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将和打赌

事实上,早上陈三这三个少年来了一出长跪请罪,如果不是张寿到得还算及时,不是阿六帮着他们推宫活血,又让厨房烧了姜汤灌了他们,他们十有八九真的要多多少少病一场。

当时面对那幅光景,张寿正寻思是不是该留着三个人,等家里三个熊孩子睡醒之后,再把他们揪过来当面解释说明一下,可陆绾和刘志沅刚巧赶到,而刘志沅更是带来了原本应该在家补觉的扮鬼熊孩子一枚——萧成。

萧成是个死脑筋,只觉得是自己扮鬼,就应该承担后续的责任。

在小花生和四皇子睡着之后,他就偷偷爬了起来,随即假传张寿的吩咐,到马厩弄到一匹坐骑后匆匆出门。他本来打算偷偷到公学找阿六带路,再去陈方高三家人那儿,说清楚那份所谓学徒工作的猫腻,如果人家非要追责,他就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

结果,萧成在半道上撞见了刘志沅。刘志沅和他当了那么多年邻居,对他熟得不能再熟了,发现人之后就亲自下车拦下了他,随即又把小家伙拎上了马车询问。老谋深算的刘老大人深知小家伙性格,三言两语就诳出了事情原委始末,于是立马命车夫加快速度赶到了公学。

此时,张寿在“负荆请罪”一事之后,对朱莹等人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一下萧成赶到公学的经过,这才继续说道:“我和陆祭酒还有刘老大人商量了一下,最后觉得,当初除了那些技术班之外,简简单单地在公学中分了初中高三级,实在是有些想当然了。”

张琛今天特意跟着朱莹来,本想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做的,结果尽看着张寿用无可辩驳的语言,把那些妇人孩子说得怦然心动,甚至还打算把萧成这样自己都没几岁大的孩子推出来当什么所谓的巡生。虽说一贯对人颇为信服,但这一次他却有点不服气。

要真是如张寿说得那么简单,他岂不是也能当老师?

当然,他对于张寿所言,让巡生来发掘贫家子中天赋出众的人,他倒觉得有点意思,此时忍不住插嘴说道:“除了致力于科举的高级班之外,公学的初级班和中级班招的是那些读不起书的贫家子,七天上一次课,说实话读不出什么名堂来。”

陈方高三家的父母都不认得张琛,可既然能够和张寿和朱莹来往的人,他们自然知道自家根本得罪不起。可是,张琛这样丝毫不留情面的话,他们听着却无不觉得心里刺痛。

张琛却没有顾及别人的习惯,继续自顾自地说:“归根结底,公学的生源太差。我听说,就算高级班那几个学生,能考出秀才已经是烧高香,日后也未必能考得出举人。至于初级班和中级班那些学生,与其特地招来占了那花费不菲造起来的课舍,确实不如派巡生下来教。”

他把话说到这份上,一旁的方母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她声音尖利地说道:“我家小郎确实不是什么大才,可敢问这位公子,你又是什么功名?”

这样年纪的少年,说不定和她的儿子一样,连县试都还没通过呢,说什么大话!

张琛素来无视方氏这样见识浅薄的民妇,然而,这毕竟还有张寿和朱莹在,因此他到底还是懒洋洋地回答了对方的话:“我是没有功名,这辈子也不可能去考什么功名。我爹是顺天府尹,爵封秦国公,我是他唯一的儿子。”

方氏顿时哑口无言,这才想起张寿的学生当中,这位秦国公长公子确实很有名——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坊间有传言说,人还狠狠坑过大皇子,那时候大皇子甚至还是正儿八经的皇帝嫡长子!她顿时噤若寒蝉,直到张寿开口转圜,她方才感受到了几分安慰。

“话怎么能这么说?公学当初便是为了让贫家子也能读书,这才从太后、皇上以及宫中诸位娘娘,还有你父亲和赵国公等等其他各家那儿收受了大批资助。如今你却以生源为由,觉得贫家子就不配在公学读书,那岂不是抹杀了公学最重要的理念?”

张寿反驳了张琛之后,见人满脸不服气,他突然想起朱莹对他说,秦国公张川希望能给张琛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换言之就是狠狠打掉人的骄娇之气,虽然那是针对张琛择偶观的,但他突然觉得,眼下似乎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契机。

当下他就不动声色瞥了一眼朱莹。

心有灵犀一点通,朱莹也因为张琛这态度想到了秦国公张川的托付,见张寿朝他看了过来,她知道张寿的意思是让她帮帮腔,就故意不耐烦地说:“张琛,你也不能这么瞧不起人,朝中不少官员,也不是出自寒门吗?”

