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礼轻情意重

正打算合起这本不知道打哪来的传奇故事时,张寿眼角余光却突然瞥见了某一页出现的两个名字。只是乍一眼,他就觉得那两个名字好像有些眼熟。张涛?朱茕?这名字怎么那么古怪?这不是影射他和朱莹吧?

顾不得后头还有小家伙眼巴巴等着给他送贺礼,张寿立刻翻了几页,眼见赵国公府变成燕国公府,而那所谓张涛则是摇身一变成了山林高士,隐逸贤人的关门大弟子,然后和朱茕一见钟情,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他简直是头皮发麻。

他下意识地翻到了末页,一看印书的书坊是三三书坊,价钱赫然是一百文,他就恨不得立刻把陆三郎那小胖子抓到面前来一顿臭揍。

如果这背后没有陆小胖子的手笔,他就把张倒过来写!就这破书还叫价一百文?也不知道骗了多少人!他这名声都快被败坏光了!

气归气,张寿随手把书递了给旁边的阿六,这才僵着一张脸继续收礼。好在刚刚那不着调的小子之后,礼物就正常了很多。

两个女孩子不约而同送的是针脚细密的布鞋——一看那鞋的式样和大小,他就知道是送给自己的,而另两个女孩子送的是尤噋布做的袜子,同样也是送给他的。而送上之前,四人不约而同表示,鞋袜尺寸是吴氏给的,只有布是自己攒钱买的。对此,张寿当然不会会错意。

至于男孩子,那礼物更是五花八门。有不知道哪里淘换来的古书,但只翻了一页就能看出是赝品,号称花了两百文;有纹饰漂亮,质料却很差的青玉佩;有打得很漂亮的扇络子,就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手艺;还有抱着小花瓶的;送帽子的;送护膝的……

有些东西张寿根本不觉得自己用得上,可这些小子全都郑重其事地送了上来。对此,他只能照单全收,顺便说一两句勉励的话,同时告诫他们不要乱花钱。

当然,即便他们这一次很多人其实都是乱花了钱,他也并不觉着有什么不值得。那一番淳朴的心意,比什么礼物都要更珍贵。

而当轮到那两个寡妇的时候,两人一同上前,却是一块递上来一个包袱。见张寿愕然伸手接过,其中一个素来寡言少语的顿时讷讷,另一个则是连忙说道:“少爷照顾我们的这情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报,所以就向娘子打听了尺寸,给您做了这件衣裳。”

“料子是我和阿李一块去布庄里,和人反反复复讨价还价买回来的,不是绫罗绸缎,只是上好的棉布。我们俩裁剪过后,轮流一针一线做出来,虽说肯定比不上那些大户人家的针线人,却也是我们一点点心意。”

张寿微微一愣,随即就直接打开了包袱,他仿佛没看见两个寡妇那微微有些难堪的脸色,见里头赫然是一件他宽袍大袖的天青色襕衫,他就拿出来抖开,随即对旁边的阿六说道:“阿六,帮我套上试试合不合身!”

虽说国人收礼的传统素来就是含笑收下,然后等客人走了再打开,并以此为礼仪,但张寿这拿出衣服立时就试的动作,刚刚还有些难过的两个寡妇却很快觉得喜出望外。眼看张寿直接把衣服罩在外头试了试,继而就说明天便穿,两人只觉得眼眶发红,欢喜得难以自已。

但凡送礼的人,当然希望自己的礼物能中别人的意!

两个寡妇从包袱里拿出一件衣裳当作贺礼之后,就轮到了两个孤老合力提着一个麻袋上来了。他们一个是老伴死了,唯一的女儿嫁出了村子,于是不得不独守空房,靠两亩薄田艰难度日的周老头,另一个是一辈子的老鳏夫,和杨老倌一样出身老军的严老头。

此时此刻,周老头解开麻袋,而力气更大的严老头则是直接费力地把里头一个硕大的冬瓜给抱了出来。见这情景,张寿先是吃了一惊,随即赶紧让阿六上前接过冬瓜,正要感谢两句时,他就听到阿六突然开口说道:“少爷,冬瓜上有字!”

张寿微微一愣,等阿六用手挪动了两下,把有字的一面对着他时,他方才看清楚,上头竟然用漂亮的隶书刻着八个字——德才兼备,君子无双。

他微微一愣,随即就惊讶地盯着严老头和周老头:“这是你们刻的?”

周老头立时拿手指着同伴,毫不犹豫地把人卖了:“我只负责种菜,刻字是他刻的!这家伙就是炫耀刀工,没事还糟蹋萝卜刻花来着,原本还嚷嚷要送少爷一把萝卜花做贺礼,让我骂回去了,园子里百花都有,送什么萝卜花,他也送得出手!”

