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

尽管朱莹平日很喜欢凑热闹,但在皇帝已经做出那样鲜明的表态之后,不用太夫人提醒,她就立刻拉了拉张寿的袖子。而张寿同样一点都不想在这种微妙的时间留在这种微妙的地点,因此当下就打算赶紧告退。谁知就在这时候,太夫人却抢在了他们俩前面。

“皇上,难得进宫,臣妇打算去清宁宫拜见太后,顺带商量一下永平公主、莹莹和张寿的生辰怎么过,这就先带他们二人告退了。”太夫人说着就略一屈膝,随即坦然说道,“此间内情,臣妇也当一一禀告太后。”

皇帝也确实担心太后得知此事后或亲自来,或命人召了自己去清宁宫问话——毕竟他已经一时一刻都不想忍了。因而太夫人愿意把前去告知前因后果的这个难题承揽过去,他哪有不愿意的道理?于是,在点头答应的同时,他又添了几句话。

“还请姨母禀告母后,就说朕心灰意冷,所以不得不下定决心废后。然则多年夫妻,自当为其稍留体面,因而打算废其为恭妃,移出坤宁宫,但从今往后,朕不会再另立皇后。至于后宫事务,母后若是力不从心,便让明月协理吧。”

二皇子听到父皇再次旗帜鲜明地表示废后,原本一颗心已经沉到了谷底,可等听到皇帝决意不再立后,他却又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因为那样的话,至少诸皇子全都是庶子,三皇子和四皇子那两个年幼无知的孺子不至于凌驾在他头上。

可等听到皇帝竟然不选择宫妃,而是令永平公主打理宫中事务时,他却是又惊又怒,同时更多的是深深的后悔。他那个惯会装模作样的长兄从前至少和永平公主面上关系不错,他却一点都不喜欢那个成天端着才女架子的妹妹,所以他和永平公主根本谈不上交情!

他在私底下如同绑架似的把那扬州会馆的大厨“请”到家里来之后,在尝过那些饮食之后,觉得滋味不错,又听说皇后在宫中闹着绝食断水,他最终还是决定做出点孝子姿态,以便于给自己挣回一点名声,于是打算送点好吃的进宫,也免得没了御膳房,亲娘就这么挨饿。

谁知道阴差阳错,他不过是听说皇后在上吐下泻大嚷有人毒害他的消息后,为了自保,灵机一动嚷嚷是张寿陷害,可他压根么想到这竟然会惹出如此严重的后果!

二皇子的那点惊怒后悔,太夫人自然不会去管。既是皇帝请自己捎话给清宁宫太后,她自然一口答应,可刚刚皇帝的这些嘱托却实在是非同小可,她带着张寿和朱莹出了乾清宫之后,就忍不住对一左一右扶着她的孙女和未来孙女婿叹了一口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张寿知道她是在感慨即将到来的废后事件绝不是这突如其来的,而是因为皇帝对她日积月累的不满在今天到了顶点,于是彻底坏了夫妻情分。可这种宫里的家务事,他却一点都不想加以评论,干脆就保持了沉默。

朱莹却轻声嘀咕道:“我听裕妃娘娘说,皇后当年不是这样子的……她在娘家是以端庄贤良出名的千金大小姐。”

太夫人摇了摇头,却没有说话。太后确实就是看中了皇后母家曾经在英宗那一朝的影响力,又闻听皇后的贤名,这才做主为皇帝册立了这样一个皇后。当然,皇帝那时候对这样的皇后也确实很满意,婚后三四年都没去过其他嫔妃那里便是最好的证据。

可正是因为尝到了高高在上六宫之主的滋味,又多年被帝王捧在手心里,皇后自然而然就忘了再披上那一层贤良的伪装,嫉妒刻薄的一面就渐渐展露了出来。可她却没想到,当她不再掩饰那些丑陋的缺点,可宫中却还有别的女人存在时,还能得到几日好?

至于此后,那可以说就是恶性循环了。当然,皇后有错,皇帝并非就没有错,太后也同样并非就没有错。本朝太祖曾说过,若是帝王有欲无情,自可广纳美人,开枝散叶,若有情无欲,后宫专宠一人,则其余嫔妃可遣其另嫁,至于后嗣……天下郑姓皇族还少吗?