“寒门和贫家能比吗?”平日张琛绝对不会和朱莹争,但这次一贯瞧不起朝中那些老大人的大小姐竟然拿朝中官员举例子,他就忍不住反唇相讥了,“我就算不读书,也知道当年魏晋南北朝时,号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足可见只有下品那些庶族地主,才是寒门!”

闻听此言,四皇子情不自禁地从朱莹身后探头去看萧成——因为类似的话,萧成也说过。,人还转述过朱廷芳的话,在那些官场中人看来,所谓寒门,至少得是祖上出过一个七品以上进士出身的官员,此后却家道中落,后代那才够资格以寒门自称。

所以,那些没功名更没家世的读书人,大多数官员们根本不会放在眼里,更不会视之为真正的读书人。因为门庭二字,在文官们看来非书香大族不能用,就连朱家,在人看来也不过因为姻亲和军功缘故飞黄腾达的暴发户,距离真正的高门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张琛怼了朱莹之后,才觉得自己态度有点问题,可直接道歉嘛,好像又有点丢脸,因此他只能生硬地强行把话题掰回来。

“所以,我觉得小先生之前说,遴选巡生来教授京城各方没机会读书的贫儿,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不愿意读书的,届时肯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的话只要他们几次书读下来,能记得几个成语,会算类似三加二等于五这种最简单的算学,那就行了。”

“但要真是有资质的,又肯勤奋求学的,那时候遴选出来放在公学,这才是选才之道。”可说到这里,他突然词锋一转道,“可是,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随随便便交给萧成一个孩子?我不是看不起小萧,他和九章堂的那些学生不一样。”

“九章堂的学生毕竟都是识文断字,年纪也不小了,平日也多有授课代课,可他之前就算是朱老大收养的义弟,但最初太小,又分别了几年,这不到一年断断续续读了那么点书,但距离为人师还早得很吧?小先生,你可别当人人都是你似的,天赋异禀!”

虽说陈父陈母和高父高母听了张琛最初那犀利入骨的评价,全都觉得心情低落而难受,但他们也知道,自家祖上甚至连一个九品小吏都没出过,更不要说当官的,因此他们根本无法开口辩驳,反而还隐隐担心张寿想要改变制度,于是就把他们的儿子从公学里撵出来。

毕竟,退学这档子事,也是他们听了方母的炫耀,于是方才因为家境而一时起意,差点中了人家的圈套。如今那个所谓的华家三管事就在后头屋子里关着,他们自然后悔不迭。

所以,此时听明白张琛最后说的话是反对张寿把萧成派过来教孩子们,两对父母面面相觑之后,读过书的陈父反而释然了,他忙说道:“张学士,虽说这四邻的孩子确实都是贫家子,资质低劣,也许挑不出一个可教之才,但若是派一个更老成的巡生,那应该更合适。”

“我绝不是嫌弃这位萧小哥……”

他正琢磨着如何把话说得更加巧妙和缓一些,四皇子就突然插话道:“怎么不是嫌弃萧成,你就是和张琛一样,嫌弃他年纪小,没学问,教不好学生,也许会误人子弟,是不是?”

因为朱莹和张寿在,四皇子不敢和往日那样肆无忌惮,一直都在旁边当一个乖乖听别人话的老实宝宝。

可张寿刚刚随口拿萧成举例,张琛却又揪着萧成说人不能胜任,他就不高兴了。虽然才当了几天的小伙伴,但四皇子自认为最有义气。

因此,他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可顶了陈父一句后,他就丢下了这位老实的前帐房,把矛头重新对准了张琛:“张琛,刚刚你自己也说,寻常孩子只要能懂几个成语,会写几个字,而且能够算些最基础的加减法,那就够了。既然如此,萧成怎么胜任不了?”

萧成并不是强势的性格,之前答应张寿,也不过是因为张寿那种你一定能行的鼓励目光,可张琛和陈父先后质疑,他就不那么自信了。

因而,四皇子突然为了自己站出来这么力争,他只觉得自己不知道该感动,还是该迷惑,结果就只见一直以来的真正小伙伴小花生竟然也开口附和四皇子。

“没错,张公子你反对萧成来教,不外乎是觉得他读书少,年纪轻,压不住阵脚,而且也未必能挑出那些资质好却又勤奋的。但我问你,你觉得手握这种遴选大权的人,是所谓的有学问比较重要,还是心思纯净,品行优秀更重要?”

“阅历丰富,稳重老成,学问又比萧成好的人,确实有很多,但他们会不会因为私心,因为嫉妒,而不愿意把真正优秀的人才推荐上去,而是想着自己年少时读书受的苦,于是打着磨砺为借口,藏匿下那些勤奋好学的人才?”

