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各有志不相同

眼看四皇子慌忙抬起头,那张脸上瞬间露出了得救似的光芒,随即磕了个头后就一骨碌爬起身,一溜烟跑去了玉泉跟前,一副立刻就要走的样子,朱莹简直是啼笑皆非。然而,太后竟是真的微微颔首,随即就这么让玉泉带着裹了朱莹那件披风的四皇子出去了!

三皇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闹得满脸茫然,而比他更不知所措的,就是德阳公主了——人生第一次替人求情,结果被求情者自己跑了这种情况,她怎么知道该怎么处理?

好在太后接下来就再不见刚刚那狂风骤雨一般的暴怒,却是温和地冲着她笑道:“明明是四郎做错了事,你却被三郎拉来求情,还担惊受怕了一场。你这个好姐姐也算是无妄之灾。你这丫头心善,不比莹莹活络,等嫁人之后,可千万要强势一些,别被人糊弄了。”

见太后说着就一指旁边百宝格上某处,朱莹就立刻扶着膝盖起身过去,眼睛上下一瞟,随即就取了某一格的白玉葡萄摆件下来,竟然问都不问太后,笑吟吟地塞到了德阳公主手中。她很清楚,其余竹木之类的摆件重在雅致,赏给德阳公主,却是不如这白玉葡萄。

德阳公主最初死活不肯接,朱莹硬塞,太后也在一旁笑吟吟看着,她方才犹犹豫豫接了在手,却是千恩万谢。朱莹见状便笑道:“你记得回头四皇子回来之后,狠狠去讹他一票!这小子闯这么大祸,如此轻易逃脱,就该好好谢谢你为他求情!”

不比朱莹从来在清宁宫就如同自己家,德阳公主哪敢乱接这种话,只能低头含含糊糊地替四皇子又说了两句好话。

而太后知道这个孙女素来胆小,如今皇后不在,人那胆子也没大几分,她就示意一个女官送了人出去。直到只剩下三皇子和朱莹,她这才敛去了笑容。

“三郎你重孝悌,这固然不错,但纵容宠溺太过,那就是害他。想当初你父皇就是这么纵容庐王的,结果把人娇惯得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这才和业庶人厮混在了一起。你将来是太子,这分寸你自己得把握清楚!”

见三皇子浑身如遭雷击,却是凛然下拜,承诺日后一定好好管教四皇子,太后也就不再训诫,却是意兴阑珊地说:“好了,你既然担心四郎,也不用在这儿多呆。”

“要是能追上玉泉,你就和四郎一块去找你那老师吧!只有一条,那戒尺一下都不能少,四郎那小子便是嘴欠,该打!那个阿六要是真敢好好给他一顿教训,也不枉你父皇看重他。不过,既然是花七的徒弟,这点胆子估摸着是有的。”

眼瞅着三皇子答应之后,那恰也是跑得比兔子还快,朱莹登时笑得乐不可支。而她这灿烂明媚的笑容落在太后眼中,既觉得赏心悦目,却也有一种我家后院的鲜花即将被登徒子摘走的怅然。好在这种情绪来得快去得更快,刚刚还岿然正坐的她,很快就歪在了引枕上。

除了对皇帝这个亲生儿子,她只有对朱莹时才会这么放松,此时瞥了一眼朱莹那一身鲜亮的衣衫,她就笑道:“三郎都追着去见张寿了,你倒是在我这儿还坐得住?披风刚刚裹了四郎,之前尚服局正好送上几件新制的披风,那件雀金裘却适合你,你穿了就走吧!”

“绿莹莹的,我才不喜欢穿,我还是喜欢大红的织金锦!再说,我是进宫来看太后的。”

朱莹却一脸不领情,随即就在太后座下那脚踏上跪坐了下来,因笑道:“我今天又不是为了给四皇子求情来的,那是恰逢其会。再说我干嘛要追着去见阿寿?他有他的事,我有我的事!我们之前还在东安门那儿碰见呢!”

听朱莹振振有词地说和张寿各有各的事,太后还有些意外,心想这丫头怎么竟然转性子了,等听说两人这一大早还在东安门见了一面,她就着实不得不扶额苦笑了。

毫无疑问,这小两口是又要做什么大事……不过在四皇子已经闯了那等弥天大祸的情况下,大概也没有什么事还能让她觉得惊讶了!可就是这么想的她,很快就经历了昨天晚上太夫人和朱泾经历过的那种心跳经历。

当朱莹在游说太后的时候,抱着那白玉葡萄匆匆回去咸阳宫见母亲端妃,求教自己回头该如何做的德阳公主,却是半道上撞见了永平公主。姐妹俩素来谈不上有多深厚的情分,因此这一相见之后,看到德阳公主手中的东西,永平公主就嘴角翘了翘。

щщщ ttKan C〇

“二姐这是从清宁宫回来?是去为四弟求情的吧?太后嘉你姐弟情深,于是有厚赐?”

