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换概念

早在番茄、玉米、花生等各种植物名称出现时,张寿就断定太祖皇帝的船队确实到了美洲,至于这位前辈是真的客死异乡,还是悄然回国之后再悄无声息死在什么地方,又或者是干脆死在海上,他就没法确定了。

毕竟,就老咸鱼和藏海和尚之前悄悄话被阿六听到的那部分,也只能说他们是受人之托出海,却也没有真的找到太祖皇帝的下落。

可是,此时听到金鸡纳霜四个字时,他还是忍不住愣了一愣。金鸡纳霜……不就是奎宁吗?虽说那曾经是疟疾的特效药,传入清朝时,康熙皇帝还当宝贝似的,只赐给最亲信的臣下,但最初提取奎宁的技术极其落后,最原始的办法甚至是树皮晒干再磨成粉……

当然,后来化学萃取总算是实现了,等到二十世纪的时候,人工合成奎宁已经成功了。但随着各种各样新式药物,尤其是青蒿素的发明,效果不怎么好的这玩意已经基本上退出治疗疟疾的大舞台,只用来治疗少量恶性疟疾。老咸鱼刚刚一再强调恶疟估摸也是听先知说的。

见老咸鱼一脸献宝似的郑重其事地看着自己,张寿很想说,与其千里迢迢引种并不那么有效的金鸡纳霜,还不如试试青蒿素提取。然而,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不要打击人家的积极性,当下就故意好奇地问道:“哦,能治恶疟?怎么回事,你说说?”

等听完了老咸鱼那个海上感染疟疾,而后在靠岸遇到将死“先知”的同时,却又得到了“神药”的故事,他就似笑非笑地说:“敢情你之前对我说的故事,还有这样的隐情?之前不说,现在倒是舍得说了?”

“张博士你担了这么大风险,我这不是实在过意不去吗?而且这金鸡纳霜我们当初试着服用过,药性是不错,但风险也很大,再加上你看我连棉花都没种好,这玩意能否种出来,我也实在是没把握,所以之前哪里敢说。”

老咸鱼脸皮极厚,哪里会在意张寿这区区揶揄,那笑脸连一丝一毫的尴尬都没有:“而且,我这样的小人物,胆小怕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不是真的感念您恩德,这种只有药和种子的东西真的不敢拿出来。真的,这药虽说有效,但药性太烈……”

“好了好了!”张寿终于阻止了老咸鱼那喋喋不休的介绍,心想奎宁那玩意到底有多大效用,我还不知道吗?

本来金鸡纳霜,也就是奎宁并不是对治疗所有疟疾都有效,在如今这年头,提取的方法落后,又很可能造成纯度不够。就和青蒿素提取一样,他看过某些资料,说是青蒿种植在南北不同地域,提取的纯度也会出现高低,药效也会有分别,更别说奎宁了。

真正说起来,金鸡纳树比起天然橡胶树,价值远远不可同日而语。

话虽如此,张寿却到底知道一个道理,天然橡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效果不明,而金鸡纳树产的金鸡纳霜,却很可能挽救一些人的命,如此孰重孰轻就很容易理解了。

别小看疟疾,就算是这年头的达官贵人,感染疟疾的比例也相当高!

至于青蒿……他记得这玩意在中国传统治疗疟疾药物中本来都是很靠后的,而且和奎宁一样,青蒿素提纯起来麻烦得不得了,否则也不会一举摘下诺贝尔桂冠。而他又不是化学家和医师,这可不是什么水煮药汤就能见效的,贸贸然提出来,只会被当今那些名医喷死!

在心里这么想,他对老咸鱼献宝似的举动,还是给予了充分肯定:“此物若是能救人,确实是功德无量。”

然而,老咸鱼接下来走近两步,几乎是贴在他耳边说出的话,却让他不由得眉头紧皱。

“张博士,之前你让我去捣腾的那块碑石碎片,我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不刻橡胶树。不是我自作主张,金鸡纳树上出产的这种金鸡纳霜,是我们在海东那块大陆上试用过的,但橡胶树的汁液,除了黏性大,我们却不知道有什么用。您不觉得,如果要借用太祖之德的话,金鸡纳树更有效吗?当然,如果张博士你不同意,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过。”

老咸鱼顿了一顿,这才小声说道:“要是你同意,这事情我不会居功,一定会一口咬定,这是你根据碑石碎片,从我那些海东捎回来的种子当中找出来的,然后才在我这找到用途不明的金鸡纳霜!”

“你不居功的话,怎么告诉别人,你们已经试用过,确认其确实有那药效?”

张寿有些哭笑不得,可他随口一问,却只见老咸鱼的脸色恰已是变得微妙了起来:“试过的人如今还活着的,只剩下了我和藏海,只要我们不说,就不会再有人知道。再者,朝廷肯定会找一批罹患恶疟的平民来试药,药效有无,让他们试一试不就好了吗?”

