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词话

对于两位年少且被皇帝保护得很好的小皇子来说,什么朝堂纷争,那都是极其遥远的事,两人一出京便是神采飞扬,四皇子更是恨不得立刻从马车中出来去骑马。奈何朱莹在侧虎视眈眈,他也只能怏怏认命,可小脑袋还是不停地老是往外探。

他实在是看够了京城那横平竖直的大街和胡同,还有宫里那看似高耸壮丽,实则阴森森的宫室!如果不是领子被朱莹狠狠拽着,四皇子恨不得大吼一声,以表示自己逃脱牢笼的喜悦。他甚至在心里盘算着,这次离京小住,下次什么时候能说动父皇再次出来。

三皇子就比四皇子乖巧多了。可即便如此,他还是眼睛不时透过四皇子打起的窗帘往外瞥,直到脑门上突然被朱莹戳了一下,他才陡然回过神来,赶紧露出了一个笑容:“莹莹姐姐……”

朱莹只有哥哥没有弟弟,之前大哥收养过的那个萧成,她都觉得异常稀罕,此时听到这娇软的声音,她原本想要诈唬一下两人的心思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有些小小的遗憾。

大哥她是不敢让他来,生怕有精明的他在,回头二哥根本就跑不掉……而大哥不来,萧成却也表示要在家里好好读书,就不出城打扰她和张寿了。当然她知道,更大的原因是张寿三言两语就诳了朱廷芳去陪那个难得也“休沐”的小家伙,省得大哥突然杀到赵园来。

见四皇子也赶紧回过神来,放下窗帘老老实实做好,一脸你别骂我的可怜表情,她忍不住在他脑门上也戳了一下,随即才笑道:“坐车要往外头看可以,但不许把脑袋探出去,万一让人认出你们怎么办?要知道,半山堂那批人,只要休沐,大多数人都喜欢出城住两天。”

“但这次他们不是要准备分堂试吗?”四皇子嘿嘿一笑,满脸得意,“自打听说要分一二三堂,他们全都不得不在家临时抱佛脚用功,谁能和我还有三哥一样优哉游哉?”

他的成语已经用得很像样了,此时仰起脑袋的得瑟样子,朱莹看着不由得很想拧他的脸。而听到他接下来说出的话,她立刻把冲动付诸了行动。

“再说了,他们没我和三哥用心,也不像我和三哥,每天还有父皇特别辅导!”

朱莹使劲拧住了四皇子腮边软肉,见人哎哟叫了一声这才松手,似嗔实喜地说:“得了便宜还卖乖!别说皇上,就是民间当父亲的,有几个会亲自教儿子?我爹也就亲自教过我大哥和二哥武艺,读书启蒙那也是请了先生的,你们两个记住,以后这种事不许随便乱说!”

“四弟,我都和你说过了,这种事别拿出去炫耀!”三皇子瞪了四皇子一眼,随即就小声说道,“莹莹姐姐,父皇也一直都告诫我们不要炫耀的。他私底下饶有兴致地看过葛祖师和老师最近新出的那些书,学得津津有味,所以才顺便教我们。”

马车之外,张寿听到了里头那并不大的议论声,再看前后护卫离开老远,他不禁庆幸朱莹很有先见之明,在阿六驾车的情况下,早早吩咐其余人散开。

皇帝亲自教儿子,这种消息确实不宜传给外人知道,因为那位至尊早年不可能亲自教大皇子和二皇子,如此一来,亲自教出来的三皇子和四皇子,感情能不深厚吗?

只不过,照这样看来,日后兴许又要立幼,立爱了……甚至如果皇帝命长的话,立幼立爱的都未必是眼下那粉妆玉琢的三皇子和四皇子,皇帝也许还会有更多的儿子。那么,现在这看似温馨和睦的一幕,以后还会继续吗?

心里这么想着,张寿不知不觉策马靠近车厢。他沉吟片刻,轻轻敲了敲板壁。当车帘一掀,露出朱莹那张脸时,他就笑道:“不要拘束他们太严格了,眼下这天气正好适合踏青,万物回春,田地里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麦子就要收了,他们要看,就让他们好好看吧。”

“对,我和三哥就是为了看这农忙的景象才出来的!”

四皇子顿时喜出望外,竟是挤到了朱莹旁边,那圆滚滚的小脑袋煞是可爱:“父皇很早就教过我那两首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父皇还说,要真是闹到四海丰收,农夫还都饿死,那这世道就距离天翻地覆不远了!”

