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虚的小贩

当张寿在华掌柜的亲自欢送下,从华氏绸缎庄中出门上马之后,沿着那天走过的极乐街前行不远,他就听到身后传来了阿六的声音:“要去那家松江人的布庄吗?”

张寿回头一看,见小花生满脸发懵,显然不太明白阿六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想了想就笑道:“我就不去了……小花生,这次你这个地头蛇出面,去问问价。问问每个月都有多少布从松江运到他这家布店来卖,每个月能卖掉多少,价格几何……”

小花生慌忙努力记下张寿的每一个问题,等到听完一一记在心里之后,他就有些犹豫地问道:“可要是他们不肯告诉我,或者把我撵出来,怎么办?”

这一次,他没听到张寿说话,却听到了阿六呵呵一声笑。这下子,别说他不笨,就算他再笨,也知道自己恐怕想错了。

张寿更是哑然失笑道:“你看看你眼下这一身丝绢衣裳,别人第一眼总要让你三分。再者,刚刚华掌柜闹了一出捆了骗子送县衙,只怕他那门口附近不知道藏着多少双关注的眼睛,肯定看到他亲自送了我们出来。否则,我本来可以顺道去一趟,不用差遣你去。”

“不不,我很乐意被差遣!”小花生赶紧解释,随即就又补充道,“我刚刚也是担心那家松江人的布庄势利,忘了我现在不同从前了!我是给您跑腿!”

他说着就昂首挺胸一抖缰绳朝布庄的方向行去,可他策马走出去还没几步远,就听到身后传来了阿六那幽幽的声音:“我说一回生两回熟吧?少爷你看,小花生已经会骑马了。一个身穿丝袍,骑着高头大马,看上去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少年,哪个店家会慢待?”

小花生浑身一僵,差点没抓稳缰绳,可随之就听到了张寿的笑声:“你小子幸灾乐祸是不是?小花生聪明伶俐,骑马这种事一回生两回熟。至于衣冠取人,世人难免都如此。你倒是难得话这么多,这是担心他被人欺负?”

听到阿六顿时不做声了,意识到对方竟然是在关心自己,小花生却只觉得一股说不出的精气神瞬间注入头顶,一下子就神清气爽了起来。再一想身下的乃是御马,他就更加不怕了,竟是还按照阿六之前教他的那样,轻轻一夹马腹,加快了速度前行。

眼看他气势十足地去办事了,张寿不禁莞尔,见阿六真的只是驻足观望,没有跟去,他就故意问道:“你真的放心?”

阿六轻轻嗯了一声,随即竟是一本正经地说:“玉不琢,不成器。”

张寿差点被阿六这冷笑话给噎住了,可随之就听到耳畔传来了阿六那很轻的声音:“对了,那天少爷故意说话给那个顺和镖局的曹五听,是想让他传出去,还是不想让他传出去?”

看到不远处的小花生已经下马进了路旁边那一家布行,张寿没有回答,直接调转马头往来路去,预备回县衙看看那个被华掌柜命人送去的毕师爷到底是个什么下场。直到离开了这条白天也人来人往,除了青楼楚馆其他地方都正在营业的极乐街,他才开了口。

“其实是随便他怎么做都行。他要是去外头乱传一气,那这人要不就是喜欢乱揣摩别人心意,要么就是喜欢奇货可居,以小博大,要么就是天生大嘴巴。他要是守口如瓶,那么就至少证明品行稳重可靠。至于他要是在守口如瓶的同时还能做点什么,那么值得刮目相看。”

阿六没有问张寿,到底期待对方做点什么这种问题。反正他只要确证曹五无害,不是需要提防的人,那么就够了。在保证张寿安全和舒适之外的领域,他从来不喜欢显示存在感。

果然,走着走着,他就发现,在自己照管的属于舒适这一领域的分内事来了。因为张寿突然问道:“你那天找到的会做米粉的师傅,据县衙小厨房说,做完那一顿就回去了,我都差点忘了问你,人是哪来的?”

阿六那张大多数时候漠然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笑容:“在沧州运河码头边上,据说很多南来客商很喜欢这一口……现在要去看看吗?”

张寿顿时呵呵一笑。和美食比起来,仇人算个逑!而且,恐怕只是那位黄公子单方面地把他当成仇人,他可压根没把这位被朱莹一脚踹下山的家伙当一根葱。至于小花生曾经义愤填膺提到的那个毕师爷,他其实也不怎么感兴趣。

于是,他欣然点头道:“当然要去看看。说起来都到了沧州,我还没去运河码头逛过呢!”

