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区区一扇门之外,襄阳伯张琼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虽然他刚刚没听到儿子诉苦,本以为装腔作势的呻吟,其实只是上药,但现在他却知道了,那个大块头诉苦的不是其他,而是府里下人慢待!正如同张寿所言那般,儿子就是儿子,下人就是下人,更何况张无忌抱怨的必定不是什么得力管事,而是那些伺候的人!

而张寿还说,要给他赔罪……他哪来的脸让张寿给他赔罪?就算是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首先也是父亲的责任,然后才是老师的责任,张寿总没教他的儿子要去敲登闻鼓吧?说到底,儿子被他养得一股怨气,这要是一直不排解,日后兴许会害惨了家里!

后头的宋举人和邓小呆见襄阳伯张琼竟是就站在门口不进去,还频频摇头,不禁都有些吃不准,人是不是听到了张寿和张大块头的对话,心中有了芥蒂。邓小呆很想开口提醒,结果却被宋举人抢在了前头大声问道:“襄阳伯,这是令郎的住处吗?”

你这简直是废话,想提醒里头的我儿子还有张寿,说一句聪明一点的话不会吗?

襄阳伯张琼瞪了宋举人一眼,如果不是这家伙走狗屎运名达天听,而且又即将成为江都王的乘龙佳婿,他根本懒得理这么个不务正业的举人。可此时此刻,他见宋举人抓了抓脑袋,朝自己露出个笨笨的笑容,他又觉得人和自己的大块头儿子有点像。

都是只会勇往直前,都是只会横冲直撞,区别是眼前这个幸运儿竟然成功了,而他那个只会莽的傻儿子至今找不到路子在哪。其实真正说起来,他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的人?所以,他爵位比不上大哥,比不上三弟,文才武略更是拍马难及,唯一的优势就是……

他儿子多,足足有五个,最大的还算出色,最小的却还在满地乱爬!

可现在张琼听了张寿对自家这个不成器大块头儿子说的话,他却觉得,他实在是不大会教儿子。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也不去看宋举人和邓小呆,径直推门入内,见床上那大块头慌得伏起身子,似乎要挣扎下床,却又被张寿给随手按了回去,他就虎着脸哼了一声。

“逞什么能!伤没好就给我老老实实躺着!”

从小到大,张大块头挨打无数,父亲也从来都没探望过他,甚至连伤药都没人来送过,也就是嫡母还算公道,吃穿用度伤药至少都不会短少了他,否则他都不知道自己这十七年怎么活过来的。只是嫡母去世,家里主持家务的变成了某个得宠姨娘,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此时此刻,发觉张琼态度虽说依旧冷淡,可言下之意却终究是说,知道他伤还没养好,因此他犹豫片刻,到底是继续趴在了床上。

“让张学士你见笑了。家大业大就是这样,我顾不上的地方,就有小人趋炎附势。”张琼干脆摆出了非常明确的态度,见张寿照旧是面带微笑,反而是床上趴着的儿子愕然扭头看向他,那动作之大,脖子仿佛都快要扭断了。

他当下就没好气地斥责道:“就像你老师刚刚说的,我是你爹,有事可以光明正大到我面前来提,受了委屈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算什么,你在外头不是很横吗?但凡拿出一点横行霸道的气势来,还有人敢拿你看菜下碟?”

张大块头顿时有些气苦。在外头横那是他让别人敬畏自己的表象,可在家里他拿什么横?别说父亲那根本就是一根手指头就能把他摁住,就是兄弟中间,他也显不出来,那些下人他往常倒是有办法斗一斗,可下不了床的时候,他连性命都在人手,还能拿人怎么办?

张寿见人躺在床上只不吭声,他就没好气地拿起自己带来作为礼物的书,在张大块头脑袋上轻轻敲了敲:“你这木鱼脑袋,如果你天天拿着鸡毛蒜皮的事到你爹面前告状,他不被你烦死也被你气死,但你这儿子偶尔到他面前告一状,你说他信你还是信几个下人?”

“你和他说了,他难道会置若罔闻,不去查吗?最重要的是,你现在不再是年纪不小却一事无成的不肖子孙,好歹也是斋长,你觉得你爹是瞎子吗?这次打你,那就和张琛他爹打他一样,是担心走上正途的儿子坏了前途,与其说是恨铁不成钢,不如说是满腔后怕!”

张琼只觉自己这个素来严格惯了的父亲没能说出来的话,全都让张寿给说了。可还不等他在恼羞成怒和沉默以对这两种态度中选择一种,他又听到了张寿的声音。

“我曾经在皇上面前斥责过秦国公养而不教,不负责任。可孝道之下,多少儿子见了父亲战战兢兢,如对大宾,甚至吓得连句完整话都不会说?”