只是本朝这么多年,即便有君王专宠一人,却也不曾真的散尽后宫……

太夫人一面走一面暗自叹息,等到进了清宁宫,太后身边的女官玉泉已经出来迎候,她含笑随同人进门,见太后正坐在正中软榻上,一看到她连忙起身,她上前先行了礼,等太后拉了她到一旁软榻同坐,她也不寒暄,转述了皇帝的话,又细说了之前乾清宫中所见所闻。

尽管出事之后,清宁宫中就没断过消息,甚至朱莹也是在此得知那件事后匆匆赶去乾清宫的——正是太后授意她去稍稍宽解性急的皇帝,可此时此刻听到这些最新细节,太后还是不由得用手指轻轻揉着眉心,竟是说不出的心烦意乱。

她还想长长久久拖下去,不要让皇帝留一个废后名声——古往今来,废掉皇后的皇帝,好名声的会烂掉大半,就连号称明君的汉景帝和汉光武也因废后留下话柄。可现在看来,这一步已经无可避免,好在皇帝不打算再立后这一点,勉强能堵住某些人的嘴。

只不过,皇帝竟然打算让永平公主,而不是任何一个嫔妃来管理后宫,这真是异想天开……这又不是当年鄂邑长公主主理后宫,抚养汉昭帝的年代!

想着想着,太后突然就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张寿和朱莹那点小动作。

就只见朱莹一手拉着张寿的袖子微微摇了摇,张寿则是轻轻摆了摆手仿佛想要挣脱,最后还是妥协似的垂下了手,任由朱莹就这么拉着自己的袖子,甚至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似乎在安慰人稍安勿躁。

微微一怔后,太后方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了朱莹这番小动作由来。

敢情是她不曾吩咐两人坐!至于清宁宫那些宫人们,怕是早就因为听到太夫人所言废后事惊呆了,忘了这一茬。

想到昔年皇帝和皇后也不是没有过这般琴瑟和谐,在自己面前都表现出各种亲密的时候,皇帝也曾冷落诸妃,最后两人却还是这般结局,如今看到这一双小儿女的情态,太后不禁怔忡了片刻,随即方才开口说道:“张寿,你和莹莹坐下说话吧。”

朱莹在太后这位姨祖母面前素来恣意惯了,刚刚就是想让张寿不要拘礼,此时听到这话,她立刻展颜一笑,推着张寿上前一块坐下了,随即张口说道:“太后,就快中秋节了,我和阿寿还有明月的生日就要到了,祖母刚刚还对皇上说,要找您商量我们的生日怎么办呢!”

太夫人顿时眉头大皱。这边厢皇帝正要废后,她只是拿这当成一个借口来见太后,朱莹这丫头怎么还当真了?平常朱莹任性归任性,却一贯很有分寸啊!

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张寿竟是也笑着开口说道:“太后,莹莹之前就对皇上提议过,既然御厨选拔近期就要开始,就把初赛第一天定在八月十五。一来中秋节本来就热闹,二来也算是一桩与民同乐的好事。至于我们,不过顺便借着生日也过去热闹一下而已。”

说到这里,他就诚恳地说:“而且,既然朝中宫中都多事,不妨把第一天的规模办得更盛大一些,若是能借着这般热闹,冲淡一下京城最近多事的阴霾,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一刻,太夫人和太后不约而同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恍然大悟。

如何庆祝生辰什么的只在其次——张寿和朱莹都已经十七了,年纪轻轻又不是整寿。但是,这一天正好是中秋,而且再和之前那所谓御厨选拔大赛结合在一起的话……

那确实可以尽量转移百姓的目光!让他们把更大的兴致放到这样一场盛事中去,而不是津津乐道皇家这点阴私。

太夫人轻轻一合手,随即笑着说道:“我在乾清宫的时候,听到皇上刚刚已经留用了扬州会馆那位大厨在御膳房?这个消息也应该放出去,如此外头那些人肯定会炸开了锅!”

太后微微犹豫了一下:“如若宣扬出去,皇后中毒之事岂不是也会广为流传?”

朱莹听懂了太夫人的意思,不禁笑嘻嘻地说:“太后,祖母的意思是,就要让人知道,这所谓中毒的事纯属皇后自己折腾,其实子虚乌有,所以皇上非但留了那位大厨在御膳房供职,反而不禁消息流传,那正是坦坦荡荡,宽容大度。”

她一面说一面翘起了嘴角:“反正就是禁口令,回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消息在外散布,何妨咱们也推一把手,把别人对所谓宫闱密事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民以食为天,借用选拔御厨,让寻常百姓也能见识天下美食和各式各样的食材,我觉得这挺有意思的。”

“你呀,只要张寿说的,你都说好!”

太后似笑非笑地嗔了一句,见张寿照旧镇定自若地坐着,一副坦坦荡荡的表情,她原本到了嘴边的揶揄也不由得吞了回去,随即就若有所思地说:“既然皇帝之前也答应了,那这件事却也未尝不可。”

朱莹顿时喜上眉梢。虽然她不喜欢皇后,可废后关她什么事?她好容易才等到了即将和张寿一块度过的第二个生辰,才不想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败坏了兴致!