尽管之前还流连在沧州城内号称繁华富庶的极乐街,但此时张寿跟着阿六出了沧州城西门,到了城外的运河码头,眼看高桅长篙,大小船只停满两岸,从东岸到西边城墙的这块区域,乍一眼看去也不知道挤进了多少铺子,人流如织,他就觉得这里比极乐街更为繁华。

“本地人都叫这儿城厢码头,各色商贾最多,饮食铺子也多,南来北往的小吃都能在这儿找到。”阿六在张寿面前素来很耐心,此时指着不远处招展的酒旗就说道,“那一家的酒也很有名。我听人说,是当年太祖爷爷亲自指点的。”

张寿终于忍不住吐槽道:“这也是太祖爷爷指点的,那也是太祖爷爷教导的……太祖爷爷若是在泉下有知,会不会觉得他实在是太忙了一点?”

话说回来,他一直觉得,太祖爷爷这称呼,听上去真的很乡土……但实际上却是,大明宫中对皇帝的称呼素来如此,早年间四处都能听到万岁爷爷这样的叫声,民间也多半是太祖爷爷,英宗爷爷,睿宗爷爷,当今万岁爷爷诸如此类的乱叫。

而到了幼年即位的当今皇帝,听说是不高兴自己还年纪轻轻就被叫老了,因此方才严禁爷爷这两个字,于是,他成了大明历代以来唯一没有被加上爷爷两个字的天子。

而此时,阿六却不知道张寿心里正在嘀咕的不只是太祖爷爷很忙,还有太祖爷爷这个称呼。他非常无辜地耸了耸肩,随即就严肃地说:“其实,我带回县衙的那个米粉师傅,也一口咬定是太祖爷爷教他祖上做的。”

张寿听了简直要绝倒,然而,更让他绝倒的,却是阿六的下一句话:“总之,要招揽生意,用太祖爷爷的名义;要标榜家世,用太祖爷爷的名义;要攀亲戚,也可以用太祖爷爷的名义……所以,太祖爷爷是大明百姓从日常起居干活到出门在外做生意的倚仗。”

很好……很强大!混到太祖这份上,就算出海之后杳无音信,却也真是值了!而且,从老咸鱼那儿获知的各种讯息来看,太祖出海不是为了征服美洲,而是为了考察移植美洲专有的那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否则不会传下那么多名字,就冲这一点,这位前辈很值得钦佩!

既然张寿对那些号称很不错的酒兴趣不大,阿六也就带着他径直去寻那家米粉摊子。据他说,和挤在西城墙和运河之间这些鳞次栉比的铺子不同,那家米粉摊子是货真价实小本经营,就在运河边推一辆车货卖,至于鸡汤这种高配……呵呵,自然是不存在的。

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客商也好,船工也罢,也就是吃个家乡味道,谁要那么考究?烧开了水做汤底,然后把下好的米线沥干了放进去,靠的就是笋片木耳等各式各样配菜以及佐料的调味,至于客人如果需要的话,当然也可以放进肉末肉丝之类的荤食调味。

至于牛肉……就算没有朝廷禁令,小本生意那也绝对用不起!

当张寿跟着阿六穿过那狭小却又人多到几乎没处下脚的小街,最终来到运河边上时,他就只见除却那几乎塞满了小半个河面的船舶之外,就是河边无数叫卖的小贩。从卖蜜枣的,卖各色瓜果点心的,到卖特色解渴饮子的,叫卖声几乎能把人耳朵给震聋了!

好在旁边有个老马识途的阿六,他跟在人后头,很快就看到了正推车在一条漕船前叫卖的一个白头巾汉子。然而,阿六只是开口叫了一声,那人回头看了一眼,随即就如同看到瘟神一般,立时推着车子撒腿就跑。

见阿六毫不犹豫跳下马背就跑上去追,张寿忍不住满心疑惑。

难不成是前一天请人回去做饭没给钱?不至于啊,阿六从来不是这种欺负人的性格!

他正想着,阿六却已经动作迅速地直接揪着那白头巾汉子回来了。眼见人推着小车,垂头丧气,一旁其余小贩却只是望过来一眼,没人来行侠仗义,甚至过来问一声的也没有,他就开口问道:“阿六,你都做了什么,怎么人家见你就跑?”

阿六满不在乎地斜睨了白头巾汉子一眼,当下就松开手沉声说道:“想跑就试试。”

听出那弦外之音,白头巾汉子只能苦着脸垂下了头,但突然又抬头瞥了张寿一眼。见这位年轻的公子正含笑看着自己,他想到民间传言说这位慈悲为怀,当下就鼓足勇气说道:“我之前只是一时糊涂……我就偷拿了那瓶叫什么辣椒的佐料,真的,别的什么都没拿!”

张寿听到人说一时糊涂,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有什么把柄落在了阿六手中,等听到人竟然拿走了一瓶辣椒,他不禁又好气又好笑。这家伙倒是好眼光,知道那瓶辣椒是好东西!

