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

以后做生意,绝对不带蒋大少这种人!太滑头!

当张寿带着蒋大少从地下工坊出来时,他心里最大的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尤其是看到关秋笑容可掬地和蒋大少攀谈着,虽然他完全不担心关秋会被蒋大少拉拢过去,可还是一肚子恼火和脾气。中午十二点都要变成中午六点了,试问他能习惯吗?

只能寄希望于一切唯太祖皇帝是从的皇帝,能够看在那块机械表的份上,千万别真的施行什么一钟双制,那样的话他真会想死的!因为除却他之外,早已习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文武百官,包括市井的富商大贾,绝对会双手双脚支持在时钟上施行十二时辰制!

木知木觉的蒋大少却不知道张寿此时正气着他,别过关秋之后,他就满脸堆笑地上前和张寿搭讪,却是询问这摆钟回头怎么卖。而张寿没好气地瞅了他一眼,就直截了当地问道:“怎么,你打算买一座放在家里?”

“那是当然。”蒋大少爽快承认了之后,就赔笑道,“这摆钟到时候肯定好卖得不得了,毕竟这比漏刻之类的计时器直观多了,我不先和张博士你说好,回头说不定就没我家的份了。我敢担保,回头天下豪富之家,一定都会云集京城,但求一座摆钟回去放在家里。”

虽然刚刚还觉得蒋大少简直是滑头可恶,但此时蒋大少这马屁一拍,张寿却又觉得人倒是挺会说话的。他今天特意把人带去看这摆钟,便是有某方面的考量,此时撇开刚刚那怨气不提,他觉得相比那些生意场上的老油子,蒋大少这样的青涩果子反倒可堪一用。

因此,他呵呵一笑就轻描淡写地说:“这摆钟现在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就是这外部装饰还需要好好雕琢一下,否则外表粗笨,内里再精巧也卖不出好价钱。你要是想买,可以直接去赵国公府找莹莹,这算是我的聘礼之一。”

蒋大少登时倒吸一口凉气。这是张寿迎娶朱莹的……聘礼?而且还是之一?

简直太惊人了,这是一桩兴许能够达到几十万贯的大生意,而且从前没有,今后几年说不定也没有人能够涉足,至少足够张寿从小康直奔豪富。而听刚刚张寿和关秋说话的口气,应该是张寿负责思路,关秋负责研制,花费无数功夫才做成功的。

现如今,张寿竟然愿意就这么拱手送给岳家?这简直是……天下顶尖的败家子啊!

张寿再次轻而易举就从蒋大少脸上读出了他的情绪,可他没有恼羞成怒,反而觉得率直的蒋大少有那么一点可爱。因此,他装作就没察觉到对方的不以为然,无所谓地说道:“至于将来怎么卖,卖多少钱,你都可以去问莹莹。就算你希望拿到经销的权限……”

见蒋大少这一次总算是瞠目结舌,一脸我很感兴趣,你千万要考虑我的表情,他方才笑眯眯地说:“你也可以去见莹莹,这事儿她管。总而言之,只要莹莹点头,那什么都好说。你不是和朱二哥有点交情吗?总比别人方便一些。”

竟然还能拿到经销权!要是这样的话,赵国公府的门槛再高,我爬也要爬进去!

见蒋大少露出了这样鲜明的坚决表情,根本顾不得才刚回来不久,一阵风似的告辞离去,张寿刚刚那点因为计时制度的小小坏心情顿时无影无踪。

紧跟着,他就开口叫了一声阿六,等这神出鬼没的小子现身,他就嘱咐阿六差遣人去把张琛陆三郎等人请到家里来。这一晚上,张园自然又热闹了一场。

随着张园和赵国公府先后正式把十一月那两桩婚事的消息放出去,京城上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家震惊了。张寿和朱莹的婚事谁也不奇怪,那是水到渠成的,这对金童玉女没成婚就成日里同进同出,都已经让人不得不默认为他们是小两口了,可朱廷芳竟然要成亲了?

那位自己命硬到了极点,却特别克未婚妻的铁头芳,居然还能娶得到媳妇?

等到那一大堆莫名惊诧的人们得知,朱廷芳定下的竟然是渭南伯张康的庶女,那就更加一片哗然了。虽说赵国公和楚国公是世仇,而秦国公又没有女儿,可好事者数下来,诸如怀庆侯南阳侯这样的朱家亲信勋贵之中,那却是有未嫁千金的,怎么轮得到张康一介降人?

当别人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到自己哥哥身上的时候,即将出阁嫁人的朱大小姐,很久没有呼朋唤友出游忙的朱大小姐,却突然又召集了一大堆曾经的“狐朋狗友”,开了一次盛大的游园会。地点是海淀赵园,而最让人惊讶的是,张寿这天在国子监九章堂授课,压根没去。

虽然也有人暗地里嘀咕即将成婚的朱大小姐就不怕招惹闲话,可当一拨一拨的人抵达赵园,发现在门前迎宾的赫然是朱莹的二哥朱二朱廷杰时,大多数人都疑虑尽去。

就算朱二再不牢靠,那也是正儿八经的朱二公子!

