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送走千恩万谢的曹五时,张寿满心都是懵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八个字。可再想想,失马的不是自己,是未来岳父,得马的也不是自己,是曹五,是自己授意曹五去向各方富商大贾募集资金,通过他们和背后的人影响朝廷。至于他,他得到了什么吗?明显什么都没有!

至于赵国公朱泾被弹劾的问题,张寿压根都没去多想——当初那对父子在外征战传回败讯,甚至还有传言说人已经死了残了失踪了各种坏消息,而后朝中弹劾差点没把朱家淹没的情况下,赵国公府最终都安然无恙,更何况如今朱泾和朱廷芳都已经回来了?

那对父子只要挥挥手就能把这点小事解决,还用得着他去上窜下跳瞎操心?

于是,等回到吴氏那儿,见人也正在那安抚气鼓鼓的朱莹,他就笑道:“不招人嫉是庸才,莹莹你想开点,别人嫉妒你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和别人诋毁你和我的美貌一个道理。有道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张寿说别人嫉妒赵国公朱泾不是一天两天时,朱莹还板着脸怒气未消,可当张寿说这就和别人诋毁他们小两口的美貌时,朱莹就忍不住被逗乐了。等张寿随口就是四句诗,几乎从来没听张寿吟诗作赋的她顿时惊诧了。

她脱口而出问道:“阿寿你这诗不错嘛!”

见吴氏也满面惊喜地看着自己,张寿只是微微一愣,随即就呵呵笑道:“诗是不错,借咏竹而咏人。只不过,这诗咏你大哥还差不多,我却是那顺着东南西北风乱转的类型。赶明儿我请老师画两株竹子,然后再题上这首诗,送给你大哥做礼物,你觉得怎么样?”

朱莹终于成功地被张寿这东拉西扯给带去了注意力,不再注意那首诗的问题,忍不住就嗔道:“阿寿你胡说八道什么,这又不是大哥的生日,又不是过节的,你请葛爷爷送画给他干什么!拍他马屁吗?”

“对啊,就是巴结未来大舅哥啊,谁让他好像老看我不顺眼!”

张寿煞有介事地眨了眨眼睛,随即又语重心长地说,“所以我很怀疑,岳父大人这次突然遭人弹劾,会不会是皇上有意给你大哥找点事情干,免得他孤高不群,于是就干脆偷懒。要知道他堂堂一个青年名将,整天泡在萧家给萧成和小花生当老师,这难道不是大材小用?”

“以他的文武双全,应该去战天斗地才对!”

“斗你个大头鬼啊!阿寿你现在也越来越油嘴滑舌了!”朱莹终于扑哧一笑,刚刚那点坏心情终于完全无影无踪,而且转念一想,她竟是越想越觉得张寿说得有道理,最终竟是点点头道,“不过你说得没错,这事确实有点蹊跷,皇上没事让我爹去当兵部尚书干嘛,赶明儿我就进宫去问他。”

刚说到这里,她起身要走,可没走两步就突然又站住了,转过头来没好气地瞪着张寿:“被你东拉西扯的,我都差点忘了正事,今天我来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皇上要开经筵了。”

然而,朱莹这特意提醒的一句话之后,她却只见张寿莫名其妙地看着自己。正当她还以为张寿接下来会明知故问,经筵是什么的时候,她却只见张寿对她笑了笑。

“经筵和我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是清清楚楚知道张寿是什么样的人,朱莹此时简直要被这轻描淡写的几个字给气疯。她狠狠瞪了张寿一眼,见人照旧一脸无辜地看着她,恨得牙痒痒的她就嗔道:“你堂堂国子博士,问我经筵和你有什么关系?”

“没办法,我这个国子博士才当了没一年,而且其中还有好几个月在沧州晃悠,我怎么知道经筵和我有什么关系。”张寿说得非常振振有词,随即又笑眯眯地说,“而且,人人都知道我是出身乡下,偏科全都偏到了算学上,我连经筵也不懂,那不是天经地义吗?”