他故意沉下脸问道:“原来是不告而取,偷了县衙的东西,怪不得做贼心虚要跑……我问你,莫非是之前阿六请你过去,没有给你酬劳?”

“给是给了!”白头巾汉子垂头丧气地说,“他就给了我三百文,可为了做他这笔三百文的生意,我一下午一晚上都耽搁了,再没做别的生意。”

张寿一时哭笑不得,手指点点阿六就笑道:“阿六,原来你请人过来就给了三百文,你这是不是太抠门了一些?”

阿六不耐烦地看了一眼某个手脚不干净的家伙,淡淡地说:“我不但给了他三百文,连鸡汤都是县衙厨房里熬好现成的,还额外给了他十颗鸡蛋,一袋米。而他在码头卖一碗米粉,不过二十文,一下午加一晚上也卖不掉几十碗。更何况,他只做一碗,成本才多少?”

见那白头巾汉子哭丧着脸要多可怜有多可怜,他就狠狠瞪了人一眼道:“少爷的钱也是辛苦来的!你偷拿东西,却还有理了?”

白头巾汉子被阿六的利眼吓得噤若寒蝉,双膝一软,差点就想跪了。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他真要是这么一干,日后生意就别做了。因此他只能舍下自己那赖以活命的小推车,到了张寿马前苦苦哀求道:“张博士,您大人有大量,饶过我这鬼迷心窍……”

没等他把话说完,张寿就呵呵笑道:“放你一马也不难,你把偷了的东西还回来就是。”

这原本是再轻不过的要求了,可那白头巾汉子不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更耷拉了脑袋。他小声嘀咕道:“我只是想着这佐料味道独特,所以一时贪念带了回来。这两天我在汤料里头加了点,结果生意极好,全都用完了,就今天还有人过来问……我就是变也变不出来啊!”

他这卖惨的话才刚说完,阿六就已经幽幽说道:“胡椒之类的南洋香料的价钱,你应该清楚。”

一说南洋香料,白头巾汉子脑袋就垂得更低了。虽说本朝海贸发达,胡椒、肉豆蔻之类的调味香料价格全都不算高,小康人家也用得起,但断然不是他这种小本生意能用的。

由此可见,那辣椒他从前根本没听说过,想必是刚从海外传来,价格恐怕更是非同小可!比方说,主产于蜀中,只和辣椒差了一个字的花椒,那价格也相当不菲,他虽说为某些客商的重口味而预备了一点点,可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而且要收人钱的!

这下子,他更是站都站不稳了,带着哭腔说道:“我错了,让我做什么抵偿都行。可我这小本生意一个月也挣不到一贯的利润,断然赔不起。”

张寿虽然也讨厌这种顺手牵羊,小偷小摸的行径,但见阿六竟是一个劲吓唬人,他不禁有些好笑。斜睨了少年一眼,见其一脸淡定,他心想大概阿六也只是想敲打一下让人今后学好。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了不远处一阵骚动,随即就是一声怒喝。

“这停船开船顺序都是水务司定的,你凭什么抢先!不守规矩?老子打死你!”

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见?第四百五十四章 从人参果到芋圆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七百四十九章 能说的都被老师说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五百六十二章 向往天空的燕雀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违的味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荡荡?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书和多事之秋第六百零六章 一个都不靠谱!第六百零五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学生”第九十七章 求救讯号110第四百七十二章 录取和升留级第五百六十七章 败家子的境界第五百三十四章 赏秋遭遇熊孩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妆,传书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七百一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三百三十三章 顶尖的吃货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寻常路的大戏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难自禁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将和打赌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八百零八章 回宫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间安有两全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讲理,看张郎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八百四十章 张生借书说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言不逊引祸来第四百四十三章 楼上吃饭不要钱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拥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爷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二十九章 纷至沓来第六百六十五章 紧急任务第五百六十二章 向往天空的燕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贼探讨学术问题第八百一十章 交心第八百一十三章 轻松和紧张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师充家长第八百二十章 学习使人进步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七百六十一章 鹰犬和评判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还是作死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两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放榜第七百五十三章 赏赐和贺礼第三百七十九章 犹如阳光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废后大赢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陷阱?都杀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缘天注定第十八章 最是难负美人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训熊孩子第八十八章 戏精和行动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床气第七百二十八章 识诈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状,叹苦经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限风光第九十一章 太祖题匾藏密卷?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寻长辈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惊走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三章 挟持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十八章 最是难负美人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书非借不能读也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无情第九章 小先生第八百一十章 交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报仇,从早到晚第四百八十九章 办学办报,出人出钱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言不逊引祸来第四百零九章 教学相长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头第四百九十四章 求同存异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一百零九章 问君心意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里的事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婵娟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见?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训多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过关?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课题的代斋长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