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欺世盗名之徒

叮叮当当,尘土飞扬,木石一车车在村中穿梭,每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意。

从前他们曾经觉得张家小郎君是个怪人,所以才会逼着一群孩子背诗,背九九歌,教那些有耐性的孩子去识字,还挑了邓小呆和齐良去一块跟着读书;所以才会在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里折腾,改种什么水稻棉花,还非要种树养蚕。

可如果说那些事情都是慢慢见成效的,那么现在,他们天天在外说,张小郎君是好人。

就凭人家即将成为京城赵国公府的姑爷,还说动了那位好心大小姐出钱资助他们翻修房子,而且分十年收回本金,那就是第一等的大好人!

于是,此时张寿走在村里,收获了源源不绝的感谢。

没有人因为朱莹不是无偿捐资,而是无息借贷而有所怨言,这也让张寿确信,此地的这些乡邻,确实是精心选择过的。

升米恩斗米仇的例子,实在是多如牛毛。所以说,赵国公真是费心了。

无论婚约是真是假,赵国公应该都算是让他们母子能够平安生活到现在的恩人了。

通过这一路上与乡里乡亲的攀谈,张寿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他想打听的消息。

“陆公子和那几个随从是流银姑娘带去翠筠间的,而之后的那三位姓张的公子,又或者是后来的那些贵介子弟,他们的随从们,都是向村人打听之后才找到那儿的。”

杨老倌说话间还特意强调了一下细节:“向村里人打听的时候,那些家伙都傲慢得很,问过之后甩下几个钱便扬长而去,至于翠筠间里那位老名士的底细,他们问都没问。”

“有朱大小姐亲自陪着,谁会不信?”

这位村里年纪最大,同时也最狡黠的老人冲着张寿眨了眨眼睛,眉飞色舞地说:“姑爷你尽管放心,我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都帮你好好看着呢,不会让人乱说话的!再说,放着相处多年的赵国公府姑爷不巴结,却去捧一群外来恶少的臭脚,谁会这么愚蠢?”

张寿不禁哭笑不得。虽然确定消息暂时还没有走漏,但他素来不惮以最坏的可能,最大的恶意去推测一件事,因此这会儿辞了杨老倌之后,他不禁飞快地合计各种可能性。

他拐了两个弯,最终来到邓小呆家门前,和村里其他地方一样,这里也正在叮叮当当地修补屋顶。他在这种既嘈杂又肮脏的环境中站了不到两息功夫,随即就听到了一声惊咦。

“哎呀,姑爷怎么来了!”

自从杨老倌当众这么称呼,姑爷这两个字就在整个村里风靡一时。要是平时,张寿兴许还会认真纠正一下,可此时此刻,看到人从梯子上跳下之后快步朝自己走来,他连纠正的心思都没了,轻咳一声便直截了当地问道:“老邓叔,小呆可有信捎回来吗?”

“姑爷太客气了,叫我老邓就好了。”说话的是邓小呆的父亲邓三牛,他低垂着双手,十指之间黑乎乎的,说不清是泥垢还是尘土。似乎是因为面对着这位清雅俊逸的小郎君,他颇有些压力,两只手不自觉地放在背后抹了抹,随即才又再次放在身前,还不安地搓了搓。

他本来就是满脸堆笑,此时刻意又挤出了更多的殷勤和讨好:“小呆要捎信,那也一定是给姑爷。毕竟,咱家除了小呆,再也没有一个认字的了,这信写了能给谁看?我回头就捎话给他,他一直都得到您照顾,这才能在顺天府衙当小吏,当然应该时时问候请安……”

相比杨老倌的恭维张口就来,邓三牛的奉承明显磕磕绊绊,结结巴巴,但张寿还是很耐心地听完,随即进门要来纸笔现写了一封信,托邓三牛立时送去京城给邓小呆。而邓三牛不但爽快答应,还说会派长子立时启程,他少不得好好感谢了一番,这才离开了邓家。

邓小呆才刚进顺天府衙户房,他托人查的朱莹婚约还没下文,却又要托人干那么一件事,说实在的很有些为难人。可朱莹那目标实在是太大,赵国公府的其他人他不敢尽信,也只能托付好学生去未雨绸缪了。

张寿一面想一面走,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村口,一抬头就发现,不远处正有一驴一人往这边行来。

那黑驴干瘦,走走停停,分外无精打采,马上坐着个须发斑白的老者,头一点一点,身子一会左边倾,一会右边倒,似乎在打瞌睡,可再怎么摇晃颠簸,人却神奇地没有掉下来。

早听说过有人能在马背上睡觉,此时真见到一个在驴背上打瞌睡的,他不由为之驻足,

直到那黑毛驴渐近,最后仿佛通人性似的直接停在了他面前,见驴背上那位老者依旧还在酣睡,鼻子里甚至还发出了均匀的鼾声,他不禁有点犹豫,不知道是叫醒人好,还是不叫醒人好。看人这光景,说不定他一叫,人反而要栽倒下来了!