德阳公主想到之前清宁宫那一幕幕情景,呆了一呆方才低声说道:“是三弟请我去的,我也没能帮上忙,最后多亏了有莹莹替四郎求的情。”

自从之前朱莹牵线搭桥,而后父皇亲自替她挑中了夫婿,她和朱莹的关系已经比从前亲近了许多,至少,这一声莹莹她叫得自然亲切,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

一听到朱莹竟然也去了,刚刚还只是随口讥诮两句的永平公主方才真正沉下了脸,一句“她怎么什么事都能赶上”硬生生忍住没说出口,但脸上那不以为然却根本藏不住。好在德阳公主根本就没深究,又与她敷衍似的闲话两句就匆匆告辞。

眼看人消失在了不远处的咸阳宫门口,永平公主这才状似不慌不忙地继续往清宁宫而去,心情却极其不好。三皇子没来找她去给四皇子求情,她一点都不意外,毕竟德阳公主是老好人,她却不是。

当初,因为大皇子和二皇子更有入主东宫的可能,她至少还会和他们虚与委蛇一下,以求日后自己母女能够平安,和三皇子与四皇子,那就真的只是在乾清宫碰上时的那点点头情分了,甚至都比不上家中没有弟弟,所以不时会和那兄弟俩玩闹一场的朱莹。

而现在,关键时刻又是朱莹出马去给四皇子求情,简直比她这个真正的姐姐更像姐姐!

一大早的时候,她就听说了太后召见四皇子的消息,裕妃也不是没有提醒过她去一趟清宁宫,一来请示女学之事,二来顺便给四皇子求个请。

可她想到自己往日清冷孤高的名声在外,特意去清宁宫求情,那么宫中会有多少人说她惺惺作态,想要逢迎三皇子这未来太子?

三皇子兴许会感激她一时,但事后会怎么想?太后会相信她是真心吗?万一反而让她碰一鼻子灰回来呢?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所以,她思前想后,最终固然是出了永和宫,却干脆在后头花园闲逛了半个时辰,打算卡在四皇子受到教训之后再赶到——在她看来,太后几乎是没可能因为三皇子又或者德阳公主求情而网开一面。

毕竟,司礼监的楚宽,据说自幼是在太后身边长大的!这次四皇子多嘴多舌说了那么一通话,司礼监可谓是被人架在了柴火堆上炙烤,以楚宽此人外宽内忌的性格,总会想方设法在太后面前哭诉一番自己的难处,而这后果,当然是四皇子这个罪魁祸首承担!

而她只要事后赶到,恰逢其时地给四皇子说两句话,那也就尽到作为姐姐的义务了。可谁能想到,朱莹一出马,一切就都乱了!德阳公主刚刚虽然没有明说,她却看出来了,太后竟然就因为朱莹的求情,轻而易举地宽恕了四皇子。

心情烦杂的永平公主直到清宁门在望,这才重新调整了面上表情和走路的姿态步伐。她素来有才女之称,礼仪规矩自然也是一点不差,因此不同于朱莹肆无忌惮地直闯,她在清宁门前停下等候通报,等到了清宁宫正殿外的台阶下,她又再次停下等候通报。

只不多时,她就只见门帘高高打起,紧跟着就露出了朱莹那张亦笑亦嗔的脸。

“哟,真巧,你刚来,我这就要走了。”朱莹开门见山地打着招呼,见永平公主那张脸显得分外冷冽,她却压根没在乎,一脚跨出来时,身上还穿着太后刚赏赐下的一件大红姑绒披风,此时白雪映衬着她那一身火红的颜色,越发显得人比花娇,艳红如霞。

她在永平公主面前一站,这才笑道:“女学的地方,太后已经划定了,就在内城。毕竟外城龙蛇混杂,对于女子总是无益的。但凡身家清白,愿意读书的良家女,都可直接到女学中报名,太后将召宫中年三十以上,识文断字,从前不愿意出宫的女官和宫人……”

“由她们充为讲师,教授那些良家女。”

见朱莹对自己侃侃而谈,永平公主不禁隐隐生出了几分警惕和危机。她对女学并没有多少热衷,毕竟,受教于名士大儒的她,怎么会看得上那些目不识丁的女子?

别说是京城中的小家碧玉,就是大家闺秀,又有几人能有她在父皇身边养成的见识,在月华楼阅尽举子练就的眼界?而且这世道只有男子为官,女子便是满腹经纶的才女,又有多少能有好下场?看看班昭、谢道韫、李清照……还有更多知名不知名的大小才女,结局如何?

但是,她对相夫教子毫无兴趣的,或者说,从小见过无数号称浊世佳公子的贵介子弟,也见过众多号称以天下为念的士人举子,她早已不甘心困于内帏。可既身为皇女,不可能肖想东宫,也不可能建功立业,那么,女学这个从未有过的事物,其实也是她唯一能尝试的了。

否则,难道她还能学唐时上官婉儿和宋氏姊妹等人,去做什么执掌机宜文字的女学士?那也要她有这个机会才行。父皇那般宠爱她都不曾松过口,更何况和她不亲的三皇子?