见张寿登时眉头紧皱,赫然是非常不赞同这样一个提议,老咸鱼不知道是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不愿争功的达官贵人,还是该恼火自己遇到了一个不知变通的死脑筋。但不论如何,他当然更愿意遇到这样一个正人君子!

“张博士要是怕上头觉得你挂羊头卖狗肉,可以上奏解释这是不得已。我是自作主张,回头认打认罚,但我真的是一片好意,要知道,朝中那些顽固的老大人,恨不得天下男耕女织永远死气沉沉,哪会重视海外种子。要是他们有开拓进取的意识,说不定北虏早就平了!”

张寿没想到老咸鱼竟然一大把年纪却还是个激进派,顿时又好气又好笑。虽然气恼这家伙竟然自以为是,自作主张,但考虑到事情也就过去两天,不是木已成舟的时候才来通知自己,他在沉吟片刻之后,最终沉声说道:“好吧,此事就姑且如此,但是……”

他一下子加重了语气,瞪着老头儿一字一句地说:“没有下一次了!而且,你最好自己再搜肠刮肚想一想,到底还有没有什么瞒我的东西。否则,我不介意用皇上赐给我,只有我和他知道密钥的太祖密匣,专门上奏,给皇上讲一讲你这个传奇海客的故事!”

他这原本是恐吓,然而,老咸鱼听了之后,眉眼间却是流露出了非同一般的神采。

然而,这个老戏精的关注点,还是和任何人都不一样:“张博士,真是太祖皇帝遗留下来的密匣?能不能让我看一眼?真的就一眼!只要看一眼,就算我死了也心甘情愿!”

张寿随手抓起一旁的茶盏作势欲砸,见人动都不动,他就没好气地说:“行了,你要是老老实实别出幺蛾子,回头自有让你见识的时候!有这功夫在我这浪费时间,还不如去大牢里探望探望你那外甥和其他人。这案子我这审了不算,得上奏听回音。”

老咸鱼顿时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对了,张博士你昨天暂缓行刑,是想让他们好好用点伤药,等回头他养好了伤再行刑流放?”

“哪那么容易!我是让你去见他一面,省得回头再没了机会!你别看我是把这案子姑且审完了,可万一判词和罪名在朝廷那边被打了回来,我也无能为力了。所以我拖着行刑也是这道理,如果伸头缩头都要挨这一刀,也就没必要再让他们挨一顿!”

“当然,如果朝廷有人搬出太祖旧规我也没办法。”张寿见老咸鱼瞬间面色大变,他就淡淡地说:“这本来就不是我一言能决的事,所以接下来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好了,你跟着阿六去吧,牢房那边朱将军本来就打过招呼,断然不会让他们像之前在行宫中那样难熬。”

阿六不由分说地拖了有些失魂落魄的老咸鱼出去,张寿却开始考虑,自己应该怎么把这件事好好润色一下,用密匣给皇帝送去。

没错,因为之前在沧州的那些事情并不涉及到太需要保密的细节,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动用这样可以直接递到御前的大杀器。

但老咸鱼唆使他用金鸡纳树替换橡胶树——偷换种树这个概念的说法,他必须先说清楚。

皇帝好歹都损失了一个儿子,哪怕是一个桀骜不驯的熊儿子,他也最好能够重视一下一个当爹的愤怒。一个愤怒的父亲,在很多时候都是完全不讲道理的。

之前那些碑石碎片他已经一一检视过了,因为老咸鱼拍胸脯打包票说擅长篆刻,而且擅长作旧(造假),他就嘱托人利用一块已经完全看不见字迹的石碑刻点橡胶树取汁液的图形,想来,现在那上头已经变成了从金鸡纳树剥树皮救人……想不到他也有假造文物的这一天!

但是,为了那些“先知”已经找到,至今却不曾传入中原的众多植物,造假也值得!

当张寿也好,朱廷芳也罢,正在绞尽脑汁写奏疏的时候,日夜兼程的朱莹,用了足足两天两夜的时间,也已经进了京城的外城。她素来很注重养身,能晚起绝不早起,能慵懒绝不勤奋,可这次一连两昼夜几乎赶路不休,每次都是深夜和中午稍微歇息一会儿。

此时此刻的她又累又倦,可外城和内城一样,都不好快马加鞭,因此她只能差使朱宏上前吆喝开道,直到进了宣武门,她就于御道旁边官道纵马小跑驰行,在不少惊诧的目光之下直接拐进了赵国公府前街,而后策马进了门。