“而又有多少父亲成天端着严父的架子,态度冷淡,惜字如金,仿佛恪守君子抱孙不抱子的典范,其实却是不知道怎么和儿女相处?”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多关心你爹一些,多体谅一些,多设身处地从他的角度想一想,多去他面前承欢尽孝,不要老是被他那张冷脸吓住,有时候就不至于一个人在这冰冷的屋子里灰心丧气了。说不如做,但说至少好过不说!”

张大块头被张寿说得不由自主去看张琼,等发现自家素来因急躁而被人批为有勇无谋的父亲,赫然是面色尴尬,甚至在发现他偷看时狠狠瞪了他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眼睛直接看着头顶的梁柱,但却没有起身,更没有拂袖而去,他就陡然意识到了一个事实。

张寿说的竟然是真的,他父亲即便不像张寿说的那样对他这个儿子怎么怎么好,但至少真的觉着他这个儿子比那些下人管事之流更重要!

他虽说貌似凶横,其实却不笨,此时终于恍然大悟之后,那却是反应相当快。他几乎是一骨碌就爬起身来,随即就跪在床上重重磕下头去。

“爹,是儿子从小文不成武不就,所以从前破罐子破摔,一直都不成器,后来虽说侥幸因为老师点拨教导有所长进,却因为儿时那点印象,畏父如畏虎,所以从来不敢和爹交心!这次我去敲登闻鼓,确实是太冒失,是我错了……”

可说到这里,他就低下头去,老老实实地说:“我那时冒险为之,想的是法不责众,想的是横竖有国子监那些铸成大错的学官挡在前头,我们这些人豁出去闹一闹,声称是为了昔日老师鸣不平,说不定还会有人怜惜我们一片赤诚之心,为我们说两句话……”

“我挨打的时候还觉得自己这么想没错,可我现在知道错了!跟我去闹的并不是所有人,只是一多半人,还有很多人怕事溜了。而只看朝中人这几天的反应就知道,他们根本不会帮我们,是我自以为是,甚至都险些连累了家里!”

“我错在从来都不敢和爹你多说一句话,错在从来不敢请教你这些大事,错在我已经快要加冠成年了,却还老是拿着小孩子横冲直撞那一套自鸣得意……更错在就连家里下人趁机在我伤药里加料,我也因为害怕爹不信我,所以不敢说。”

听到儿子真心实意地开始反省,剖析得颇为入木三分,张琼自然很满意。只不过他素来脸板惯了,如今已经是僵硬到没办法缓和下来,可等听到最后一句话,一直在努力维持严父面具的他终于一下子就炸了。

“什么,有人在你伤药里加药?哪个混账王八蛋这么大胆子?”

咆哮过后,当听到张大块头嗫嚅报出了一个名字,张琼压根不问什么证据,毫不犹豫地撇下满屋子的人径直冲了出去,须臾就听到他在外头大发雷霆的声音。而张寿见跟着人进来的宋举人在门口张望,似乎还想跟过去看热闹,他就呵呵笑道:“家丑不可外扬,别好奇了,一会儿襄阳伯准回来。”

张大块头见张寿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他犹豫了老半天,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老师就不怕我随口胡诌,骗了我爹?”

“要是你说了这么一堆催人泪下的真心话之后,却只是为了骗你爹处置区区一个下人,那么,你日后也就这点出息了。”

张寿哂然一笑,好整以暇地说:“而且,你要真是骗你爹,这会儿还会和我明说吗?张无忌,陆三郎和纪九从前那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张琛是内秀外莽,但你不一样,你就是一根肠子通到底,就算用心计,也用得很粗浅。”

虽然这相当于被张寿直说粗笨,但张大块头苦笑两声,最终直接瘫倒在了床上,甚至连阿六什么时候上前来替他拉上了刚刚滑落的被子,他也没觉察到。

“老师说得没错,我确实没那么聪明,压根没想那么多。刚刚说的我那些想法,那都是振臂一呼,大家一哄而上跟我去棋盘街时,我在半路上临时想的,其实就是让自己坚定一点,别动摇的一个理由而已。我这个人就这点能耐,连闹事也得想理由安慰自己。”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这一次,忍不住出口安慰张大块头的不是别人,却是邓小呆,“因为冲动之后心中不安,却又硬着头皮不得不做,所以就得找理由安自己的心。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不只是我,就连王总宪也曾经在闲谈之间对人坦言,就连他有时候做事也是这样。”