于是,她想都不想就上前死皮赖脸地在太后身旁坐下,笑吟吟地撒起了娇。

“太后,虽说皇上点了头,还拨了一点钱,消息也传扬了出去,阿寿还拉到了刘老大人帮忙,但钱不嫌多,人更不嫌多,您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干脆从手指缝里漏点钱漏点人出来给我们行不行?这样我还可以到外头打您的旗号,就说太后也很赞同这样的选拔。”

“你呀,不但不让人省心,还喜欢惹是生非,让我说你什么是好?”

太后简直被朱莹的无赖给气笑了,伸手戳了戳这个曾经小粉团子似的丫头,侧头看见张寿一副但笑不语,自得其乐的样子,她最终还是心软了。年纪大了,又经历了这么多事,看这样心意相通的金童玉女,怎能心中没有一点触动?

“玉泉,去开我的箱子,秤五十两金子出来。对外头就说,皇上要公平选拔御厨,我很支持,但既然他把御膳房收归宫中,不再由光禄寺管,又开了内库来做这件事,那么,我这个当太后的干脆便也来助助兴,出五十两金子资助。”

对于从小到大就从众多长辈那儿得到好东西无数的朱莹来说,五十两金子真心不算什么,她那根本戴不完的赤金项圈,大大小小的南海珍珠,各种质地的玉石,来自南洋锡兰等地,巧匠磨制的宝石,以及从太祖皇帝开始就令西南某个小邦进贡的翡翠……全都是论箱子的。

可太后此时这五十两赐金,却是代表认可她和张寿去做的这件事,因此,她自然喜滋滋地连忙过去拉着张寿一同谢过,随即就借口留地方给太夫人和太后说话,笑吟吟地拽着张寿一块先出去了。

她这一走,太后就叹道:“真希望能如莹莹所说,让人因此就忘了废后。”

“忘记不可能,但少些关注,却是可能的。”太夫人的看法自然谨慎,但随即就笑道,“张寿最初折腾这件事时,是为了让人别只揪着沧州、光禄寺和九章堂的事不放,却没想到突然会有废后这样一件天大的事杀出来。能有多大作用,就看他们能折腾到多大了。”

皇宫这种地方,自然不适合说什么悄悄话,事实上,张寿也就是跟着朱莹逛了一会清宁宫——而且这真心谈不上十分轩敞的地方,其实不到一刻钟就转悠完了——随即太后就命人叫了他们进去,却原来是太夫人要回府了。

而除了朱莹强行“讨”来的五十两黄金,张寿还得了一方歙砚,一块鸡血石印章——前者他鉴定不出好坏,但后者乍一看他就意识到价值不菲。至于赏赐他这两样东西的名目,太后直接就用了一个最好的理由——生辰礼。而朱莹干脆是揣着一匣子好东西走的。

而等到离开皇宫,这次没再坐驮轿的张寿就和太夫人道了别,却还拉了朱莹与自己同行。当他二人到了萧成的宅子,见到陆三郎时,张寿就直截了当地说:“陆三郎,拿出你最大的本事,八月十五的第一次初选,你给我提前造出最大的声势来!”

第五百三十四章 赏秋遭遇熊孩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宽和后患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五章 说好的退婚呢?第二百八十章 师生反目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风第八百六十四章 蛊惑第六百九十四章 动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扬威第八百八十二章 余韵第三百二十章 赠剑,耿直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亲第一百四十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六章 不把自己当外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墙倒众人推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挂东南枝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调无人听第两百三十章 冬至第五百零七章 因为无知,所以弱第七百七十四章 威胁?妥协?第三十二章 打击一大片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无情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尝后买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恶讯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锻炼第六百四十四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四百三十章 当年糗事,循循善诱第八十二章 卤煮和高薪第两百一十三章 天子赐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题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词话第六十章 葛府堵门事件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八百一十一章 兴师问罪第七百四十一章 绝世而独立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风情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强求生欲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联璧合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劳任怨老黄牛第七百零五章 巡弋,拦截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错能改陆尚书第两百二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八百八十二章 余韵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懒和猜测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会审,著书立说第两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来软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项向天歌第一章 田头偶遇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绊脚石须除第五百五十五章 反客为主第八百七十三章 纷纷乱乱第六百九十九章 丧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堂课第五百六十二章 向往天空的燕雀第八百一十章 交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八百五十四章 馊主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干?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八百一十三章 轻松和紧张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三章 挟持第二章 童养……婿第五十二章 难得糊涂第二十二章 竹林深处有难题第四百五十四章 从人参果到芋圆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贵子……第一百零五章 不简单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凑热闹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无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编码方式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读和委培第两百零六章 终非同路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两百二十章 驸马和仪宾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风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三百三十一章 咸鱼发威,赏钱开路第两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六百四十章 婚礼贺客忙第四十九章 赏乐做题,饕客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