“当皇帝的要时时刻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否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掀翻了。”

话音刚落,张寿就看到他突然被什么人给拖了回去。知道很可能是三皇子再次摆出哥哥的架子教训幼弟,他不禁哑然失笑。果然,下一刻,朱莹侧身让了让,却是三皇子露出脸来。

这位只比四皇子大几个月的兄长有些尴尬似的咳嗽了一声,往前后看了看,仿佛是确定别人能不能听到,这才很小声地说:“老师,话确实是父皇说的,四弟一时口快这才说了出来,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我听说,泄漏禁……嗯,泄漏禁中语,好像是很大的罪名?”

张寿心中好笑,面上却郑重其事地说:“没错,泄漏禁中语,这是非同小可的,纵使皇子犯了,那也不可轻饶。”

眼见朱莹已经笑得乐不可支,却还努力别过头去,不想让三皇子看到,他就继续一本正经地说:“不过,念在只是初犯,这次就算了。以后记住,皇上对你们说过的话,一字一句都不可说出来。言行不谨对皇子来说,有些时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三皇子顿时面色一白,随即竟是深深低头道:“学生谨受教!以后一定会管好四弟的!”

车内的四皇子简直给吓呆了,等三皇子退回了座位,他才赶紧抢上前去,刚刚那乍脱牢笼的高兴劲无影无踪,眼睛都有些红了。可还不等他结结巴巴地想要解释,就只见张寿冲他微微点了点头。

wωω⊕ттκan⊕Сo

“什么都不用说了,以后记着点就是。既然入学,你们就不是小孩子了。上次记得我怎么教训你的吗?虽说你知道我和莹莹都是不会搬弄是非的人,但祸从口出的道理,你还是需得好好提防。尤其……你父皇对你们越好,你们越是不可在外说。”

最后这句话,张寿把声音压得极低,虽说并非避开前后那些朱家和宫中的侍卫,但他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自己正在提醒两位皇子这种不该提醒的话。

“嗯!”四皇子使劲点了点头,随即也深深俯首道:“谢谢老师教诲。”然而,他得到的并不是一声赞许,而是被揉了揉脑袋。

尽管张寿在出手之后,意识到自己又再次混淆了一般的师生和自己与这两位皇子的关系,可他用不经意的态度注意了一下前后左右,见无人关注这个,他最终还是决定先原谅自己的一时兴起。因为他看得清清楚楚,四皇子抬起头时,摸了摸脑袋,似乎很高兴。

而直到四皇子再次被三皇子拖回去坐好,张寿就看到朱莹对自己眨了眨眼睛,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就会糊弄小孩子。他对她无奈地笑了笑,心中却想,这两个皇子虽说早慧,但却并没有一般早慧儿童犹如小老头似的沉稳。

这样很好,如果是阴沉小老头,他早就敬谢不敏了。

他用耸了耸肩作为对朱莹的回答,随即悠然自得地说:“春光无限好,正是踏青时。”

朱莹不禁笑出了声:“阿寿,怎么就两句?要集句的话,不至于才两句吧?”

四皇子顿时好奇地凑了过来:“莹莹姐姐,老师难道不是随口感慨,怎么就是集句诗了?”

“怎么不是?”朱莹眼光俏皮地看着张寿,曼声吟道,“春水满池塘,春风吹柳。春草茸茸媚晴书。春烟骀荡,春色着人如旧。春光无限好,花时候。春院宴开,春屏环绣。春酒争持介眉寿。春衫春暖,春回遏云声透。春年常不老,松筠茂。这是叶景山的《春水满池塘》。”

“黄莺啼破纱窗晓。兰缸一点窥人小。春浅锦屏寒。麝煤金博山。梦回无处觅。细雨梨花湿。正是踏青时。眼前偏少伊。这是张元干的《菩萨蛮》。”

吊在马车后头的朱二自然听到了刚刚张寿朱莹和三皇子四皇子的对话,心中倒是很服气这小两口这种不把皇子当人物的平淡态度——就算是他,哪怕觉得将来两人继承大宝的可能性不大,那么也多半会客客气气地哄着,免得日后被人记在心里。

等听见张寿随口两句,朱莹竟是把全文连带出处一块背了出来,他顿时瞪大了眼睛。不是吧?他的妹妹难道被什么才女给附体了?这么偏门的诗,她怎么能轻轻松松背出来?从小她读书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诗词虽说倒是翻过不少,可没听说过目不忘啊!

