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波度尽生辰到

沈县令神采飞扬地出了宫门,随即一回到宛平县衙就雷厉风行地审案问案,当汪四爷一攀咬,他就立时堵嘴一顿小板子敲下去,把那个曾经在南城叱咤风云的霸主打得死去活来。而就在当天,他又出动三班衙役,把还没来得及卖掉的男男女女从某个巢穴中解救出来。

因为如此雷霆万钧的行动,沈县令在苦主当中立时三刻就得到了沈青天的名号。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准确的消息来源,那些主动提供的人证物证,全都来自外城的那些民间有活力团体——至于铁衣帮这三个字,官方自然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拉帮结派四个字,乃是官方大忌。可既然是有利于他的事,他也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帮助。至于某些到他耳边吹风,说铁衣帮乃是国子博士张寿身边某随从的手下,他却是充耳不闻,甚至还有跟随多年的老仆被他狠狠训斥了一通。

张寿这才到京城一年不到,哪有这本事?那什么铁衣帮的人,说那是皇帝的马前卒还差不多。更大的可能是,张寿帮皇帝背个黑锅而已。

一天之内,在沈县令的快速处置之下,汪四爷的党羽、势力、产业,全都被连根拔起,南城——或者说外城立刻出现了势力真空。

然而,即便再垂涎三尺的人,却也只敢观望,不敢逾越雷池一步。毕竟,朝中大佬们都还在看风色呢,谁敢在这时候贸贸然伸手?

而不敢伸手的南城地头蛇们,很快就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了。因为就在宛平县衙以掠卖人口等多项罪名,把汪四爷以及他手下的人抓了一大堆,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审问处置,其中判了斩监候的就有多人,如今一应判决用最快速度送到大理寺之后,汪氏地盘就有了新主。

不是人们在阴暗中猜测的,那位国子博士张寿决定在婚前捞一笔横财,这边傍晚就亲自带人有条不紊接手这些产业的人,竟然是京城首富万元宝!

而之后传出来的万元宝在接手之后说的那番话,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汪四及其党羽罪大恶极,所有田地产业,大多都是非法所得,原本都该充公的,但沈县尊上奏,既然有御史亲自在朝中质疑此事,那请皇上亲自管一管善后。与其充公了之后再让户部发卖,零零碎碎未必能卖个好价钱,还不如就直接丢给我这个总算有点公道名声的。”

“沈县尊既然如此信赖,我届时会请国子监九章堂的监生们估算出价格,然后照价拿出相应的钱来。宛平县衙沈县尊会赔补那些苦主。正好从汪四家中抄出了一本历年掠卖奴婢,以及强买强卖夺人家产杀人伤人等等的账簿,沈县尊也是精明人,总不至于被刁民讹诈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心情郁郁。历来民间都说是一家跌倒,朝廷吃饱,贪官污吏经营一辈子,最后一个籍没就什么都没了。但是,这却是不少达官显贵趁机捞钱的大好机会,因为那些被没官的财产,朝廷拿在手中有什么用?最终还不是要发卖!

至于那些犯罪的富商大户,那就更不用说了,一旦倒台,那就是一场瓜分的盛宴。

这种时候,背景硬的,只要花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价钱,就能拿到往日华美豪奢的庄园宅院,日进斗金的店铺产业,至于美貌的妾婢,俊秀的小厮,更是应有尽有。可这一次,就是某个蠢货御史在朝中说错几句话,沈县尊揣摩上意,皇帝竟然堂而皇之插手进来了!

当年万元宝突然从一个被继母打压的元配嫡长子反攻成功,把那位贪得无厌的继母扫地出门还不说,继母家那本来还算是京城豪门的家族也一下子完全败落。这样一个犹如奇迹一般在京城崛起,成为首富之后就一直屹立不倒的家伙,从前谁也不知道人背后什么背景。

见人和渭南伯张康往来甚密,那些有心的聪明人还曾经觉得,也许这是渭南伯张康扶植起来的人,但现在,不少人都隐隐生出了一个可怕的猜测。

万元宝不会是皇帝的人吧?张寿在兴隆茶社下遇到的那件事不会是给皇帝背锅了吧?又或者是,导演的人原本就是天子,没有张寿那也有李寿……当然因为张寿对外从来不讳言自己是吃货,所以出现在兴隆茶社的概率很高,正好撞上某些家伙的概率更大。

否则,这怎么解释只不过是顷刻之间,作为南城一霸的汪四爷就竟然死狗一般被人丢在街头?张寿身边那个有名的少年护卫那会儿可是还跟随在他身边!