“你说的真是好有道理。”朱莹白了张寿一眼,到底没有听他这胡说八道,而是认认真真解释了起来,“宋时经筵是从二月到端午节,然后再从八月到冬至,太祖皇帝刚登基那会儿,也有儒臣这般建议,但太祖爷爷却不大乐意,认为光是在那照本宣科地讲读没意思。”

尽管自从到京城之后,从正史到野史,张寿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某位太祖皇帝的故事,甚至还看过这位前辈那拼音再加半吊子中式英语的日记,但他到底还有很多东西不曾了解。

比如朱莹此时说的,他就还是第一次听说,自然听得津津有味。

“太祖爷爷对宋时那所谓的经筵不屑一顾,说仁宗还号称贤明君主呢,结果就因为他年纪小,经筵的时候讲读官就没座位了。既然连为人师表的尊严都没了,还讲什么圣贤书?更不要说王荆公讲读亦是无座。每年还专门半年像模像样地开经筵,其实就是虚应故事。”

“所以太祖定下规矩,每年经筵三个月,什么时候开都行。这三个月中隔日开讲,每次一个半时辰。讲读不限于经史,杂科也可。此外,听讲的人不限于皇帝,诸皇子、兄弟以及在京皇族、勋贵都应罗列四周听讲。当然,并不是说,当皇帝的平时就不用听讲了。”

“皇帝可以自己择定老师,由其讲课。帝师人数不限。但皇上只认准葛爷爷一个,葛爷爷就是如今年纪大了,进宫给皇上讲课的次数,这才少了一些,但还是会开书单让皇上去读书,然后根据书出题目让皇上去写文章。”

说完了皇帝的勤学,朱莹又开始揭发皇帝那点鬼鬼祟祟的勾当:“皇上也就是对葛爷爷服气,对经筵一贯兴趣缺缺。往年经筵的时候,他人固然是去出席了,但不是一面听讲一面朱批,就是一面听讲一面走神,甚至连偷偷看书的时候都有。”

朱莹无情地揭破了皇帝经筵时的表现,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他在经筵的时候,看的还是市井坊间的传奇,最爱看的是太祖爷爷的传奇,其次是睿宗爷爷的传奇,再其次是英宗爷爷的,反正他乾清宫书架里箱子里各种杂书一大堆,你以后就知道了。”

不,我宁可今后都不知道!

张寿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气,心想皇帝一大把年纪还依旧保持着那种说得好听叫特立独行,说得不好听叫中二的性格,还真是难得,太后养这么个儿子真不容易——而且也怪不得会带出大皇子二皇子这两个混账儿子……

等意识到朱莹这以后你就知道了,指的是他确实有可能被要求参加经筵之后,他方才目瞪口呆地说:“这么说我还可能要去参加经筵?等等,是去听的还是去讲的?”这太坑人了!

“当然是去讲的!不然你以为那四位山长来京城干什么,只为了给皇子们当老师?当然不是,他们是为了经筵上头走一遭,回头在自家书院后头的石碑上,能够刻上自己的丰功伟绩!”说到这里,朱莹就得意地瞥了张寿一眼,“好好准备,回头我也要去听的!”

张寿根本来不及追问,就只见大小姐笑吟吟地飘然离去,哪里还能看出刚刚因为朱泾遭弹劾而怒火冲天的光景。只不过,大小姐是挥挥袖子不带走一片云彩似的走了,却给他留下了一个不得不去考虑怎么解决的大难题。

经筵……这高大上的名词居然也会和他搭上关系?难不成他照着之前半山堂那种讲法去讲史?不会被某些人喷死?

要不然他去做上一块硕大的黑板,然后一大堆公式把那些人写晕算完?

听朱莹这口气,他好像不参加还不行啊!

张寿开始货真价实地头疼,吴氏一看他这为难,以为他发愁的是没有东西可以在经筵上讲,少不得安慰他去请教请教葛雍。对于这样的建议,张寿微微一愣就笑道:“娘还真是给我出了一个好主意,我知道了,如果真的想不出经筵上该讲什么,我就去请教老师。”

见儿子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吴氏登时喜形于色,可下一刻,外头就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她连忙开口唤了一声进来,下一刻,阿六就推门进了屋子,表情还有些古怪。

“娘子,少爷,大小姐刚刚半路上遇到我,让我再捎带两句话。”他微微踌躇了一下,仿佛在纠结自己应该如何开口,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她说,她回头会找最好的裁缝来,给少爷重新订制一身公服,配饰她亲自来搭,让少爷你去参加经筵的时候千万不可随便。”

张寿顿时哭笑不得,而吴氏也惊讶地叫道:“这是为什么?经筵难道不是穿常服的吗?”

阿六干咳一声,原封不动地复述朱莹的话:“太祖爷爷旧制,去听讲的不只是皇家子弟和勋贵,还有公主、郡主、各家勋贵千金,但前头好多年都不时兴了,但这一次皇上肯定会这么干。所以,大小姐希望少爷你好好打扮一下,让人好好看看你的风姿。”

尽管刚刚就猜出了朱莹的用意,但此时阿六真的这么说出来,张寿还是忍不住觉得这很符合朱莹那素来最爱炫耀的特性。果然,吴氏也忍不住摇了摇头。

“莹莹这性子还真是小孩子……阿寿到京城都一年多了,还有谁不知道他长得好,她居然还要这么招摇!”