有兄长陪着见外客,在特别在乎礼法的那些人家看来当然还是不合适,可赵国公府原本就是女人当家惯了的。想当初那位太夫人丈夫早逝,还不是亲自出面为当时还是藩王的睿宗皇帝奔走?

等到看见陆三胖作陪,张琛待客,张武张陆奔前走后,这些典型的张寿门下都齐全了,仅剩那些心中犯嘀咕的众人就越发心定了下来,只以为这是朱莹即将嫁为人妇前夕,和昔日朋友们的最后一场狂欢,早已经得到张寿默许的。

可当朱莹一开口,今天受邀前来的一大堆人就愣住了。

“当初阿寿因为我的撺掇,在翠筠间给大家授课的时候,曾经答允过你们寻一条出路,还承诺我可以庇护你们。再过没多久我就要成婚了,以后就是张园的当家主母。阿寿他志存高远,很多事情未免顾及不过来,所以家里所有外务就交给我了。”

“今天找你们来,我就是想说一件事。当初阿寿代我的承诺还有效,你们要是如今已经有了可以期许的未来,那自然最好,如果没有,我们当初相交一场,你们又大多在阿寿门下求学了一场,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我这儿有很多事情要做,很需要可靠的人。”

朱莹说着就笑意盈盈地举起酒杯,随即直接一饮而尽,继而就伸手指了指陪坐一侧的朱二:“当然,也可以去找我二哥,他现在正在招兵买马要大干一场呢,这两天刚从召明书院岳山长那儿招了两个得力干将,那两位已经答应了当他的幕僚,回头就要跟着他去沧州。”

妹妹你真是我的救星!朱二恨不得抱着朱莹如同小时候似的打个旋儿,心里甭提多感激了。虽说他看到其中那些质疑的眼神时有些不舒服,但这都架不住心中的得意。

曾经都是纨绔子弟,但现在咱也是开创基业,能够招揽幕僚的人啦!

如果说从小就是美人坯子,艳绝京城的朱莹,那从来就是贵介子弟们关注的中心;而从小就文武双全,从太后到皇帝再到各家长辈全都赞口不绝的朱廷芳,则是又爱又恨的别人家孩子;那朱二就是给自己的大哥和妹妹当陪衬的。

此时此刻见朱二跷足而坐,神气活现,也不知道多少人在心里暗骂吐槽。就你这么个和我们没啥区别的货色,现如今竟然还能招揽到召明书院这种出名书院出来的幕僚?不就是仗着有个好奶奶,有个好爹好娘好大哥好妹妹……还有个好妹夫吗?

可这么一算,就连陆三郎也不禁对朱二生出了十分嫉妒。朱二简直是满园芳草中长出来的唯一一根狗尾巴草,只要人人这么帮衬一把,就足够朱二活得滋润自如了!

但最初的嫉妒之后,自然少不得有人开口探问朱莹刚刚这番话。当朱莹又笑着拿朱二在沧州好农不倦打了比方,随即略提了提张琛和张武张陆如今在沧州和邢台打开的局面,日后肯定有什么前途之后,几个原本在家中就靠边站的纨绔子弟不知不觉就心动了。

可他们争先恐后自荐的同时,却也有人小声嘀咕:“可我又不懂外头那些门道,万一把事情做砸了,大小姐你岂不是要捶我一顿?”

“是人就都有长处短处,只不过有些人长处很显眼,有些人长处很难发现而已。”

这一次说话的却是陆三郎,顶着皇帝金口玉言的浪子回头之名,如今身材越发圆润的他说话慢条斯理,竟是显得派头十足。他笑眯眯地说道:“大家都知道听雨小筑近来那一台台的戏吧?其实都是我让人写的,然后亲自手把手指导十二雨排演的。”

见一个个年轻人有的两眼放光,有的垂涎三尺,恨不得来和自己换一换,陆三郎就语重心长地说:“只有风月场中的常客,才懂得什么样的调子最吸引咱们这样的人。唱词唱腔这种专业的东西,那就交给专业的人,可造势、捧场、节奏如何,这些你们总应该有数吧……”

朱莹冷眼旁观,见陆三郎正在灌输他那一套,她却也笑吟吟地坐在那任其发挥,等到陆三郎终于告一段落,她这才拍了拍手。

见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她就似笑非笑地说:“阿寿的能耐,你们很多人应该都心里有数,他懂得多,看得远,又常常有新奇的念头和想法,却只恨能用的人不够多。我闲着也是闲着,就帮帮他的忙……”

朱莹随便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张寿的各种能耐,包括他曾经献出图纸的纺机,已经交给张琛去开办织坊的新式织机,就连张武和张陆去和苏州华四爷洽谈这一茬也轻描淡写吐露了出来,末了才嫣然一笑。