可朱莹当初倒是在太后面前举荐她去主持女学,让那豫章书院洪山长之女洪氏不能全功,现在却又在她面前说这些,这是什么意思?

朱莹才不会去管永平公主那点小心思,继续笑意盈盈地说:“日后,你就是督学山长,洪娘子便是劝学女史,我么,马马虎虎做个监学巡查,就这么定啦!”

什么叫做又惊又怒,那便是此刻永平公主的心情了。洪氏虽说绵里藏针,绝不是好相与的,但毕竟身份局限,不可能和她相争,可朱莹从来就对这种事没兴趣,怎么突然就跳了出来要横插一杠子?监学巡查……简直是笑话,朱莹不学无术难道不是京城有名的吗?

而朱莹自然不会去看永平公主是什么脸色——事实上,刚刚给四皇子求情的人中,只有三皇子和德阳公主,却不见永平公主,她就知道永平公主心里在打什么小九九。

因而,原本就不喜欢察言观色的她此时甚至连多解释一句的兴致都没有,当下就笑吟吟地说:“我还有事,先告退了。”

朱莹口中说着告退,屈膝行礼时,却也并不显得怠慢。但永平公主和她那是多少年的对头,虽然也有朱莹替她说公道话的时候,可她又何尝不知道,朱莹从骨子里就从来没有觉得低她一等,便是对所有皇子,也是一视同仁,所以才能对大皇子二皇子不假辞色,对三皇子四皇子视若幼弟?

此时见人扬长而去,她也恨不得扭头就走,可这终究是清宁宫,她不敢这般任性。因此,在门前默立良久,她终究还是在女官再次打起帘子之后,低头入内,一如既往。

而任性之后的朱莹,却在出了清宁宫之后径直往北走——洪氏自从被太后宣召入宫之后,就没有离开过,此后更是因为要教导三皇子画画,于是经太后点头,她又迁移到了坤宁宫后的游艺斋。这里挂着大明历代贤惠后妃的字画,也算是后宫中难得的文翰之地。

至于误会洪氏被天子纳入后宫之类的传言——别说洪氏的年纪和长相,就凭当今天子的性格,谁都不会往这方面去想。当然,如同前朝唐时的宋氏姊妹女学士那般厚待,自然也是不可能的。至少,宫中妃嫔公主都呼为先生这种殊遇,洪氏是压根没有的。

可即便如此,她在游艺斋中仍然得到了超过她那五品永平公主友的待遇。四个宫人随时听候吩咐,并无一丝偷懒耍滑,轻视慢待,日常起居的所有用具都是上等精品,饮食全都是坤宁宫的御厨供给,就连文房四宝也是贡品。

因而,当朱莹找来,开门见山道明来意时,她不禁深深舒了一口气:“妾身无功受禄久矣,手中笔若再不用,恐怕就要不会写字了。此事正是我心愿,我一力当之!”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两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五百八十章 为老不尊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实验和妖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严师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觉得你样样都好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三十二章 打击一大片第两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一百章 二进制?第四百零四章 不争这口闲气第六十章 葛府堵门事件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五百六十七章 败家子的境界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与不服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无忌第六十七章 婚约由来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归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时光第九十八章 拯救陆三胖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寻常路的大戏第四十八章 夜色杀机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八百六十七章 准女婿登门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七百五十三章 赏赐和贺礼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三十九章 关门弟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编码方式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四百七十九章 务实的教育第两百一十四章 你儿不如我儿,他爹胜过我爹第八百六十四章 蛊惑第二百四十六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争?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养第五百一十四章 为女须强第四百四十三章 楼上吃饭不要钱第七百八十九章 谁干的?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柜最轻松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二百三十六章 字付张卿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礼如戏第六百六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书达理?第五百六十八章 谁是奸佞小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镖团?第一百零九章 问君心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陆三胖求萌妹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带刺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阵仗第三百零一章 哄抬,咸鱼第六百四十一章 闹洞房的熊孩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夹道看张郎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说夫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四百九十七章 肃然起敬第七百三十一章 动之以理第五百八十六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零七章 鸡毛飞上天第四百一十一章 风景这边独好第三百三十章 无耻的境界第三百零九章 滚出去!第六百二十五章 针尖对麦芒第三十八章 最美丽的误会第两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绵绵情话第二百四十六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与不服第四百三十一章 请君上船第四百九十九章 愿为前驱第四百零四章 不争这口闲气第二百三十六章 字付张卿第六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莹激公主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柜做不成?第四百零四章 不争这口闲气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独行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五百七十二章 为人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强势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群臭皮匠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婵娟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当诛,其情可悯第三百二十七章 观刑漫话第三百零七章 鸡毛飞上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纨绔擅长的领域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妆,传书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课题的代斋长第五十章 反派死于话多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专业扮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