但嘴里这么说,她那眉眼中透露出来的笑意却是藏都藏不住。未来儿媳妇想要炫耀她这个容貌出众,人品才学更出众的儿子,她怎么会不愿意?要说张寿到京城时间长,但也确实很多贵妇千金都没见过他,毕竟,男女有别,人家再好奇,总不能专程坐马车路过吧?

因而,她接下来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样,我回头和她商量商量,一定让你穿得又体面又庄重,让人挑不出任何瑕疵来!”

好吧好吧,全都随你们……

张寿还能说什么?他只觉得,万一真要去参加,自己也不用去请教葛雍经筵的时候该注意什么了,那一天还是干脆直接来一番微积分的引入和应用,让所有人都变成蚊香眼算了。

晚上没法入宫,次日第三日朱莹又被太夫人禁足,第四日才进宫去气咻咻地兴师问罪。当然,她依旧先去了一趟清宁宫陪太后说话——否则皇帝先要上早朝,早朝结束之后还有一段时间需要办公,在人家办正事的时候跑过去捣乱,那实在是不符合大小姐的性格。

因此,她在太后那儿还吃了一顿点心,然后借着给皇帝送点心的名义,堂而皇之地进了乾清宫。只不过,点心盘子直接交给迎上来打招呼的柳枫,她就径直往东暖阁闯去。才一进门,她就看到皇帝笑吟吟地看着他,那模样仿佛是早就料到她要来了。

她却也不慌不忙,上前行过礼后就沉着脸道:“皇上,我爹是闭门家中做,祸从天上来,您好端端的怎么想起让他去当那什么兵部尚书?如今一大堆人都在弹劾我爹和吴阁老勾结,这简直是笑话,我爹要是有这本事,他干脆直接当首辅得了!”

“其实……”皇帝揪了揪自己那一缕小胡子,随即干笑道,“你爹只是运气不太好。”

“啊?”朱莹没想到皇帝竟然还能给出这样一个离谱的解释,顿时给气得笑了,“我爹运气不太好,所以遭人弹劾?要不是皇上你突发奇想,我爹怎么会这么运气不好!”

皇帝打了个哈哈,尽量让自己显得若无其事:“朕吩咐吴阁老草拟了两张票拟,一就是你爹的任命,二就是上次张寿让你来游说朕的镖船之事。任凭哪一张落在了六科廊兵科都给事中余怀手中,他肯定都会气得忽略了另一件事,这就得看张寿和你爹谁运气更好了。”

“朕只是没想到,一贯运气很好的你爹,这次居然输给了张寿。”

朱莹顿时目瞪口呆,随即就气得俏脸绯红。而抢在气炸了的她暴跳如雷之前,皇帝就语重心长地说:“这要是你爹被弹劾,知道内情之后,肯定得把张寿叫过去狠狠教训他一顿。这要是海上镖船的事被攻谮,张寿也逃不掉。朕要好好治一治他这怕麻烦的毛病!”

第三百八十三章 从公式到建港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废后大赢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钓鱼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赏秋遭遇熊孩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别要钱!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乡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九十六章 来自佛罗伦萨第一百七十三章 惊走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图第二百八十章 师生反目第六百章 罚你去祠堂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妆和迎亲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气第六百七十四章 星象为虚,农事为实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惊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乡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杀器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异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七百八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学少年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各有志不相同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师,求救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题发挥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无忌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张旗鼓,退避三舍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陈仓,闲人大叔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钓鱼第一章 田头偶遇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七百五十七章 称呼,谗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难自禁第二十八章 激将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归来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无珠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群臭皮匠第七百五十章 钗横鬓乱,任是无情也动人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七百六十三章 择日不如撞日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游第七百零四章 领命第七百三十四章 鸡犬不宁第四百一十章 来考九章堂吧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词典第六百二十章 教训第四章 美食解人忧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借口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项向天歌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懒和猜测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赔我美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贤王和闲王第四百七十二章 录取和升留级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镇的背后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严师第五百四十四章 请君同参观第三十七章 葛……葛……葛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六百二十六章 强词夺理第七百四十四章 连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图第四百三十一章 请君上船第四百九十三章 别多一分钱第七百六十三章 择日不如撞日第五百九十九章 适可而止第五百九十章 虚惊和捧哏……第四百三十六章 废后大赢家第八百八十章 劫后第二百九十一章 误打误撞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么?第四十章 师徒闹翻?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计和没见识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发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闹事第七十五章 葛氏语录新编(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灵犀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术……和诗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婵娟第四百九十九章 愿为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