会拒绝朱廷芳这样的好意。

至于融水村的这些佃户中间,是不是从最初开始就被朱家或者别家埋入了钉子,他其实也完全无所谓。他不是什么阴谋家,也没有努力向上爬当一个权臣的迫切愿望,最大的心愿无非就是所知所学能够用上,所以压根不在意皇帝又或者朱家的人打探什么。

最有价值的是他的头脑,而世上从来没有读心术,自然也就不可能弄清楚他的所思所想。

昨天国子监大门口闹出了如此绝大的风波,顺天府衙的差役们虽说最终并没有派上用场——每个人都不觉得他们的哨子起了多大作用,但谁都怕那位绝无仅有以国公出任顺天府尹的顶头大上司怪罪,所以这天一大早,未雨绸缪的捕头林老虎就亲自带着几个人守在了这里。

于是,当林老虎看到张寿那一行人,他第一时间就浑身绷紧,心里想起了底下不少小吏和差役私底下谈论过的一个话题。

都说红颜祸水……这位张博士,那是不是该说蓝颜祸水?自从人到了京城,这闹出了多少事情?想当初太祖皇帝修缮北京城那会儿,为什么非要把国子监放在距离顺天府衙这么近的地方呢?他们这些捕快简直是天生背锅啊!

心中无限凄苦,林老虎脸上却不敢流露出分毫。毕竟,他这个捕头在外头固然是挺威风的,实则却连最低的九品官都算不上,面对张寿这样一个绝对算是特例的正六品国子博士,赵国公府未来佳婿,当然得赔足小心。

尤其是当他发现张寿身边那位被刀疤破坏了几分面相的年轻公子之后,更是大吃一惊。尽管朱廷芳从前并不是招摇过市的性子,甚至还不如朱二广为人知,但之前人归来之后的风波不小,他不但自己记住,还吩咐下头捕快全都记住朱廷芳如今的最大特点——刀疤。

昨天监生散尽之后,见到朱廷芳时,他和下头捕快就没有一个因认不出人惹出事情的!

此时此刻,林老虎一溜小跑迎了上去,满脸堆笑打招呼道:“大公子这是顺路送张博士到国子监么?”

林老虎自以为自己这话说得极其得体,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却仍旧让他目瞪口呆。因为朱廷芳看了他一眼,用极其平淡的口气说道:“不是顺路送。反正我闲来无事,这些天会每日过来接送,也免得顺天府衙太忙。”

使劲吞了一口唾沫的林老虎差点想跪了。要是京城这些贵介子弟都有朱廷芳这样不麻烦顺天府衙的意识,他们要少多少事?可是,别说对于未来妹夫,就是真正的姐夫或妹夫,有几个大舅哥小舅子会如此周到地亲自接送?

赵国公府对张寿的重视简直是非同一般!非同一般到他简直觉得张寿是不是人家赵国公失散已久的亲生儿子……

当然,如此念头,林老虎也就是只敢在心里稍微转一转。

于是,他看到张寿笑着和朱廷芳拱手告别,随即又对他和其他几个差役颔首打了招呼,甚至还开口说了一句你们辛苦之后,他赶紧赔笑说不辛苦。目送朱廷芳带着护卫们离去,张寿也进了国子监,他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气,暗想有朱廷芳接送,他们的任务确实要轻一点。

可他万万没想到,他们几个只不过在那牌坊下头站了不一会儿,里头竟然一个八九岁的童子跑了出来,却是径直奔向了他们。想到三皇子和四皇子就在这国子监里读书,不认识那两位的他顿时头皮发麻,尤其是听到那一句可是林捕头之后,他几乎本能地想要屈膝行礼。

“可是林捕头吗?我是半山堂的杂役萧成。张博士让我送这个给你们。”

萧成没注意到林老虎的窘态,一本正经地把一个布囊双手送到了这位捕头面前,这才学着大人咳嗽了一声:“张博士说,这几天各位在此巡逻,辛苦了,拿去买点酒喝。”

他说着就再次小大人似的拱了拱手,随即压根不等林老虎说什么,转身就一溜烟跑了。直到他走后,几个捕快才围了过来,其中一个大胆探头,见那布囊里赫然是几个银角子,顿时喜形于色:“这可够打好几顿酒喝了,张博士比他大舅哥大方啊!”