“阿寿那儿,最近才刚做出了一座摆钟,正是根据皇上赐给他那太祖密匣中,一块奇特计时器做出来的。摆钟样品早就送了宫中请皇上御览,如果真的好,那才是日后能代替那些笨重计时器的好东西,毕竟,就算是宫中,也不可能到处摆上水运仪象台,又或者七宝灯漏。”

此话一出,一大群贵介子弟不禁面面相觑。

有人小声问了一句,水运仪象台是什么,七宝灯漏又是什么,结果,陆三郎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把这两样宋元时的计时器描述得天花乱坠。

尤其是古书上记载极其详尽的那座七宝灯漏,也就是大明殿灯漏,什么一刻鸣钟,二刻击鼓,三刻击钲,四刻击铙,而在时初,时正,这灯漏又是怎么一个响法,他说得头头是道。

他本来就口才极好,此时这一说,众人自是浮想联翩,而张琛则趁机敲边鼓道:“想当初太祖爷爷克复京城的时候,曾经早早下令保全大明殿灯漏,结果人潜入宫城之后才发现,这俗称七宝灯漏的宝物,早就被一群宫里的蠢货分拆下来偷运出宫卖,结果全都毁了。”

“这还不算,郭守敬当初做的那些天文仪器竟然也几乎都毁掉失传了,最后京城里只剩下了鼓楼上的铜壶漏刻。太祖爷爷那会儿知道之后真是气得七窍生烟,大骂败家子。总算在编写元史的时候,找到了当初的资料,把这郭守敬巧夺天工的灯漏给好好写进去了。”

“听说鼓楼的铜壶漏刻经历了宋元两朝,还有本朝,如今说是走得挺准,但其实隔一段时间就要校准一次。而宫中如今用的漏刻是钦天监敬献和调试的。可皇上一直都对钦天监的能耐颇有微辞,这不,才刚刚因为岳山长的提议,下诏天下,召精通算学天文的高人来朝……”

张琛仿佛是在和陆三郎比谁能舌灿莲花,这会儿那一讲,竟是压根不比陆三郎话少。不但如此,他还说了自家用的是什么漏刻,平日里方便与否,那玩意是什么能工巧匠做的,价值几何……临到末了,他才咧嘴笑道:“我已经看过了,小先生那座钟比漏刻简单直观多了。”

谁都知道张琛和陆三郎那是张寿的左膀右臂,因此他们俩说话,众人自是将信将疑。可朱莹和他们都声称张寿东西已送给皇帝御览,而且,那还是根据当初太祖密匣中的计时器制成的,大多数人至少也有七八分信。

可随着朱莹轻描淡写地说,蒋大少已经揽去了在整个北直隶的经销,愿意先行交纳三年总共五千贯的保证金,苏州华四爷更是以一万贯豪揽南直隶和浙江的经销,一二十个人方才一下子炸了锅。接下来哪怕珍馐美味,丝竹管弦什么都不缺,竟是再也没人顾得上了。

虽说五千贯一万贯之类的数目,听似对那些豪富之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那只是保证金!就连这些豪商大贾都已经站了队,他们这一身肉又不值钱,跟着朱莹干一场又如何?

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训熊孩子第四百零三章 小……师娘?第十四章 三面受敌?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三百三十九章 没出路的武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诱,连消带打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寻常路的大戏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气第五百三十四章 赏秋遭遇熊孩子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无珠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五十章 钗横鬓乱,任是无情也动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无好宴第五百六十二章 向往天空的燕雀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风情第五十九章 乡下小郎君进城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亲第六十九章 “二”少爷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寻长辈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挂东南枝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七百一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裂,负荆第八百一十三章 轻松和紧张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无珠第六十五章 进府之前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只落地的靴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无珠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愤和蹭饭第一百八十章 设套和再发难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凉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恶有报,陆三难人第六十九章 “二”少爷第四百零八章 铁公鸡第四百九十三章 别多一分钱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换概念第八百四十章 张生借书说第八十六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刚第一百七十章 空心汤团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师充家长第三百二十九章 托之以家业妻儿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凉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三百零七章 鸡毛飞上天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么?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几层浪?第五百零七章 因为无知,所以弱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踪和会面第一百七十二章 戏到一半乱纷纷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莹?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头今成才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点迷津?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够分!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题第六百五十二章 职责所在第两百二十一章 新式纺纱机第四百零一章 逞强就灌安息汤第六百九十二章 诘问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严,师之惰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读和委培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诱第六百零二章 乘龙佳婿要靠抢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点进司礼监和领袖潜质第二百九十章 举一反三第两百一十七章 选婿之后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选拔大赛第五百六十八章 谁是奸佞小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关心则乱,天子挑刺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七百九十一章 谁善解人意?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书和多事之秋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宁宫下毒事件?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讲学第九章 小先生第一百七十五章 原来如此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两百二十二章 恤孤贫第四百零七章 请千万留他一条命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凑热闹第六百零九章 蹊跷第三百二十三章 双簧?铮臣?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识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进第四百九十三章 别多一分钱第八百六十章 威吓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