大小姐突然这样毫无预兆地回来,府中上下自然是好一阵鸡飞狗跳。然而,朱莹却不管这些,她先差使人去给父母以及祖母报信,自己则是赶紧回房痛痛快快用热水洗了个澡,随即又换下了那一身风尘仆仆的衣裳,连头都没梳就去了庆安堂。

进门看见祖母和母亲都在,父亲却不见踪影,朱莹也不在意,三言两语把张寿断案和判词说了,随即却又词锋一转道:“祖母,娘,我这会儿要进宫去见皇上。”

太夫人本待阻拦,可看到朱莹那高傲却又倔强的眼神,她忍不住就想起了孙女小时候。和同龄人在一起时,如若被人排斥,朱莹便会独自一人去结交同样落单的小伙伴,绝不与排挤自己的人妥协。只要是朱莹认定的亲朋好友,她就绝不会放弃,这是从来不变的事实。

因而,她见九娘默然上前,用玉梳替朱莹重新梳理了一下尚未干透,因此干脆全数披散下来的如云秀发,就开口说道:“去吧,记着早些回来就是!”

“嗯!”朱莹高兴地点了点头,随即就满不在乎地任凭九娘将她的头发扎成了低低一束,等九娘取来一件连帽斗篷,道是给她遮挡尘土,她就穿在了身上,随即匆匆转身出了门。

到了大门口,眼见牵出来的是那匹自己最喜爱,都不舍得带去沧州的御马,她笑着拍了拍那颈子,随即就跃上了马背:“走吧,直接去北安门!”

从下头人通报朱莹进宫,到看见那个活生生的艳丽少女出现在面前,仿佛只不过是前后脚功夫,尽管皇帝连日以来的心情都非常不好,可是,朱莹进门的一刹那,就仿佛是太阳肆无忌惮地照亮了整个屋子,他甚至忍不住不习惯地眯了眯眼睛,这才出声。

“莹莹,你怎么舍得从沧州回来了?”

这在旁人听来也许是调侃,但对于朱莹来说,却是犹如皇帝久别重逢的问候。她笑着上前行了个礼,随即就大大方方地用理所当然的口气说:“呆够了,当然也该回来了,反正阿寿回头也是要回来的!”

“哦,就这么简单?”皇帝哂然一笑,打趣的口气一如既往,“不是为了你那如意郎君才回来见朕的?”

“皇上知道还明知故问什么!”朱莹有些微嗔地打断了皇帝,这无礼的行径她也不是第一次了,噌噌噌上前冲上前之后,她就猛地伸手按着皇帝面前的案桌。

“阿寿和我找到了太祖皇帝梦天帝时曾经画出来的海东那块大陆……不对,是找到了曾经到过海东那块大陆的人,还见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植物!我听阿寿说,这些东西中的不少都是很多地方都能种的,但也有不少是只有特定地方才能种活的。”

“既然如此,我也赞同阿寿的做法,让一群原本待死的囚徒去试种一下!更何况……”她顿了一顿,仿佛是在组织语句一般,许久才一字一句地说,“更何况,有去过海东大陆的老咸鱼带路,也许朝廷的船队能够到达那里!”

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计和没见识第三十章 欺世盗名之徒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师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张旗鼓,退避三舍第二百八十章 师生反目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愿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钟双制?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见女婿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师,求救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两百零七章 请君为试金石第两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绵绵情话第十二章 道是无晴却有晴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二百九十章 举一反三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后急求援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谊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凑热闹第六百四十九章 假打不如不打第两百二十七章 说来就来第三百三十二章 请君游“花园”第七百零三章 愿者上钩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五百五十七章 饿货败家子第六百二十五章 针尖对麦芒第二百四十三章 边镇需强人第七十八章 薪火传承靠阉党?第二百七十四章 错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两百零四章 辈数乱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六十章 葛府堵门事件第四十六章 跑还是打第七百二十七章 厉鬼过境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恶有报,陆三难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郁郁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无忌第三百零三章 考试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见女婿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视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三十一章 负重前行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学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将死之……树?第六百一十二章 这个位子,你来坐第一百三十五章 杀鸡用牛刀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三百二十五章 礼贤下士?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训熊孩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四百三十一章 请君上船第六百六十章 惨不忍睹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惊第九十五章 葛氏术语手册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约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一百四十九章 书非借不能读也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颠倒的兄弟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缘天注定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讲规矩,不讲人情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状,叹苦经第两百零四章 辈数乱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数理气自华第两百零七章 请君为试金石第二百四十五章 让轿第四百零三章 小……师娘?第九章 小先生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杀器第十三章 暂住变长居?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间亲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头通达第三百三十二章 请君游“花园”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题发挥第四百九十三章 别多一分钱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一百四十九章 书非借不能读也第七百零四章 领命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还是作死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听不懂第六章 不把自己当外人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谈第四百九十章 将嘴贱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