话音刚落,林老虎就狠狠瞪过去一眼:“咱们一年到头,和各家打交道的次数也不少,赵国公府算是出手大方的了,你们还在背后嘀咕,亏心吗?还要人家朱大公子亲自发赏钱给你们,这才心满意足?”

一句话说得其余几人讪讪不敢作声,他才没好气地把布囊里的银角子全都倾倒了出来,每人分了一个,眼见大家终于心平气和了,他这才低低嘱咐了一句。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不说其他的,去两个人看好那位杨博士,免得他醒过来之后上窜下跳又闹什么幺蛾子。”林老虎点了两个人去杨家,这才继续说道,“这国子监大门口再闹事的可能性不大,你们都回去换了便衣。在附近各家食肆酒肆蹲一蹲,听一听……”

两个两个给人分派了任务,林老虎最终孤零零地站在太学牌坊下头,却是叹了一口气。

之前王大头在顺天府衙的时候,赵国公府先后送来过两个姓朱的。虽说全都是快刀斩乱麻地乱棍一顿,让人吃过皮肉之苦后就丢了出去,但结果却不同。

朱宇到现在还拖着两条被打烂的腿在街口乞讨为生,之前那个漫长的寒冷的冬天,人竟然硬挺了下来。

至于朱公权,身为幕僚却卖主,这严格意义上和奴仆卖主不同,顶多是丢掉这个饭碗,日后无法再以此谋生而已,可赵国公府告他的是挪用贪污府中钱粮。

这就不是一般的污点,而是罪行了。

王大头看在朱公权是读书人的面子上,准其填补亏空,于是,朱公权几乎是倾其所有,曾经贪的钱,收的钱,人不得不拿出多年积蓄,一股脑儿全都赔补了进去,最终还是挨了十小板才得以脱身。为此,据说人在仓皇离开京城之后,就病死在了半路上。

可看看人家兵部陆尚书,明明才是真正的指使者,可照旧岿然不动!

支使了萧成去打赏了林老虎等人,张寿这一天上午在半山堂上课时,仿佛丝毫没有受到昨日事件的影响。而他的淡定,再加上杨一鸣已然病假在家,自然而然就让昨天亲眼见证那一幕的不少学生们觉得,半山堂分班乃是大势所趋。

而当张寿中午时分走出半山堂时,就只见陆三郎正精神抖擞地站在门外等他。不等他开口,陆小胖子就挺直腰杆,神气活现地说:“小先生,事情办成了!”

他说着就冲张寿挤了挤眼睛,低低一笑:“我昨晚平生第一次吓唬我爹,感觉好极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学少年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无珠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别要钱!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五百七十二章 为人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别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时有个和尚第一百七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专业扮鬼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二章 童养……婿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里的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联璧合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养媳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饱腹,织者无寒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四百六十三章 奇葩,送礼第六百零九章 蹊跷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四百六十九章 颠倒的兄弟第四百三十八章 绊脚石须除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人争先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数理气自华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四百八十三章 谁爱嫁谁嫁!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夸,乡音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题发挥和算经馆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气第六十六章 留宿庆安堂第三百六十七章 无影脚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礼第一百一十二章 请君再上轿第七百二十七章 厉鬼过境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亲第三百零六章 原来是他第八百零九章 简单粗暴效果好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愿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裂,负荆第三百三十七章 将死之……树?第两百二十三章 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连心第两百零四章 辈数乱了?第五百零八章 嘉尔志高华?第七百五十二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第八百七十三章 纷纷乱乱第一百八十章 设套和再发难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凑热闹第五百三十七章 红叶第五百零一章 双去双来君不见?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话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为天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书达理?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二百八十三章 吓唬还是忽悠第两百三十章 冬至第七百九十章 意难平,过不去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发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七百四十一章 绝世而独立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贤妻夫省事第一百零五章 不简单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寻长辈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字付张卿第八百五十七章 动若雷霆第四百零四章 不争这口闲气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七百零八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两百二十七章 说来就来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战国子监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六十四章 府试第七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一百五十九章 谁家千金慕贤郎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时代和坏时代第二十二章 竹林深处有难题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四百五十三章 规则是用来歪的第三百章 钱能解决的都是小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骗婚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衬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六百一十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奋,欠收拾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六百七十六章 郁郁第三百零三章 考试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两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四百一十一章 风景这边独好第三百三十一章 咸鱼发威,赏钱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