说到这里,小花生把胸脯拍得砰砰响:“虽然我读书不多,和真正的读书人比起来,实在是连一根小指头也比不上,但如果公子允许,我愿意来帮萧成!我敢说我们都没有私心。至于挑选人才,公学又不是殿试考状元,我们难道不是只要挑比我们资质好的人就行了吗?”

见张琛被小花生这神助攻给噎得哑口无言,四皇子顿时精神大振,大声嚷嚷道:“小花生说得没错!巡生只是让贫家子粗通文字,学会算术,同时懂一点为人处事的道理而已,要紧的难道不是遴选人才?要不然我们来赌一赌,我们三个合在一起对你一个!”

他挑衅似的对张琛勾了勾手,随即昂起头道:“你瞧不起萧成,那你就亲自来当这么一个巡生试试。这一个月功夫,谁也不许动用家里的人手,单凭自己的观察遴选出老师所说的资质和努力都在水准之上的孩子!怎么样,你敢不敢赌?”

居然被四皇子鄙视了,张琛哪里能忍?他一时气急,就想都不想地说:“好,赌就赌!”

朱莹压根没想到,自己本来的打算完全就没用上,张琛就被四皇子这么个熊孩子给激将了。又好气又好笑的她瞥了张寿一眼,见人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她就咳嗽一声道:“张琛,别和人乱赌,这万一输了,天知道郑锳回头在外怎么编排你?”

“我会输?”张琛顿时怒发冲冠,“我就算不学无术,我读过的书比他们走过的路还多!”

一旁的方母和陈父陈母、高父高母,已经是看得目瞪口呆。眼见昨天来过自称斋长郑锳的那个孩子,已经开始和秦国公长公子讨价还价定赌注,他们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压根不知道他们是该默默看着呢,还是说点什么来制止这荒唐的赌局。

可偏偏这时候,他们却只见张寿招了招手,竟似乎是叫他们过去说话。其他四人还有些犹豫,方母却第一个快步迎了上去,满脸堆笑地说:“张学士,您有什么吩咐?”

“我之前说过,和陆祭酒以及刘老大人商量过后,一致觉得,公学的制度还要变一变。”

见方母的笑容一时凝固在了那儿,而后过来的那两对夫妇也都面色一变,张寿哪里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就和颜悦色地说:“为了一份号称高薪的学徒工作,要让自家孩子退学,到头来却是为奸人所骗,值不值得?现在你们都会叹气说,明显不值得,可当时呢?”

“之前公学之中那七日一轮的授课,固然看似可以减轻学生家里的负担,但还是不够。就和陈家三郎之前说的,因为每七天都要休息一天,所以不管是帮工还是学徒,都不要他这样的人,他只能打打零工,帮家里做一点杂活。”

“我家三郎懂事,之前是我耽误了他。”陈父还想再争取一下,却只见张寿摇了摇手。

“公学之中,那些有志科举的学生,自然是读他们的经史,日后改为经史班。而现存初级班和中级班的其他学生,我打算根据他们又或你们的意愿,给他们提供不同的助学待遇。”

第七百零八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亲第六百四十章 婚礼贺客忙第二百九十一章 误打误撞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镇的背后第七百五十章 钗横鬓乱,任是无情也动人第两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爱,因人施教第五百六十八章 谁是奸佞小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驾到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趋利第六百三十五章 册命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波度尽生辰到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堂课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无情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劝学记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七百一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四百二十章 兜来转去坑自己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国公第七百六十七章 会客,师生第七十四章 葛氏语录新编(上)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恶讯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缘天注定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静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轻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赖你!第五百九十章 虚惊和捧哏……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里的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错第两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设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五百四十四章 请君同参观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讲规矩,不讲人情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顿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寻常路的大戏第七十章 负荆请罪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头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讲规矩,不讲人情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严,师之惰第六十六章 留宿庆安堂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师常背锅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课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战国子监第八十三章 张博士上京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愤和蹭饭第三百八十三章 从公式到建港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三百六十七章 无影脚第七百六十三章 择日不如撞日第六百三十九章 过气?过火?第六百四十四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捣黄龙,绝妙捧哏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调无人听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个病换心情第八百五十七章 动若雷霆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严,师之惰第八百五十章 接触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汹汹第七百八十五章 关心则乱,天子挑刺第八百二十章 学习使人进步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团第四百九十章 将嘴贱进行到底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从天上来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第两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八百零八章 回宫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独行第五百六十二章 向往天空的燕雀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头通达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师第三章 挟持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学少年第六百二十章 教训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八百八十章 劫后第一百零九章 问君心意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衬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连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贵有自知之明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养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过关?第七百三十章 虚惊