就这么迟疑了片刻,毛驴上酣睡的老者突然打了个激灵,随即竟是眼睛也不睁地嚷嚷道:“你这懒货,怎么说停就停了?快走,黄昏之前不能到融水村,见到那位山野高人,你今儿个晚饭和明儿个早饭就都没了!”

我还在寻思那些贵介子弟之外会不会有人来“访高人”呢,这简直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一闪念后,张寿不慌不忙地开口问道:“融水村有高人?我怎么没听说过?”

“嗯?”驴背上白发苍苍的老者一瞬间惊醒过来。刚刚打瞌睡的时候那眯着的眼睛睁开瞪得老大,可当看清楚面前那青衫黑履,眉清目秀,犹如天上明月一般光彩照人的少年郎,他刚刚生出的那一丁点怒气立时烟消云散。

他笑眯眯地问道:“小郎君就这么确定自己不曾孤陋寡闻,没听说过那位高人?”

“我在这村里土生土长,风土民情,世俗人物,不说如数家珍,却也自信没有遗漏。”

张寿发现,老者虽说骑驴而来,但大袖飘飘,神采飞扬,五官还能看出往日年轻时的俊逸,竟有几分仙风道骨,于是便朝对方拱了拱手。

他含笑说道:“老丈如果是道听途说,也和那些贸贸然跑过来的贵介子弟一样,特地来访求什么欺世盗名的高人,那我还是劝您请回吧,不用在这乡野之地浪费宝贵时间。”

“哦?”老者啧啧一声,眼珠子一转,再次上上下下端详了张寿一阵,这才嘿然笑道,“看你这小郎君的样子倒也可信,但大老远地跑这一趟,我这把老骨头此刻骑驴打道回府,怕是城门都要关了,你既然拦了我,总得给我这老头子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一宿吧?”

张寿刚刚见这老者惫懒骑驴,张口训驴的模样,就知道这是个特立独行的,此时见人一张口就直接赖上自己,他只觉这是意料之中,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有点啼笑皆非。

先有朱莹这个千金大小姐耍赖,再有这个不知来历的老者耍赖,难不成但凡从京城过来的,全都有这样一个耍赖的共性吗?

他心念一转,随即微微颔首道:“老丈既然这么说,那我自当尽地主之谊。还请随我来。”

翠筠间他当然是绝对不可能带人去的;而自家大宅如今住着朱莹一家主仆十几口,人多嘴杂,他就更不可能带外人去住了。

如此一来,他能做出的选择,无疑只有一个!

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无情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气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秋后算总账?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读和委培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四百七十九章 务实的教育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妆和迎亲第二百四十五章 让轿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七百六十七章 会客,师生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团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动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时光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讲理,看张郎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死亦可从容第十章 数学和八股一点都不搭第两百二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头第六百零九章 蹊跷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贤妻夫省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养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术……和诗第六百四十九章 假打不如不打第三百三十五章 东渡漂流记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师常背锅第三十章 欺世盗名之徒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柜做不成?第四十九章 赏乐做题,饕客恶客第两百三十章 冬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胜古第五百零一章 双去双来君不见?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内强国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八百六十章 威吓第七百一十二章 墙倒众人推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后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话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样第两百零四章 辈数乱了?第五百零五章 题海无涯,陪衬难当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顿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见?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违第三十章 欺世盗名之徒第八百六十四章 蛊惑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恶有报,陆三难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吓唬还是忽悠第七百零七章 夜无澜而晨惊第七百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气第八百二十八章 启智第六百四十章 婚礼贺客忙第五百四十九章 抢先报喜讯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贤妻夫省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过年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乱投医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头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夸,乡音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无好宴第一百四十三章 声声惊堂木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惊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七十六章 没功名没出身?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头今成才第四百四十三章 楼上吃饭不要钱第五百六十二章 向往天空的燕雀第两百零八章 历法是个坑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严师第六百九十二章 诘问第六百六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九十章 皇帝驾到!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骗婚第三百二十三章 双簧?铮臣?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挂东南枝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还是统考第六百四十一章 闹洞房的熊孩子第四章 美食解人忧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贯你拿走第五百四十章 礼未行而行第七百九十一章 谁善解人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连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杀器第六百二十二章 决意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强求生欲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五十五章 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