当张寿得知那些汪四爷的家业如今改姓了万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真的意外到了极点。明明已经请了朱莹去皇帝那儿游说,意思是姑且放过南城兵马司,等回头风声过后再一锅烩。可谁曾想,皇帝是听了一半,朝会上直到有人发难时才翻脸,可事后竟然来了这么一招!

而更让他没想到的,还是隔天之后某位工部员外郎上了一大篇论沧州事。也不知道通政司是懒得帮人保密还是怎么着,这一通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奏疏竟是被人传抄了出来。

除此之外,从这位工部员外郎乃是昔日江阁老的门生,到他为官数年的履历,再到其人分河间府为河间府和沧州府的神操作……反正各种消息满天飞,震动了官场上下。尤其是还在讨论商议阶段的沧州建港事,骤然被这么直接掀了出来,华四爷甚至都顾不得御厨这事了。

这下子,就连张寿也不大明白,皇帝到底是怎么个想法。不过,他给出的转移注意力大法也只是灵机一动,不想背上亲自选御厨这样一个不合适的担子而已,后来又是因为废后风波竟也扯上了他,于是他又建议把选御厨声势造得更大,如今皇帝别有设想,他就管不着了。

说不定皇帝是希望那些人把一度集中在废后以及后宫和立太子诸如此类事情上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朝廷那些大小事务上呢?只要皇帝不怕背锅,他怕什么?

既然去探过了兴隆茶社,又搞出了一桩挺大的事情,外头惊涛骇浪之际,张寿这三日却在闭关,顺便利用剩余学生的力量,群策群力把九章堂第二期招考的题目给一口气出完了,然后直接让阿六给顺天府衙的宋推官送了过去。

当阿六从顺天府衙回来的时候,却是神色古怪地说:“少爷,宋推官说,多谢你没有甩锅给他们。”

张寿不用想就知道宋推官和林老虎此时此刻一定会有劫后余生的感觉,此时顿时暗叹那天把一群犯人送去宛平县衙算是错有错着——当然,他完全没想到,这事情根本不用顺天府衙那边秦国公张川多看着点,宛平县那位一向传言为人软绵绵的沈县令就一下子雄起了。

“宋推官和林老虎没意见就好。”张寿呵呵一笑,随即就伸了个懒腰道,“既然考题不日就要四处张贴,剩下的人也已经都跑万元宝那里去‘帮忙’核价去了,九章堂第一期算是就只剩下我这个光杆老师一个,这下子是真的可以清闲一下,好好过个生日了。”

他这话才刚说完,就只见阿六正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登时有些疑惑。结果,阿六接下来说出的一句话,就直接把他逗乐了。

“少爷你打算送大小姐什么生辰礼?”

“这种事难道不是秘密吗?说出来还有什么意思。”

张寿一副你小子又来了的表情,随即就呵呵一笑道:“反正我早就准备好了,你就别打破砂锅问到底。反正不会亏待我的未来媳妇,你未来的少奶奶。你有功夫关心我,就不能好好想想你自己的大事吗?”

“你成天在外头闲晃,甚至还有时间收伏铁衣帮这种有活力的社会团体,怎么就不知道多看几眼那些大姑娘?难不成真的要将来我给你拉郎配?”他自忖已经够苦口婆心了,可接下来阿六那满不在乎的回答,却把他直接给噎住了。

“我又没有少爷你长得好看。”阿六看着张寿那呆滞的表情,竟是认认真真地说,“所以我娶不到大小姐这么漂亮的媳妇。”

张寿简直难以置信自己的耳朵。难道和张琛一样,阿六的期望也是娶一个国色天香沉鱼落雁的大美人做妻子?虽然朱莹确实美艳动人,但民间自有佳人在——要知道四大美人当中,王昭君、西施、貂蝉、杨玉环,哪个是出身显贵?很多美人不过是被出身耽误了而已。

他正胡思乱想的时候,阿六却又突然多话了起来:“美人爱才子,美人爱帝王,美人爱英雄,美人爱君子……哦,美人也可能爱和尚……但无论如何,美人都不会喜欢我这种呆子的。既如此,我一个人就好,疯子也是一个人。”

对于阿六这逻辑严密的理由,张寿终于无话可说,心里却在认真思量,自己要不要真的想办法让人注意一下隐藏在民间的那些美人——说不定不但能解决阿六的终身大事,连张琛那拖到现在还没个结果的终身大事也一块解决了。

当然,也得和朱莹说一声,免得这位大小姐万一听到风声会错了意……

想归这么想,张寿却绝对不会在阿六面前再露出半点口风。他很怀疑自己多说一句,结果就是被这小子给气死。于是,本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原则,他就干脆又差遣阿六把之前的试卷副本给葛雍再送去一份,至于为什么不自己去……

他很怀疑一见面就会被葛雍狠狠教训一顿!要知道,他这位老师从来都很嫌弃他不务正业,这次去南城逛吃又惹出来如此巨大的风波,葛老太师不发火才怪!