张寿却立刻笑了:“怎么送不出手?那是手艺,也一定是他一辈子最骄傲的东西,如果他刻了一把萝卜花送了我,我肯定会欣然收下。不过,我在融水村这么多年,还不知道他能写得这么一手好隶书,如果早知道,我就找他练书法了,也不至于如今一手字被人笑话。”

严老头顿时嘿嘿直笑,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得意。他斜睨了一贯喜欢和自己斗嘴的周老头一眼,这才笑眯眯地说:“少爷,就这一手隶书,我练了好多年了,家里还藏着一堆字帖,上头好些字我甚至不怎么认得,但依样画葫芦写了那么多年,我就是能写得很好看。”

“我就这么拿枯枝在地上写,照着抄照着瞄,反正我又没媳妇孩子,成天拿这个解闷,写上几十年,当然就写得好了。”

果然是民间多高人,也同样印证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想到这里,张寿直接对严老头竖起了大拇指,随即就笑道:“萝卜不止能雕花,还能雕美人,雕亭台楼阁,雕许多奇千奇百怪的东西。你以后可以尽管试试。”

周老头简直惊呆了:“少爷你还让他去雕别的?他一年到头也不知道糟蹋多少东西!想当初他在村里那块地比我还大,可却经常有上顿没下顿,全都是让他给糟蹋的!”

“什么叫糟蹋,你那是嫉妒我!你成天只知道种地,不知道欣赏好东西!算了,我也没指望你能有少爷这样的好眼光!”

眼见两个老的在自己面前就吹胡子瞪眼,仿佛接下来就要吵个天翻地覆,张寿赶紧示意阿六出马。果然,就只见面无表情的阿六上前两步,两个老头儿的嚷嚷顿时变成了嘟囔,到最后在阿六亲自撵人时,他们就齐齐哼了一声,退了下去继续吵。

而他们这一走,其他成年人这才终于找到了贺寿的机会。赵国公府的众人合在一起送的礼,是一套金鳞跃龙门的木雕。雕工细腻,木质圆润,张寿收下之后,也对他们道了谢。

至于其他那些曾经混迹于市井,而后被阿六收伏的人,送的礼物那就五花八门多了。有来历可疑的琉璃盏——虽然其主人信誓旦旦说绝对干干净净,乃是祖传;有一串血玉珠子,虽然很像是后世那某种禽类血液沁进去的;有缺了一个角的玉碗,但光亮如新,号称古董……

而等到张寿收下了这么一大堆人的一大堆礼物之后,就只见阿六虎着脸捋起袖子,显然去找某些人聊天谈心,顺便质问东西由来去了!

唯有徐婆子的礼物还算符合职业特性,那是一笼屉水晶包子,据说是老妇人亲自去集市上买的时鲜蔬菜,时令菌菇,然后天还没亮就起身,亲手磨粉,亲手擀皮,亲手拌馅,费了大半日功夫做的。张寿当场尝了两个,觉得鲜香可口,就立刻笑吟吟地送去了吴氏面前。

吴氏胃口不大,品尝了一个就赞不绝口连连称好,又让刘婶也尝了一个。后者和徐婆子明争暗斗比试厨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此时别别扭扭地筷子夹了进嘴,面色随即就变了。

她很不想承认徐婆子的点心就是比自己做得好,可面对笑眯眯的张寿,她最终还是垂头丧气地说:“那个死老婆子,平时不哼不哈尽阴人,可这手艺还真是没得说!”

吴氏对和自己一块相处了十几年的刘婶素来亲近,此时就笑着安慰道:“阿寿不是常常喜欢说,术业有专攻吗?你做菜做得好就行了,这点心之类的,就让徐婆子去发挥好了。对了,这水晶包子还剩下这么多,不要浪费了,趁热分给大家尝尝吧。”

出身小民的吴氏一直以来都是这么一种朴素的分享意识,张寿早就习惯了,因此当然不会反对。于是,老刘头窜过来涎着脸夹了一个直接吞了,随即就笑呵呵地端了笼屉去隔壁一桌,须臾就一群小家伙围了上来。

然而,这一笼屉总共才几个?四个眼疾手快的小家伙直接抢了一个,其他人就没份了。尤其是送了醉酒的宋举人回房,晚一步回来,礼物也没来得及送,好东西更没吃着的杨好和郑当,那更是气坏了。

在这个乱哄哄的时候,平时常常一副和气老妇样子的徐婆子,却是笑眯眯又端来了几个笼屉。她的菜包子如今在张园那是赫赫有名的,此时一群小家伙见她准备充足,哪里还有怀疑,欢呼一声就齐齐扑上来争抢,只要捞到一个就往嘴里塞,根本不去分辨。

结果,转瞬之间,四面八方就传来了一阵哀嚎。有人嚷嚷辣死了,有人嚷嚷酸死了,反正是各种各样的声音不绝于耳。而站在这一片鬼哭狼嚎的小孩子中,徐婆子这才露出了一个非常慈祥的笑容。

“这是我试做的新口味,不敢贸贸然送给少爷去吃,只能让你们先尝一尝试毒了。有酸辣的,香辣的,苦瓜馅的……总而言之,应有尽有。”

张寿敏锐地察觉到,在一大群苦恼到极点的面孔之中,却也有几张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的面孔,显然,徐婆子也不是坑了所有人。一堆人被坑了的同时,另一些人也尝到了美味。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厨娘,刚刚那说话的样子像狼外婆。

收回关注那边的目光,他见老刘头和刘婶正嘀嘀咕咕,就笑呵呵地说:“别人都送过礼了,老刘头,你和刘婶打算送我什么?”