张大块头倒是见过宋举人,虽然只是远远的听人对这位奇葩的举人指指点点。至于邓小呆,他只远远和这位据说和张寿同乡,又从学于其多年的顺天府衙小吏照过一面。

此时听人说王杰如何如何,他忍不住大为惊讶,一时就好奇地探问了起来。这并不涉及到什么机密,而且王杰是带着他接见众多属官时当众说的,所以邓小呆自然没什么顾忌,将王大头当众剖析自己强项背后那点凭恃的那番话和盘托出。

而张寿听着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就王杰这种严于律己所以严于律人的性格,凡事剖析一下自己,那不是很正常吗?他任由邓小呆接替自己来教育一下张大块头,心里却很好奇张琼会在多久之后回来。结果,张琼回来得远比他猜测的要早。

因为,邓小呆还没说完王大头那点轶事,满面阴沉的张琼就去而复返。

人一进屋子就怒道:“那个背主的奴仆,抽了几鞭子就承认确实故意在你药里加了东西,但他一张口就说,因为你前些日子和司礼监一个宦官的养子在茶楼冲突,所以人家买通了他要让你躺足三个月。我懒得再问,堵上嘴命人重打四十,回头药哑了赶出去让他自生自灭!

这样一个理由,张大块头听得简直难以置信。他是在外头挺横蛮的人,可他一贯还是很注意圈子问题,至少不会在某些达官贵人常出没的风雅之地,又或者高层级的贵介子弟出没的风月声色场所闹事,顶了天都是在身份能压得住的地方窝里横而已。

最近他耍横的次数少了,这次冲突也依稀记得,可并不觉得会惹到人下药!当下他看向了张寿,结果,张寿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在他肩头拍了拍,安慰他好好养伤,随即就冲着张琼微微颔首,两人径直就这么出去了。面对这般情景,他就算再笨,也知道事情恐怕不对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张寿带人离开了襄阳伯府,继而又造访了渭南伯府,这一次也盘桓了不多久,随即才告辞出门,来到了秦国公府。虽然理应是散衙时分,但从门上得知秦国公张川尚在顺天府衙未归,他就直接提出要见张琛。

然而,门房客客气气把他请到了花厅奉茶,随即入内通报,可不到一会儿功夫,人就满脸诚惶诚恐地出来,打躬作揖地说:“张学士,我家少爷早上去参加了经筵回来,身上就觉得不太舒服,这会儿正捂在床上发汗。他说改日一定亲自去拜见张学士,今天却不想让您看他那生病丢脸的样子。”

见张琛事到如今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说自己是生病,张寿不禁哭笑不得。虽说态度强硬的话,他肯定能轻而易举见到人,可那又是何苦?当下他就泰然自若地站起身来,随即让阿六把手中的小盒子递了过去。

“既然他病了,那这正好用得上,你捎进去给他吧。顺便告诉他,好好养着。”

张琛听到小厮带进来张寿的那一句好好养着,这才如释重负,只当自己蒙混过关。然而,当他打开盒子,看到里头那瓷瓶,再打开其中一张夹片,见到内服外敷字样时,他再细细一看瓷瓶,闻了闻味道,就不由得怒了:“郑锳那个臭小子,果然靠不住,简直是大嘴巴!”

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乱第五百六十二章 向往天空的燕雀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十章 数学和八股一点都不搭第六百九十二章 诘问第二百八十三章 吓唬还是忽悠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辞京去?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贵子……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八百四十三章 没完没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四十九章 赏乐做题,饕客恶客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赖你!第四百七十五章 负荆请罪?第两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八百一十章 交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骗婚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视第三百零三章 考试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识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二百八十章 师生反目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东宫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说夫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谬推演第五百八十四章 诏告尔字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鱼脑袋要靠砸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归第八章 嫌弃第二百四十五章 让轿第四百零八章 铁公鸡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莹?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八百零二章 不轻狂,枉少年第三百九十三章 别把钦使当二小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无影脚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诱,连消带打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却不同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六百六十章 惨不忍睹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来谈谈心吧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四十九章 能说的都被老师说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万钧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凉第六百六十六章 放榜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争?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气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万千难第二百四十六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陈仓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六百六十六章 放榜第两百二十七章 说来就来第两百三十二章 为时已晚第两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亲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过关?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六百四十九章 假打不如不打第一百五十一章 夹道看张郎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养废物第三百九十三章 别把钦使当二小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从人参果到芋圆第两百零六章 终非同路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虚怀若谷求教忙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间运行之理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么?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术……和诗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六十九章 “二”少爷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二百五十三章 别苗头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术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样第五百三十四章 赏秋遭遇熊孩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训多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术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八百四十章 张生借书说第五十五章 谁怕谁第一百零二章 礼遇和麻袋第八百五十七章 动若雷霆第七十五章 葛氏语录新编(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吓唬还是忽悠第三十一章 既见君子第八百二十三章 西北发展基金第六百二十章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