阿六一走,张寿这才悄然去往了地下石室,见证了关秋最新修改方案的那个成果之后,他才满意地出来,随即又去见了吴氏,对这位养育他多年的母亲说起了之前已经拜发的一道奏表。一听说立家庙的提请已经上呈了皇帝,吴氏顿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张寿那天对他说过之后,无声无息就把这么一件事给办了。忧的是如今京城各种各样的大事小事全都挤在一块了,张寿又来这么一出,会不会让那些正愁无缝可钻的人找到趁虚而入的借口。

吴氏本来就不是极有主意的人,担心归担心,可被张寿三言两语一说,最终还是转忧为喜,随即就到了后头小佛堂中拜佛,祈求保佑此时顺利。对此,从前只能说是进庙了心情好就顺便拜一拜,顶了天连个浅信徒都算不上的张寿,被硬拖进去时也只好从了。

只不过,一想到那尊佛像,是朱莹安排好了,亲自陪着吴氏从庙中请回来的,他就深深觉得,朱莹哪怕平日再任性,只要她愿意懂事,那真是哪家未来儿媳妇都比不上她。

时光就这么翩然而逝,转瞬间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张寿和朱莹生辰的正日子。

按照张寿之前对陆三郎吩咐过的,这一天也是预热多日的御厨选拔大赛第一个初赛日。在过去数天中,因为南城一霸汪四爷的意外落马,原本在预热第一天只是小小热闹的美食展示会吸引了每日数以千计的客流,整修一新的兴隆茶社更是一座难求。

为此,在陆三郎的建议之下,财大气粗的苏州、扬州、山东等会馆商人在发现自家那最初的小小摊位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之后,接受了他的合理建议,紧急雇了人,竟是只用了几天时间就用竹子在附近搭出了几座竹屋来,于是另外几家会馆群起仿效。

随着京城其他酒楼也来凑热闹,兴隆茶社周边一座座竹屋错落有致,乍一眼看去,就仿佛是回到了乡野。而这时候陆三郎又提出了精致路线小份菜,然后卖低价的策略,一时间原本还因为价格问题而犹豫不决的食客们纷纷跟进,各家会馆一算开支收入,竟是小有盈利。

这下子,原本以为要亏本的各家会馆和商人无不欢欣鼓舞。而每个大厨都对自己的厨艺更有了信心,当这一日车马不断停在兴隆茶社,上头下来的人不计其数,小伙计急匆匆地进来把一个个名字告诉他们时,在灶台前忙碌的他们就更加精神十足了。

尤其是听到葛雍、齐景山、褚瑛这些老一辈的官员先后莅临,顺天府尹秦国公张川和赵国公朱泾,还有渭南伯张康竟然也作为评委亲自来了时,众多厨子就和打了鸡血似的。而就在一堆人预备今天定要拿出十八般厨艺的时候,外头就又传来了一阵嚷嚷。

“永平公主来了,说是今天要在兴隆茶社上庆祝生辰!”

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九十五章 葛氏术语手册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荡荡?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无好宴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钟双制?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镇的背后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头通达第十三章 暂住变长居?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三百四十二章 谁人不解风情?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六百章 罚你去祠堂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两百三十章 冬至第三百三十九章 没出路的武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个课题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辟蹊径第二百七十四章 错第二百五十章 众星捧月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杀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莹激公主第二百六十一章 从不甩锅王大头第七百二十七章 厉鬼过境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七百章 难题不留白第四百九十九章 愿为前驱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八百七十三章 纷纷乱乱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雳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圣驾第九十八章 拯救陆三胖第七百九十七章 求知若渴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五百九十九章 适可而止第一百三十六章 赵园本是大观园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两百一十三章 天子赐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两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压力大第两百一十七章 选婿之后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镖团?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圣驾第八百二十三章 西北发展基金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三百章 钱能解决的都是小事第八百六十七章 准女婿登门第九十四章 温厚竹君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惊走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谬推演第七十五章 葛氏语录新编(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宫?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给我吧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闹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虚的小贩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马和伯乐第七百二十二章 嘴甜心明最机灵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一百七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八百二十五章 践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只落地的靴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阵仗第九十章 皇帝驾到!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只落地的靴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联璧合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状,叹苦经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五十四章 青莲纱衣,利益均沾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见第一百九十七章 单摆和脉搏第六百零二章 乘龙佳婿要靠抢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诱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钟双制?第六百四十九章 假打不如不打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第一百四十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奇心害死猫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汹汹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四百一十一章 风景这边独好第三百三十五章 东渡漂流记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二百四十三章 边镇需强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