“咳咳,我还想给少爷你一个惊喜来着。”老刘头假装郁闷,但随即就眉开眼笑地说:“我这礼物是和婆娘商量了好久才有眉目的,少爷你和大小姐肯定喜欢!”

他仿佛没察觉到自己送给张寿的礼物还要再加上朱莹也喜欢这个大前提,神秘兮兮地说,“我找到了一本记载了一大堆食谱的古书,找了葛老太师亲自鉴定后,老太师居然说是太祖皇帝亲笔。少爷不是喜欢亲自做东西给大小姐吃吗?这不是正好?”

张寿都快被老刘头这得意劲给气乐了。我又不是那个姓宋的二愣子!我是因为没人做得好才亲自做,要是有人做得好,我哪有那么空没事下厨吸油烟?这年头连个抽油烟机都没有!

然而,所谓太祖传下的菜谱,还是经过葛雍认证的,他还是不得不挤出笑容收了这份“重礼”。而紧跟着,他又收到了吴氏给他精心准备的贺礼。

和从前那些年一模一样,恰是一条长命锁,唯一不同的是,从前是银质,现在却是金质,手工精湛,理应是到了有名的金银铺里请名匠打造的。他能理解吴氏对于他那长命百岁的良好祝愿,少不得笑着谢过,随即收在了怀里。

等宴席终了,他又随着吴氏去了后院那小佛堂中,再一次拜了拜已故双亲,眼看那诰命卷轴供奉在案上,他不禁在心里轻轻舒了一口气。终于,他算是还上这份因果了。没有那个面目模糊的张秀才,没有那个勇敢却又坚韧的张寡妇,也不会有他这再世为人。

安顿了吴氏,从那时常弥漫着檀香的小院子里出来,张寿只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因而当看到站在院子门口的阿六时,他甚至非常有闲情逸致地调侃道:“怎么,难不成你刚刚又去查家里某些人的功课了?”

自从阿六上次回归京城就开始查功课,把一帮大大小小全都揍到心服口服之后,这四个字在张园就成了给人一个教训的代名词。此时张寿这么一说出来,阿六非但没有否认,反而耸耸肩道:“少爷你说的,玉不琢,不成器。”

“不是少爷我说的,这是《礼记》说的!”张寿很想上去敲一敲阿六的脑瓜,可紧跟着阿六接下来的一个动作却让他吃了一惊。因为人直接从怀中拿出一个布包,双手送到了他的面前:“给,礼物。”

第五百八十五章 谁难倒了谁?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视第二十九章 纷至沓来第两百二十章 驸马和仪宾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题发挥和算经馆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虚的小贩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劝学记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设第八百六十七章 准女婿登门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义公子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八百零二章 不轻狂,枉少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贯你拿走第四百一十一章 风景这边独好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听不懂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八百四十章 张生借书说第六百章 罚你去祠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寻长辈第七百四十一章 绝世而独立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乡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镖团?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发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明正大!第六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第五十章 反派死于话多第两百零六章 终非同路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二十五章 针尖对麦芒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争?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过……第二十九章 纷至沓来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谬推演第九十四章 温厚竹君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莹激公主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礼如戏第九十六章 表决心和不知道第五百八十六章 请君入瓮第七百九十一章 谁善解人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莹?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莹激公主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环密钥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课了!第七十五章 葛氏语录新编(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给我吧第七百八十五章 关心则乱,天子挑刺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一呼百应第十六章 人人都道好姻缘第两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来软的第八百零八章 回宫第四百八十五章 贵客云集兴隆来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懒和猜测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语的境界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为人师第七百二十七章 厉鬼过境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九十章 将嘴贱进行到底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爷和育种第五百三十二章 虚怀若谷求教忙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挂东南枝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三百零九章 滚出去!第四百八十九章 办学办报,出人出钱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只落地的靴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将和打赌第七百一十二章 墙倒众人推第四百零一章 逞强就灌安息汤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十章 数学和八股一点都不搭第十三章 暂住变长居?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捣黄龙,绝妙捧哏第八百一十七章 废物利用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第两百一十二章 无趣和有趣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两百章 有我在,怕什么鬼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视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四百三十章 当年糗事,循循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