别说朱二,就连张寿也同样大吃一惊。因为他从前也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水平,这一世也就是这段神奇经历带来的强大记忆,所以他前世里但凡阅读过的内容大多都能过目不忘,否则他哪里能记住那么多数理化知识点。

但凡离开学校几年的人,早就把曾经印象深刻的习题忘到脑后去了。

当然,全唐诗全唐文那样大的篇幅,他就算家里有,却不可能全部一一看过。宋词中的那些名篇他读过,可也仅限于几十首上百首,那些非著名词人的非著名作品,他当然也没读过。反倒是有一阵子他好奇地瞅过不少八股文,所以记得十几篇,但下科场绝对没戏。

可朱莹刚刚吟的这两首,他确实一丁点印象都没有!要是朱莹其实是和永平公主一样的才女,只不过一向隐藏至深,日后她要找他谈诗论文怎么办?《全唐诗》好像是清朝编的?《全宋词》那更是后世才编的,他如果要恶补唐诗宋词,这得去翻多少文人集子?

而且更尴尬的是……就像四皇子说的,他刚刚那两句,压根就真的是随口那么一说!他压根没想到,“春光无限好”,“正是踏青时”,竟然都是有出处的。

而朱莹被四皇子那崇拜的目光盯着,最初还显得很淡定,奈何四皇子的那眼神她还能忽略,张寿看她那微妙眼神她却实在是有些心里发虚,于是很快原形毕露。

“其实,当初葛爷爷第一次来教我的时候,我压根无心学,眼看外头春光正好,想要去骑马,就对葛爷爷说,春光无限好,正是骑马时,结果,葛爷爷立刻夸我勤学,先给我讲这句春光无限好的出处,鉴赏那首词的意境,接下来又给我讲春光无限好可以接什么集句。”

说到这件昔年旧事,朱莹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堂课葛爷爷滔滔不绝讲了一上午,从诗词集句一直讲到宋史……当然那会儿我不懂,他也就是讲了一个个小故事。等我反应过来时,已经到吃午饭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死皮赖脸软磨硬泡请葛爷爷常常来。”

“所以,我能记住那两首词,也都是葛爷爷的功劳。对了,阿寿,我去偷偷听你上过课,觉着你和葛爷爷真心挺像的。”

张寿这才如释重负,否则,如果日后常常要被朱莹拉着探讨唐诗宋词,一次两次还行,常常来,那有趣的人生就瞬间变味了。他立刻笑着说道:“我可不敢和葛老师比。他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我顶多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这个世界。”

只不过那是远远胜过葛雍的伟大巨人,因为那巨人身后,是无数中外贤达的智慧,可惜他能记住的,连九牛一毛都没有。

等到一路抵达赵园,一行人中谈论的话题,已经从最初的集句诗,到了如今在京城风靡一时的《桃花扇》——当然,诅咒谩骂的士人很多,拍手叫好的士人也很多,而因为太祖皇帝一度带起来的小说风潮,歪曲前朝历史的小说话本不计其数,《桃花扇》不算出格。

而三皇子和四皇子虽然只是偶尔跟着朱二这样的同学兼亲戚去过一次,再加上还远远没到慕少艾的年纪,故而也就是在旁边嚷嚷戏文简单直白易懂,最好戏都改成这样的话。

因为三皇子和四皇子明显很喜欢田园野趣,朱莹和张寿一商量,到了赵园后就把人安置在了稻香村。眼看院外几畦农田,十几只小鸡四处乱跑,三皇子和四皇子简直是乐疯了,连道这地方好,两人压根就没注意到,和他们一块出来的朱二已经悄无声息不见了。

一块不见的,还有七八个朱家的护卫。

第七百五十三章 赏赐和贺礼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零五章 巡弋,拦截第三百三十章 无耻的境界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还是统考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八百二十一章 赐金第三百三十五章 东渡漂流记第七十六章 没功名没出身?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设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一呼百应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一百章 二进制?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一百零六章 寻人司礼监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东宫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妆,传书第八百一十一章 兴师问罪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六百九十九章 丧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请”来的客人第十六章 人人都道好姻缘第五百八十五章 谁难倒了谁?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裂,负荆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师,求救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却不同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话第九十二章 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违第二百九十章 举一反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撒泼遇铁板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码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内强国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零九章 简单粗暴效果好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一百五十九章 谁家千金慕贤郎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劳王大头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寻长辈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风景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词典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气新第七百一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一百四十三章 声声惊堂木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惊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七百一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设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胜古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语?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汹汹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将和打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床气第八十一章 我想当斋长!第三百九十三章 别把钦使当二小子第七十八章 薪火传承靠阉党?第七百零四章 领命第三十九章 关门弟子第八百五十章 接触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妇随第八十二章 卤煮和高薪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样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二百八十三章 吓唬还是忽悠第四百章 临行且谆谆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圣驾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风扫落叶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四十九章 抢先报喜讯第四百三十八章 绊脚石须除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头今成才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为人师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辟蹊径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学官第二十三章 拿钱砸懵你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热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